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杂交水稻怎么来的? -- 洗心
你给的文章里倒是见到不少批评大跃进的言论。
文革,恐怕属于不屑一提吧。
开始是没发现这个研究居然和上头的精神(反对权威)对路,群众是想斗就斗,想砸就砸的。后来突然发现了它的政治正确性就大力支持,好像当时湖南省的革委会主任对这个研究的支持比较大。
不可否认,当时的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的确对杂交稻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说,杂交稻证明建国后前三十年的体制有利于集中有限的资源,破除思想和人事上的障碍,搞国家急需的科学研究,那是合理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有这个优越性。拿来批评现在的学术界一些现象,也算合理吧。摸石头过河,总有踩空几脚的事。
但是我想澄清一点,如果没有文革,在毛主席去世前,中国仍旧是在共产党强有力领导下的苏联模式公有制经济体,只要得到重视,这个课题受到的支持会是完全一样的。共产党人不讲究祥瑞,野败不是马克思送来支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杂交稻的功劳不能算在文革的头上。
其实,这杂交稻可以说是幸运,是赶对了路线,而且及时被领导发现了,那没有赶对的呢?也许可以说,当时的国力不允许把面铺得太开,不能分散研究力量,可是文革里,很多研究力量去干什么了?不是做研究吧。
不搞文革,就不搞以粮为纲么?中国就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么?杂交稻就不搞了么?
别给他绕晕了。
公平起见,我说明一下,这篇文章也没讲文革时期某些当时的领导对杂交稻的保驾之功。
…………前文略
哪个理论有道理
1958年,按照大学所学的苏联专家的无性杂交和环境影响理论,他用月光花嫁接红薯,结果,最大一兜“红薯王”有27斤重。
袁隆平因此出席了1960年在湖南武冈县召开的全国农民育种家现场会。
就在这一年,在各地争相放出“马铃薯亩产8000公斤”、“水稻单季亩产1500公斤”等等“卫星”后,人们开始过“粮食关”。学校老师供应的定量减少很多,周边农民开始吃草根、树叶和“观音土”。在小小的安江镇上,袁隆平亲眼看到倒伏在街边的两具枯瘦的尸体。
家庭成分本来不好的袁隆平很少参加学校的政治学习,能躲就躲,被视为“走白专道路”的典型。
有次去农村上夜校,他讲红薯高产,听的人少,别的老师讲水稻高产,屋子里面挤满了人。农民跟他说,“红薯是杂粮,是稻米的搭头,吃了不经饿,‘以粮为纲’,是要大米。”
他后来私下跟一个要好的老师说,“没有吃的太痛苦了,我是学农的,要多搞点科研,等红薯嫁接成功了,就搞水稻高产。”
不幸的是,他的“月光花红薯”试验很短命。第二年,种子长出来,红薯又变小了。
1962年,他在学校图书馆的《参考消息》上看到一则消息:英美的两个遗传学家克里克和沃克,根据孟德尔、摩尔根的学说,研究出了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获得了诺贝尔奖。
“人家英美都分子水平了,我们还在这里学苏联,打转转,”袁隆平后来跟他的学生们提起这事,就爱说,“幸亏我猛醒得早,没拴死在一棵树上。”
这年暑假,他自费赶到北京,去中国农科院,找大学时候的老师、遗传学专家杨国荣。杨老师悄悄告诉他一些国外研究的情况。
他的英文功底一直就好——母亲曾是教会学校的高中生,他也在教会学校汉口博学中学直接上过外籍老师一年半的课。呆在农科院的图书馆里,他看了一大堆外文资料和学报。才知道,美国、墨西哥等国家的杂交高粱、杂交玉米已经开始生产,只有水稻的杂交技术还没有突破。
他决定放下“月光花红薯”,专攻水稻杂交。
试验逃过劫难
1960年7月,袁隆平曾经在学校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鹤立鸡群,穗大粒大。但是,第二年,“大水稻”的种子播下去,结果,高的高,矮的矮,产量都很低。
但是,这株天然杂交稻启发了他:用人工杂交的办法,可以培植高产的杂交稻。
