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还记得那些老国手吗? -- 风尘仆仆

共:💬356 🌺67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家园 陈龙灿和韦晴光

好像记得他们在汉城奥运会上拿了男双冠军,那届奥运会乒乓球是不是就他们拿了一块金牌?记忆中陈龙灿长得像一只小猴子一样,而韦晴光后来到日本打球,还改了个日本姓。

家园 您是指男选手?

如果算上女的,还有一块女单金牌:陈静。

家园 记得有人评论过

最难拿的冠军是全国冠军。我是1987年第一次看乒乓球比赛的,还记得决赛中国队对瑞典队,陈龙灿打第一主力。85年陈新华给瑞典人的压力一直持续到了87年,反过来中国队开始放陈新华上场的烟幕,接过上场的是“大刀”骁将滕义。

87年瑞典队的教练完全不知所云,决赛居然没上瓦尔德内尔。当时瑞典队的三名主力瓦尔德内尔,佩尔森,阿佩伊伦只上了一个,好像是佩尔森?0:5可想而知。如果我没记错,后来的单项比赛中瓦尔德内尔连克滕义和陈龙灿,仅仅是决赛输给了江嘉良。

家园 一直送花的,这个不能不回

特别是39届对瓦尔德内尔的那场决赛,可算是经典中的经典!那场比赛瓦尔德内尔占主场之利,发挥的极为出色。而江嘉良先失一局后连扳三局!第四局好像江嘉良是16比20落后,竟然顽强的追成20平(那几个侧身抢攻当真是惊心动魄)。终以24比22击败了这个强大的对手而获得胜利!

看得真是荡气回肠啊

俺也看出危机来了,可不敢说是明眼人

抗议!俺们要看陈龙灿和陈新华!还有韦晴光!

家园 送花, 但刘国梁后期战绩下降, 是否因为大球的使用?

我不认为使用大球, 给乒乓球运动本身带来真正的进步.

而发球, 接发球技术, 对直板快攻型运动员本就是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吧. 不看发球而只比相持, 并不很公平. 我是打横板的, 可能不太了解.

家园 您看看,您看看,哈哈!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居然有这样的好事,为中华之崛起兄的人品好啊!

改大球能否带来进步我不敢说,但观赏性的确提高了(金择珠是竭力反对的球员之一)。其实我还是赞同改大球的,只不过我对11分制那是深恶痛绝!

至于发球,的确是直板选手必备的非常重要的技术。我的意思是指江嘉良和陈龙灿的连续进攻能力强于刘。大概我的表达不够准确。不好意思。

家园 花谢荷子老弟

我开始也想写的,尤其是这二陈是我很喜欢的球员。可是最近老风的记忆力实在衰退的厉害。手头资料几乎没有,全凭记忆。我实在不愿意写得张冠李戴。

看来不管写啥,资料准备是第一位的。

家园 同喜, 这是老兄的人品好阿. :-)

我也不喜欢11分制, 有时候输赢都稀里糊涂.

家园 的确如此

大概是1988年吧,我曾在全国锦标赛上看到江嘉良被不太知名的选手打得左支右绌。中国打球的人太多了,也许这就是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较短的原因之一?

家园 花谢分享~

偶也不喜欢用大球, 这个规矩的实行多半是因为照顾观众的需要, 回合多了, 比赛更精彩. 只希望中国的直拍传统不要丢, 我在93年已经在教练的要求下改横拍了,惭愧啊.

家园 MM人品好啊!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谢谢啊!

不过我到是真的没感觉出大球和小球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是换了一块弹性更好的底板和一块硬度较高的海绵而已。大概是因人而异吧,大球还在试打的时候,许多名家也去小试身手。他们的感觉也不尽相同。

至于直板快攻如何发展并保持旺盛的势头。我的看法是(还是瞎说的哈):现阶段(比方说15年之内)恐怕还是要以反胶为主。正胶能不能重现以往风采,一是要看有没有新技术,二要看球员的能力(能打好正胶的可都是天才啊!)。

家园 我看滕义一场对瓦尔德内尔的球,被打得我都觉的很伤心。

是在北京的一场,毫无招架之力,看得很失望。

家园 也谢谢楼主~

谢风尘仆仆,您也是好人啊.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对刘国梁持直板正胶印象比较深,再往前的,就不是很清楚了.现在的马琳和王皓是直板反胶吧,所谓的直板衡打,不知偶有没有搞错.怀念当时90年代看孔令辉,刘国梁的比赛.最近几年看的乒乓球比较少,还是喜欢自己去打,呵呵.

