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血火铸东宁 -- 浮云

共:💬61 🌺15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2000年之后,和东宁基本没有再联络

在哪之前,没有这门炮。调查组当时已经把东宁县境能找到的东西全划拉了,包括用钱向老乡“买”巨型炮弹。

哪之后,会不会再从要塞里挖出东西来,不太好说,但爆炸性新闻肯定没有出现,虽然当地一直希望找到封闭保存的要塞,以便进行大规模炒作。

我分析,这门炮即使有,也是从别的地方捣腾来的。

在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和黑龙江省历史博物馆都没这玩意儿,有也不会给东宁。我估计,八成八是部队仓库里能有。

家园 不一定在东宁,肯定是在东北。

  照片上看是在平原上,可能不是要塞里的炮。但属于要塞炮一类,底座是固定的,与地面平,炮身在底座的坑中,只有炮管露出地面。

  据说被“发现”前一直在原地呆着。

  据说“发现”后被搬到哪个博物馆去了。

  网上搜到这个:

日寇大炮成为侵略铁证 七年式要塞炮:见证二战最后战场

  据称来自东宁,但与我以前见到的照片不同,也许是搬家后改了底座,从上半部看差不多。

家园 你搜到的信息很准确了

北京市通州区京杭大运河源头的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

东北的要塞炮出现在别的战场,这个信息我很早就看到过。关东军以精锐著称,但1942年以后,精锐已经远不如前,大量部队和装备被抽走,当年盟军就已经发现这个情况,并推断出日本已是强弩之末——相关情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就是中苏边境的要塞炮,居然被拆走了!

实在想不起是那本回忆录里看到的上述文字。在其它地方也有。呵呵,俺多年来精力比较分散,并没有在什么领域下功夫,基本功差得很。

家园 如果他们有进一步的需要

可以与大阪中日友好协会联系,松原(刚才我故意写错了一个字)已经八十多了,要抢救史料恐需从速。

家园 看来这门炮就是前几年报道的那门炮。

而6门从日本船运过来的七年式要塞炮就部署在距苏联远东滨海边区首府海参崴仅153千米的黑龙江省东宁镇。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日军随即用七年式要塞炮炮击了苏联境内的铁路设施,给苏军造成严重的物资损失。日本宣布投降后,这些大炮均被苏联红军进行结构销毁,使其丧失了实战能力,但后来苏军回国时却忘记带走,最终留在中国国土上,成为日本侵略的罪证。1959年“大炼钢铁”时期,这些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大炮大多被当地老百姓化成铁水,仅存一门经历着风吹雨打。1997年11月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仅存的这门七年式大炮被护送到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进行恢复原貌处理,

  中午来不及了,没仔细看解说。

家园 这门炮另有说法,不是在东宁,是在阿城附近。

外链出处在97或98年的《兵器知识上》介绍民兵博物馆时介绍过这门炮。图片的说明也说是从阿城运到北京的。

家园 【原创】铭刻历史之中华魂

东宁要塞规模庞大,如此巨大的工程,是谁修筑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中国大肆修筑军事要塞,当然不会从本国雇工人,这些战争狂人毫无疑问要拼命榨取中国人民的血汗。

长期搜集要塞资料的,是一批东宁当地的政府工作人员。浮云多少也接触过一些中国政府的公务人员,上至省部级下至乡镇长,这些人,既有一副黑社会样子的酒色之徒,也有看似普通的权谋高人。顺便说一下,粗鲁蛮横和温良儒雅,都不过是外在包装,人品好坏、政绩如何,与性格无关。就算在战争年代,也不是所有的将领都张嘴TMD。比较之下,东宁的公务员,几乎是笔者见过的最心态平的人。地处边境的东宁,是一处国家级对俄口岸,外贸工作开展极好。该县又是中国最大的木耳产地,木耳和松茸大量出口日本。东宁之富,颇有道理。当地官员心态较平和,自然是因为口袋里不缺钱。浮云结识的某位普通干部的夫人,是东宁销售一次性打火机的专业户,因为售价低廉,市场份额颇大,有“火机大王”之称。浮云在这名普通科员手中,见识过各种各样的一次性火机——在北京上海多伦多看不到的。东宁有多顶国家级政绩,其中治安好是一大项。东宁的民警,经常性的任务,是帮居民找一找跑丢的鸡鸭什么的。河里有熟悉公安业务的朋友,当能从这里看出许多东西。

