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五霸小史引言(一)春秋分期 -- 履虎尾

共:💬136 🌺44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好文献花等.
    • 家园 支持一下你采纳的左传观点。

      战国之开始,当以战国七雄出现为准。至于三家是否被周天子认可,意义不是太大。因为周天子对他们是一种承认甚至追认,周天子是否认可,不是韩赵魏存在的必要条件。

      • 家园 多谢浮云兄!

        浮云兄,本来昨天就该回帖,可是,又觉得三言两语说不清楚问题,所以,现在才回应你。俺觉得,读历史大体上有两个途径:一是了解历史进程,探索历史真相;二是学习前人的研究方法。

        历史的第一要素就是真实,历史同现实政治不一样,现实政治是“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而历史呢,出了其中极为特殊的与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之外,一般不牵扯到“立场”问题,历史真相与研究者的感情不会发生严重冲突,所以,“真实”成为第一要素。如果所叙述的内容不真实,虚假,那么,也就丧失了学习了解历史的意义。

        但是,什么是真实,怎样肯定自己的认识是真实的,符合历史实际的,这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俺以前的一个同事曾经有过一个念头,要给郑庄公“平反”。他说,《春秋三传》都指责庄公纵容弟弟共叔段,我看,这是歪曲,在这个事件中,主要的责任在共叔段。同事并说,准备写一篇文章来反驳。俺以为,一,“克段于鄢”这件事,仅仅见于《春秋》,此外,再没有任何材料;二,这个问题的“真相”如何,不是我们关心的(恐怕也永远难得找到真相了),我们关心的,是《左传》,《公羊》,《谷梁》等三传如何的评价、议论、认识它。

        回到本话题来,我们说,关于春秋时期的时代划分,有五种观点,这五种观点之间,不存在谁是谁非,谁对谁错的问题,这是五种客观存在。俺在下一帖要讨论“五霸”的构成,即:五霸究竟是哪五个霸主。这个问题说法更多,到底哪一种正确呀?同样道理,每一种都有它的道理,在这个问题上也不分对错是非。

        为了学习的便利,我们总得站在某个角度来探讨问题,总要有个出发点。为此,俺才说,俺在这五种分期方法中,取第五种即《左传》的观点。下一帖俺讨论“五霸构成”,也是同样的道理。

        另外,跋锋寒网友给兄的回帖,俺理解也应该是同样的意思。呵呵,俺越俎代庖了。俺过去有一小帖,无用之学一并请兄批评。

        关键词(Tags): #无用之学
      • 家园 现实主义观点也许不太适合史法

        有时我们往往只能依照惯例,我比较赞同史迁的权威,郭氏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经考证作出的修正,476属上属下差别不大。

        • 家园 是。拘泥断代年限,未免过于酸腐

          春秋是争夺盟主,战国是群雄逐鹿。总的趋势是散布变集中,分治到集权。这是中国完全不同于欧洲的模式。把握了这个,年限是末枝了。

    • 家园 喜欢这个坑,义无反顾地跳

      呵呵,小虎尾追着来献花了

    • 家园 【原创】引言(二)春秋列国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势力日趋衰弱,土地,人口也越来越少。东迁之初,还占有今天豫西,豫北,以及陕西东部的一片地区,周王室还能相当于一个中等的诸侯国。但后来,一部分土地赐给了诸侯,一部分土地被大国夺走,到春秋中期,只相当于一个小的诸侯国。

      周天子的政治地位和威望,也越来越低。东迁后,周的国政由郑国诸侯郑武公和郑庄公父子把持,担任王室的卿士。平王时周郑双方已经互不信任,于是发生了“周郑交质”事件。也就是互相派出人质到对方手中。到周桓王时,桓王准备把国政转交给虢国诸侯,虢公,于是周郑关系恶化,这叫做“周郑交恶”。郑庄公派人把周王室的小麦给收割了。周桓王大怒,亲自率领陈、蔡、卫、周四国之师,讨伐郑国。郑庄公进行还击,大败四国联军,周桓王的肩上也中了一箭,这就叫“射王中肩”。可见,从打春秋初年,周天子已经威风扫地,徒有虚名。

      周王室在经济上也越来越弱。据《春秋》记载,在春秋时期,鲁国诸侯朝天子仅仅三次,派大夫聘周仅仅四次。而朝晋楚三十三次,聘列国五十六次。鲁国是周公之后,与周天子的关系最为密切。鲁国尚且如此,其他诸侯可想而知。周王室原来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就是诸侯国的贡纳。现在,诸侯不再朝聘,王室失去了贡纳,因而更加贫穷。虽然经济上贫穷了,可是天子的架子还舍不得放下来,王室的支出依旧,花销减不下来。据《左传》记载,周天子经常到各国“求车”,“求金”,“告饥”,请求接济。周平王,桓王身死之后,周王室居然连丧葬费都支付不起,只好派人到各国去乞讨——“求赙”。特别是周桓王,死后七年才得以下葬。

      在王室衰微的同时,各地诸侯的势力发展起来。由于地方经济地发展,诸侯霸主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这些大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财产,进行了不间断的兼并战争。春秋初年,尚有诸侯一百几十,经过三百多年的兼并战争,天下仅存的诸侯国,不过十几个了。

      据各种史料记载,西周初年,大封子弟功臣,新封建连同旧有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多达数百个。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中记载:“武王、成、康所封数百,而同姓五十五……”

