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奔向复苏或者奔向危机的2007 -- 葡萄

共:💬1694 🌺196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3
下页 末页
              • 正解
                家园 葡萄兄这个关子卖的可有日子啦,一直犹抱琵琶

                哪天身体康复了,时机也成熟了,蒸个包子给大伙儿细说说?

                • 家园 这个么

                  身体是恢复了,(最近又刚补了牙齿,眼睛一闭钻子还在眼前晃,诸位:牙口好胃口就好,胃口都不好的时候,股票再好也没了兴致...保护牙齿很重要)可这个事情现在说不得.

                  一是我是半猜,要我说的准信没谱;二是现在中国人在下手搞事情,结果连下手的都觉得意外,我现在还在观察阶段,总结经验教训的事为时尚早;三也就是最后,去年不论明年不说,今年的乱子,经济因素以外的东西过多,这个经济外的因素,不合本版主题不说自己也不好把握分寸,不是我想卖关子,佛说的话不能不当真不是.

                  真能说的是,国家今后这几年会变着法子补贴老百姓,这个钱不仅仅是在国内死磕硬扣挤出来的,怎么来?今年元月到现在发生的台面上的事情串一串.如果觉得什么不符合逻辑,那么找到符合逻辑的那些缺少的环节,答案就不远了.多给个提示,不然您非喷我一身:中美算不上蛇鼠一窝,离一丘之X不远矣.

                  • 家园 我的天哪,葡大您这出谜语呢

                    除了最后一句勉强听懂字面意思。。。。。

                  • 家园 葡萄大哥,每次都给大伙出题。

                    呵呵。还是您来揭晓谜底最痛快啊。

        • 家园 怀疑那招没有用

          印度今天先说它粮食大丰收,又说关期货~~~~

          不过,它总还是要进口粮食的。

          • 家园 我的观点:那将是一场灾难

            目前的印度物价上涨是由于国内大粮食供应商与大地主囤积的结果.现在印度政府远不是混合经济前那样的强势,今天印度弱势的中央政府的措施将会加剧市场的囤积,如果没有进一步的配套措施一味的对大交易商与大地主施加压力,只可能把问题拖进一次危机或者灾难里.

            用最简单的话说,那是政府与投机商人彼此煽动饥饿的平民与贫民所带来的灾难,不由的想起顾剑的话:最坏不过暴民政治.

    • 家园 【文摘】与时俱变,美中化“非洲干戈”为玉帛

      与时俱变,美中化“非洲干戈”为玉帛

      http://www.china5e.com/news/zonghe/200702/200702190004.html

      --------------------------------------------------------------------------------

      华盛顿观察 李焰 2007-02-19 23:26:44

      “中国领导人频访非洲,强烈地表现出中国要发展同非洲地区友好合作的认真态度。中国作为一个实力上升的大国,这一政策符合其多方面利益。中国希望开发非洲这块大市场,也需要得到非洲丰富的资源以支援中国的经济建设;同时,中国希望将非洲发展成她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盟友。”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非洲项目主任斯蒂芬·莫里森(Stephen Morrison)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到目前为止,非洲国家对中国的接触政策给予了非常积极的回应。”

      借着去年11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的东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7年初赶往非洲“拜早年”,于1月30日~2月10日走访喀麦隆、苏丹、纳米比亚、南非、塞舌尔、利比里亚、赞比亚和莫桑比克八国。倾听着中国人多次踏上非洲大陆的足音,华盛顿的学者很是肯定北京对发展中非关系的诚意。他们看到中国正在认真兑现与非洲国家的务实合作计划。与之前一些美国人担心的“中国威胁论”不同,胡锦涛的此次访非之举在美国专家中引出更多积极的火花。他们不仅仅看到中国的非洲人权政策的转变,更倾向于认为,美中应该深化在非洲合作问题上的对话。