勾腰驼背埋在稻田里的袁隆平,在1964年和1965年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稻株。
在60个瓦钵里面倒腾了两年,培育成功“雄性不育系”后,1966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的院刊《科学通报》上,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这是中科院《科学通报》在“文化大革命”停刊前的最后一期。恰好给国家科委九局的一个领导看到了,就发函下来,要求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试验。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白专典型”袁隆平未能幸免,他的几十个“资产阶级的坛坛罐罐”被“彻底砸烂”,捡回来的几兜秧苗就悄悄藏在学校后面的臭水沟里。
就在要被抓进“牛棚”的时候,工作组却从学校档案里面找到了那封公函。
袁隆平因此化险为夷,反倒成了保护对象。更令他惊讶的是,省科委还将“水稻雄性不育”列入科研课题,拨给他科研经费600元,两名“社队来社队去”的学生也被同意留校当他的助手。
但秧苗却再次被毁。1968年5月的一天,试验田被人踩得稀烂,秧苗被拔光。从田埂边的污泥里,他又捡回了5根半埋着的秧苗。
让助手尹华奇感到惊讶的是,袁隆平继续干活,丝毫没有追究是谁干的,“他是那种摔摔打打都不记痛的”。
等到第二年6月,他又被派往100公里外的溆浦县低庄煤矿“宣传毛泽东思想”。两个月后,因为两个助手写信向上面反映,引起省科委和农业厅重视,专门成立了一个科研协作组,才把他调往长沙工作。
……后文略……
老科学家在讲今不如昔
象您这样的主流们批文革批了三十年了,越批越倒退。
文革很复杂,其中可批评的地方也很多-可惜一帮全面否定文革的应声虫根本抓不住要点。可是,现在居然还不如文革了,难道没有可反思的吗?
从这篇文章可以知道,1960年7月,袁隆平曾经在学校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1966年2月,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也就是说,一直在做的课题5年半的时间里没有论文发表,如果领导不支持的话,大慨是做不下去的吧。
其次,省科委还将“水稻雄性不育”列入科研课题,拨给他科研经费600元,两名“社队来社队去”的学生也被同意留校当他的助手。这也是领导支持的结果啊。
从这部份文章里我没有看到文革对袁隆平的研究有不良影响,作者更像是为了政治正确而写了几句文革。
实际上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十年时间,真的是科学的春天。
进入九十年代就不行啰,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这个,亲身体验,切肤之痛。
大致上是55年到65年,77年到87年。原因呢,我猜想,前者是因为国家大业初定,人心齐,而且自己培养的学生们走上了科研岗位。这些学生对党的话是真心去实践的,而当时成名学者多数还没有老到听不进人话的岁数。再者,我党掌权初期,那是一派积极向上的景象,而且全国老百姓真的努力在修复千疮百孔的国家,大家对党的领导绝对服气,对党提出的学术路线百花齐放真心用户,也没有人借此对和自己有异见的人打击报复--没这个环境。
从四清后,好似慢慢就不行了,问题在哪里,我不知道。
文革时,以声学所为例,汪德昭扫厕所,马大猷看大门,您说学术不受影响,您骗鬼呢您?自然,汪先生清洗的厕所,个个是卫生标兵;马先生带着红箍看大门,从没放过任何一个企图无证乱闯的。可是,这个是科学家的认真精神和科学态度,就不是文革时期,他们做这样的工作也不会差吧?
两弹一星在文革时,也是国防尖端,收到特殊保护,冲击受的少。军用声呐可是全面停滞的!50年代研制的声呐,80年代还在服役!我海军将士的命,就靠文革口号保卫吗?
文革时的学术不是没自由,而是分阶级。研究什么,怎么研究,要革委会订。还好革委会里并不都是坏人,而且也有愿意听专家意见的,所以有些研究没停顿。但是个案与群体是要分开,对吗?
