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对西庇阿,凯撒,拿破仑在几次经典围城战中战略决策异同之比 -- 顾剑
“以少量兵力封锁要塞,以主力歼灭敌来援的有生力量。”——和我军经常采用的围城/攻城/夺城打援有什么区别?
“曼施泰因的对策,是用佯攻,扯动北翼,人为造成苏军防御力量的不平衡,之后以机动部队,突破露出空档的南翼。”——此类方法也常见于我军,不过更多是通过战场机动,调动扯散敌军,然后对陷入孤立的敌军进行打击,而尽量回避对既定战线的突破。比如豫东战役歼灭区寿年兵团就是。
第一个,俺觉得区别在于拿破仑是被动陷于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才决定寻歼敌人主力的;而我军是从一开始就打着“你来解围俺就打援,你不来解围俺就一直围着 直到里面弹尽粮绝”的主意。表面来看我军更高明,但实际上我军是先赢得了整个战略上的主动 (围住了敌所必救) 才这么干的。而拿破仑在北意时,并未掌握战略上的主动;他后来战略上的主动,完全是靠不断寻歼敌援军这种战术行为才逐渐实现的。
第二个,这方面感觉我军的战术思想并不逊于曼施泰因,但战术实施上能否如曼施泰因那样精准完美,就不知道了。
另外国军的战术素养比苏军差了很多,对阵之时比之苏军会有更多可资利用的破绽。所以共军对国军使用这种战术屡试不爽,并不代表面对劲旅苏军也能随意找到破绽 靠不断的佯攻扯动 搞乱其防御平衡。打个比方吧,82年意大利靠防反3:2险胜巴西,86年 比利时靠防反4:3险胜苏联,大家使用的都是防反这种战术思想,但恐怕没人认为比利时靠防反拿下巴西是个高概率事件。
是在战前就已作为原则确立的指导方针,因此不恃敌之来援,恃其不来。其对战场主动权的掌握,非面对不利局势之“神来之笔”可比。
换句话说,彼之实践尚未升华为理论,我之理论已指导实践。
这种实践,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确立之前,红军的早期战斗中,就曾有过。
简单说,虽然模式一样,但是一个是“运筹帷幄”,一个是“临机生变”。
欣赏哪一种,看个人了。也许浪漫一点的更喜欢“临机生变”些。比如四渡赤水,毛老人家就曾认为是自己军事生涯的得意之作,“神来之笔”,似乎自己的评价比之“千里跃进”还要来得高些。
票友水平吧。日后河里某位大牛,如顾兄晨兄老萨小A大哈瑞等人若在其他领域混出大名来,咱也来把“顾剑军事文选”之类。
随便跑题,想起恩格老另一著名论断,“劳动创造了人”,不知鸟儿筑巢,蜘蛛结网算不算劳动。爱好广泛啊,又赶上家里有钱不用自己劳动,要是生在现在,互联网诱惑那么大,恩格老估计会成天发铁写系列之类,准保一网上名人。
大家都是票友,玩得高兴就好,恩格斯被马克思称为将军,也是一票友。其实以前看恩格斯选集专找军事部分看,看过毛选也是,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老毛也是一票友后来玩着玩着就成统帅了。不过主要还是战略层次的指导,真正说带兵不能跟专业的林彪刘伯承比。
军事的各个分科里,战略最容易玩票,战术,军事地理这些技术活儿玩票就难了。
以前念GRE看到阅读说鸟类学家也是一天到晚拿望远镜偷窥鸟类的票友。
哈哈。
关于作战方面:
(一)集中两个主力军于一个有利阵地打马部,不管敌是两三个团还是五六个团,概用此法。
(二)敌少则主力从两翼包围,并以有力一部迂回到敌后。
(三)敌多则以一部箝制其一翼,以主力包围其一翼。
(四)不论敌多敌少,正面不使用全力。
(五)两翼包围时,不可平分兵力,应置最大兵力于一翼。
(六)凡打两团以上之敌,二兄均宜亲自指挥,亲自看地形,亲授干部以机宜。并须十分注意隐蔽,避免无益牺牲。
(七)估计不能打胜之仗不打。
(八)总之,不打则已,打必须有新缴获。予(与)其击溃敌许多团,不如干净消灭敌一个团。望酌行之
让你一抓一个准儿!
改了改了
以后再拿足球做比方,一定随时注上“此例是否准确 优待 Alea 确认”
底层战术理论,应该是对 战场地形、气候、敌我双方军兵种的强弱特点、logistics 等等这些琐碎问题的系统认识和经验总结。林彪刘伯承粟裕聂荣臻这方面肯定强过毛泽东。
套用一哈英文商管方面的辞汇:
大战略 ------------- strategy
战场/战役战略 ------ tactic
战术 --------------- operations
并没有涉及具体的战术部署。
如果把“马部”换成“蒋部”、“阎部”,甚至是“美军”、“日军”,把“团”换成“师”、“旅”,放在哪里都能用。
不对的地方呢,太祖这里说的是野战进攻战术,这个战法从班排到师团都是可以用的,林彪在东北总结为一点两面。
对的地方呢,我军的战术是在解放战争中最终形成的,除了野战进攻外,野战防御、阵地防御、阵地攻坚等战术都是此时逐步摸索出来的,太祖此时已经是最高统帅,对这些不如那些战区的统帅也是正常。
这电报里能看出毛是希望下面的指挥官做好长期、多次战斗的准备。电报里也缺少具体的兵力部署,甚至连战场和敌方的情报都没有。
可能我比较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