据考证,修筑东宁要塞共动用了17万多中国劳工。1999年4月,浮云幸运的结识东宁县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任陈学泉。农民出身长年写作的陈学泉朴实而睿智,自始至终参与了东宁要塞的调查工作。据陈学泉分析,东宁要塞由中国劳工修筑。劳工分成三类:机密工程修筑者是战俘,工程完工后被灭口。一般工程修筑者是从关内抓来的中国百姓,绝大多数是来自华北的农民,死亡颇多,但战后回到家乡的也有。最外围的劳工,是东宁当地的农民,这部分人接触不到具体施工,行动自由,日军还要给这些人一些报酬,虽然微不足道。

东宁要塞调查组现场组负责人、东宁县武装部政委韩茂财上校对此持相同观点,修筑要塞的劳工分三部分,要塞核心部分劳工基本上是战俘,外围是从吉林、河北和山东等地强征的劳工。再外围则是充当铁路沿线搬运工的东宁当地农民,实际已与要塞工程无关。

核心地区的修筑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被俘的抗日志士没有生还的可能,当地民间传说日军曾在完工后在地下成批杀害战俘灭口。有关这部分劳工都是从哪儿来的、他们都做了什么以及是如何进行最后抗争的,只能做一些推测,连他们的葬身之地都没有找到。据当年的日本兵回忆,进入筑垒地域的劳工决不允许生还。

浮云还有缘结识了东宁第一中学校长王文。他介绍了曾录入东宁党史资料的一个民间口碑传说:

日军占领东宁期间,沿边界有10公里宽的无人区,离要塞最近的居民点是勋山背后的大肚川镇石门子村和小乌蛇沟村(今天叫小太阳升村)。当时有两处关押八路军战俘的营地在这两个村附近,关押在石门子的是山西籍战俘,关押在小乌蛇沟的是河北籍战俘,河北人又多为河间府人。

中国东北农民,绝大多数是清末闯关东的山东河北人后代。小乌蛇沟的当地居民多有河北河间府人。日军一般押解战俘到当地百姓家借磨磨口粮,这样小乌蛇沟的河北战俘就利用这个机会和当地同乡拉上了关系,搞清了边界一带的地形,得知向北越过大肚川河再转向东1000多米就可以越过中国和苏联的界河瑚布图河,这两条河河水都很浅,可以徒涉。进入苏联境内便可以摆脱日军的追捕。

战俘们明知不被日寇折磨死,修完要塞也得被集体屠杀,决心拼死一搏。1939年夏秋季节的一天晚上,小乌蛇沟的八路军战俘在一名姓王的八路军营长的领导下暴动,打死了看守的日军,至少数十名战俘成功地越过边境进入了原苏联境内。可惜,负责断后和收容任务的9名战俘因迷路又落入日寇魔掌,凶残的侵略者把他们绑在大树上剖腹,“看看中国人几个心眼”。

  

当地给战俘提供过路线的原河北籍农民很多,但日军只发现了一个已身患重病的郑姓村民有嫌疑——战俘在他家推过磨,他又是河北河间府人。伪村长为了保护更多的村民,给宪兵队送了1000块大洋,在第一次审讯时就用刑过重弄死了老郑头,灭了口。

有关第二类劳工,目前史料丰富得多。

据《牡丹江文史资料》第三辑记载,1945年8月苏军占领东宁后,有30多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人找到当地临时治安机构,自称是东宁要塞劳工。据这些人讲,苏军进攻东宁当晚,日军以防炮弹为名让3000多劳工进入正修筑的地下工事,最后炸塌多处地道入口,活埋了这批劳工。生还的30多个劳工正处于出口处,是合力扒开碎石冲出来的。

东宁要塞调查组在要塞区发现了一处劳工坟和三处万人坑,其中劳工坟的情况已初步摸清。在东宁县境内找到的“劳工坟”位于距东宁县城西南12公里的大肚川镇老城子沟村,埋葬的是第二类劳工,占地2万多平方米,内有大小坟包1000多个,专家认为共埋葬了4000多劳工,是全国已知最大的修筑军事工事的劳工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东宁老城子沟是日军火车中转站,是一处庞大的后勤中转基地。东宁要塞调查组在大肚川镇老城子沟村找到了两名当年专门为日军运劳工尸体的老汉。据他们回忆,他们每天用马车运出劳工尸体两三个,最多时一天十几个,整整拉了3年。

根据东宁当地农民的回忆,埋在劳工坟的劳工是从吉林榆树县抓来的。有关调查人员在吉林榆树县找到了同一批劳工中的生还者,证实了这一点。

这些含恨而死的劳工,只被浅浅地埋了十几厘米厚的黑土,没有棺材,没有墓碑。50多年来,劳工坟长满灌木、杂草,默默地向人们诉说中国劳工的苦难史。当地农民开荒种地从来不肯惊动这些连姓名也没留下的冤魂,自觉地保护劳工坟。目前,这里已被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白山黑水间,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东宁要塞与巍峨群山同在,见证着壮烈而凄惨的一切。

