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由甲醇的腐蚀性所想起的。 -- 黄河故人

共:💬39 🌺6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抗议,偶可不是恐怖分子啊!
家园 得罪,得罪

跟在后面开个玩笑而已。

家园 再贴两张照片

上周正好有一个机会可以去那个污水处理厂参观,托人拍了两张照片回来。 关于那个塑料薄膜和气体收集系统询问结果如下:

提问:那个塑料薄膜是什么材料?

回答:没问,看起来就是一般的塑料,没什么特别.

提问:那个气体收集装置是什么原理? 是不是主动排气。

回答:是,用气泵往外面抽气。

提问:有没有泄露? 比例多少? 收集80% 50%?

回答:问了,没有具体数字,但泄露比例不是很大,收集系统效率可以。

提问:那就是有泄露了? 下去旁边闻到味道很大是吧。

回答:不用下车, 在车上都味道很大。¥#@¥%!#%……

下面贴照片

进水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无氧处理池。可以见到并不大,后面可以看到耗氧处理池往里面充氧的打水机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贴一张, 有不少鸟就在这个臭烘烘的池子旁边觅食, 什么叫“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就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贴一张后面的耗氧处理池的近景, 可以看到经过无氧处理后的污水的BOD还是很高,完全可以再多榨取一点能量出来。运行污水处理场是需要消耗大量电能的。 这些充氧机器是一直开着的, 可以想像能耗之大。 前面收集到的甲烷发出来的电就用来做这个用, 从长远来说打算让这个污水处理厂的能耗达到平衡, 也就是所需电能全部通过污水发酵产生的沼气发电而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出水口,可以看到水已经很清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是还是要在这个LAGOON里面继续待上几十天,继续净化, 之后再排放。这整个系统的体量是相当大的, 只要这样想想就知道,整个墨尔本市300多万人每天产生的污水有六成是在这里处理, 整个处理过程长的可以达到3个月,也就是说这个LAGOON SYSTEM要能装的下墨尔本市每日污水生成量的50倍以上的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Tags): #污水处理厂(当生)#污水处理(当生)
家园 夏眠回来,谈这个问题

首先,看来我对这家污水处理厂的要求抬高了.马甲的技术标准是按照一家稳定提供可燃性气体的化工厂来要求的,看来并不需要这样.

他们的要求是减排,并不是零排放,那么很多都可以简化.

他们既然要求气密性不高,那么成本上就没有那么多要求.

深度只有几米,粘度也很低,那气泡的问题基本上不是很严重.

鼓气设备看来都有的.

这家工厂是在模二苯么?那里的天气好像四季温差不大,那么发酵也是可以的.

养藻比较好的方面是能量的回收率高,而且可以回收生物柴油,这个价值显然更大一些.

若马甲去澳洲玩两天,您可否带马甲去那里看看?

家园 欢迎过来

这个确是这样, 并不是要求那么高, 基本是农村沼气池的水平,有很多问题可以简化。

鼓气的设备,错了, 我贴的那个充氧机是在旁边的那个塘里的, 不是在收集甲烷无氧处理的塘里。甲烷菌一定要在无氧的环境中才能存活(其实也不单是甲烷菌,还有其他一系列配合的细菌), 这个池子浅了都不行,空气中的氧会通过扩散作用进去,你要是再接一个那玩意上去,就全死了。

至于养藻能量的回收率高, 这个表示怀疑,不知道这个回收率怎么定义, 实际应用上要比较的话应该比较单位面积上的能量产出, 养藻主要是靠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这个实在是有限, 而养菌则是利用细菌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 打个比方来说, 养藻等于种粮食,养菌等于养猪。 同样的面积去种粮食,产生的能量肯定是赶不上同样的地方建一个养猪场用剩饭剩菜喂猪喂出来的能量多。 做燃料的话, 产生的甲烷气体通过净化提纯以后也可以作为汽车燃料使用,现在中国很多城市都在推广天然气汽车, 实际上是一回事。

养藻更多的好处我想可能是处理可溶性盐方面, 将N、P等固化, 减少水体营养化程度,过去农村用的绿肥就是这个道理。

来澳洲的话,相当的欢迎, 那个污水处理厂也算是一个这里景点,它这个LAGOON系统提供的食物每年能招来不少鸟,有不少是千里迢迢从北半球飞来越冬的。 处理厂形成的整个湿地是受拉姆萨尔国际公约保护, 和香港的米埔一样。

