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小参谋能起大作用 -- 老拙

共:💬47 🌺31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止这些。

雷当年在可是紧跟副统帅,深刻揭发一个混入党内军内的胡子(两把菜刀闹革命的那位)。

家园 雷当年白忙乎了。

文革中雷英夫被关了8年

河里的温相原来专门写过文章,讲了雷在文革时期做的一件坏事。刘革非当年在延安时期的同学薛明对雷可是恨之入骨呀(因为贺龙的事)。

家园 有理

这样还可信

家园 拙总,这些猛料都是雷自己说的,证明他没说的倒不少

比如雷预言仁川登陆,比如雷告诉毛泽东关于尼赫鲁的企图,比如曾任周恩来军事顾问。我看过两本书证伪雷所说的。顺便提一下,刘少奇说过雷意识不好,不可信;雷也写了告密信给林彪揭发刘少奇,这次林彪信了,毛泽东批了。可居然!文革后雷屁事没有,因为那封信是毛泽东批示同意过的。

当然,真相究竟如何?云山雾罩。倒是能看出来,雷才子决不是善男信女省油灯罢了。

家园 厉害,刘罗贺杨他全都揭发过?!御用黄金搅屎棍啊
家园 送花送宝以示对参谋的敬意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多谢,不过文革的事难以说清

比如,罗点点曾经说,雷英夫向林彪告罗总长的黑状,“下一次我会说说这件事”。

可是,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看到罗点点就此再说什么。

罗点点的书中,指明林彪整罗总长(当然历史也都是这样记载的)。后来,林豆豆看到这本书,就对人(好象是刘少奇的女儿)说:“点点还小,很多事她不知道,有机会希望跟她见一面。”

罗点点听说后,犹豫了很久,后来还是在家里接待了林豆豆。至于林豆豆对她说了什么,罗点点始终没有透露。

楼下还有朋友说雷英夫给林彪提供材料整贺龙,这个没有听说过。实际上,真正给林彪提供材料整倒贺龙的,正是被贺龙救过命的傅传作。红军“肃反”时期,傅传作还是个给师长当警卫员的“红小鬼”。一天,枪毙“反革命”,师长与警卫员一同枪毙,被贺龙看见,说:“这个小鬼怎么会是反革命,瞎胡闹嘛!把他放了!”就这样,傅传作拣了一条命。文革前,傅传作是武汉军区空军司令,只要去北京开会,必去看贺龙。可是,在文革初期,正是他写了一份材料,把贺龙当年见蒋介石说客和其他一些事,通过吴法宪捅给了林彪。后来,傅传作当上了空军政委,直到1975年叶帅和小平主持军委工作才撤换下来。傅传作告贺龙有基础,因为他知道很多事。雷英夫从没跟过贺龙,他能说出什么?再则,雷英夫如果文革初期写材料整罗总长、整刘少奇、整贺龙,恐怕也就象傅传作这样升官了,至少能保住位置,怎么反倒被林彪、康生和江青关了8年?

还有,傅传作我见过两次,尽管那时傅是高级首长,咱是20岁的小参谋,但跟他下过几次部队。说句良心话,是个好首长。不管到哪儿,两菜一汤,真的。也有一些部队不了解他这个脾气,摆一大桌。傅也不说,只吃面前的那盘菜,吃完就走,下一顿就是两菜一汤了。工作上很和蔼,也很正派,部队、飞行员对他的反映都很好。直到75年以后,我们才听说这件事,闻者无不大吃一惊,觉得傅司令怎么可能作出这样的事?不可理解。

关于雷英夫是否吹牛,夸大功劳,我觉得不太可能。因为我自己也在军队高级机关呆过,知道这个事情的严重性。我们比雷英夫晚好几代,应该说比他们那一代参谋的思想束缚小得多,说话也随便的多了。但是,如果你从10几岁就在那种环境下长大、受教育、受严格的训练和熏陶,给你两个胆子你也不敢撒这样的谎。假如有那么几次在工作中或者为人处事中出现吹牛撒谎的情况,不出三月,肯定滚蛋,这个不是开玩笑的,因为你的工作关系到千军万马的行动。当然,人有时候会夸大其词,但是说雷英夫那样10几岁就跟着周恩来、毛泽东长大的人,敢于捏造毛泽东的讲话(“我们的小参谋能预测出麦克阿瑟的登陆时间和地点,而且是那样精确,这可以说在军事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我看不至于。

家园 河里有过这么一篇关于雷的

温相:【原创】19.殴打雷英夫

声明一下,不是想抬杠什么的。另外一种解释。

家园 花。政治这个玩意,真是害人,傅传作这样的多半是习惯了

党让干啥就干啥。

家园 拙总不如开个参谋秩事专栏

我带红领巾,您是参谋;

我上中学,您还是参谋;

我军校了,您还是参谋;

我分配了,您还是参谋;

我当参谋了,您——还是参谋!

哈哈!

家园 雷的作用应该没那么大

中印边境战,按文章所说, 雷和毛10月16日的谈话没提到现场有第3人,那么多细节,应该是雷自己透露的.

但10月20日全面反击,应该会提前1,2个月开始做军事准备, 怎么看也不是雷和毛的谈话起了决定性作用.

家园 同感

如果雷的意见被重视的话,为什么会有仁川登陆呢?多半是事后诸葛亮,失败后找个英雄的可能性更大。

家园 严重支持
家园 好文,献花,但是还有一件事不清楚

可是,在文革初期,正是他写了一份材料,把贺龙当年见蒋介石说客和其他一些事,通过吴法宪捅给了林彪。

吴法宪的回忆录里没有提这件事呀,或者是我漏了什么?

吴的回忆录真实性还是很强的,这么重要的事不应该遗漏呀。

家园 嘿嘿,眼够毒

实际上,早在开战前半年,刘伯承就已经预见到中印之间必有一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其时,刘不过是一闲人,尚能见此,那中央核心的谋划布置起于何时,就不是我等能够妄测的了。

但是老拙描述的这一段我相信是真实的。这里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开战——数以万计的人马作了几百天的努力,如果没有重大的外情内况,怎能轻易放弃——而在于开战的理由,要的是“名正言顺”。

过去开战前要找文人写个“檄文”,就是这个意思。舆论,人心向背,能争取的总要尽最大努力去争取。

雷参谋善于揣摩上意的优点此时便发挥得淋漓尽致,老拙文中也没有避讳:

毛泽东不是要找一个尼赫鲁非跟咱们打的理由,毛泽东是要找咱们必须教训尼赫鲁的根据

应该说,雷参谋在此处任务完成得不错,我觉得,至少层次比预测仁川登陆要高——那只是个技术活儿,而政治檄文不是个个参谋都写得出来的。这是因为囿于工作岗位,具有全局观的参谋是十分难得的。话说回来,具有全局观的人才哪儿都缺,军事主官也未必人人具备这样的素质。

不过呢,按照中国古兵法,这写檄文的活儿,本来也归参谋——幕僚。参谋的活儿,有特别技术、琐碎的,比如各种计算,也有比较考情商的,比如各种算计。要说计算和算计有什么不同,一个对物,一个对人而已。一个要运用自然科学,一个要运用社会科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