      “与其说华盛顿担心中国走入非洲的举动,倒不如说,美国似乎更倾向于在非洲问题上和中国进行合作。中国领导人也曾公开表示,在开发利用石油资源的领域,包括非洲,与美国合作,特别是在原材料和石油资源丰富的尼日尔三角洲地带(Niger Delta),”曾任美国驻埃塞阿比亚和布基纳法索大使的戴维·希恩(David Shinn)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采访时提到,一年多以前,美国主管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延达伊·弗雷泽(Jendayi Frazer)就曾和中方展开过关于非洲的对话,1月9日,美国总统苏丹问题特使纳奇奥斯(Andrew Natsios)再次访华,讨论美中两国如何共同努力,鼓励苏丹政府与非洲联盟和联合国进行合作,以实现向苏丹派驻一支各国参与的维和部队的目标。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中,预计中美代表会在华盛顿开始新一轮有关非洲的会晤。

      超越经贸的非洲之旅

      21世纪初,中国踏足非洲大陆的时候,西方国家送出了一顶顶“能源外交”、“资源之旅”的帽子。然而,目前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担任国际事务兼职教授的希恩细看了中国领导人的访非旅程表,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走进非洲是中国要成为世界经济重要一员的长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04年初,胡锦涛就曾经访问过埃及、苏丹、加蓬和阿尔及利亚。2006年4月,他又去了尼日利亚、摩洛哥和肯尼亚。四年之中第三次访非时,西恩发现,胡锦涛到访的非洲国家从没有重复。胡锦涛所到之处既有与中国长期保持友好关系的埃及和阿尔及利亚,也有中国重要的经贸伙伴南非;既有盛产石油的苏丹和尼日利亚,盛产木材的利比里亚;也有石油、木材皆富足的加蓬,铜矿资源丰富的赞比亚。更有意思的是,此次行程中还有一个既不以自然资源取胜,又非对华贸易大户的塞舌尔。

      “如果再加上中国国家主席温家宝近些年来到访的国家,中国已经接触到非洲大陆多达53个国家。这53国在联合国和国际舞台上将构建对中国极其重要的潜在支持,”西恩总结说。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中国项目访问学者约书亚·科兰滋克(Joshua Kurlantzick)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非洲国家虽然经济实力不够强大,但在国际组织中各有一票。通过和非洲国家的深入交往,中国在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组织中能争取到更多的支持者,结成某种联盟关系。总体上讲,这对中国的国家利益是有好处的。”

      莫里森将中国在政治上接触非洲的成就总结为:首先,中国成功地在联合国压缩了台湾的外交空间,非洲有48个国家与中国大陆建交,只有5个国家承认台湾的国际地位;同时,中国积极派遣人员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帮助非洲地区扫平战乱。

      在经济层面,希恩认为,中国领导人频访非洲彰显了中国要和这些国家热诚交往的愿望,尤其是从非洲国家换来自然资源,保障中国经济车轮的快速运转。

      中国和非洲国家的贸易额从1995年到2005年增长了10倍,预期在2006年将达到500亿美元,其中大部份贸易是石油。去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中非论坛上,中国和非洲国家政府及公司签署了14项价值19亿美元的合同。胡锦涛在行前承诺,中国将在2009年之前把对非洲的援助增加一倍,并提供50亿美元的贷款。

      美国学者并不认为中国对非洲的帮助是出于某种私心。就像莫里森对《华盛顿观察》周刊所言:“中国决不是欧洲殖民者。后者曾要臣服这片大陆,而中国的接触政策则主要是为了本国国内的经济需要,支援本国的持久发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进入非洲加深了那里的竞争关系,让非洲在世界市场上的分量日益重要。”莫里森话锋一转,提醒说,中非之间大量的石油贸易让世界油价高涨,中国与其它亚洲的新兴国家,如印度,以及老牌的西方国家为了争取这片土地上的市场、资源、贸易机会而展开了多层次的竞争。同时,非洲国家还没形成统一的欢迎中国的态度。如几内亚、埃及等国在不同的层面对中国因素还颇多敏感。反对、担忧中国因素进入的声音时有听闻。

      当积极的发展中掺带着些许问题时,莫里森宁愿从更加中立的角度来看待中非接触的事实:“这将是一个长时间的历史现象。中国走进非洲的步伐才刚刚开始。”

      苏丹是中国人权口碑的转折点?

