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李成梁-一个看似清晰却又扭曲的身影 -- 黄河故人

共:💬141 🌺281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的

终于熬过那多半个月了。

最好的时候只能是6个人合用一台电脑上网,好痛苦。最多的写了1000多字。

下一部分是简单介绍辽东各方的情况,分为三国四方写。三国为中、朝、蒙,四方为明、女真、朝、蒙。

家园 袁的战略基本不正确

否则,辽东的形势不会继续恶化。如果他的战略正确,再怎么凭皇太极的王八之气,战术上再怎么成功,也不可能避免失败的命运。

袁这个人胆气是有,如果说他有韬略,那还是算了吧,毕竟老袁被黄太极弄得团团转。

用辽人守辽土,本身就是错的,这一点熊廷弼早就反对了。屯田,军民一体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用的,前提是必须有可战之兵。后金缺人缺粮,靠得就是抢,明军又不能野战,最后种的粮食全都得资敌了。守坚城,用大炮,耗费巨大,不救朝鲜(熊一直联合朝鲜牵制后金),这是消极防御。黄太极奔袭北京就证明了这种堡垒战的破产,宁锦防线成了马其诺。

从整体上说,袁没有大局观,单方面加强宁锦,却忽视朝鲜(朝鲜就是在袁与黄太极议和时被拿下的,而且议和也导致了蒙古各部落对明信心的动摇),被蒙古欺骗(卖粮问题),草率处理东江问题,这是导致他悲剧的主观原因。

家园 So what?蒙哥真是石炮砸死的?

有人说蒙哥是病死的,但你能说钓鱼城保卫战不重要?

家园 你的第一条就有问题,袁虽是蓟辽督师,但他根本管不到蓟镇

另外建议一下,人家这才开篇顺便提一下袁,你要发散性讨论还是另外开篇比较好。

家园 从嘉庆到崇祯

从蒙古换到后金,这个和和后金开始破口有任何联系

吗?不还是开脱?:)

崇祯加辽饷就是为了让他守住宁锦? 袁是兵部尚书兼

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明显是

应该管辖蓟镇。就退一步说,即使袁只有名义上的管

辖权,后金能够置辽东防线而不顾,长驱直入,说明

什么?视袁手下10多万关宁铁骑是土鸡瓦狗?那每

年几百万的辽饷就换来这个结果?崇祯说他“托付不效”一点都没冤枉他。

家园 我就此打住吧

不破坏你的主贴。:)

家园 为什么皇太极敢去打朝鲜?

因为袁想议和,议和自然得拿出诚意来,结果老袁被大黄给耍了。

家园 啥叫托付不效?

砍了袁,辽饷的需求减了?关宁军变强了?有能力出击了?后金军不敢入关了?

不要叫辽饷多,不够用才是事实,想抠一点,只能填进去更多,杀袁之后的15年,历史就这样一遍又一遍重演.

本来给袁的钱都不足够袁在关宁的单线作战,现在要把防务扩大,却不给更多的钱,还要担更多的责任----你当袁是神仙啊.

说点题外话----闻网友想必还在象牙塔中,职场经验有限.说到老板给100块的预算却要你做200块的事,完不成就骂个狗血淋头甚至开掉,这样的事要是有点经历,也许就能够理解袁的无奈.当年的明,杀敌3千自损1万,耗也耗死后金了,可历史就是这么无情.最爱大明的莫过于崇祯,最害大明的也莫过于他.

家园 呵呵,当初谁说

5年平辽来着?

好意思说崇祯对袁支持不够?辽饷加到大明崩溃了。

家园 袁对蓟镇确实没有实权

蓟镇是由蓟辽总理刘策负责的。不过按同样的原理,老袁对毛也没有管辖权。所以有的同学以后就不要搞双重标准了。另外,皇太极破口以后,崇祯下过旨意,所有勤王明军包括刘策都是由老袁统一指挥的,战术失误也就别赖到人家刘总理头上了,“必不令敌越蓟西”的牛皮也是自己吹破的。

老袁之前也没干啥好事。他倒是上了个折子要加强蓟镇,方法是换总兵,人选也是他推荐的辽西将门。考虑到这个折子的背景是他刚上台,已经撤换了三个总兵,两个巡抚,而且刘策和原来的总兵强力反对(显然的),崇祯没批。另外,他核实兵员,裁汰老弱,裁出来的空额都是从蓟镇调过去填补的,好像总共调了万把人。有人说,赵率教当时本来在刘策手下当总兵,也是老袁把他调到山海关,进一步削弱了蓟镇的力量,这个我还没查到,姑且存疑吧。

