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项羽与韩信 (一) -- 知之后哀
项羽与韩信
(一)
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着几个失败的英雄。在“成王败寇”的准则下,在由胜者书写的历史中,他们出现的几率是凤毛麟角的。
没有统治者会希望他的对手留下千古之名,胜利者总是想方设法的加以歪曲诋毁。这样的力量是可怕的,足以使真相被掩埋,英魂被亵渎。如同宋朝的名将潘美,现在却成为杨家将里人尽皆知的大奸角。只是因为当年几个嫉妒的同僚的诽谤,即可使一代名将留下千年骂名。而当统治者这样做时,其力量要大得多,甚至可以让被污蔑者永世不得翻身。设想如果没有乾隆替袁崇焕翻案正名,不知我们今天会如何看待这位民族英雄。
然而,在这样恶劣得生存条件下。在短短几年的楚汉之争中,历史却留下了两位失败英雄的形象。西楚霸王项羽和淮阴侯韩信,他们得以留存,一方面是因为太史公史笔如铁的精神和努力;另一方面也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震撼时代的气概和魅力,即使致他们于死地的敌人也无法将他们抹除,也无法不被他们所感染。
项羽和韩信是作为一对对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之前,虽然韩信试图为项羽所用,但是却未成功。之后,当他作为与刘邦和项羽鼎足而立的力量时,项羽也曾试图使其中立,但也未成功。所以,在韩信作为历史人物存在的期间内,他和项羽始终是对手。
项羽和韩信的对立,从根本上说是性格的对立,也是两种军事思想的对立。有时我甚至觉得楚汉之争是汉民族民族精神的一个分水岭。在楚汉之争之前的战国以及短暂的秦朝,汉民族是以一种尚武和强悍的形象存在的。那时的战争还未摆脱春秋时的贵族色彩。在奴隶社会晚期的春秋时代,军事权是少数自由民和贵族的特权,而造价不菲的金属武器和战车,更是限制了军队的人数,从而使军队的素质有了保证。那时的战士是装备精良的、是荣耀的、是精英化的。这样的战士更崇尚力和尊严,喜欢纯粹的战斗的胜利,而不是诡计和阴谋的胜利。所以才会有宋襄公的“兵半渡而不击”;所以才会有华元对敌军的“鄙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炊。虽如此,城下之盟,不能从也。”的坦承相告。而项羽正是这种精神、这种荣耀的继承者。在项羽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力”与“勇”的最大体现。
正如他所说的:“不学剑,要学万人敌。”项羽的力与勇是超越技术的,他并不武艺娴熟深通韬略,他也没有很好的战略眼光和用人之道。但他就象是一把开山斧,至钝而至刚,一切花哨的招数精妙的算计,对他毫无意义。他只是简单的直击,以绝对的力量和绝对的气势,使一切智慧暗淡无光、相形见绌,粉碎在他的纯粹下。而楚军就是项羽的化身,这是一支真正的精兵,它最出色的战役都是以少胜多,而且都是在正面攻击中将敌人击溃,没有十面埋伏的阴险、没有声东击西的油滑、没有围魏救赵的取巧,有的只是一以当十、一以当百的勇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是不败的象征,也是残暴和强悍的象征。它也许没有韩信的军队那样的训练有素,那样的进退攻防中规中矩;也许没有秦军装备精良、矛尖箭利。但是它无疑是最有战斗激情和荣誉感的军队。这一切都是项羽人格的感染,他的勇猛、他的狂暴、他的破釜沉舟,这一切构成了楚军的脊梁。在巨鹿,项羽第一次唤醒楚人血液里的荣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当项羽叱咤着高举长戟向秦军冲去时,所有的楚军兵士被点燃了,亡国的屈辱和战死的光荣,象火一样的烧灼着他们,他们完全疯狂了,跟着他们的英雄,不知疲倦的奔跑冲杀。“象一个战士那样的战斗,象一个战士那样的死去。”每个楚兵的心里被这样的念头所充满,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样的念头支持着他们使他们成为百胜之师,也支持着他们走到生命的终点。秦军在这一天被彻底击败了,曾经高傲的王者之师,在这群衣甲不全而又全无章法的敌人面前被打的粉碎,九战九败。项羽胜利了,诸侯们“膝行而前”。
无敌的楚军在这一天诞生了,同时诞生的是项羽的悲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这位新兵看来是潜力股,沙发那是要抢的。
虽然时间过去那么久,单今天想起来,还是有点心潮澎湃的感觉.
有坑必填的都是好同学!
不过这个志我也立了有年头了~~希望这次能搞定
这个小伙子如此尽情抛洒青春和热血,真是让人无法不动容。
有时想,英雄的碰撞很大程度上也真是很难。比如项羽或韩信而不是刘老三领军与栾提冒顿在白登山,这个仗会怎么打呢?当然历史没有,也不相信假设。
花你!
太史公虽然没具体写,但字里行间还是带出来了的。贵族化战争的时代,项羽出生前几百年就结束了。
刘邦其实也是很能打的。野战打不过项羽,但毕竟能搞成拉锯战的局面,也很不简单。而且刘邦在这么多高手的培养下也在成长,后来平定内乱也没什么问题。
白登之围是刘邦轻敌所致。率领小部队冒进,结果被人家大队人马合围。刘邦会轻敌,多少也是因为本事不比从前了,也就不把匈奴人放在眼里了。
大家一般对项羽勇猛的一面印象过于深刻,所以就容易乎略他智慧的一面。项羽玩政治的确不行,不光他不行,韩信也不行,但韩信绝对够聪明吧。
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还有彭城之战,差点让楚汉争霸提前结束。
项羽同志主要的问题是搞个人英雄主义,过于迷信自身的军事才能。韩信同志则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最后都倒了霉。
二人早早死掉,对当时的人来讲是幸运的,否则不知还有多少惨烈的大战。对后人来讲是遗憾的,尤其是韩信,总感觉他还有很多精彩的手段没机会用出来……
在三个“反王”里好过英布没有问题,好不好过彭越就不清楚了,而好不过韩信是肯定的。
战略上刘邦出色得多,这才是他与项羽打成拉据战的关键。冒顿单于“狡猾狡猾地”,刘邦吃个大亏也正常。只是作为战场指挥官,他不如项羽会激励士气,也不如韩信算得那么清楚,连冒顿单于的狡诈也没有,加上汉军虽然多年征战,经验只怕仍然比不如上杀戮为生的匈奴。
张良(还是陈平)不是故意问过:“陛下以为带兵何如韩信?”老三不啃声,后来还是承认了~~老三虽然无赖,但是心肠还好,也还要脸,就是老婆太狠毒了~~~(这个和重八夫妇正好倒一倒)
还是比较可爱的,当诱捕了韩同学,装车里带回家的时候,韩同学很愤怒的大叫:“天下已定,我固当烹!”老三居然脸红了~~然后马上保证韩信没事。换了暴戾点的主子老早“剐”了,不过那时候好像还没“剐刑”“腰斩”还是五刑之首呢~~可怜的韩信最后还是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