家园 鼓风问题

鼓的气体我是这么想的.不是空气,而是一部分被抽出的气体被加压后鼓了回来.用作鼓泡的气源,同时起一定的搅拌作用

家园 另外说一点, 其实中国也完全可以应用这个技术。

这个东西实际上是相当的LOW-TEC的,基本上就是一个沼气池,建造运行起来都没有什么难度。

但是搞这一个项目至少从三个地方来钱。

首先, 这个东西环保,一沾上这两个字,钱就来的特别容易, 这个项目就是政府出钱,不用他MELBOURNE WATER 掏钱。

第二,产生的甲烷可以发电, 不论是留着自己用还是以后富余了拿出去卖都来钱, 同时也等于削减了自己的碳排放水平。

第三,可以大幅度的削减自己公司的碳排放水平,以后CARBON TRADE的机制一建立起来, 光这一项就不得了。

现在中国暂时还不需要承担削减碳排放的义务, 但是可以肯定的说, 就在不久的将来,是一定有这个要求的。 与其到时候临时抓瞎, 还不如现在就一点一点的做起。

家园 应该让一些绿色人士到这里看看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但苛求或者不切实际的要求,把一切寄希望于回收而不是减少消耗,而不考虑回收本身的能耗和物质消耗,这在大系统层面上并不环保。

家园 甲醇有毒,乙醇能量密度低

有人喜欢用丁醇。生物丁醇。

目前BP和杜邦有一个联合项目,就是打算使用生物来源的丁醇作为液体燃料。丁醇的能量密度比乙醇好,含氧量低,所以可以掺加的比例就高。四月份的一个报告说,掺有10%丁醇的汽油,性能还是不错的,与传统汽油相比没有缺点。当然了,油耗高一些,毕竟能量密度还是低了。估计开起来也会有一些没劲。

国家在征询意见的煤化工产业规划里面可能有使用甲醇作为燃料的想法。真的这样,就比较吓人了。毕竟甲醇的毒性在那里摆着。

实际上国内很多地方的汽油里面早就掺了甲醇了。

关键词(Tags): #丁醇
家园 丁醇比较贵的说

而且比较麻烦。甲醇乙醇从生产到储运到对发动机的影响体系研究的很成熟。

实际上国内很多地方的汽油里面早就掺了甲醇了

是吗?

家园 英国现在对丁醇感兴趣

好几个试验厂在筹资。BP和杜邦的那个可能规模还挺大。原料一般是甜菜,也就是蔗糖原料,不过现在有用纤维素合成丁醇的研究。

国内汽油里面掺甲醇是不公开的秘密。我去年去一个陕西的合成氨厂,联产甲醇的,厂长和我说的。说他们的甲醇全卖给加油站了。

国内已经有省一级的甲醇汽油标准了。

甲醇比汽油便宜不少钱呢。掺了以后甲醇卖汽油的价钱,加油站合算。

家园 甜菜和蔗糖是两个东西吧

能用纤维素的话,那成本就好办多了。

甲醇汽油不知道,山东好像在推广乙醇汽油。

成都有个更好玩的事情。一次在路上打车,没一辆出租停下拉我们。后来才知道成都出租车烧气。一天下来,弄不好要加几次气。我们又正好在一个加气站前面300米打车。

家园 前一段说澳大利亚某个地方想用循环水被否了

本来想建个循环水厂结果当地人不同意,不过经过几年的大旱可能人的观念有所改变,现在不用循环水也不行了。

家园 甜菜是蔗糖原料,改了
家园 循环水主要是一个观念问题。

这个东西是个新生事务, 把用过的废水循环再用,听起来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但是到实际操作的层面就有很多问题, 首先就是这个水的处理标准问题, 如果处理到和普通的自来水一样达到饮用标准, 成本相当高,水价说不定要上调, 当地人当然不愿意。 其次, 还有一个安全性的观念, 就算告诉你经过什么什么的几级处理以后,废水可以达到饮用的标准, 但是你还是要对从厕所出来的水要到你嘴里这件事情想想清楚, 毕竟就算是处理过是安全的, 又如何保证处理厂不出故障?

如果是降低标准的,用于特定的目的, 比如冲厕或者浇花, 那就需要另建一套供水的管道系统, 将这些水送过来。新建和维持这套系统也是一个花费非常大的工程。回过头来还是一个这个钱谁出的问题。 另外, 墨菲定律说能出错的地方就一定会出错,你弄两套管子, 万一接错, 那就造成污染,很大问题。另外, 你这些水管总要有一个出口, 大人可以知道这几个水龙头不可以喝, 但小孩就不知道了, 万一邻居家3岁小孩跑过来把你浇花的那个水龙头拧开喝了两口, 这责任谁负?

现在澳洲是连续几年干旱, 几个大城市都面临严重缺水的问题,但可能还是通过海水淡化的方式来解决。 PERTH已经在建一个海水淡化厂, 悉尼建海水淡化厂的议案已经在议会里面讨论, 墨尔本也在考虑新建的问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