      胡锦涛此次访问非洲的一个亮点是苏丹。中国曾面临很多外界的批评,指责其只注重与苏丹发展经贸关系,却无视苏丹达尔福尔(Darfur)地区的流血冲突。据说,胡锦涛此行将会见苏丹总统巴希尔(Omer Hassan Ahmed Elbashir),还会谈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达尔富尔问题。

      达尔富尔位于苏丹西部,与乍得接壤。这里约有80个部族混居,错综复杂的种族和宗教矛盾不断引发他们之间的暴力事件。2003年2月,由该地区信奉基督教和原始宗教的黑人居民组成的“苏丹解放军”和“正义与公平运动”两支武装民兵,以政府未能保护他们免遭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民兵袭击为由,展开反政府的武装活动,并要求实行地区自治。 自此,两派冲突不断,苏丹政府亦平乱乏力。到目前为止,已有20万平民死于宗族冲突,200多万人流离失所,居住在苏丹的流离失所者营地或在乍得的难民营,超过350万人依靠国际援助生存。

      近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中国会利用外交影响力促进达尔福尔冲突和平解决,却不会公开给苏丹政府施加压力,或是进行制裁。但即使是“只送胡萝卜,不用大棒”的努力,仍颇为令人欣喜。有些中国学者甚至将此次访问称为中国让西方刮目相看的良机。

      “中国宣称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达尔福尔冲突的想法是有可能实现的,或许也能成为中国改变在世界上形象的一个转折点。关键要看中国能在这条维护世界人权的路上走多远,”科兰滋克积极地回应说。

      莫里森更看到了这一政策变化的必然性:如今,不仅仅是西方的人权组织对中国在非洲忽视人权的问题颇有微辞,就是非洲内部的一些势力也曾批评过中国。因此,他认为,中国的政策改变是可喜的现象,但可能并不会因此次访问而有巨大的不同。中国在这些问题上仍然十分小心,其努力还有待观察。

      与前两位学者不同,希恩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则颇为谨慎。

      “中国领导人的访非行程,更重要的目的是加强中非关系,而非改善中国在西方的形象。中国最近鼓励苏丹接受解决达尔福尔地区种族冲突问题的混合方案,其中包括由非洲联盟和联合国派兵维和。这套安排大抵是能够起作用的。”希恩说,“但我怀疑,中国在这一妥协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否是胡锦涛访问苏丹的主要目的。中国可能不愿去强调由达尔福尔冲突衍生出来的其它问题。”

      在希恩看来,由于中国没能对非洲地区的人权问题给予及时的反应,对当地环保也缺乏足够的重视,经常受到外界诟病。从西方的角度看,在人权领域谴责中国是有道理的,但批评中国在非洲破坏环境则有点言过其实。中国在与非洲国家进行木材贸易之处或许是有些忽视当地的环保。但是目前还不清楚,这一问题是得到了改善,还是仍在继续。

      “应该指出的是,西方公司在非洲的表现并非十全十美。它们也曾无视当地的环保问题,特别是在开采石油的时候,”希恩说。

      中美合作在非洲“会师”

      在开发非洲的历史行程中,欧美堪称是“老大哥”。然而,它们与非洲国家建立的双边关系多是倾向西方利益的。由于经济、科技实力相差悬殊,几十年来,非洲极其依赖于欧美的支援,在某些领域,欧美企业为了自己的需要,甚至不惜牺牲非洲伙伴的利益。如今,加入这条开发之路的中国正努力让中非双边贸易保持平衡,以免重蹈欧美的覆辙。

      “在中非友好合作中,如果非洲国家更加依赖中国的经济帮助,那么双方的关系发展将更像美国和非洲的关系那样,偏重于前者,”科兰滋克提出了这样的担忧。

      莫里森则提供了一个衡量标准:在去年11月的中非论坛中,南非、埃及等国希望能建立讨论中非经济合作方案的共同委员会(joint committee)。如果这一委员会被认真地落实下来,中非合作将更可能地走向平衡。同时,中国应该继续开放自己的市场,让更多低成本的非洲商品进入。

      “平衡贸易合作,说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希恩感慨道,“中非贸易基本上是处于平衡的,只是个别非洲国家对华贸易出现比较大的不平衡。”

