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返京杂记 -- 1 -- 老五道口
- 共: 💬 17 🌺 1
到家第二天一早就下楼去买烧饼。小区的市场里有个固定的摊位,专卖各类烧饼. 这儿的生意不错,
做烧饼的也不会向游击队那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卖的东西就可靠多了。烧饼还是
老样子,松软有层,但是豆浆包装已改进,和牛奶的方式一样,不是袋装就是罐装,
还倍儿热。
和大多数回来的人一样,睁开眼就忙,忙完了就吃,吃完了再忙,再忙完了就发现
自己离北海后门不远了。上次回来没看着阅古楼里的三稀堂碑刻,这次就想去看看,
二十多年没进那地儿了。上回去还是在高中时代,那时还和几个小哥们儿拿着铅笔
在碑上拓过字。
这天风太硬,多亏了穿件大衣才算挡住风头。进了北海后门我就沿着湖边儿往岛上
猛走,一路上没见几个人。在一个背风的屋檐下看见个老人把腿放窗台儿上,边压
边看书。过桥上岛,从南往西绕就到了岛西边儿,再过一小石桥,穿过两个小牌搂
就到了阅古楼。小楼呈半月型,两层,左右各有楼梯可登楼阅古。楼的中间是个院
子,院中有树两棵。楼建于乾隆年间,好像是乾隆十八年,内务府把收来的名贴勒
刻上石,为了保存这些碑,才建了这个楼。
我运气不济,楼梯已关闭,不准游人上去。院子里有阳光,没风。回廊下有三个五
十开外的汉子闲聊,我便过去搭话问问为什么关了楼梯。人家说这楼年久失修,要
大动筋骨了。我又问什么时候能修完,人家说早着呢,古建筑没个五年修不完,说
完人家就又聊他们的话题,我就在回廊里看看拓片,耳朵可还是支楞着听他们的谈
话。三人好象在说一个共同的朋友,这人也在北海工作,负责刷厕所的主儿,记得
他们叫他李什么,还和当年的九龙一凤有点关系,九龙中的一龙是老李的大爷,现
在八十多了,当年在天桥修自行车。其中一位说这老李前两天请他吃饭,那两位一
听就问吃什么了,这位就说是吃馄吞侯和贴饼子什么的。那两位有些不屑,问他怎
么没请去马凯啊,这位说他刷厕所的能吃什么啊。瞧那意思这就不错了,刷厕所的
也就是馄吞侯的水平。听了这个话我就暗暗记住,绝对不能请国内的朋友吃馄吞侯,
那是刷厕所的人吃的。
看完了拓片,回身看了看阅古楼,我才发现这院子中的树有些名堂。两棵树一左一
右,一个树干有水缸那么粗,另一个只有茶缸子那么粗,高度倒是一样。我想这里
肯定有点什么道理,说不定这和乾隆又有什么瓜葛,弄好了又能入戏。我凑过去问
那几位这树一粗一细有什么讲头没有。三个人停下谈话看了看我,其中一个冲我说:
没什么讲头,原先的死了,后来就又栽了一棵。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还是南方馄砘更好一点.
马凯一般,不过去的人不少.
想到就要回去了,兴奋中。
特爱吃芝麻烧饼,麻酱烧饼
你这最后一段儿逗,
真是寻故访古入魔障了。
看来你要成大事
听说各碑林对拓片管的蛮严的了
俺们家乡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油炸甜糕,想起来就流口水
http://www.newjs.com/Upload/DSC00042.JPG
http://www.newjs.com/Upload/DSC00043.JPG
http://www.newjs.com/Upload/DSC0004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