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奔向复苏或者奔向危机的2007 -- 葡萄

共:💬1694 🌺196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篇外5

      印度自己预计外贸易总额为4500亿美圆,按照今年印度增长率为9%计算,印度今年对外经济依存度将达到57.35% .按照印度自己的预计,印度今年贸易逆差将达到创记录的500亿美圆,但是到十月为止印度贸易逆差已经达到420亿美圆.加上今年印度预计将在资本经常性项目上出现相当于GDP3%的逆差,这个对印度的经济将是很大的考验.

      实际上,在印度股票市场已经有占股票市场总量20%的外资本控制着,而且印度股票市场前十大公司平均控制在外资基金手中的股票占总股本的35%.说句很土的话,一旦中国股票市场出现问题,不管怎么样,肉还是烂在自己家锅里的,即使泡沫破灭只公司不破产,要资金链不断对经济不会产生破坏性影响.事实上,象日本金融危机尽管危害大,但是由于外国资本进入的少,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外国资本在金融危机到来时候的资金抽逃现象.这最终是使日本金融危机逐步在震荡中稳定并靠日本国民全体逐步消化下来.(实际就是日本全体国民还的金融债务)而且对比中国,印度股票市场相当于印度GDP70%以上(2005年统计),按今年印度股票市场40%-50%的成长率,今年印度股票市场规模将达到与自身GDP持平的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却出现了资本经常项目上的3%的逆差,或者说这是印度政府在不久前开放对冲基金进入印度金融与股票市场进行交易的一个注脚了.呵呵,有意思的2007.

      • 家园 聊聊印度经济的对外依存度

        聊聊印度经济的对外依存度

        印度自己预计外贸易总额为4500亿美圆,按照今年印度增长率为9%计算,印度今年对外经济依存度将达到57.35% .

        呵呵,到今年印度股票市场规模将与GDP持平,而印度股票市场的20%总值为外国基金持有而外国资本持有印度前十大上市公司的股票股本平均达到了35%.外国资本来中国基本以直接投资为主,资本想撤离,厂房带不走,设备带不走,生产与管理技术也带不走,外汇要汇出受严格控制,试问外国资本怎么样才能做到集体出走.还有以日本为例子,日本一直对中国做的是努力出口控制直接投资,但是在市场份额开始落后于欧洲与美国之后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是:加大对中国直接投资力度争取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资本十分实际,不会因为意识形态与其他为转移.反观印度,外国直接投资少,进入流动性大的资本流通领域多.外国资本控制印度总资产的比例比中国高,而且在印度外资撤离的方式也要比在中国外资撤离的方式有效的多.仅仅以今年为例,外资的撤离已经使到10月底的印度外汇储备比去年年底减少了200亿美圆,这个是印度资本项目逆差带来的问题,而且是在印度获得海外印度裔向印度汇款达到220亿美圆后的外汇储备减少.尽管印度自己声称自己在2006-2007财政年度的贸易逆差将达到500亿美圆,但是到10月底印度的贸易逆差已经达到了420亿美圆.现在印度中央银行自己都在说:印度的通货膨胀已经到不能接受的地步,而且为了控制进口,印度政府正在严格审批每笔2000万美圆以上的进口,而印度银行则在第一个财政季度对比去年同期,贷款直接减少了89%.但即使是如此,印度还是不得不放开对对冲基金的管制,这只说明了一个问题:印度现在只要能把资本项目上的帐目抹平,没有什么是不愿意做的了.

        • 家园 印度人喜欢进口黄金,民间保有的黄金是世界上最多的

          印度人每年都进口很多黄金,老百姓喜欢嘛.是个好习惯.

          有人估计,印度民间保有的黄金有5,6万吨.

          就不知道,会不会象韩国人那么爱国.

      • 家园 资本经常性项目是指什么?

        是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总和?还是什么?

        • 家园 一般

          指对属于经常项目下的各类交易,包括进出货物、支付运输费、保险费、劳务服务、出境旅游、投资利润、借债利息、股息、红利等

      • 家园 在2004-2005年间,印度海外移民汇回印度款达到207亿美元

        超过中国

        同时还有相当的人才回流

        这样看来印度证券市场吸引了不少海外印度裔啊

      • 家园 恩,印度出口贸易进步很快嘛!

        印度《商业标准报》11月10日讯,印度商工部长日前称,过去三年,印度每年平均出口增长25%,去年超过了1000亿美元。2006-07财年印度进出口贸易额会超过4500亿美元,商品出口可达1250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可达750亿美元.

