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反过来看: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扩张性排他性的宗教来? -- 故园湾里
原来不是我们中国人太宽容,本来就是那一位太独断专行。那一位独断专行也就算了,偏偏喜欢玩copy不走样,结果到后来自己的门徒为了不知道谁copy走了样or同时走了样都要打圣战,……
与基督教合作来谋求社会稳定,而之前的罗马君主都是镇压的。
基督教不是罗马原生宗教,希腊、罗马都多神,而基督教是唯一神。
看得出你对我的不满?请别人来鉴定一下,搞不好大家都来自火星,看不出你的不开心呢。
还是那句话,开诚布公比憋着气强,没必要带着情绪。
最后,我明天开始戒网,可能一周上来一次,走之前再告诉你件事啊,我是来自火星的女同胞,地球很危险,共勉共勉。
失敬于飞马萧是位MM,遗憾于您竟然要怀着“憋着气”“出言不逊”的“误会”的记忆(而不是别的什么美好记忆)断网一周,如此我真是罪过得紧啊!
ps我不得不再补充一下,男人来自火星是偷懒说法,全句是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形容男女两性之前容易产生沟通不良,并非意指来自火星的男人好战或者来自火星的男人比较out。误会您是男生是我失察,但撑死了我也就敢感叹一下沟通困难,可不想您误会我有什么旁的意思。
扩张性和排他性是政治的产物,而不是宗教本身。一神教的教义为扩张和排他提供了很好的借口,并激励了自己这一方的士气罢了。
基督教在中国的布道过程,三进三亡,康熙禁教,以及近代发展可以看一下这个文章
http://fuhrer.myweb.hinet.net/articles/Essay39.doc
不过第一章中的唐朝部分似乎不太妥当,应该没象文中说的那么兴盛。
有意思的是道教,似乎就满足在中国的土地上了,没有人越过地理的限制,到外面去传道。也许是道教的教义本身的那个终极的道让人根本无法崇拜起来吧。
我认为任何成熟的宗教都是有排他性的。但这种性质能否被释放,取决于宗教本身和世俗政权结合的紧密程度。在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成为全体统治者的信仰,出于统治需要的本能,统治者自然也要把这种宗教作为为全体国民的信仰。这大概就是你帖子里说的“占统治性”宗教的含义吧。
考察一下历史,为什么中国从来没有出现一个政教合一的统一政权呢。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统治者和其他国家有根本不同,这个国家的统治核心与其说是皇帝或者君王贵族,不如说是整个的“士大夫”阶层。这个阶层对待宗教的宗旨很简单:敬鬼神而远之。至于为什么这个阶层会有这种态度,我猜大概是因为它从最开始就不是由神职人员转化而来的,基本就是个世俗的阶级,这个阶层的服务对象只是王,而不是神,信神对他们来说根本没什么利益,他们也没必要对对神有太大指望。在士大夫阶层集体信仰儒家学说后,宗教之类的精神建筑对他们来说更是油盐不进了。所以中国即使凭空出来个君士坦丁或者默罕默德这样的皇帝,也改变不了整个统治阶层的信仰。闹不好这种皇帝还会被士大夫推翻,然后贴上个“昏君”的标签埋进历史书去了事。
能壮大的宗教都得有排他性,毕竟随便就信,随便就不信的宗教不可能壮大。你看到的中国佛教,儒家好像很宽容的样子,历史上儒墨,佛道之间可是没少吵架,拆庙之类的事。当权者宽松的,多神教才多。罗马帝国还在的时候,尽管基督教是国教,但不是别的教都是非法。罗马崩溃了,教皇染指权力了,异教徒才没有活路,同袍喋血,十字军东征。中国没有宗教战争,那是因为中国的宗教很早就相当世俗化。
承接社会伦理规范的,大多数文明都要靠专业宗教。中国却是例外,中国早就有一套个人修养,社会伦理理论而且不借重一个传教机构而是用潜移默化的习惯来传播。不忠不孝的人是不可能在中国任何朝代被人看得起。你要用一整套新的完全替代这一套有几千年历史的是不可能的。多半都会被同化加世俗化。
一神教的扩张只是西方强势文明扩张的附属品,因为宗教是这个文明的基本构架,所以这个文明走到哪里,宗教就跟到哪里。没有牧师跟着,蒙古人也打得很远。但蒙古人没有同化被占领者的文化手段,就只是在历史上辉煌一时就不见了。
西方文明的冒险成功只是历史的意外。没有印度,中国的富饶传说,哥伦布没事走什么远航。别人往东,他却要往西。这风险投资申请书也太狂了吧!你当然可以在成功后面找到某种事后的必然性。这其实没有什么用。中国那时没有听说过欧洲有什么金银财宝,常生不老药,自然没有人去开辟新航线。就好像你现在没办法找人投资你上月球开发殖民地一样,理由和信仰无关,就是经济。
