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资料整理】解放战争期间国军预备炮兵装备状况 -- Alarm
美制榴弹炮团:
炮4 团,美制105mm榴弹炮36门,3营9连
炮5 团,美制105mm榴弹炮36门,3营9连
炮10团,美制105mm榴弹炮36门,3营9连
炮12团,美制155mm榴弹炮36门,3营9连
炮13团,美制105mm榴弹炮36门,3营9连
德制榴弹炮团:
炮11团,德制105mm榴弹炮25门,2营6连(另有数量不明的德制150mm榴弹炮)
炮14团,德制150mm榴弹炮36门,3营9连
日制榴弹炮团:
炮7 团,日制150mm榴弹炮36门,3营9连
炮9 团,日制150mm榴弹弹24门,105mm榴9 门,3营9连
野炮团:
炮6 团,数量、型号不明
炮8 团,苏制76.2mm野炮12门,日制75mm野炮24门,3营9连
炮16团,数量、型号不明
重迫击炮团:
炮1团,120mm重迫击炮36门,3营9连
炮2团,120mm重迫击炮12门,3营9连
战防炮团:
炮51团,德制37mm战防炮40门,日制47mm战防炮12门,4营12连
该团原属驻印军建制,这些榴弹炮是从印度带回国的;关内其它部队也装备了零星的155榴,1948年美国海军陆战队从天津、上海、青岛等地撤离的时候送给国民党军的火炮中,就有一定的数量;目前我可以确认华北剿总的94军有四门、还是新式的M1型,军博的那门上甘岭功勋炮没准就是它们中的一员。
共军解决缴获的155榴的弹药供应,就是靠打下沈阳后接收的沈阳兵工厂组织生产。有一种说法是对原有的日制150榴弹药生产线作了简单改进、调整了弹带尺寸,让日式150榴弹可以在美制155榴上面使用——其实炮弹的生产线不算很复杂,以沈阳兵工厂的实力组织一条155榴生产线并不困难。
另外,前面有人说:
这话讲得不是一般的外行……抗战八年,大后方的兵工厂没有生产一门75mm山炮(含)以上级别的火炮,全部产能都忙着制造轻武器和弹药以弥补损失和消耗,而且、即使这样也不足以填补部队装备的窟窿。所以,抗战结束后,这些兵工厂既无生产、修理重武器和弹药的经验,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沈阳兵工厂可不同,抗战期间它保障了关东军大部分的军火供应,产品线完整、产能强大;国军接收后的三年间,它对保障东北地区国军的作战行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部重炮都由它负责修理、除了美制155榴以外的所有重炮弹药都靠它生产,而且这个厂还生产了一批很独特的“混血”轻型榴弹炮装备了东北国军部队(身管和炮架一个是美系一个是日系)。在它的保障下,东北国军的150榴炮团弹药供给充足,表现得远比155榴炮团活跃。
都在1939年达到顶峰,此后逐渐下降。哪位要是有兴趣不妨查查1939年大后方的军工生产状况如何,就能明白抗战中的生产能力之极限了。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在1959年,炮打金门的战斗,也有155榴弹炮的份
吴运铎就曾经在大连兵工厂做了大量工作,而且在大口径炮弹和引信上有突出贡献,但是具体细节我记不清了,还得找机会回家查查书.
广为流传的"山东的手推车,大连的大炮弹"就是这么来的.
一方面是资源有限,另一方面是GMD造不如买买不如借的思想作怪,追究根子还在宋子文孔祥熙身上。当时嫌国造火药成本高,大量进口。抗战爆发后枪械火药尚不足供应,更别说炮了。
兵工署从德国进口的机床放在越南海防,国军运输部抢运得利高的、私下运输商人出价高的物资,对于国防物资不甚重视,致使大量机床和造火炮的铬钢丢给了日本人。
最高峰的时候达到12万吨,而当时滇越铁路的运输能力不过一个月1.2万吨。就算日本人睁着眼睛让你运,也需要10 个月才能把积压的货物清空。
滇越铁路确实运力不高,而且时断时续,合计每天400吨。我记得有回忆说滇越铁路并未修通,需要途中用汽车转运一定距离,时间太久不知是否确实。
而且施工过程层层转包,真正用施工费到铁路上没有多少,这也是滇越铁路久拖不决的原因。
日本人对中国的情报工作还是很精细的,这些在他们的出版物中都能找得到。他们当时为了切断中国的外援,哪条线路运输能力如何不可能不关心。
苏联英法最初的对华援助中都包括了运输能力的改善。苏联帮助翻修新疆到兰州的公路,英国出资50万英镑购买运输车辆,法国修缮滇越铁路,耗资上千万法郎等等。
TG可不像国军那么“阔”,直到国产152榴顶上来之前还是当个宝贝对待的……
产能受到不少限制,产品也主要是炸药、炮弹上用的机械触发引信和75/76mm山/野炮炮弹——这三样对于东野这样的富翁不一定很重要,但是对关内几大野战军来说可就是及时雨。
生产的是75山炮和迫击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