        据印度《金融快报》11月14日报道,根据世贸组织最新统计,2005年印度商品出口951亿美元,比上年的756亿美元增长25.8%,在世界最大商品出口国家中列第29位,比上年前进一位。同年,印度服务出口561亿美元,占世界服务出口的2.3%.

        2004年印度软件外包服务总收入达到了173亿美元,

        2003年,印度商品出口额540亿美元.

        商品出口,2006是2003的2.3倍!服务贸易则接近3倍了.

        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i/dxfw/cj/200611/20061103901991.html

    • 家园 篇外4(已修改错别字与病句)

      正在看日本的崛起(日本版叫<昭和经济史>) ,对比中国今天还有中国现在的发展思路,发现,当年日本经济发展有很相似的地方 ,尤其是新农村.

      具体点说,新农村这个词汇还是日本人先开练的.当年日本在重工业化完成后,新一轮经济增长遇到瓶颈,于是当时的政府从农村入手.为了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开始所谓农村人口减半计划.同时利用农产品尤其是大米丰收的时机,推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同时也使物价从农产品开始倍增.用简单的话来说 ,就是从农产品价格开始调整社会再分配.同时利用资本市场调整投资结构 ,以此推动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消化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而正是这个时期,日本开始全面吸收与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与科学技术, 并同时加大本身在技术领域的投资,同时利用各种对外援助与战争赔偿实现产业对外升级与分工与对外经济开疆拓土.

      同样看我们今天的经济转型十字路口经济策略,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我就以身边的与最近的几条新闻来开始闲说一下.

      1.我所居住的城市今年最低保障工资已经从2003年的400元增加到今年的750元 .

      2.上海粮油及副食品开司全面涨价,根据网友生活象一把锁提供消息:其中10月海狮大豆精致油批发价格从4桶106元上杨到11月的196元

      3.温总理说中国不分人种全面高薪引进高技术人才

      4.中国今年在科研方面投入的资金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

      5.中国今年大陆+ 香港融资规模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二

      下面我就根据上面几条随机收到的新闻来说点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好大家批评就是.

      今年,中国经济新政一个新口号就是:新农村.相关措施首先从免除农业税着手,这个政策带来一个副产品:今年中移动在农村因为减免农业税新增了2600万新用户,连带利用这个利好使得中移动在今年市值超过沃达丰成为世界通信业最大上市公司.这个还只是中国农村变化的第一年.在我的2007一文里,我着眼的起点是在由于明年灾害性气候所带来的区域性经济震荡.从2003年到2006年,世界粮食产量从26亿吨下滑到了20亿吨,预计明年世界粮食产量依旧不容乐观.在此同时,一面是中国自2003年以来粮食连年增收确保即使在最坏的情况出现时我们的基本物资储备不虞或缺,一面是通过利用粮油与各种副食品价格的调整提前消弭明年可能的直接冲击.而且,以上海为例,已经提升近倍数的最低工资基数实际已经足以抵消粮油与各种副食品价格的倍数调整.相关可以获利的农民与农业企业,的利润也可以因此大幅度上升.这样,也就相对补贴了农业收入,实际是完成了一次再分配的调整.

      网友生活象一把锁兄曾经这样担心食用精致油的大幅度价格调整,今年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扬到颠峰,国际运输价格节节攀升.这样,就使进口大豆中国口岸到岸价格实际在上半年就超过了中国大豆,这是中国大豆产业获得转机的机遇,为此国家还成立了专门指导小组.与此同时的是,世界各大产量区不仅纷纷减产甚至停止出口粮食.(中国在2006年粮食出口已经从顺差变为逆差)而且,由于石油价格长期的居高不下,美国巴西甚至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产粮大国纷纷把有限的耕地从生产粮食转向生产乙醇来满足不断增长的对燃料的需求.这里尤其是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国家转产乙醇的主要原料来源就是玉米.现在说,美国和中国这样的举措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不得而知,但是联系2007年可以预期的变化,这样的调整无疑将是问题的可能走向变的更加复杂.不过可以预期的是明年农民与农业是赢家.(目前中国乙醇汽油产量为100万吨,而目前上报待批生产能力到2010年前为2000万吨,到2020年为3000万吨,对比原来的限制扩产措施,原来的禁令在现在已经是半解除状态,很值得玩味)

      同样,在今年中国股票获得了120%的增长幅度,同时中国今年大陆+ 香港融资规模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二 ,这样大规模的融资其出路只有一个:大规模的企业扩张.我判断中国不但不会减缓出口总量而且会通过企业海外投资转移消化贸易顺差 .而今年亚洲前10大企业中国一下进进去了3家,中石油,中电力,中移动(香港). 是几十年来第一次有非日本企业进入亚洲最大企业10强之列.联系今年中国骤然达到120%增幅的股市,中国企业做大的冲动已经不可遏止.

