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司令部真实与战壕真实-看抗战历史的两个侧面(中) -- wage
wage:【原创】司令部真实与战壕真实-看抗战历史的两个侧面(上)
下面是关于中央军十七军长城抗战的另外一些史实。
必须承认,本次战役绝大多数官兵打的很坚决,对得起中央军的傲气。可是最后结果仍然是失败,既然将士用命,问题不是出在武器就是战略与战术上了。应该说在武器上差别陆军没有空军那样大,而且战斗过程也表明山地作战能抵消很大一部分日本在机动与重火力上的优势。因此主要问题在战略与战术。萨苏也提到 “其实,按照军事家杨杰在前线的意见,这样分兵守口,总会被日军集中优势兵力突破的,并不是官兵不努力,是战术问题。
但是否真是战术问题呢?当时中国军队的机动能力不如日军,因此无法快速在几个防御阵地之间调动兵力,如果不守口,只能集中兵力打出去。”奇怪的是后面并没有分析为什么没有打出去,而是话锋一转,说起诱敌深入了。
那我就代庖一次,来看看司令部里发生了什么吧。长城抗战网对此有描述外链出处:在双方对峙期间,各师自发地派遣别动队,迂回敌后袭击敌人….我别动队曾将偏桥通承德的汽车道破坏,敌方接济为之断绝者多次。当时日文报纸曾说我军在运用苦鲁巴金战术(这里要解释下,苦鲁巴金即克鲁泡特金,不过不是那个著名无政府主义革命家和思想家,而是日俄战争中将军,他采用正面抵抗,侧翼骚扰的战术,让日军很苦恼。这两人的混淆,鲁迅在“不懂的音译”中曾经提到。)这种情况为何应钦知道后,曾责备各师长说:“你们这样干,会惹起敌军进攻的,你们不出长城口去打他们,他们是不会大举进攻的。” 看来下面战士不但知道该打出去,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却被司令部的大人们阻止了。何应钦,又是何应钦!看来是奸臣坏事啊!可再查下去才发现原来:“进行到4月底,中日双方都有结束作战的想法。在长城一线参战的中国军队损失惨重。何应钦一再致电蒋介石,要求蒋增派援军和增加财政补助,以利作战。但蒋坚持不再增兵华北,尤其不允许参加“剿共”的中央军北调这时,国民政府的中上层中枢机构,特别是军委会北平分会已对长城抗战失去了胜利的信心。中方蒋介石要尽快结束此战,好专心在南昌进行“剿共”。” 在后援不继的情况下,迫不得已的何应钦“曾当面告诉各师长,在南天门至少要打两星期,才能维持政府在国际上的“面子”。实际上他是要争取两个星期的时间,以便向日寇进行“让步”的交涉。” 萨苏总结“《何梅协定》是一个耻辱,但也是双方当时实力的反映。”这话也不算错,但是要指明是有近40万兵力中央军在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的前提下的实力对比。有亲近蓝方的朋友可能回答:这正证明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正确啊。
且慢,再看一个有“当时的材料为证,无法伪造的”历史。1933年1月17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军委主席朱德的名义,发表《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条件下与全国各军共同抗日宣言》。这三个条件是:(1)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2)立即保障民众的民主权利(集会、结社、言论、罢工、出版之自由等);(3)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请注意时间,当时日军刚攻占长城咽喉山海关,长城抗战还没有开始。要调整部署时间很足够。先不说这是否统战伎俩,以当时国民党完全占据战略主动的环境,只要蒋委员长愿意转为守势,调几个师支援17军完全可能。何至于让“第十七军在古北口也拼得极惨,第二十五师打残了(伤一个旅长,亡一个团长),换第二师,第二师打残废了,换第八十三师,三个师全被打残之后,第八十三师师长刘勘眼看守不住阵地急得要用手枪自杀”呢?看来,蒋委员长安内重于攘外是坚持10年不动摇啊。鲁迅先生悲愤的说:“打是一定要打的,然而切不可打胜,而打死也不好,不多不少刚刚适宜的办法是失败。“民族英雄”对于战争的祈祷是这样的。而战争又的确是他们在指挥着,这指挥权是不肯让给别人的。战争,禁得起主持的人预定着打败仗的计画么?好像戏台上的花脸和白脸打仗,谁输谁赢是早就在后台约定了的。呜呼,我们的“民族英雄”!联想到几乎与此同时被剿灭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鲁迅先生哪句话没有着落?!抗日同盟军那些普通战士也许不如空军的精锐勇士们光彩夺目,可是他们的牺牲同样悲壮。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正在民族主义思想爆发的前夜,不论那个政治人物或组织,一但占据了这个当时最大的道德制高点,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领袖地位。