家园 【原创】还记得那些老国手吗?(续九)

该来的早晚会来。39届结束之后,中国乒乓球队(主要是指男队)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一项极为重要的赛事在等着他们:奥运会。奥运会首次设立乒乓球项目,这对于中国代表团来说,应该是个大大的利好消息。许多人(尤其是一些堪称体育盲的记者)异口同声的叫嚷,要到奥运会上包揽乒乓球金牌。而国家队的教练们则一声不吭,他们的苦衷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

俺当时虽然不那么乐观,但算来算去,中国队拿到三块金牌应该不是啥难事儿:“呃,这个…女子项目当然是占据绝对优势;男的嘛,哦…这个…这个拿一块牌牌怎么能算过分涅?……这个陈龙灿和韦晴光的双打也许大概可以先装在咱们口袋里……。”我在单位里侃侃而谈,让俺们总工佩服的一个劲儿的给我上烟。

乒乓球、羽毛球都是中国人的强项。可是在这两项运动首次进入奥运会时,我们都错过了很多机会。到底是为什么呢(蔡小姐的画外音:为什么呢?!)?1992年,羽毛球也是第一次出现在巴塞罗那的奥运赛场,最后男单冠军居然是魏仁芳!而赵剑华在8进4还是4进2时却输给了一位印尼选手(好象是叫蔡祥林?)!赵剑华是输在了体力上不假,可是赛前教练们和队医们干啥去了?!最后魏仁芳和他那还没过门的媳妇儿每人整了一块金牌,欢天喜地的回家结婚去也。在我记忆里,魏仁芳见到赵剑华除了输球以外,剩下的就是输得更惨。当年“宇宙人打地球人”的说法就发端于他两人之间的某次比赛。唉,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我感觉,还是我们自己内部出了问题,是啥问题咱就别猜了吧。

回过头来说乒乓球,当时的中国男队的技术已渐趋老化。而且中国队员的技战术在外国高水平选手眼里也毫无秘密可言,也没有“奇兵”式的人物出现。我们甚至还没来得及看到实况转播,中国参加单打的男选手们就都被淘汰了!从报纸上知道了江嘉良在8进4的比赛中1:3负于瑞典的林德。而另外的两名中国选手运气也不够好:许增才输给了一位南朝鲜的选手(说来惭愧。我甚至没见过许增才打球,只知道他是两面弧圈打法。后来娶陈子荷为妻,那陈子荷也是俺老风十分佩服的国手),陈龙灿是败在了一个欧洲的老将手里(是谁呢?我想不起来了)。江嘉良和许增才的男子双打战绩不佳也遭淘汰。幸而陈龙灿和韦晴光这一对艰难的闯入了决赛。巧极了!又遇到了一年前的对手:南斯拉夫的普里莫拉茨和卢比莱斯库。双方全力以赴,打得杀气腾腾的。最后在决胜局(我记得都打到20平了),依靠经验和搏命式的强行进攻。陈、韦二人总算是赢了。

女队那边也不好,双打被韩国人夺走。单打虽被陈静拿下,但又因为“让球”的事情搞得大家不太愉快(再打自己一下,咋又说让球的事情涅?)。

男单桂冠最后被韩国的刘南奎摘走,看来汉城是刘南奎的福地(他好像后来还在这里拿过世界杯的冠军,回头我查查)。用马文革的话说就是:“老刘在汉城一网都没漏过!”

“兵败汉城”(这不是俺的发明,是某位作家(可能还兼记者)的文章标题)之后,就连业余爱好者也看出,今后中国的乒乓球形势实实堪忧。至于高层人物如何督导乒乓球队总结的,打算采取啥措施等等咱们不清楚(好像与以往不同,以前经常有公开报道的。不过大肆宣扬直板正胶无敌的声音低沉了很多)。

奥运会过去了,人们把眼光放到了1989年的40届世界杯上。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人们惊异的发现,中国原来的那个大囤满小囤流的冠军仓库突然空了一半———没有男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你让许绍发选什么人去打40届?老许也是有苦说不出,早几年喊破了嗓子说“狼来了”,可是没人太在意。现如今要他率队在40届上拿男团冠军,难!万般无奈之下,一个为人们熟知的“老班子”出现在多特蒙德。还是上届的三个人出任主力:江嘉良、陈龙灿、滕义。