      可以,说在明年颁布一系列新政策后,是政策层面的走向趋于明朗之后.中国企业的扩张尤其是以对内对外投资的扩张将成为一种趋势与潮流. 而且配合人民币升值与明年不可避免的区域性经济震荡,的确是手里保持有大把现金的中国企业抢购的好机会.而那些明年会发生区域性经济震荡的地区,许多是资源尤其中国需求极大各种资源的源生地今天仅仅以石油为例,即使以日本那种能耗为标准中国人均石油消费也只有日本的1/6,这里更不要说其他大量的矿物资源与植物资源.到现在这个阶段,仅仅靠在市场上按照即时价格购买我们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同时配合企业扩张的是,中国开始全面加速人才引进与技术引进并加大加快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并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输出中国的技术与标准.对比有过同样发展阶段的中国还有当时日本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大国的地位. 我们利用在联合国的地位,可以使自己的政治经济科技乃至军事资源更灵活的运用.这样就可以为中国在海外的一定区域内建立一种可以称为体系的利益共同体,简单的说就是中国的势力范围,届时跑马圈地.

      呵呵,到时候就怕现在美圆储备不够用,远远不够用.

      另附:日本战后初期困难与恢复比较

         正在看日本的崛起(日本版叫<昭和经济史>) ,对比中国今天有点感触:日本到1979年结束战争赔款时,前后一共支付战争赔款10.1208亿美圆,无偿经济合作为4.9576亿美圆人均战争赔款总负担是5000多日圆 .其中1979年为日本对外赔偿前后21年中最多的年份,当年日本总支付赔偿金额约1亿美圆.(以上资料来源<日本的崛起>第631页),书中把对外赔偿作为为开拓日本市场的手段来评价,另提到每年日本对外战争赔偿金额约为当年出口2%不到水平不影响日本经济发展.此外日本在战后恢复的早期阶段既从1945到朝鲜战争爆发阶段,日本当时经济非常困难国家运转严重依赖美国援助.此期间日本由于1946年因当年粮食歉收1/3,爆发粮食危机,当时日本甚至传出了将饿死1000万的传闻.由食品开始的剧烈通货膨胀导致了日圆迅速贬值,这样从1945年日本投降到1949年3月底之间,日本总出口6.57亿美圆,总进口17.41亿美圆,中间10.84亿美圆全部由美国补贴.此期间美国还有一项隐性补贴帮助日本来渡过难关,即日本进口物资以240日圆:1美圆计算,出口物资以160日圆:1美圆计算.(以上资料来源<日本的崛起>第571-572页).这段时期就是日本经常说的从战后废墟开始崛起的原因,日本的困境直到1952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结束,也是在1952年美国结束对日本战后振兴的无偿援助.之后的对日援助主要来自世界银行的贷款.

        

        其实要怎么看日本战败时的残留经济实力,我们不如看日本战后经济振兴第一阶段所全面扶持的厚重长大产业来比较.我这里选的参照系就是钢铁.日本在战败时盟军曾经制定严厉的日本战争赔偿计划,曾经制定过对日本当时所保留的重工业生产能力削减一半的计划,其中按照此一标准日本可保留的钢生产能力为250万吨.相当与1931年水平.(以上资料来源<日本的崛起>第528-529页)按照,南开大学<日本史>资料载,日本战后曾经有1100家企业被指令拆迁,但是最终丝毫没有被动的企业为850家,其余实际拆迁企业损失占指定拆迁企业总资产损失的10%.

        

        到朝鲜战争期间之后不久,日本就依靠自有投资与技术以及生产积累已经开始完全恢复到战前生产最高峰阶段.依旧以钢铁为例子,日本到1954年超过战败前日本钢生产最高记录既1944年的粗钢765万吨生产量.(以上资料来源<日本的崛起>第608-609页)

        

        以钢铁做比较,中国到1954年钢生产总量为254万吨(资料来源周总理1954年政府工作报告),到1957年中国钢生产总量为535万吨.(其生产能力除了259万吨为鞍山钢铁恢复外其余多为苏联援助设计).同样,在西德地区,虽然德国获得马歇尔计划中的援助份额仅仅占全计划的7%约13亿美圆,但是尽管德国(西德)恢复到战败前最高峰的钢产量规模与日本几乎同步也是1954年,不过德国这一时期仅美国对德国钢铁业贷款就达到了90亿美圆的规模.

