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以小国胜大国,虽胜犹危也。 -- aokrayd

共:💬29 🌺7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以小国胜大国,虽胜犹危也。

    这些天天天看到德国的经典战役,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这句话,可惜记不清出处了。大概是吕氏春秋?印象中肯定是指春秋时的一次战争。之所以想起它,只觉得这实在是二次大战中苏德之战,中日美之战的最好注脚。

    德国人的战绩不可谓不??煌,战争初期就几乎摧毁了苏联一半以上的军队,然而两次失误就丧失了几乎全部的战争的主动权。日本更是摧毁了中国三分之二的军队,也毁灭了美国的几乎整个太平洋舰队,可是它即从未能迫使中国从战争中退出,而其一次失败的海战亦即失去了海洋上的主动权。为什么?以小胜大,虽胜犹危。小国即使取得了一时的主动权,而大国凭借其雄厚的实力,终归能够从头再来。即使苏联失去了莫斯科也很难设想其会就此投降,而法国就不能有多少回旋的余地。

    从此点上来说,了不起的德国参谋部,看得竟不如几千年前的古人透彻。但是以小胜大,却也并非全然不可能。清能胜明,就是一个好例子。但其前提则是能够实施得到大国人民支持的政策。满清入关,虽是异族,而且杀戮亦重,但其经济,政治上的政策实较明末高明无数。而即使抛开苏联人的民族意识不谈,德国在苏联的政策也决不可能得到大多数的人民的支持。退一步说,其如能经营西欧,使其团结一致与苏联作长期战争的准备,这亦未尝不可,只是此点在当时的德国也是不可能作到的。所以帝国的战争越是走向??煌的胜利,便越是走向帝国的灭亡。这一点倒极象汤因比所描述的亚述帝国的情形。

    日本人到今天还念念不忘于申明是美国人击败了他们,而并非中国人。恐怕他们从中国古人那里也并没真正学到多少东西。而我们自己在动辙声讨罪恶黑暗的传统之余,倒也不妨想想我们有什么资格鄙视我们的祖先。

    • 家园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日、德当初不过是泛泛之强,勉强挤进了屋子,座次还是靠着门框。

      可是经过二战,位次已经到了桌前,曾常年世界第二第三。

      所以,有个俗语,打赢了吃肉,打输了吃汤,不打吃屎。

    • 家园 希特勒打苏联是战略上是必须的

      其实德国当初就像现在美国在伊拉克。把对方正规军打垮轻而易举,建个傀儡政府一年就可以了。但德国人是不可能把整个欧洲消化的。共产主义在当时已经传遍了欧洲。意识形态上,希特勒的日耳曼人帝国根本不是共产主义的对手。希特勒的千年帝国正是共产主义最好的温床。要是希特勒真的不动苏联。德国迟早被苏联支持的欧洲地下抵抗拖垮,到头来一切都为俄国人赤化欧洲作铺垫。希特勒只能煽动德国的狂热,要把整个欧洲煽动起来对抗苏联。只恐怕要上帝下凡才行。不过希特勒真的等上两年,德国先发明了原子弹,现在欧洲恐怕都在说德语。

      • 家园 我的感觉,随便说说

        希特勒确实很牛,上台以后内政外交的诸多成功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尤其是经济复苏的本事不亚于罗斯福。但是深究下去,德国的经济复苏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国民经济的军事化实现的。大批的资源被投入军工生产中,而不是转化成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实力。所以这样的经济发展无法自己维持和扩大,它必须向外扩张,靠从占领区夺取资源来保证这个经济体系的运转。同时在无法兑现实际物质条件改善承诺的情况下(这个改善不是相对于经济危机而言的,实际上德国人的基本生活已经在摆脱经济危机后得到了保障。但希特勒更进一步提出的很多经济福利改善方案比如一家一辆甲壳虫什么的,却无法简单实现),通过军事上的成就来维持民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似乎有点类似于战国时代的秦国,整个国家在全面军事化的体制中运转的很好。但同时必须靠对外扩张来保持稳定,排解压力。一旦扩张停止,就会向空转的机器一样,内部的问题就会激化到不可收拾。

    • 家园 到现在也弄不明白的一件事。

      是希特勒怎么想的。

      按说,从一战起,德国战略就一直在努力避免东西两面作战。为此费尽苦心,如履薄冰。

      可是,在二战灭了法国,残了英国之后。首先在敦克尔克就上演了一出无厘头“捉放曹”,眼睁睁看着35万英国溃退远征军渡海逃回国挖防御工事去了。

      这还不算,没有过英吉利海峡,留下英国在西线喘息于不顾,开始巴巴罗萨,终于落入两面对敌的不归路。

      简单地归结为过于骄傲,胜利冲昏头脑,似乎难以服人。

      据说,当时邱吉尔已经相当悲观,下密令一旦德军登陆,即实施对登陆海滩的大规模毒气攻击。一副同归于尽的架势。

      可是,希特勒却在最后关头,高抬贵手了。

      • 家园 不是德军不想,实在是没有实力。

        没有足够的运输工具,也没有制海权。

        • 家园 德国海军确实比英国海军差远了。

          可是,这就是开辟两个战场的理由吗?

          从历史看,斯大林没有打算攻打德国啊。

          如果以德国当时占领的欧洲土地和资源,耐心发展几年,应该有空间和时间。

          两面对敌的结果是完败,应该不是选项。

          也许,真的是胜利冲昏了头脑。

          得,又绕回来啦。

      • 家园 敦克尔克不是无厘头,德国陆军已经是强弩之末
        • 家园 貌似应该是蠢胖子戈林想抢功造成的

          声称空军就足以解决最后的问题了,结果陆军被硬性命令停下来。

          • 家园 相信戈林的原因是因为陆军撑不住了

            连续作战这么多天,人要睡觉,车要加油

            南方还有法军的重兵集团,如果德军陷在敦克尔克,法军说不定有翻盘可能(从军事常识判定,而不是靠历史后觉),而且好像还有大面积的水洼地挡在中间。

            这时候,英雄的戈林说:“让空军来解决吧。”

            于是……

            说敦克尔克德国陆军有能力解决的马后炮,和说“库尔斯克德军有能力达成突破,却毁于元首的命令”一样,都是失败者在找托词

        • 家园 时间上不对头。

          那个时候,破马奇诺,灭法国,对于低地的成功突袭,包抄,和大规模歼灭战,正是德国陆军验证陆空协同闪击战威力,春风得意的阶段。

          强弩之末是在前苏联折戟后造成的,是敦克尔克之后的事了。

          有一个解释,说是希特勒不相信英国远征军败得如此一塌糊涂,怕有伏兵。

          这其实很难自圆其说。

          那个战场面积并非很大,以当时的空中和地面侦察通讯能力,能够构成对德军机械化师威胁的重装集团军,很难隐蔽不被发现。既然没有发现,无端怀疑就站不住脚了。

          • 家园 春风得意也要吃饭,要烧油,长期的连续作战也要休息

            而且还有水洼地要通过。德军继续冲锋,你以为那些将军们不想吗?实在跑不动了

    • 家园 其实,二战前,老毛子在西方不过是一般列强。

      和个瑞典芬兰或者波兰都打得难解难分,一战甚至被突厥击败过好多次,在远东又被倭寇欺凌(日俄),唯一辉煌的是用坚壁清野拖垮了拿破仑,可那种不上台面的手段,很难让德国人看得起呀。在二战前,苏联实在是没啥辉煌的军事记录,眼高于顶的纳粹不会当自己是拿破仑,他们当自己是蒙哥,呵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