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战国风流》之 白起(1) -- Bater

共:💬115 🌺12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剧。
家园 也不可一概而论 :)

关键是所写的人物适合于一个什么样的氛围。写这么一个悲剧色彩极浓的坑杀降卒事件,肯定是不可以用戏谑的口吻的。相反,如果写一个悲剧色彩不是特别浓厚的人物,比如张仪,我觉得还是不要用这种一本正经的口吻比较好。用一些现代词汇,恰恰可以更生动。

历史书之所以枯燥,就是因为总是板起脸来说话,读起来没一丝情趣。

家园 你应该多看几次《英雄》!

让老张给你洗洗脑!哈哈!

家园 四十万这个数字实在太大了

首先长平之战的起因其实跟赵国都没什么关系,赵国参与进来是中了韩国人祸水东引的计策,但无论如何,对一场只是抢地盘性质的战争投入几乎全国兵力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就是到近代,谁占了古赵国地盘,征40万兵都不会轻松吧,况且赵国是匈奴骚扰的主要对象,不可能没边防军,那才应该是大头)。中国历史上其他一方投入40万人非常少,绝大多数皇帝御驾亲征都凑不起这排场。

其次这40万人如果包括全国后勤人员倒还有可能,后勤人员一般都比战士多,40万合理比例的话其中大概不到10万兵,俺们河北还是出得起的,但这40万人士秦兵发威短时间小范围圈起来的,显然不会有多少赵国民工,这可就不一般了。

最后战国策的作者大概不大可能知道多少军事机密吧,秦国阵展40万人的战报倒有可能弄到。史记更是连神话都有,文学性大于历史性,而且它对这场战争的参考文献本来就是战国策。

也许还有一种可能是这40万人里大多是当地原韩国人,这支军队本来就是赵韩联军,按地理条件赵国出几万精兵,这片韩国飞地老婆本压上男女老少齐上阵是比较合理的模式

家园 那种片子就是给文盲看得。
家园 服了你了

人肉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成本便宜,原料丰富,所以自古以来就一直受到军事家们的青睐。

你的良心大大的坏!

家园 坑杀40万降卒是这样活埋的?

山谷两侧的丘顶上出现无数手持镐锄的秦兵

从丘顶上直接把泥土填下去?

家园 这个拖下水算是两相情愿吧

后人多有因长平之战而怪罪平原君,说他出了馊主意的。不过站到当时的角度想,这实际上纯粹是个军事实力的比拼,与谋略关系不大。吞下上党,秦赵一战在所难免,如果赵国打赢,那么可以一战跃居超级大国行列,战国结局就可能改写。如果打败,或者不占上党,听任秦国吃下上党,那么秦国就会成为国力占绝对优势的霸主,六国破灭就是时间问题了。而在战败与避战之间选择哪个其实对大结局影响不大。所以要是我是赵孝成王,我也会选择在上党拼一把,靠战场上硬碰硬来碰运气。考虑到当时赵国的军事实力,这个赌博还是有一点胜算的,可惜赵括碰了白起,消灭了赵国未来的将星(假以时日,赵括未必不能成为下一个李牧,可惜他没机会了),成就了武安君的传奇,也赔掉了赵国的国运和六国的国运。只能说是运气背,怪不得任何人。

家园 看来那时候缺乏一套成熟的用人机制。

所以赵括没有机会从基层做起,要末不做,要末就做全军统帅的用人机制害了他,也害了赵国。

家园 我也认为罪不在接受上党

其实按照秦国吞并天下的大战略,赵国接不接受上党,秦、赵之间都有一战,不接受上党,最多把这一战推迟几年而已。

所以骂赵国君臣利令智昏、因贪图上党而致祸的说法是肤浅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上党归秦,秦的实力只会更强。

赵国如果坚定不移任用廉颇,最终结果还真不好说。可惜孝成王真的是换将上瘾,导致了一场惨败。早先时候,在北方换掉李牧,也是搞得一团糟。廉颇、李牧到后来都碰到了再次遭撤换的时候,二人不约而同而选择了抗命拒不交出军权,结果廉颇被迫逃亡,李牧被杀。二人为什么选择抗命?实在是曾经的换将导致的损失太大了。

历史有必然也有偶然,赵国的失败确实是上层集团的昏庸造成的。

家园 当时在赵国北部边境,确实有边防军,统帅是李牧

不过数量不多,原因是在此之前,李牧利用一次漂亮的围奸战,把匈奴打得主力覆没。在后来相当长时间里,匈奴吓得都不敢靠近赵境。所以当时驻守北防的兵力不多,根本不是你说的“占大头”,长平实际是集中了赵国大部分兵力,而且中间双方还增援过几次,45万是可信的。后来王翦伐楚还带了60万呢

秦国也是动了血本的,秦王亲自征发河内15岁以上的男子参加围困,如果双方投入的兵力数量并不大,何至于此?

家园 呵呵,这是我的想象。

要活埋那么多人,如果不用天然的坑(山谷)而是要另挖一个大坑,根本是不可能的。本人原来是搞土建的,从事建筑地基,挖坑的事,算是有点发言权 :)

家园 嘿嘿,俺就问你中国历史上出动这么多人的战役有几次?

俺早说了,动员人数和战斗人数不是一码事,古人不注重战争细节,把两者弄混很正常,反正这些人虽然工作不同但都是以损耗国家财力人力达到打击敌人的目的。后世汉武帝出动十来万人就把全中国耗穷了,明英宗匆匆上阵,十来万人没多久就饿得崩溃。就赵国那土地承受能力抽40万本来是劳动主力的空耗粮食一年经济早破产了。

家园 你先别“嘿嘿”,就是因为历史上这种规模的战役少,我才写它!

如果猛写历史上一抓一大把的战役,有意义吗?写的过来吗?

家园 那请特别介绍一下这次战役最神奇的地方-赵国是怎样凑出这么多兵的

为什么其他历史时期的政权很难搞这么多人出来,赵国肯定有他的粮食供给绝招吧?她的人口到底有多少?能损失这么多人还保证领土完整和经济运作?

还有请问赵国的军队指挥体系是怎样的?40万人铺开要至少几平方公里,干仗的时候赵国是怎样传递消息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