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接着扯中国古代气候和全球变暖的关系 -- 北纬42度
不过产量很少而已
地球历史上,温室气候和冰室气候曾交替出现。从地质历史上看,人类目前处在间冰期,就是在冰室气候的时期出现了气候变暖。这个时期可能最适宜人类生存,但是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地球提前向温室气候转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问题。这样,问题就出现了:地球未来环境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会出现温室气候吗?如果真是这样,什么样的生物种群会适应变化或者自我调整继续演化?什么样的生物种群会因为不能适应环境变化而消亡?人类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这段话有问题。
伦敦到处是酿酒房。
古代生存压力小的主要原因是人少,那时候分地人均都百亩了。而且秦汉前是封建制,这种制度本来就有利于镇压农民起义,实行同样制度的欧洲日本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也没多少农民起义。而且两广到宋朝都是天涯海角,派到那就相当于流放,没谁喜欢那里的暖和。
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再热些作用也十分有限。倒是因为天热带来很多生活上的不便。记得以前夏天在上海俺白天都不敢出门,在屋里没空调的话人衰得象条死狗,什么都不想干,绝对影响工作效率。用空调则是增加能源需求,对中国来说也是个大问题,而且用空调城市变成热岛,跟是恶性循环。还有温度对材料寿命有影响,天太热的话有些产品设计生产时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增加成本。
总之俺认为气候变暖对中国没什么好处,对别的国家倒是好处不少,俄罗斯加拿大将成为地球上两大粮仓。世界发达国家大多集中在比较寒冷的地方,别看他们现在那么怕气候变暖,真变暖了他们也挺得住,等发展中国家都热得成不时宜居住地区他们也能幸福的活下来
可能有些窦性,哈哈
气候变化剧烈,使得农业仍然占据经济很大比例的发展中国家经常经历灾荒。
气候变化也导致沙漠化严重,损失可以耕种的土地。
发达国家这些都禁受得起。
我的意思是古代中国比现在要温暖得多,也湿润得多。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涯。天沧沧,野茫茫,风吹草动见牛羊。南北朝时从现在的河套到大兴安岭都是温润的牧草丰茂之地,现在就差没叫沙漠了,居延海也干了。中华文明的中心为什么从黄土高原一步步往沿海东迁,游牧民族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因,更主要是气候及生态不行了,不足以支撑一个文明中心了。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气候的关注普遍起来。谈论较多的,是气候
的“恶化”问题。
从最近几十年的实际情况来看,世界气候的表现的确有不少值得注意的地方。
就拿气温的变化来说,在伦敦,1972年6月中旬的气温始终低于20℃,“夏至”那天的最高气温竟比1971年“冬至”那天还低!1989年,连续3个月的干旱烤干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佐治亚州的大片土地,粮食减产31%,成千上万头牲畜倒毙……
再从降水量方面看,1973年,由于几乎整整一年滴雨不下,非洲西部6个国家发生了严重干旱,许多地区作物无法播种。1990年3月,西藏发生了近几十年来未遇的大雪灾,死亡牲畜127万头,直接经济损失6亿多元人民币……
以上事实说明:世界气候确实在变,而且过去在变,现在在变,将来还要变。问题是朝着什么方向变?是变好呢,还是“日趋恶化”?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各方说法不一。有两种说法比较有代表性。
一种是变冷说,也叫“冰河期说”,以日本为代表。日本的气象学家在研究了1972年北半球全年的平均气温并将其与过去30年的平均气温相比之后,认为高纬度地区变冷是世界气象反常的原因。科学家指出,从1963年开始,这种气温下降的倾向将逐年加剧,地球气候已进入气象异常的多发时期, 并预言将于21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未来20年至30年后,地球气温将降低到18世纪80年代的水平。
另一种是变暖说,或者叫“大气热污染说”,以前苏联和美国为代表。持这种观点的专家指出,对全球气候状况影响最大的是三个人类活动因子,即生产能量不断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使射出的长波辐射减少、气溶胶粒子浓度增大。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由于人类使用的燃烧能量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定量成倍增长,使中纬度地区的平均气温上升2℃至4℃,两极的平均温度上升6℃至10℃。也就是说,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大气热污染结果将使地球气候明显变暖。
上述两种观点虽然都提出了一些理论依据,但都只是片面地强调了某一种因素在某一时期内的局部作用,因而难以令人信服。
一个地方的气候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和交叉影响,其中既有纬度和海陆位置的因素,也有地形、洋流以及大气环流等的影响。分析气候变异的因素是一项复杂而细微的工作,这里仅选择其主要方面加以简单分析:
1.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热量和水分交换十分复杂,海陆之间温度的差异无疑会影响局部甚至全局气候的变化,尤其在东亚季风区内,这一表现尤其明显;
2.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可以扩散到遥远的地方,能逗留在高空达2年至7年之久,从而影响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能量(产生“阳伞效应”);
3.大气的组成成分,例如水汽、二氧化碳和臭氧等发生改变,可能影响陆地的热量平衡;
4.太阳辐射总量的变化,包括因太阳扰动引起的电磁波辐射异常的变化、太阳微粒辐射强度的变化以及地球公转轨道参数(偏心率、黄赤交角和岁差等)的变化,对地球接收太阳总辐射及其在时空分布上都有影响;
5.不定期出现在赤道、东太平洋海域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也会改变世界的气候格局。
世界气候变化尽管有冷,有热,有湿,有干,但基本都遵循着一定的时空规律,并以“冷暖交替出现”为重要特征。
在地质时代,从震旦纪到第四纪,在这段大约6亿多年的漫长时期内发生过3次大的冰川期:第一次大冰期发生于寒武纪稍前些的震旦纪(距今 6亿至7亿年);第二次大冰期发生于古生代后期的石炭纪和二迭纪之间(距今2亿至3亿年);最近的一次就是第四纪冰期,大约开始于200万年前。这3次大冰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体上都是3亿年左右。
从已发生的几次大冰期的情况来看,随着冰期与间冰期相间发生、交替出现,气候也相应有过多次冷暖变迁,表现为:冰期气候寒冷,间冰期气候温和。我国2000多年来的气候变迁过程正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据文字记载,公元初的东汉时期,我国气候开始变冷,那时的平均气温比现在大约低1℃至2℃。把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的1400 年前黄河流域物候观察记录与今天的黄河流域气候状况相对比,可发现天气回暖日期比现在迟15天至30天,说明公元6世纪上半叶河南、山东一带的气候比现在要冷。
公元8世纪时,长安(今西安一带)梅树茂盛,并有柑桔栽培,当时的农作物生长季节比现在要长。这段时期的气候比较温暖,到了9世纪、10世纪,又开始转冷。
12世纪初期,我国的气候变冷更加明显。史书记载:公元1170年10月20日,北京西山一带遍地皆雪。这种情况即使是现在的北京也极为罕见,但在当时,“10月降雪”却似乎是件极为平常的事。
13世纪是我国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至15世纪末又开始变冷……
上述情况表明:气候变化是地球气候史的正常现象,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得比较和缓,有时则比较急剧。尽管近年来天气和气候出现了世界性的异常,但这种异常并没有超出历史上的变动尺度和界限。根据已知的气候演变史料,气候变化是有特点和规律可循的,天气冷暖交替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并非只向一个方向发展。所以,人们应当从已经发生的变异中寻求因果关系,探索出未来的可能趋势,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在突变中切勿惊慌失措,更不能以眼前局部的、偶然的变异作为依据,贸然判断世界今后的气候将更趋“恶化”。
俺觉得反作用更大些。中国现在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缺水,而天越热水需求越大。虽然天热也可以让雪山的雪融化多些但这水也不是那么好用的,每年中国的大洪水就是例子
二氧化碳浓度太低,氧气浓度也太低,地球上氧气最高时一度达到35%。不过地质时代都是几百万年的尺度,对普通人来说没啥意义,关键是这几十年气温不要变得太快。
是不是高山反应就指这种症状?
刚看到一篇文章,设想煤矿工人戴氧气面罩,整个井下通氮气,这样杜绝瓦斯爆炸,提到12%O2是绝对呼吸下限。
另外---
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大气中的氧气浓度一直处于波动之中,这种变动有时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2亿5千万年前,二叠纪末期上演了一场大规模物种灭绝的悲剧,其原因可能在于那时大气中的氧气浓度从大约30%骤然下降到10%左右。从那以后,大气中氧气含量基本上处于上升状态。得益于2亿年前与5千万年前发生的几次氧气“大跃进”,现今大气的含氧量为21%左右。那几次含氧量增长的具体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但最近的一次增长似乎与硅藻(一种微小的海生植物)在全球范围内的生命大爆炸有关联。
阴山下,也就是阴山之南,是黄河“几”字那一横的地方,是河套平原,本来就土厚石少,别说牧草,长大树都没问题,其实自打蒙恬北逐匈奴后,只要有条件,那里垦荒种植没问题。
我小时候在大学住,文革时没人管花园,草长得比人高得多。
阴山之北才是牧业区,土层薄,只有3厘米~50厘米不等,有些地方还露出黑色的石头,就算种树,根也扎不下去,只能长草,而且不平,多数是缓缓起伏的丘陵,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您得到东部的呼伦贝尔去,那里草还是可以比人高。
所以,有时候还是稍微调查一下,在下结论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