家园 还有点不同意见

本来不想说了,再啰唆啰唆。

袁督师蓟辽中的蓟是指哪里? 不含蓟镇? 那是指

哪里?刘策是蓟辽总督,但是层级比督师低, 就算他

直接分管蓟镇,能够说袁管不到蓟镇? 两个人管的层

次不一样而已。

碧血汗青的那篇长文我也看了,寻章摘句的为袁开脱,

说崇祯给刘定的罪名是蓟镇被突破,刘负责任,是他分管的地方,他有责任,所以袁管不到,袁就没责任了。

就说明袁清白了吗?同样,崇祯定袁的罪之一是“托

付不效”,后金如果不破口,袁如何有此罪名?这个

责任刘还担不起。辽事明显是托付给袁。后金突破蓟

镇劫掠中原,是战略上的胜利,谁该为明这个战略

失败负责?是刘吗?用崇祯给刘定罪了证明袁在蓟

镇上无责任,那么同样崇祯给袁定罪的罪状就视而

不见了? 如果摆在一起看,刘袁都有责任,责任

大小和层次不一样而已。

如果辽事被平,袁肯定是立最大之功,辽事崩坏,反

没他什么事情,要用“神仙也难挽回”作为借口开脱。

如果你说的这个裁汰兵员导致蓟镇被削弱是事实,那

刘策比袁冤多了。

家园 说归说,嘴皮子解决不了问题

说白了就一句话,辽饷究竟够不够.

如果在其他人手里都够,就在袁手里不够,那就是袁的责任,如果在谁的手里都不够,那是谁的责任呢?

如果说辽饷压垮了大明,那动了辽饷的那么多督师,究竟又有几个与袁同罪了呢?公平么?

家园 辽饷问题

说明崇祯对袁的支持是尽力了,几乎是倾全国之力。

你现在说辽饷不够就是没边的事情,崇祯给你几百万,

你说1千万还打不住,我们空对空讨论有什么意义?

袁说5年平辽的时候是不是以为崇祯会给他天兵?

或者崇祯会点石成金每年给他个几千万白银?

熊廷弼比袁冤枉多了,自己有见解不得施行而传首

九边。袁上位的时候只有他这么一个督师,辽事

在他任上形势恶化他怎么能够没责任?俺不算袁粉也

不想做什么袁黑,谁来绕过这个理。

家园 所以说毁大明最甚的是崇祯啊

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玩无米之炊的,就有巧妇也不行.

袁是地方官,他分析平辽要多少钱是他的事,作为一国之君,能不能负担这个钱可是崇祯而不是袁的事.能长期负担,还有点余力,那才能去复辽,要顷全国之力,还要赌上袁真的就是百战百胜,根本不必留风险保障金,才能完成的事,他就去做了,他的责任是啥?发通牢骚,上个吊就了了?

再来说袁,后来的督师们,拿着不比袁少的钱,担着比袁少不少的责任,干出的事一个也不能和袁比,却没有一个与袁同罪的----这个理,你来评评???

袁与熊,怎么看,就是两大苦主.你再怎么黑他们,也改不了他们就是被当作替罪羊的事实.

家园 这个个问题有点复杂

我也还没搞明白,光说一下我大概知道的。

首先督师这个词,类似前敌总指挥,纯粹是为了打仗用的,不是一个常设职位。督师的前身是经略,经略最早是援朝战争时候出现的,好像叫经略朝鲜倭寇事务之类的。就是负责对倭寇打仗的。后来成了辽东经略,督师,其实是为了孙承宗创造出这么一个名词,目的是说明他是以内阁成员的身份经略辽东。所以督师其实就是以前的经略。之所以不是辽东督师而是蓟辽督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原因是孙上台的时候,关外土地已经全丢掉了。大军和很多百姓都进了关内,蓟镇也成了建州战事的前线。

但是呢,蓟辽总督还是存在的,当时是王象乾。蓟辽总督的官位也是很大的。按照明史职官志的说法,包括辽东巡抚在内的三个巡抚,都归他管。所以官很大,至少表面上不归督师所管辖。并且这个职位正是在嘉靖年间,鞑靼人通过蓟镇打到北京城下后设立的,所以很明显其目的就是防止类似的从蓟镇入关到京城下这种事情再发生。其实孙和袁的督师蓟辽,兼督天津,登莱。这个兼“督”的职位就是和总“督”是一个意思,但是督师虽也有一个督字,却不同,因为督师的前身就是经略。

总督和督师的关系,袁的传记里提到的很少,但明史孙承宗传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在写督师和总督的争权。当时的蓟辽总督是王象乾,王在晋的守山海关,就是他建议的(这里暂且不说对不对)。两个人主要在和蒙古的关系上吵得很厉害。孙承宗就一直要求撤销蓟辽总督的编制。所以可以看出两者绝对不是上下级的关系,倒是有点像王化贞熊廷弼的经抚不和的关系。就算孙承宗占优势,也是因为他的阁员身份。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就是说,蓟辽总督并不是蓟辽督师的下属。

至于责任问题吗,袁还是有责任的。但责任不在蓟镇的防守,而是攻入京城这件事情。即使是后金发明了飞机,往京师投空降兵,袁也是有责任的。但是这个责任是间接责任。袁被凌迟很冤,但袁被杀,对于皇帝来说也正常,毕竟兵部尚书都因此被杀了(还是畏罪自杀?)。但是绝对不明智。后来闯王来了,连能统兵的人都找不到,有时候还要从大牢里找,这是崇祯自己造成的。李世绩,郭子仪都曾大败,他们估计也逃不过崇祯的手心。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