中央台从半决赛开始转播,我那时已经有了自己的电视机。早早的吃了饭等着比赛开始。中国队在半决赛的对手是苏联队,第一盘滕义就有点失常:被马祖诺夫抢走一分(是那个大马祖诺夫,弟弟小马祖诺夫也参加了半决赛,但没能赢球)。好在苏联队毕竟不是中国队的合格对手,下面的五盘比赛都是顺利的被中国小伙子们搞定。但这不祥之兆整得我一晚上没睡好。总是猜想着决赛时中国队是否还会出现一个新面孔。

根本就没有啥新面孔!决赛开始前,双方的名单一经公布,瑞典队的教练就乐喷了。在他看来,这就像是安排好的一样:偶们瑞典淫苦练滴这些个功夫,奏是对付这三个人滴!

第一盘江嘉良出战瑞典队的阿佩伊伦,打成1比1后,江嘉良在决胜局以15比21输了。这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在第一局,裁判连续判罚江嘉良发球违例!最后江嘉良忍无可忍,站在场边不肯继续比赛。惊动了一批人跑过来———裁判长和技术委员会专家之类。足足折腾了15分钟,比赛才重新开始。后来我仔细看了慢镜,可以说江嘉良的那几个反手发球即便用现在的规则要求,也不能算是违例。事后,看到有关报导,说是瑞典教练曾经大骂江嘉良“卑鄙”(TNN的,真想抽这老丫停的。就是这个教练,39届还在夸赞江嘉良是个“伟大的运动员”)。

首盘失利的感觉真不好,但当时俺还认为不算啥。可第二盘瓦尔德内尔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战胜滕义,佩尔森在第三盘依样画葫芦的逆转陈龙灿以后,我就开始感到不妙了。第四盘瓦尔德内尔苦斗三局赢了江嘉良。俺明白中国队是大势已去喽!第五盘陈龙灿没能抓住最后的机会,输给了阿佩伊伦,中国男队0比5惨败,自建队以来,中国男队啥时候输给过对手0比5啊?!郁闷死了!

过了几天静下来好好想想,其实这场比赛还不能算是江嘉良他们彻底无力招架。比分是5比0没错,但每一盘都是2比1。每一局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只差两分,这可是输赢分差的最低限啊。除了打法落后以外,运气不好也有点关系:三个中国小伙儿都打丢了许多机会球,就连陈龙灿这样的杀高球、半高球的大行家也是一样。只要稍微冷静一点,比分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当然没有后悔药可吃。

输了就是输了,没啥大不了。我总觉得,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既能赢得起也能输得起。下次再找回来就是了。至于输球的原因,在我这个外行人看来不外有三:

1.我方技术老化且没有新人和新技术出现;

2.瑞典人已经找到了克制直板快攻的办法:如加强发球抢攻;接发球主动拉起来然后退台相持打多回合;台内的控制比以往严密等等;

3.对于直板正胶已经非常的适应:在此之前,有几位原中国直板正胶选手陆续成为他们的陪练。甚至随队一起来到多特蒙德。还被江嘉良们斥为“汉奸”。嘿嘿,小江同学有点过分哈。这样就成了我在明处,对方在暗处———跟以前相比正好翻了个。

要说中方三位队员也是拼尽了全力,没啥可指责的地方。这不是他们三个人输球,而是整个中国乒乓球界一起输!外行领导内行时间长了就会出这种事儿。不过也奇怪,1989年中国体育啥啥都不顺,足球队在那一年眼瞅着就踩着世界杯大门槛了,却整出两个“黑色几分钟”啥的,简直荒唐!

男团的失利,严重影响了士气。相反,欧洲人兴奋了:哦!原来偶们也素有能力打一打中国人滴!此消彼长,单项比赛下来,中国男选手破天荒的与冠军无缘!记不清是李富荣还是徐寅生说了:35届那次还有条裤衩。这一次连裤衩也输掉了!

中国乒乓球的最漫长的一次严冬季节到来了。

(待续)

元宝推荐:老叶,
家园 原来国手们并不是独孤求败呀

风兄把比赛描述得有声有色,让俺有身临其境之感。花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