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古代周边环境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以及后来中国衰落的原因 -- 老兵帅客
哪里哪里,国内现在很好很好的,是万年盛世的开始和早期阶段。正如本人也是政治局候补委员一样:本人的候补顺序号是131,048,057,等着就是了。
我之所以只说到宋代,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一。儒家和封建社会的发展到宋代到了顶峰,儒家思想开始彻底走向僵化,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暴露无遗。其后各朝是衰落和死亡时期。
医家给人看病,找出病因和开出药方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告诉病人(如果不治)会死得如何难看,否则会被人追杀的,至少饭碗会不保。
二。后面各朝我不屑评、不愿评和不敢评。
元朝对中国的贡献除了元曲以外,似乎没有值得一评的东西。
明代的黑暗,不下于欧洲的中世纪,评论它有导致自己堕落的可能。毕竟和流氓在一起的好人可不多,而且还很危险。
清代似乎要变成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年代了。《走向共和》让人觉得孙中山的确是动乱分子,那么好的政府,那么仁慈的太后和能干的官员,他不好好山呼万岁,而去搞什么革命,甚至带坏了梁启超这个革命的好苗子,实在是罪该万死。
婊子就是婊子,再立牌坊也是婊子。
我觉得发达农业、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与因循守旧,不图进取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因为任何一个真正发达而稳定的社会,不管它是工业型还是农业型的,社会和谐、家庭和睦都应该是它们共同的特征,因为后面二者要求的是正常而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因循守旧,不图进取的原因我想应该是如下几个方面:
一。整个社会没有外来的挑战和刺激,没有发展的动力。如美洲的印第安文化在欧洲人大批到来以前。
二。社会管理阶层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并不一致,只要外来的挑战没有威胁到或者能够维护管理阶层的利益,因循守旧,不图进取就是必然的选择。在类似古代中国这样的管理阶层的利益和社会利益完全脱节、而管理阶层却能够决定社会行为的情况下,出卖就是正常的选择。南朝宋齐之际褚渊、王俭“主位虽改,臣任如初”和五代冯道这部活的五代史就足以说明问题。
三。积极进取的代价如果大于积极进取的好处,那么积极进取的动力就很不足了。在古代中国的环境下,积极进取往往产生于儒家力量比较薄弱的北方边境和西北。一旦儒家占据了统治地位而他们所主张的稳定压倒一切(这里只讲古代,不涉及现实)成为主流,第三点经常就是成立的。唯有的两个例外,一个是官场上往上爬,另一个就是抢夺皇位。
四。是否存在多元选择。多元选择意味着个人不同的发展可能,也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但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经常恰恰就是社会的发展动力。古代中国的严格一元化从机制上否定了多元选择的可能,以至于仅有的几次机会多数都出自乱世。
西方和古代中国在上面四点中除了第二点以外,答案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也许这是西方的发展超过了中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