      西恩说,中国与安哥拉、赤道几内亚、和苏丹几个主要产油国的贸易赤字巨大,但是对大部分的贫穷国家则有很大的贸易盈余。中国正在试图改变这些贸易不平衡,如允许30个最贫穷的非洲国家对华出口440种免税商品。但到目前为止,非洲对华商品出口的增长还只是中等水平。同时,胡锦涛在中非论坛上曾宣布过8项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扩大对非援助规模;今后3年内向非洲国家提供3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20亿美元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设立中非发展基金;援建非盟会议中心;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等。而此次访问的重点目的也在于落实这些计划。

      “现在判断中非贸易关系是否会倒向不利非洲的一边还为时过早。中国正努力避免这种一边倒的贸易关系出现。但有时,你很难驾驭双边贸易模式,保证其平衡和公正,”希恩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即使路途不平坦,中国仍在积极地深化非洲之旅。这些发展看在美国人的眼中,似乎并未被视作一种威胁。客观原因如科兰滋克所言:在美国目前的外交议程表上,中非关系的发展并不是首要的问题。因此,美国不会做出什么直接的回应。

      更明智的选择则是,“美中两国都希望看到非洲的政治稳定,”西恩说。他的看法是,双方在有关非洲的教育、卫生等领域同样有合作的空间。中国在人权和清明政治等领域则颇为固执。但是,当中国人逐渐意识到她能够从一个诚实的非洲政府得到受益时,这些政策有可能逐渐改变。另一个美中能明确合作的领域是反恐,中国似乎也不太感兴趣。北京可能担忧华盛顿反恐的方式过分依赖军事行动,而非清除恐怖主义滋生的社会根源。

      学者们认为,美中在非洲的确有一些利益摩擦,美国或许有人认为中国商人在非洲市场上人数增长太快,中国的项目过多,同时美国政府对中国在苏丹和津巴布韦“只谈经济,不问政治”的政策有些不满,但是,这还不足以让华盛顿将北京视为其威胁。

      2005年12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弗雷泽曾到北京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在“战略对话”中商谈过美中在非洲合作的事宜。会后,弗雷泽说,她不相信中国接触非洲构成了对美国的直接竞争,并称中国和其它国家一样,有权和非洲发展友好关系,这是对非洲大陆有好处的事。

      莫里森总结说:“中美就非洲问题的对话进行了一点点。但进展缓慢,双方在非洲大陆进行多方面合作。如教育、维和、卫生健康和高效管理等方面还有许多商谈的空间。”他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一切都刚刚开始。”

      李焰 ,《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7年第4期,1/31/2007

    • 家园 【文摘】中国的对外投资热

      中国的对外投资热

      --------------------------------------------------------------------------------

      华尔街日报网站 Lawrence Brainard / Jonathan Fenby 2007-02-24 22:45:15

      涌入中国的海外投资一直是中国增长的动力,中国大陆的外资企业已经达到了50多万家,资产总额高达6,600亿美元。不过现在,投资的流向可能发生逆转。中国将增加在海外的投资,以获得未来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这将使其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根据相对合理的假设,并对已公布数据进行更接近于实际情况的调整后,我们预计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DI)最早将在2010年超过所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官方数据称,去年ODI快速增加到16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32%。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有60%的ODI流向了亚洲,16%流向了拉丁美洲,流向北美和非洲的各占7%,6%流向了欧洲,约有4%流向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但官方数据明显低估了实际的投资额,因为这个数据仅包括在中国大陆注册的企业的对外投资额,而没有包括在香港等地注册的海外中国企业流出的数额。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最近的一份研究称,如果算上这些未统计在内的ODI,中国2006年实际的ODI可能会增加50%,达到240亿美元。

      在今后五年里推动中国ODI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将是中国对原材料和能源继续高涨的需求,大型国有企业在这方面更是首当其冲。由此产生的交易规模一般很大,经常会超过10亿美元。

      鉴于中国丰富的现金储备,此类投资及收购在数量和规模上可能都会继续增长。有消息称,中国将成立国家投资公司(State Investment Agency),将外汇储备中的2,000亿美元用于多样化的海外投资,这凸显出对外投资的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