      《汉书·诸侯王表》记载:“昔周监于二代,三圣制法,立爵五等,封国八百,同姓五十有余。”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荀子·儒效》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有这样一个关于西周时期同姓诸侯的材料。鲁僖公二十四年,周襄王介入了郑滑两国之争,准备联合北方的少数族“狄”人,惩罚郑国。周臣富辰劝谏周襄王说了这样一段话:“不可!臣闻之,大上以德抚民,其次亲亲以相及也。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富辰在这里举出了周文王的“昭”(后代)有十六国,武王的“穆”(后代)有四国,周公之胤(后嗣)又有六国,再加上郑、滑二国,一共列出了具体的二十八个姬姓诸侯。

      另据《春秋三传》附录的《春秋一百二十四国爵姓》所载:“爵姓具有者五十国;有爵无姓者十五国;有姓无爵者十七国;爵姓具亡者三十二国;附庸九国。”共124个大小诸侯国。

      以上是春秋初年,见于记载的一百几十个诸侯国。然而,经过三百多年的残酷战争,到春秋后期,这一百几十个诸侯国中,绝大部分已经被大国兼并,只剩下了几个大国和几个中等的诸侯国了。

      春秋时期存在过的诸侯国多达数十上百个,春秋时期的历史怎么记忆才好呢?前人提供了几个比较方便的工具书,开列初了条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记忆。

      首先可以参考的一部史籍是《国语》,《国语》是以“记言”为主的史书,《国语》按照国别划分目录条理,分别记载了周,以及鲁、齐、晋、郑、楚、吴、越等七个诸侯国的历史材料。

      再一部要参考的史籍是清代高士奇所著的《左传纪事本末》,这部纪事本末将《左传》的内容分门别类,分成鲁、齐、晋、宋、卫、郑、楚、吴、秦等九部分来叙述。

      再一个重要的史籍是《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这个年表中,除了周,共列出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等十三个诸侯国的世系。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中解释了虽然名为“十二”诸侯,但实际上列出了“十三”国的原因:“篇言十二,实叙十三者,贱夷狄不数吴,又霸在後故也。不数而叙之者,阖闾霸盟上国故也。”

      另外,英武殿本《四书五经》中的《春秋三传》书前,附有一份《春秋年表》,又称为《春秋二十国年表》。此表的编撰者不详,在表中列出了周、鲁、蔡、曹、卫、滕、晋、郑、齐、秦、楚、宋、杞、陈、吴、邾、莒、薛、许、小邾等二十国的世系。

      我们将上述材料合并,需要我们记忆的不过就是十几个诸侯国: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吴、越而已。

      这十几个诸侯国根据其国力强弱,大体上又可以分成几个档次。属于第一档次的是两个超级大国,北方的晋与南方的楚。属于第二档次的是仅次于晋楚的两大强国,东方的齐与西方的秦。属于第三档次的是中原地区的二流强国宋与郑。宋国与郑国地处中原,晋楚之间的争霸战争,往往发生在宋、郑境内。宋、郑两国能够在战火中生存下来,表现了极为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特别是宋国,一度几乎成为中原霸主。第四档次为鲁、卫、陈、蔡、曹等二流诸侯国,他们在春秋时期也有所发展。这几个诸侯国虽然也有自己的小国附庸以及势力范围,但在国际舞台上只能追随着大国,唯晋、楚两个大国的马首是瞻,并向大国承担繁重的贡纳义务,而没有真正意义的独立地位。特别是其中的陈、蔡、曹几国,到春秋后期,终于被大国所吞并。还有两个重要的诸侯国,这就是长江、钱塘江流域的吴和越了。吴、越两国在春秋初年不见于记载,直到春秋中后期才发展起来。这两个诸侯国虽然土地不是很大,人口也不是很多,但表现出来的力量却是非常的强。

      • 家园 能不能这么理解?

        这十几个诸侯国根据其国力强弱,大体上又可以分成几个档次。属于第一档次的是两个超级大国,北方的晋与南方的楚。属于第二档次的是仅次于晋楚的两大强国,东方的齐与西方的秦。属于第三档次的是中原地区的二流强国宋与郑。宋国与郑国地处中原,晋楚之间的争霸战争,往往发生在宋、郑境内。宋、郑两国能够在战火中生存下来,表现了极为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特别是宋国,一度几乎成为中原霸主。第四档次为鲁、卫、陈、蔡、曹等二流诸侯国,他们在春秋时期也有所发展。这几个诸侯国虽然也有自己的小国附庸以及势力范围,但在国际舞台上只能追随着大国,唯晋、楚两个大国的马首是瞻,并向大国承担繁重的贡纳义务,而没有真正意义的独立地位。特别是其中的陈、蔡、曹几国,到春秋后期,终于被大国所吞并。还有两个重要的诸侯国,这就是长江、钱塘江流域的吴和越了。吴、越两国在春秋初年不见于记载,直到春秋中后期才发展起来。这两个诸侯国虽然土地不是很大,人口也不是很多,但表现出来的力量却是非常的强。

        这十几个诸侯国根据其国力强弱,大体上又可以分成几个档次。属于第一档次的是两个超级大国,北方的苏联与南方的美国。属于第二档次的是仅次于苏美的两大强国,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盟。属于第三档次的是其他地区的二流强国日本与阿拉伯诸国。......苏美之间的冷战,往往发生在日本周边和阿拉伯境内。......第四档次为澳大利亚,韩国,非洲诸国,南美诸国等二流诸侯国,他们在春秋时期也有所发展。这几个诸侯国虽然也有自己的小国附庸以及势力范围,但在国际舞台上只能追随着大国,唯苏联美国两个大国的马首是瞻,并向大国承担繁重的贡纳义务,而没有真正意义的独立地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