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1948年12月3日:杜聿明向西有活路吗? -- 苍野
淮海战役结束几十年后,杜聿明集团的将领还在抱怨老蒋12月3日
下令逼他们从西撤改为南撤的命令葬送了部队,不然就能逃出
生天云云,事实如何呢?
杜聿明从徐州撤退时,原定撤退方向是向西的徐州-萧县-永城-
涡阳-阜阳一线,之前还有意摆郭小鬼一道,说自己要东走两淮,
东撤的假情报报通过中央军委到粟裕手里时搞得粟很为难,最后
粟裕还是决定相信自己的战场感觉,重点防西南方向--Bingo。
对杜集团来说,最致命的不是老蒋要求他们从向西改到向南,
而是12月2日夜晚的部队休整。获得杜集团西撤的消息后,华野
九个纵队玩命地向西,也就是向杜原定的撤退方向进行追击,
3日拂晓9纵的先头部队已经超越敌人,当天晚上,9纵已经控制了
萧县-永城之间的萧家湖芒砀山,2纵已经控制永城;而4日8纵、
11纵也已经冲到永城、涡阳之间。
若杜聿明按原计划12月3日上午继续西撤,充其量在3日在萧县
-永城间和两个共军纵队,4日起永城-涡阳间和四个共军纵队一路
混战,往西越打共军越多,最迟到12月8日,共军的围困兵力即
可全部到位,也就比史实上晚四天完成包围圈----这也就是粟裕
的预案。解放军战士疯狂的追击速度才是治粟司令紧张的良药:)
老蒋下令杜改往南向,小部分原因是空军研判南路濉溪口的大队
共军(2、8、9、10、11纵)正在向西疾进,南面可能有空档;当然
事实上没有。
11月30日,杜从徐州撤退时,带著大批机关学校上路这的行为就已
经让他死了一半,12月2日夜间到上午的休整让他死得透透的。改
往南向节约了共军的时间而已,坚持往西并不能改变杜集团覆灭的
命运,倒是给了杜集团将领若干年后把责任往老蒋头上堆的借口^_^
人心散了,队伍还怎么带? 刘名将几十万人马不要,买卖却不能丢,要人卖命也得有个理由吧.
三个兵团,各自心怀鬼胎,大兵团作战,最讲究的就是纪律,到了杜撤离徐州时,已经不象是一支纪律部队了,不管往拿个方向,不过是早死晚死而已.
先来和楼主同喜一下!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上百万人马慌不择路地和我军打野战,能不被K掉吗,个人感觉,淮海战役的难度在三大战役中最大,然而老蒋似乎到了最后才重视起这块。如果首先在淮海地区与我军进行决战,不论后果如何,另两场战役的结果可能将大不相同。
凡是老蒋想与共军决战时总是没有决战,真正的决战都是共军选择的。
“徐蚌会战”是老蒋想打就能打得起来的吗?国军通盘都是在接招拆招,哪里有一点点主动权?
老蒋倒真是想跟共军“决战”,从日本投降那天开始他就一门心思地琢磨如何通过“决战”把共军聚而歼之... 问题是土共不给他这个机会,头两年还一直沿用井冈山上的老办法,打不过就跑... 一直跑到48年底,共军总算壮大到不用跑了,这下又轮到国军跑...
“如果首先在淮海地区与我军进行决战”,老蒋听见这话能气得蹦出来...
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耗时一年,平均每天还要行军70里。国军那几天才跑了多远,这也能算是在逃命。
国民党在东北的部队,除了52军一部分从营口撤出来,葫芦岛撤出来一部分在塔山打残了的部队,其他的东北部队都完蛋了,他们包括精锐的新六军,新七军和新一军。除了这些部队之外,沈阳大批兵工厂也完整的落入共军手中。杜聿明自己跟傅作义说关外共军的战斗力远远超过关内共军,共军将在一年之内统一中国。
他往哪跑结果都不会有什么变化。
粟裕用10个纵队追击,7个尾追,2个做二线迂回,1个做三线迂回,总前委为了围捕杜聿明,连大别山的县大队都动员了,王宏坤的部队已经向阜阳急进了,只是因为杜聿明被追上又回去了。
这么大一张网,他杜光亭往哪逃。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老蒋也确实没有太多的决战机会,七十四师还是在附近丢掉的.
但在淮海战役准备阶段,华野加上中野也没有很大的战略优势,包括后期战役实施阶段,都打的很艰苦.国民党的几个兵团,除了李延年溜的快一点,其他的也很卖力了.
如果与辽沈相比,老蒋要说有拿下的可能性,这里的可能性应该更高一些.
政治和战略的失败,个人和个别部队的勇武无济于事。平心而论,三大战役蒋的嫡系部队还是很顽强的。
淮海战役还未开始时,要求白的华中增援五个主力军,白就是不干,几十万人坐视淮海。在最后好不容易派出了黄维,又由于指挥问题而全军覆没,没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老蒋及其嫡系深恨桂系。
其实这些都是果,因是从蒋执政以来一系列的执政策略造成的。如果蒋白位置互换,估计还是一样。
但这种机会敌人是不会给你的。难就难在只有四分胜算时能下决心打。
孟良崮吃七十四师,辽沈淮海决战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打的。平津战役没有悬念,难度在不让傅作义集团跑了。
国军根本就没法抓住共军的主力。
所以如果淮海被老蒋拿下,也就只不过是国军的主力没被歼灭,共军撤退另找机会,过江迟半年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