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重庆火锅 -- 只看不说

共:💬35 🌺7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我饿了……

晚饭只吃了点西瓜,看到这个帖子,我扎扎实实地饿了……

555楼主是xx派来诱惑我滴~~

家园 火锅太火,泼瓢冷水降降温,哈哈

本人在四川、重庆都待过,也很爱吃色香味特好且价格合适的川菜,麻辣的各种菜都不错,自己还能够做好几个地道的川菜,就是不喜欢火锅,何哉?

油碟:无论怎样也就是油、大蒜、醋为主,味道么就可想而知了。其实,可以加少许白糖调味。

火锅菜蔬:主要的下汤料都是咱觉得不太好的东东:比如牛喉、毛肚、血片、泥鳅、鸭肠。

整体味道:咱的评价是辣椒一锅水,菜蔬同样味。这么多菜都在一个锅中出来,吃了大半天都是一个味道, 太乏味了些。

污染大:火锅气味很大,每次去过之后,回家就要全部换掉衣服,立马扔到洗衣机去漂味,否则出门能够把人熏得难受。 所以建议河友们最好不要在厨房里做,阳台上还可以。

吃不饱:味道一样就丧失了吃的兴趣,回来之后很快就饿了。 还好,后来火锅店有改革,终于可以吃点泡菜和蛋炒饭,省了我再去做饭的麻烦。

所以,见识过火锅之后,咱就不再吃,除非客户招待而且不能逃,才去应付一下。相比丰富多采的川菜,火锅就差得太远了。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不能再说,还是快跑,否则砖头就来了。

家园 风闻重庆的街头火锅

九宫格一分,十方客来聚,各吃各的,互不相扰。前头走一个,补进一个新人,运气好的话,捞一捞锅底,没准还能捞起一条煮得透透的血片来。

又听说,吃着吃着,老板过来,哗一把东西洒进去,啥子东西?罂粟壳是也!!!当真否?

家园 这是有可能的

以前好多小店场地狭小,所以只好一张桌子坐上两伙或者三伙客人,各吃各的。小时候,有时揣上一毛钱就去烫火锅,只能点点素菜,最让人感到幸福就是忽然找到一点别人的漏网之鱼。不过,这几年经济发展,小店也在发展,这种现象已经少见了。

罂粟壳可能还有些小店在用,但我估计已经很少了,主要是打得严,来源紧张,并且即使用,用量也很少,一锅里边可能就一两个,像你说的那种哗一把东西洒进去是怎么也不可能的。

卫生方面,火锅业最大的问题可能是用福尔马林发毛肚、鸭肠等,因为这样发得快(发指的是用水浸泡干货,使它到能吃的程度),很久以前被查处过,但相信这是不能完全杜绝的。还有就是火锅用油量大,有的奸商就把用过的已经倒掉的油重新提炼后再拿来用,这种油被称为“潲水油”,其它城市可能也有,比如做火爆龙虾的那些小贩。

越写越多了,感觉对重庆的吃的东西越来越有感觉,有空一定另外单写一篇。

家园 根据自己的喜好

还可以加点蚝油和香菜末

家园 福尔马林主要是取它的漂白作用

让发好的成品看上去肥大白嫩。

罂粟壳就算放,也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撒进去,谁都知道这不是个好东西啊。而且我估计罂粟壳在厨房里熬好了锅底后就捞出来了,否则被客人翻出来麻烦就大了。不过罂粟壳的事我始终只听到传闻,虽然也认识些酷爱火锅的人,还真没见过几天不吃就死去活来的。

家园 赞一个!这个老乡说的更具体实际些。
家园 加蛋清大概是借鉴日本人的

滚烫的东西烫入蛋清会结一层蛋皮

家园 您是不爱吃香油么?

香油的作用一来取其香,二来起降温的作用,最重要的,香油有清热败火的功效,可以减轻吃火锅后上火的副作用。橄榄油似乎不能完全代替。说句得罪的话,您这个做法在川渝两地说出来,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家园 确实可以

加蛋清,目的是为了败火。不过,我自己也没有尝试过。

家园 板砖伺候!

板砖,板砖呢?让慕真的无牙!

火锅太辣,太上火,很多人是不喜欢或不适合吃。

至于味道嘛,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哈。比如瘦猪肉,烫熟就吃和煮一阵再吃,那口感和味道大不一样。

对了,还有午餐肉,烫火锅是最好吃的了。

家园 这个还是得实践出真知吧?

吃过我家火锅的川籍朋友亲戚还真不少,只有夸赞用橄榄油味道更好的,没有笑话的,当然就没有笑掉牙齿的。

实践证明味道没问题,而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只有香油有降火功能而橄榄油及其他植物油没有。

在国内当然是用香油最方便,橄榄油本来就少见。但国外的香油价格昂贵而且后味发苦,不太喜欢。抱着尝试的态度试了试橄榄油,觉得更好。和周围朋友分享这个发现,也在论坛上分享一下,这难道真的很可笑吗?

家园 真的?

我下次一定试一下用橄榄油的感觉。

家园 我觉得橄榄油应该可行

川渝两地的朋友不会笑掉大牙,起码我是不会的。

饮食本来就要靠实践,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发现新的菜品和做法,火锅尤其如此。30年前我们刚开始吃火锅的时候能吃上瘦肉就觉得很好了,谁能想到后来出了那么多可以烫着吃的东西。

家园 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