家园 还是好人多
家园 有些事情是不能遗忘的。。。
家园 勿忘国耻。勿忘国仇。
家园 不不不不

离hamilton 远着呢。。。。。。。

家园 【原创】日军遗迹遍布河山

日军前后在东宁驻扎十二年之久,有三个师团,一个国境守备队,及两个面向吉林的联队,最多时十三万人,兵种有步兵、骑兵、坦克兵、装甲兵、通信兵、航空兵、舟桥兵、高炮兵,服务性设施有陆军医院、军马医院、被服厂、兵工厂。这样长期、复杂的活动,留下了大量残迹。从大型要塞、公路、铁路、飞机场,到军火地雷刺刀衣物地图。进入东宁县,就如进入了战争博物馆。

东宁县域面积7137平方公里,辖6镇102个行政村,几乎举手投足,角角落落,都是二战的影子。碉堡、岗楼、水泥弹药库随处可见。目前东宁县有30多个保存完好被当地政府改作他用的原日军军火仓库,如八里坪村已改为粮食仓库的25个,占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仍然保温防潮,钢筋水泥四壁、地面完好无损。

早在1990年代,东宁就是中国的公路先进县。别的县只有一条公路时,东宁已经乡乡通公路了——原因很简单,东宁到处是日军修筑的永备军事公路。这种砂石路,保存的非常好。东宁每道河流上,都有日军修筑的钢筋水泥桥梁,尽管战后五十年,这些几乎没有维护的桥梁仍在使用——这些桥是以通行坦克的标准做的。用当地百姓话说,比现在的桥结实得多。大型交通设施,也有弃置的,比如十处飞机场。东宁县城有新旧城之分。旧城,完全是水泥路面,看得出规划整齐,今天可能有些落后,但五十年前,极可能是亚洲最先进的县城。

仅日本侵略者留下的石碑就发现了11处。这些碑不仅是为死亡的侵略官兵修的,在东宁绥阳二段林场原日寇战车驻地发现了“战车碑”。在大肚川镇新城子沟村原日寇军马医院遗址发现了为军马立的高达5米的墓碑,魏碑体的“马魂碑”三个大字极漂亮,落款是“陆军中将沼西多稼藏”。这样一个对自己的马都极有感情、书法可称艺术品的人,却是双手染满中国人民鲜血的侵略者。据萨苏提供的资料,沼西多稼藏曾任第二十二师团长。而这个师团,曾驻东宁。

1999年6月8日上午10时,采访车在大雨中驶过泥泞的乡间土路赶到东宁镇民主村。几经打听,又在农田里趁着阵雨的间隙跋涉了半小时,终于找到了一处已倒伏的“忠魂碑”。这里是当年日本侵略者的炮兵驻地,据东宁要塞调查组工作人员介绍,这座碑是为24名日军炮兵官兵立的。

浮云还有幸看到当地文物人员收集的300余件侵华日军遗留物资。这批文物中包括枪械、战刀、炮弹等武器,大衣、饭盒、牙刷等生活用品,以及炊具、衣柜等。从要塞里还找到了当时很奢侈的照相机、留声机。一支近一米长的铁烙铁令人心悸——这个专门用来摧残被捕者的刑具现在只能从电影电视中看到。据东宁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马书学介绍,一块正反两面都写有“伊藤五郎”字样的铁皮牌比较有研究价值,他分析这个粗糙的有孔可以挂在墙上的10厘米长铁牌是日军士兵值勤时的名牌。

  

所有文物中,最有价值的是各种档案。建国后,东宁县武装部成立时将自己的弹药库设在一处日军遗留的工事中,当时将一批包括一只铁卷柜在内的杂物堆到了一边。1998年7月,东宁县武装部清理这个仓库,在这只50多年没打开的铁卷柜中发现了侵华日军遗留的31.5幅军事地图,这一消息迅速被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播发,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而东宁要塞的全部发掘,也由此开始。

当地百姓传说,战争结束时日本侵略者曾在地下掩埋过战车。东宁文物所所长马书学分析,随着考察工作的逐步深入,有望找到从未发现过的秘密要塞和军用仓库,里面的遗留物资可能很丰富。

日军曾经在东宁开辟慰安所,也就是万恶的慰安妇制度。多年前,浮云曾经探望过健在的慰安妇,后继的血火东宁系列中将有专文。东宁的二战遗留,不仅仅有旅游和文物价值,战争遗留军火还在继续伤害当地百姓,这方面也将有专文介绍。

家园 花,抢个沙发
家园
家园 好文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