铁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受的冲击倒全是文革特色的。
文革初期,在受支持前试验田被毁,当白专,差点进牛棚,这也许是专为了说文革坏才提出来的,不过毕竟不是编的。让人这么乱哄哄的条件下搞科研,我看文革的确不怎么样。
至于他野败搞成功之后受到的那些支持,跟文革有多大关系呢?不搞文革就不重视杂交稻了吗?杂交稻在文革里出现就一定是文革的功劳吗?
此外,注意60-66年是在文革前。首先他是农学院教师,那时候和现在不一样,搞研究未必一定要发论文的。其次就算领导支持他,也跟文革没关系,因为文革还没开始呢。
文革期间保护他的,也就是从省科委这段开始的,他们体现的是更高层领导的意图,有些具体的人和事我引的那段文章里没有写。具体的可以看袁隆平传:
外链出处。
以上文摘。全文比较长,废话极多,倾向性也很强,不过仔细看也能看出来到底怎么回事,没有书里描的那么惨,不过反正也没楼主说的那么好,更不是托了文革的福。大致是文革初期受了些冲击,而66年发的论文引起了上面的关注,于是67年之后受到了上头的保护,中间有些小波折。
我记得过去看到的资料里说湖南省革委会当时的领导也保护过袁隆平,不过好像文革结束后因为站错了边倒霉,所以现在不怎么提。我记得不是很清楚,暂时找不到资料了。
袁隆平传相关章节全文看这儿:
我觉得他这段历史,有些幸运的成分在里面。66年二月发的那个论文,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发论文的刊物是文革前最后一期《科学通报》。文革里这个刊物停了。文革要早半年,这篇论文发不了,结果会是科委领导看不到,袁隆平会按原定计划接受批判,进牛棚。
当然他也可能再出来,当然也可能再进去,或者等文革完了再出来搞他的水稻。好在历史不容假设,他根本就没进去。所以他是有点运气的,中国也是有点运气的。
说句题外话,本来按计划都要接受批判进牛棚了,上头一个通知就得了大赦。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被赦免那段真是很讽刺。我不知道这文革里的事究竟有多少是有谱的。科学研究虽然总有点目的性,但是这样一会白一会红,总不至于是促进工作的吧。
而且,文革里,像他一样的人,多数怕是没有他这种运气。
搞商品经济到后来的市场经济之后,对于科技教育医疗界的负面影响,相当于另一次文革冲击。
在反思文革的灾难同时,改革开放的负面教训,又是一个值得反思的内容。
你代表学术界? 失敬失敬!
俺这些至少是和科学家们在平时交流时得到的看法,不是科学家在大会时或接受采访时的官腔。
科学家应景儿时就不会打官腔?经过多次运动,头脑那么优秀的人难道还是会再发傻不成?
某虽不才,电子所,电工所,力学所,声学所,北京天文台的老师们还是很认识几个的。无他,同学都在那里,平时喜欢互串,见到对方的导师次数多了也就熟了,大家可以一起聊天,我们买了小吃,老师们有时高兴还会拿自己的钱让我们买些水果饮料什么的凑个趣儿一起聊聊。互相没有什么戒心,说的话当然就比较真诚。
那时候大家还是都喜欢加班,干劲足啊。挺怀念那个时候的时光的,不单是因为那是我自己的青春时代。
请问您的代表学术界的见解来自哪里?院长大人是在何时何地何种环境下讲话的?
对这种人没什么好说的了~
男孩子有了责任才能成男人。
那些光听人言没有自己思考实践的孩子们,不经历一些的确是很难悟到什么的。
小宝贝冬天记得两样,一是保温,别冻着,二是水份要充足,北京冬天太干,尤其是暖气开的太足。
当然,什么也别过分。
老弟不必太谦,就看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和责任心完全足以说明你是个好爹,好老公了。持之以恒,还有很长的路呢。一个小宝长大,可是真不容易。
燕兄这是太关心小宝了。
小宝现在还在姥姥家,全家暖气完全关闭还要26度~真是没有办法~不过小家伙还是很健康的,而且很健壮,除了不太拉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