      较小的交易则经常是通过海外子公司进行的,这样做比国内更容易获得融资。能源交易包括在伊朗、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和俄罗斯的投资,而联想集团(Lenovo)则收购了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旗下的个人电脑业务。在英国,除了与罗孚汽车(Rover)的交易外,中国企业还在伦敦进行了22项投资,在英格兰东北部进行了20项投资。

      随着ODI的增长,FDI的性质也将发生改变。去年秋季,随着FDI达到690亿美元,中国政府对外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发布了新的政策构想。随着贸易逆差和外汇储备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中国领导层意识到经济政策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现行的相关政策不再切实可行。

      贸易顺差的增长正在改变着政策的优先次序。全方位的补贴已经让位于有针对性的鼓励措施,以吸引外资进入重点行业和地区。领导层希望提高投资质量,而不再采用过去注重数量的做法。因此,中国的FDI可能会趋于稳定,甚至出现小幅下降。

      根据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去年秋季制定的政策,FDI需要遵循加强环境保护的方针,并支持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将重点发展高科技、电信及服务业,尤其是银行等金融服务业以支持现代化金融行业的发展,并促进技术、通讯、法律环境和教育等领域的改革创新。

      但这并不像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标志着中国的开放政策将被经济国家主义所代替。由于中国已不再需要资金的流入,因此它将更有选择性地吸收海外资金。政策制定者目前面临的挑战将是以更明智的方式进行补贴,最大程度地降低临时政治干预的风险,同时限制市场不可避免会发生的误读现象。

      而且,应引起重视的另外一点是,FDI本身也走样了。很明显,FDI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根本不是外资,而是中国大陆的资金绕道香港或其它避税天堂,然后以外资的幌子回到国内,以享受国内投资者无法获得的税收优惠。

      不过,政府已经批准了取消FDI优惠税率的法律草案。预计该草案将在今年3月获得通过,在2008年初开始生效。税率将统一为25%,取代目前实行的15%的FDI税率和33%的国内企业税率。

      税收待遇的变化应会有助于消除一些低附加值的FDI,考虑到环境和社会基础设施方面的成本,它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倍受争议。这项立法还会遏制为了获得税收优惠而出现的资本绕道现象。尽管这两个因素都会导致官方FDI数字的下降,但总体的投资质量却会得到改善。

      随着今后五年里资本投资的流出额超过流入额,中国将成为排在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五大对外投资国。这种变化逐渐会让人们适应,就像FDI不再上升甚至出现下降一样。至少,这种前景带来了一个问题,即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其它经济大国将对此作何反应。

      从历史的角度看,全球金融市场将会欢迎这个对各种金融服务有着巨大需求的新成员。但中国崛起的政治性无疑更为复杂。如何平衡这种力量的变化和全球经济舞台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将是全球政策制定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编者按:Brainard和Fenby分别任Trusted Sources (www.trustedsources.co.uk)的首席经济学家和主编。)

    • 家园 【篇外6】小议中国模式与印度模式

      小议中国模式与印度模式

      中国三年里吸收外资为1900亿美圆,印度三年里吸收外资为970亿美圆,而2006年中国经济达到2.23万亿美圆印度为7300亿美圆.三年里中国印度吸收的外资比例是1.958:1,而2006年中国GDP与印度比是3.054:1.简单的说就是,印度的经济增长对外资的依存比中国要高,而且高的多.印度经济增长比中国更以来外资?也许你很奇怪,但这个却是事实,我们很多专家讨论印度模式的时候忽视的事实.在我看问题不仅仅于此,印度的储蓄率是31%中国是接近50%,这里虽然说明了中国资本利用率弱于印度,但是同时也说明中国政府可以利用高储蓄率进行更多的投资.

      中国经济的路子走的是日本或者说东亚模式,以大规模投资刺激经济再拉动消费的模式,而印度是模仿英美模式既以金融市场繁荣带动经济增长然后刺激消费并拉动投资.但是印度之于英美有个很本质的差异:英国和美国的模式是基于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来完成的此一经济增长周期的.而印度经济最大的瓶颈恰恰就是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而且由于金融市场的高收益,最终使资本配置更倾向于高收益的资本市场,最终使高投入回报弱及回报周期远远少于金融股票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得不到有效投资,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由于基础设施的不足最终影响对印度的直接投资尤其是与 基础设施建设紧密联系的制造业投资.