少帅这个花花公子连军阀都不会当,自然不指望他;蒋校长是最有基础和最有可能性来完成这个爆发的,但这个上海滩的破落小开也实在不堪重任;TG倒是想,可那时候大家都看他洪水猛兽。结果最后还是落在TG手里,无他,眼界长远。
对于老蒋,并不是当时出色的人物,只是在帝国主义势力强大的情况下,其他阶层无法取得全国性的政权,于是成就了这个只在振武学校刷过马的半吊子军事家。到了二战,帝国主义势力(美、苏、英、法、日)的精力集中于相互的战斗,对中国的事务放松了,产生制衡了,于是中国获得了事实上的不干涉环境,于是“土改”的TG就成功了,中国成功了,万恶的黄种人的中华帝国从此涅槃重生了。现在想来还是一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过程,天佑中华啊。
象先总理周公连他的许多对手都不得不赞扬他的人品。而先总统蒋公连国民党内许多大老回忆中都对他恶评多多,就算好也有限
唉,伟大的蒋校长为何会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呢?一个自以为伟人的小人。
del
战后竟然还当了受降官?国军那么多将领,那个不比他有资格?看来还是他的老上级的原因
结果让我大吃一惊:都现在了,台湾对这段历史还是讳莫如深,研究几乎空白,能找到的仅有的几篇也是谈些“中共渗透军队”“冯玉祥方振武跟日本人勾结进攻中央军”之类的……
老蒋某些地方是挺可爱,我看的都想替他哭了;这人的义气讲的,不是跟手下废物讲,就是跟我党精英讲,那叫一个够朋友。结果,不是被废物累死,就是被我党精英卖了还帮着数钱。。。。
提示:
一人对一个帖只能 [送鲜花] 一次!!
历史给毛和土共的机会相对要小得多,艰难得多,可是他们抓住了。
真的,现在想起来,一个曾经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长达千年的民族,被列强合伙打翻在地,直至亡国灭种的边缘,居然能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用一百多年的时间就重新站起来了,真是奇迹。祖宗在天之灵庇佑,给我们杰出的领袖和英勇不屈的人民,何其幸运!
关于长城抗战有很详尽的分析,该书参照了大量民国档案史料,集中了许多前国民党军将领和有关学者编撰而成,军事史学价值相当高。
此役双方军队的兵员、指挥和素质对比和结果,上面都有,仔细看看,的确令人扼腕啊。
兄弟总觉得,真正客观认识和总结历史,是相当不容易的!要脱离各种现实的政治原因的影响客观治史,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从前刻意淡化国民党军队爱国官兵的英勇抗战是一种政治因素的影响,现在为送统战礼大抹稀泥,未尝就不是一种政治因素影响!战争过去那么多年了,不管输赢,都得把原因弄个明白吧?这难道仅仅是“器不如人技不如人”、“落后就要挨打”几句话所能简单概括的?前几年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有专家学者一上媒体就煽情:“抗战时期,全民族每一个人都尽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啊呸!这还是治史么?那“一百多鬼子两百多伪军”从哪儿来的?那“降官如潮,降将如毛”又是咋回事儿?
治史,就是把该整明白的事儿,都整明白!前几年《兵器知识》作长城抗战志题,采访了徐源泉的儿子,这位老先生上来就说国军如何如何英勇,杀伤了数倍于已的日军!可真把双方投入兵力都弄来对比一下,就知道有多么荒谬——真要是如此,那国军就只能“乘胜撤退”了!果如此,何至于签那个狗屁协定?
按比较中立的黄仁宇先生的看法,当时的国军,还不是一支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军队!这支军队封建传统根深缔固,封建关系错综复杂,内部等级森严,阶级压迫非常严重,——就是国民党军中央嫡系也是如此,这样的军队,是很难承担起与日军这样强悍的现代军队作战的重任!前几年写抗美援朝,兄弟曾经接触过几个国民党军嫡系的“解放战士”,才知道,原来就是在这些部队,“吃空额”仍然是天经地义的——这与兄弟此前的印象可是大相径庭……
兄弟是四川人,但对四川社科学界有些人不顾事实用煽情方式大吹川军抗战业绩也有看法——这些人甚至连川军“耻于内斗,勇于外战”的煽情都整出来了,这哪里还是治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