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史专刊(1)--说不尽的周恩来 -- 温相
的确你说的问题存在,而且做为一个总理,他需要负责,但是你要知道,中国是在摸石头过河,摸索中不可能不犯错误不摔交,这些就是如此,全部归罪于他不大公道,到底中国在他手里是在变好还是在变坏?看发展就该明白,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老朱当年是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有些事情肯定要让人憎恶的,但是又必须去做,所以他来做,他上这个位子就知道要面对这些,当年以总理身份出任人民银行行长,金融领域的问题实在太严重了,要是掌舵没有掌好,中国真有崩溃的危险,还好惊险的一跳我们跳过来了,这点功劳,完全送给江core?就没有老朱这个执行人什么事情了?看事情要全面,中国在朱带领的年头里,把计划经济的一些问题解决掉了,中国经济也在快速前进,是在他手里,中国才有了现在叫板列强的资本积累。
至于说子女问题,这个是中国传统的问题,苛求他是完人不现实,而且以他总理之尊,他的子女获得更好的机会也是正常,不信你去查查美国的参议员子女们是不是比普通人获得更多机会?他的影响力摆那里,即便他什么也不做,抢着聘任他的家人的公司有的是,单单用这个去指责老朱私德有失厚道。
当年地雷阵实际上更多的是表明态度,其实我倒觉得他当年那么说对于后来的改革是有所帮助的,他的强硬态度已经放在那里了,所以朱老板几下雷厉风行的动作别人还是要听,但是阳奉阴违这些事情当然存在,这些只能一步一步的去纠正,即便现在也没有把握中央可以令行禁止,更别说十年前了,但是,总的趋势还是在进步的,中国的进步是无法否认的,凡事都需要过程,拿现在的标准去苛求当年的老朱,还是有些过。
中金公司股东如下:
中国建设银行(占42.5%)
摩根士丹利国际公司(占35%)
中国经济技术投资但保公司(7.5%)
香港名力集团(占7.5 %)
就算其他股份都是朱云来名下,能有多少?
认为只有清官才能是好官,那只是老百姓的清官情节而已。
事实上:入世、国企改革、分税等这些地雷阵,朱总理趟过来了,却还要背负骂名...
或者是镕和朱、基的字体不一样?甚至有时还有手写的?
如果我没记错,1997年年初,邓去世的时候,人民日报的治丧委员会名单中,都还是没有鎔字的,好像是用拼音写的?记不大清楚了,说错了请不要怪罪。而在此之前,有些新闻标题中,还出现这种情况,会使用江泽民总书记,或者李鹏总理这样的称呼,而却使用朱副总理如何如何的说法,可能也就是避免了使用鎔字。1997-1998年开始,各个新闻机关,大概才统一做了这个字
连陈市长都可以几十亿那么玩的朱的家人拿得不算多,倒是身在大位,纵容儿子拼命拿的倒是本朝第一人。朱的决定也不是他一个人做的,怎么有功的都是江,有错的都是朱扛着?
朱得罪了很多既得利益集团倒是的,能不能有效防贪根本不到他一个人做主,中国的贪污腐败是有历史传统有根基的,谁都不可能撼动。至于下岗、教育、医疗,没有这三座大山压着能让老百姓拿钱出来花吗?现在不是很多人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沾沾自喜吗,认为GDP就快赶超谁谁的,不日便是世界第一经济体系,没有朱的法子把大家口袋里的钱赶出来,哪来的消费?没有他不惜血本加入WTO,外贸顺差那么容易年年创新高?
所有事物都有正反面影响,好的都说成政府英明伟大,坏的就推到一两个人身上,天下有那么便宜的事吗?
以后最大的隐患就是丫在位的时候搞出的这些事引起的。
唉,没办法~
搞老百姓和搞人民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铝业集团.....
我们很难想象“朱镕基”这三个字从小到大无法以印刷体完整地出现。令我不解的是为什么用槠(zhu)呢?“镕”和“槠”从字型到发音都没有相近之处啊?而且我们发现在网络时代还是存在很多这样的写法,好像这种写法也不是大陆先兴起的!
贪了财还要沽名钓誉,我们叫他一声网吧蛋。
教育医疗改革害惨了老百姓,国企改革最后搞得50年的国家工业体系崩溃,股份制导致国有财产流失,他将来死了,放鞭炮的少不了
起码中央终于有了足够的资金来做宏观规划,与以前的穷中央,富地方结构更合理一些,而且现在来看,地方的财政收入也并没有大的影响。
教育和卫生的头都是江的亲信,估计老朱插不上手,疑问在于:老朱在这两样改革中的态度是什么?有过什么作为?
国企改革和他当初说的目标相差甚远,基本就是一个笑话。
入世的话,只要不计代价损失,愿意做任何让步,白痴当总理一样让中国入世。
分税就是搜刮老百姓嘛,中央抢了地方的钱,地方政府就把地皮炒起来买,最后的结果就是政府富了,百姓不堪重负。啥时候搜刮老百姓变成成就了。
看过xxx写的“叫声父亲太沉重”?(好像是这个名字吧),还有很多诋毁总理的所谓纪实(书中用了很多恶劣的词语,纪实就纪实嘛,干嘛要人身攻击呢),可在下对总理的崇敬之情从未有丝毫减少。
中国人应该为我们曾有过这样的一位总理而自豪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