      尽管股票及金融市场设置的初衷是更好的对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但是对比中国和印度在基础设施投入上将近7:1的比率以及中国与印度模式的内在运营,尽管印度模式与中国模式各自有各自的优势于劣势,但是在我看来正在处于转型期的循序渐进的中国模式尽管有巨大的问题和困难,但是由于长期积累的基础设施与制造业投入,即使遇到挫折尤其是金融改革挫折,但是就如日本在泡沫经济十多年中经管金融问题重且危机处理过程中弊病丛生,但是依靠制造业优势依托完备的基础设施避免了东南亚国家和拉美国家在金融危机后的大规模倒退.对于印度的模式,我更喜欢把印度称为一种撑杆跳式的模式.印度不同于97危机前的东南亚,那是因为印度有足够庞大的国内市场支撑其经济发展,我说的目前印度经济和东南亚危机前类似,是由于印度银行的短期拆借利率已经同印度尼西亚这另一个印度在97危机前短期银行同行拆借利率达到40%相接近,而当时印泥及东南亚诸国全民炒股与全民炒汇与全民炒地产的情况很类似.并且印度也不同与危机爆发前后的拉美,虽然印度和发生金融危机的拉美国家一样对外石油有严重的依赖性而且由于石油价格的暴涨出现了巨大的贸易逆差.但是拉美国家最大弊病就是对经济的主导权完全拱手交出(当然是以自由化与国际化的名义).以拉美国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外债最多的国家巴西为例,巴西最近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由于巴西地方政府单方面宣布拒绝偿还到期债务诱发的,而这些债务并不主要由巴西地方政府所借而是由巴西私人企业与机构借贷,而由于巴西的资本市场高度国际化且在IMF严格监管下离岸化倾向浓重,并且巴西所有债务出现不能偿还的时候最终都需要由巴西政府来偿还,就是这样古怪的局面最终使巴西每年政府55%的开支都用于偿还到期债务.而为了遏止巴西私人投机,巴西政府对于国内资本市场做了很古怪的限制,其最终结果就是,巴西作为世界上最大吸收外资国家的同时也成为了世界第六的私人对外投资大国.而印度政府由于国家有长期的殖民地统治的经验与教训,对经济的自主主导权有比拉美国家深刻的多的认识,早在引起印度全面经济改革的91金融危机的时候印度就避免了陷入拉美国家那样的恶性债务循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政府始终牢牢控制住了经济的独立自主权.

      所以在我看来,印度经济不论是出现硬着陆还是金融危机都不会出现类似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拉美金融危机后的问题.具体会以什么形式演变和循环现在还不好下结论,我暂且以印度化来命名.而中国,如果经济出现大问题,更多的会接近日本失去十年时期那样的境地,也就是说中国也不会陷入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拉美金融危机后的困境,其主要原因依旧是:中国政府对经济自主的控制能力.

      至于印度模式与中国模式谁优谁劣,现在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究竟谁优谁劣,各家所说纷纭,我这里凑个热闹,有不同意见欢迎指正.

      前面说了,中国模式接近东亚模式,印度模式更接近英美模式,其形成原因有历史文化地缘等种种原因,碍于篇幅我这里大而化之一句话:在历史上形成.

      无论东亚模式还是英美模式,就理论上而言各有其利弊,通俗的说就是各自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处于世界经济食物链顶端的英美模式,其好处在于可以利用综合国力的优势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在全球优化资源组合.前面的叙述里在经济循环的过程讲过英美模式和东亚模式的不同,这里可以多说一句的是英美模式可以在经济循环出现问题的时候通过其大国地位利用其资本市场尤其是金融领域的强势地位尤其是其货币的强势地位对其经济进行补偿.所以,尽管英美模式有资本灵活,理论先进而且政策变通等等优势,但是毕竟那是依托于英美综合国力尤其是建立在政治经济与舆论宣传等等多种霸权优势下的产物,其适用性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做为历史上不多的成功的落后国家追赶成为先进工业化发达国家的例子,东亚模式对于中国来说无论是历史上地缘上还是经济与文化上有着先天的亲近感.但是,反观日本与韩国现在步履蹒跚的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我们不能忽视东亚模式尤其是日本模式在实现追赶目标后那种失去战略目标后的战略迷茫所带来的可持续发展的迷茫.而恰恰是英美模式的灵活性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多样性是目前东亚模式可以学习与借鉴的不多的选择之一.但是,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长期形成的政治与经济利益集团对于整个国家社会的转型所带来的巨大障碍又严重的拖累了日本与韩国的再转型.日本前首相小泉为其改革提出的口号是:再次维新,就是有鉴于日本的现状与发展需求的有所言.