在当今基督教徒眼里,君士坦丁大帝是异教徒之黑暗过去走向觉悟文明之基督时代的中介。人们接受的历史中,充斥着谬见。君士坦丁大帝与他的父亲一样善待基督教徒,这是确凿的史实。
君士坦丁大帝不仅是将基督教带到罗马的第一人,还是国教拜日教(“无敌的太阳”)的主教。如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中所讲,拜日教遵奉的是太阳崇拜。那时候,罗马还盛行另外一种太阳崇拜——光明教【崇拜光明与智慧主神米特拉的玄秘宗教,公元前百年始流行于罗马帝国意大利等行省。米特拉源于公元前7世纪波斯先哲琐罗亚斯德的二元神拜火教——他杀死神牛剖腹,里面生出益于人类的一切生物。从波斯帝国塞留斯王时代,到后来的希腊军事首领,都将米特拉同化成太阳神。】。它还倡导灵魂长在、末日审判和死而复活的信仰。拜日教和光明教和基督教一样都是单神教。源于叙利亚的拜日教约在100年前传入罗马。君士坦丁看到一个绝妙的机会将三教结合,达到了他认为是自己成功关键的政治和宗教的统一。顺遂其愿的是,拜日教、光明教和基督教在多方面观点相似,易于融为一体。
在君士坦丁生活的时代,政治成功产生于宗教虔诚。因而,除了君士坦丁大帝对基督教的不容置疑的虔诚外,他支持宗教也基于实用的考虑。罗马的基督教徒人数在增长,君士坦丁把他们视为一种有力支援,借以赢得阻碍他的姻兄加对手、马克森提登上皇位的斗争。公元312年,当君士坦丁大帝在罗马城外米尔凡桥一战中击败敌手时,问题得到解决。据4世纪恺撒利亚的历史学家优西比乌斯主教说,君士坦丁大帝在战前见过“灵幻之相”,他看到天上有一具闪光的十字架,铭刻着“执此标记,征战凯旋”。我们都听说过,君士坦丁大帝当即命令将代表基督教名字的希腊字母“ChiRho”刻绘在战士们的盾牌上。由于这一灵见,他的胜利象征了基督教击败异教。君士坦丁大帝自此成为西方的皇帝,与东方的李锡尼联手共治。他首先做的事之一,是派人弄来把耶稣钉上十字架的那些钉子,将其中的一枚镶在自己的皇冠上。战胜马克森提后不久,他与李锡尼会面并且签订“米兰敕令”,双方同意宽容基督教徒,归还他们以前被查抄没收的财产。君士坦丁接下去又击败了李锡尼,将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即当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到公元313年,他已将拉特兰宫殿捐赠给罗马主教,在那里修建了一座大教堂。
从这一刻起,基督教开始为人接受。反传统而行,君士坦丁大帝选用自己的官员西尔维斯特担任下届教皇,而皇帝选任教皇由此形成惯例。这一刻还标志着对基督教徒迫害的终结。他们现在可以公开生活和自由信仰。不过,许多人觉得如此富庶的生活环境与基督的教诲背道而驰,教会已经严重偏离正轨。因此有人觉得,基督教已经成了为君士坦丁大帝保障胜局的牺牲品。似乎让他们自信怀疑有理,君士坦丁大帝宣告基督教上帝是他的赞佑之主,从而确立了自己的神圣地位。融会拜日教、光明教、基督教和来自叙利亚以及波斯的一些因素,君士坦丁大帝创立了“宇内一统”(天主教“Catholic”一词的本义)的混合宗教。
他的灵见,实际上发生在异教神——拜日教的日神庙中。而他此前不久已经接受了拜日教米尔凡桥之战胜利后,君士坦丁凯旋门在罗马建立,陈述此次获胜靠的是神灵的干预,但所指的神灵不是基督教上帝,而是拜日教的太阳神。
据历史学家优西比乌斯所述,即使不是耶稣真正裔传、也是他家庭成员后代的狄斯波塞尼教派,于公元318年派遣使团谒见教皇西尔维斯特。使团要求:教皇赐封他们各种各样的教会职衔,他们在耶路撒冷的教会应该被尊为母会,罗马的教会则要继续向他们供奉资金。教皇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声言拯救是君士坦丁大帝的责任,与耶稣基督无关。这样的冷遇是最后一次,拿撒勒人【Nazareth是耶稣幼年生长的地方,被尊为他的故居,耶稣基督也被曾称作“拿撒勒人”。狄斯波塞尼是拿撒勒的基督教会,后日成为“新教”即“抗罗宗”的一派。】再也没与罗马教会有过联系,而罗马教会从那时起致力追随保罗教义派的传统。
公元321年,君士坦丁大帝宣布法庭不得再于犹太安息日(星期六)关闭,改为星期日即“太阳日”休庭。这样一来,基督教徒们将休息日从星期六改为星期天,加大了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距离。另外在此之前,基督出生日传统上定于1月6日。在欧洲某些地区,这一天仍被敬奉为“国王日”。然而,基督教却采纳拜日教和光明教12月25日的节日,来代替传统的耶稣基督出生日。该节庆祝太阳的重生、白昼的逐日加长和太阳对世界的影响。教内各派由此同庆一个节日。光明教徒们也奉认基督教的其他重要信条,诸如死后复生和灵魂常在。让耶稣基督代表太阳神并同时四处兴建基督教堂,实乃权宜之计。同时建造的许多拜日教塑像,举止宛如君士坦丁。通过自我树立,君士坦丁大帝有效地贬降了耶稣的地位。