        

        由上可看,日本尽管在战争中遭受大量损失,但是对比德国的战争破坏程度,可以抓住朝鲜战争机遇依赖自身力量恢复的日本工业尤其对日本战后腾飞第一阶段起支柱作用的重工业的破坏程度不仅要比德国轻微的多.而且也要比当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依靠苏联的大力援助同样飞速发展的新中国的各种硬件与软件基础要扎实的多,起点要高的多.

        

        

        

        

      • 家园 高见!花

        同时配合企业扩张的是,中国开始全面加速人才引进与技术引进并加大加快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并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输出中国的技术与标准.对比有过同样发展阶段的中国还有当时日本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大国的地位. 我们利用在联合国的地位,可以使自己的政治经济科技乃至军事资源更灵活的运用.这样就可以为中国在海外的一定区域内建立一种可以称为体系的利益共同体,简单的说就是中国的势力范围,届时跑马圈地.

        呵呵,到时候就怕现在美圆储备不够用,远远不够用.

      • 家园 资料补充:苏联对中国援助估值及与去台黄金关系

        苏联对中国援助估值与去台黄金关系

        关于黄金与苏联援助,我这里就帮大家厘一下中间的关系.里面有人在故意混淆一些事情不要为其所惑.

        在朝鲜战争中,苏联交付中国使用的装备合64个陆军师与22个空军师,其中22个陆军师装备与375架米格15为苏联无偿提供,其余为中国购买.这样到朝鲜战争结束时,中国欠苏联外债约和卢布6亿.由于中国在朝鲜战场的胜利才是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政策从早期的猜疑观望到全面合作.可以说苏联对中国的援助首先是中国在朝鲜战场上获得胜利赢得尊重的结果,没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的成就就不可能有苏联随后的态度转变更不要说什么全面援助了.

        苏联对中国的全面援助实际开始于赫鲁晓夫时代开始于1956年,中国在1955年前接受苏联援助主要为贷款共9笔12.74亿卢布以苏联官方汇率计算合3.242亿美圆.这些贷款主要用于购买苏联的技术\设备物资与各种其他物资(主要是军事物资),年利率是2%分2-10年偿还.1956中国和苏联续签诺干援助协定,一直到中苏关系破裂此一阶段中国接受苏联提供的设备\工程设计与其他援助总值为25亿卢布,约合6.36亿美圆.上述援助中全部用包括农产品与各种稀有金属浓缩物补偿.此外,根据西方统计苏联及东欧国家方面一共派遣11000名(周总理统计为10800名)各种专家来华援助,为安置这些专家中国政府不仅支付了这些专家总计1500万到2000万卢布的搬迁补偿费用,(约合381.6794万美圆-508.9059万美圆)而且至少为这些专家支付了不少在苏联国内5倍的工资.以上各项费用及其利息全部由中国政府承担,并无无偿援助.综上所述,苏联对中国援助总值约为:9.602亿美圆.

        这里多补充说明一点台湾所带走的黄金问题,按照台湾公布,蒋介石带去台湾的黄金当时市值8亿美圆.但是问题不在于,这批黄金总价值多少,而在于当时黄金作为货币发行储备基础其重要性不是那些认为8亿美圆的黄金用途就是直接用来支付各种开支的人最好去补充下金融常识.要知道在1949年不久前的1945年,美国当时的黄金储备总价值为200亿美圆.而美国能够建立号称美金的美圆布雷顿森林体系依托的就是这价值200亿美圆的黄金。当时的黄金是一切纸币的基础.而正是由于,中国纸币新人民币是没有黄金担保的无信用货币.所以中国在接受苏联援助的时候不得不以苏联官方定价的美圆来计算卢布援助,而且还要接受苏联对人民币的估算价格来计算中国用来抵偿苏联援助的物资.这样中国就以比当时国际市场价格要多的价格接受苏联的各种援助,而又以比国际市场价格低廉的多的价格向苏联提供所偿付各种物资.

        我们在接受苏联大力援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见这些援助本身不仅不是无偿的,而且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等价的.而造成中国在对苏联援助支付问题上的种种问题,其根源就是中国的货币没有黄金与美圆做保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