      对于中国来说,无论是英美模式还是东亚模式,都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个中国国情的问题.这个国情问题,既有要根据中国现实制定发展纲要的问题,还要注意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差异与利弊尤其是东亚模式下由于金融业的非独立地位与从属地位带来的资本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是尤其值得现在转型期中的中国注意的问题所谓未雨绸缪既是此时,毕竟对比印度一度达到36%的平均银行利润率的印度银行尤其是印度国有银行来说,我们银行的平均利润率仅仅是1.2%(比日本银行稍微好那么点).英美模式在资本资源市场与人力资源市场的优化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印度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充分利用了其资本市场与人才市场的潜力带来的综合效益.简单的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东亚模式适合后进国家追赶,英美模式适用于经济进入高阶段时期的资源优化组合.怎么样利用自身的实际条件,学习英美模式与印度模式的成功的地方对于今天在基础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并在制造业获得初步竞争能力的再转型的今天的中国有着很好的示范性与参考价值.

      而印度模式,前面已经说了,印度模式在其经济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其经济最急需要改进的环节:基础设施领域迟迟获得不到有效的改进.最近世界银行规劝印度政府把其外汇储备更多的投入到基础设施领域而不是在国外购买各种资产与债券,这里也说明了英美模式对于后发国家尤其发展中国家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资源配置最优化下,资源配给会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这样就不利于社会公平与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现.而在印度模式基础设施领域出现的问题,只是印度模式缺陷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而已.玩撑竿跳的印度,无论在金融市场多么繁荣,无论有着多么先进的软件工业与医药工业,没有足够的制造业供应其就业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印度,靠炒股票和炒地产实现经济腾飞乃至国家崛起的终究是一场虚幻的梦.毕竟,印度的卢比不是硬通货.撑竿跳可以跳过的是龙门,跳过的也可以是根竹竿,如此而已.

      • 家园 印度有当年中国大跃进的感觉
      • 家园 金融能独立超前发展吗?

        金融说到底,不是为实际物质的生产服务的吗?在服务的过程中,有高额暴利可供追逐,可是那绝不能倒着来,为了追逐高额暴利而去泡沫化金融,那高额暴利也会成为无源之水、空中楼阁,如果不以为悲,反以为喜,不采取措施,总有一天会出问题。我觉得印度就是那样。

        现在中国也要来“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了,以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实力,制造业在世界的地位,金融恰恰是一块发展的低地,再不“大力发展”,会成为经济进一步前进的障碍和瓶颈,所以正当其时啊。

        • 家园 从一句您听了也许不乐意的话来说说我的观点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

          我首先说明我的观点,政策也好理论也罢,没有对的和错的,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

          古典经济学派也就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那老两位的观点和您的是一路,他们认为人的生活与经济运行在于谨慎与勤俭的生活方式和把货币投向正确的领域也就是生产领域来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除此之外就是邪门歪道.但是,到大萧条时期,一边出现了衣食无着落的人群一边有企业因为牛奶卖不出去而整吨整吨向密西西比河倾倒牛奶的惨状.于是,一个叫凯恩斯的老先生为治愈大萧条开了这样的药方:由于货币紧缺造成了通缩,至使有效需求与社会生产积极性被压抑.所以,应该由政府出面通过各种形式刺激消费放松银根从而通过消费需求扩大生产从来而振兴经济.这个就是西方消费主义模式的滥觞,也是现代货币经济学开始风行的原由.