如此便使圣诞日受到操弄。复活节的日期体系,却一直等到了公元325年“尼西亚会议”投票决议,才定为北半球春分(3月21日)后、紧随第一个满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与会者无法商定准确日期。该基督教节日取代了旧的异教节日——“伊斯特丽”节(Eastre)。Eastre是这些异教徒们崇奉的春天女神,也成为我们所用女性荷尔蒙“estrogen”一词的本源。
尼西亚会议是基督教会第一次大联合的会议,开会的地点古尼西亚就是当今土耳其的伊兹尼克。丹·布朗忽视了这次集会的主要成因:消除异端邪说问题,这问题由阿里乌派引发,因为他们认为基督没有神性,只是肉体凡胎。会议亦投票做出决议:基督是神而不是人。这对君士坦丁大帝坚定不移的统一目标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耶稣基督的神性使之与太阳神直接关联。在新的组合中,耶稣基督成为太阳神的人间代表,这足以对付那些尴尬难解的疑问。教皇西尔维斯特没有到会,但派出了代表。君士坦丁大帝亲自下令放逐阿里乌,借此强调他对教会事务的主控权。
保罗教派的基督徒们依旧期盼着他们的弥赛亚的再次降临,为此君士坦丁大帝必须做出对策。以耶稣基督没有完成把罗马人逐出耶路撒冷的使命为中心,君士坦丁大帝开始播撒怀疑基督本非弥赛亚的种子。他指出,使基督教得到接受的不是耶稣基督,而是君士坦丁大帝。如此请问,真的弥赛亚舍他其谁?依旧认为耶稣基督为弥赛亚的那些基督徒,因持遭受否定的观点被划归成异教徒。
必须理解的是,身为虔诚犹太人的耶稣,对建立一种与犹太信仰分庭抗礼之新型宗教的想法,应当会缩身退步并将其斥为邪念。在第七章有关耶稣基督的史实与虚构的论述中,我们将会看到耶稣离世25年后,他的兄弟雅各与保罗之间发生的分裂。
为保持现状,君士坦丁下令销毁一切与新宗教相冲突的东西,包括异教徒作家有关耶稣基督的撰述,甚至还包括那些对如何重写历史缺乏“先见”的基督教徒作家的有关作品。这项工作进行得既富有热忱又有效率,基督教的全部文献——尤其是罗马所藏的——消失殆尽,为新编之作留出空位。公元331年,君士坦丁大帝抓住时机涂改历史,下令重新编撰《新约》。作家们可以自由地写他们的雇主认为合适的东西。
这意味着,我们今天读到的《新约》,是在4世纪经过政治扭曲而重写的,其目的是让君士坦丁大帝称心如意。这好比一个美国总统,为了符合他的政治日程叫人重写莎士比亚一样。
<Da Vinci Code Decoded>, 马丁·伦恩
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宗教跟文化可能有关系。从近代社会发展看,似乎西方文化(特别是科学和技术产品)所到之处,上帝也就随之降临了。
如果有一天,中文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并且成为联合国的第一语言,那么,人们对阴阳八卦的需求就会增加,社会上也可能还会产生很多道教的传播者和信仰者。
皇帝叫天子,奉天承运,老天在人间的代理人啊。管你排他不排他,一神还是多神,统统都要打倒!敢和皇帝争!
中国的宗教发展一直是依赖于国家行政权力之下的,不是宗教软弱,而是除了个别短暂时期以外,中国历来行政权力都是极其强大的,而且是具有高度中央集权的形式。中国的宗教势力都是受到管理的,佛教传入中国算是早的,但直至目前所有的佛教活动场所都叫寺,寺的最初是行政办公场所,你要传播佛教,可以,俺们来提供地点,就这儿别乱跑。再则,大家对《水浒》中的武松在孙二娘的黑店里那段还有印象不,孙二娘给武松弄了套行头以外,还有一样东西——度牒,那就是国家颁发的佛教从业人员许可证。在中国自古以来,庙不是随便盖的,和尚不是随便干的,都要国家同意。
相比之下,不妨看看西方宗教的发家史,甚至是佛教在印度的经历,都是国家政权、各路诸侯权力的夹缝中成长出来的,自然受到行政权力的约束也少得多,甚至还能为人所用,成为一股政治力量!
你哪里看出我
你也把自己给看得太重要啦。
不知是你的理解力有问题呢还是过于想不通,好象不大明白别人的意思。
别解释火星、金星了,那么通俗的话没人不知道意思,你的这通解释也太滑稽了。
请原谅,本来我不想回复的,很没意义,可我还是忍不住。
尤其最后这句:理由和信仰无关,就是经济。其实对绝大多数的世事也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