          而到了上世纪70与80年代,从美国开始出现了难以克服的通货膨胀,经济进入被成为"滞涨"的状态,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失灵尤其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来对经济发展做杠杆调节模式的失灵.最终使,现在称为新古典经济学派在上世纪90年代大行其道.拌生产物就是新经济与新技术革命的到来.

          话说了那么多我究竟想说明什么呢?简单的说我想说明的是,货币作为现在经济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甚至是必要的调节工具从其诞生的一开始就有其其他商品难以比拟的优势与不能克服的缺陷.总的来说,这个是由于我们人类社会(不管以什么方式为表现形式)至今不能实现按需分配的社会生产能力.于是,通过货币方式分配社会与自然资源在整个人类社会的配置就成为当前我们大家唯一的选择.

          诚如我们经济运行到今天不是陷入通涨就是进入通缩,更不知所谓的就是象今天的中国在经济运行中同时表现出了传统经济学范畴的通缩与通涨特征.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不分析具体情况讨论,究竟是否要金融走在经济运行周期的前面,就会出现我说的似是而非的循环逻辑里.

          其实就我看来,这个问题的解决要看货币的功能实现与否,会不会出现过犹不及的现象.所谓货币的功能实现与否,就是通过有效的或者说充足的货币供应,来刺激投资生产与消费是社会资源不会因为货币供应不足而被闲置.而过犹不及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经济泡沫,也就是说超出社会资源供应能力的货币会推动商品价格与社会各种资源价格上涨.这样不但会造成通涨,更会因为各种价格的波动刺激投机从而加剧价格波动=>进一步刺激通涨=>加剧投机最终使泡沫破灭而整个社会因为泡沫破灭尤其是金融泡沫破灭使社会上货币资本缺乏,从而陷入萧条.

          所以,现代经济宏观调空其实就是一只脚踩在油门上一只脚踩在刹车上的运营模式.金融是不是超前与独立,因视社会各种资源供给的情况而论,而不是这样的模式与理论有什么问题.在前面的文字里我已经说过,英美模式利用其综合国力与全方位的霸权尤其是其金融与货币的强势地位,通过不断创新的金融与如今方兴未艾层出不穷的各种金融衍生交易工具创造源源不断的货币并利用他们的强势货币在全世界实现政治资源经济资源自然以及各种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与配置,从而为其经济与国家创造源源不断的物质与精神财富.而象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国家,尤其是非强势货币国家,只能在其货币适用范围之内量力而性或者利用比较有时获得强势货币,见解利用强势货币霸权在全球范围实现满足自身需求的各种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组合.前不久召开的中非论坛,就是这样间接路线出见成效的产物.也是中国经济可以进入下一阶段转型的必要物资供应和市场的有效保障,没有庞大的物资供给尤其是矿物资源与能源的供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不能想象的.而仅仅依赖本国的能源供应要想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对于中国做不到,哪怕是发达国家也做不到.

          这里说到中国和印度两种类不同模式差异的时候,中国是通过压抑国内消费与福利通过获得强势货币与海外市场从而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物质资源的保障进而推动国内市场与消费及福利水平.而印度模式,是利用有效的资本市场吸收强势货币来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与由于国内供应不足所带来的福利补贴.就目前而言,中国通过长期压抑国内消费与福利所储备的庞大外汇储备已经可以满足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各种物质资源的需要.也正是因为通过海外物资的进口,我们才可以在今天开始逐步做到退耕还林与提高国民福利待遇,并对国家进一步发展做各种投资.简单的说:中国用残酷的方式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而印度实际想做的就是希望通过资本市场直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但是实际上由于印度货币本身并不能在全球范围直接配置资源,而印度要想进一步发展仅仅依靠自身资源是无法实现的.这样,印度要想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就只有加大进口.而无法通过贸易顺差获得强势货币满足进口的印度,尽管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创造货币但是这些货币不会自动变成强势货币.从目前来看也不能解决长期制约印度发展的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而基础设施的不足,又制约了印度制造业的发展也就是满足印度消费需求的供给能力并没有通过资本市场的配置获得有效发展.印度模式卡在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上,要解决这些环节印度政府还要做很多努力.而中国政府所面对的问题即有物质资源的保证,又有生产能力的保障,接下来就是如何优化资源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如何做拭目以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