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注意】建议展开“中国历史变态狂想”征文,附几个题目 -- 任爱杰

共:💬89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再追着你抬个杠

假如雪个说的山西洪洞的那棵树早早让雷劈了,或者不爱说的500万年前那大树让风刮倒了。

家园 不可能,山西洪洞的那棵树就和景山的那棵歪脖树一样长寿

比意大利的中国人还长寿。

家园 不过太平天国并没打算让北伐军当一辈子流寇啊

应该说,太平天国也没指望扫北军两万人把北京拿下来,按照计划,天京方面将在北伐军到达天津后派出援军的,而事实上,太平天国也确实有此动向,1853年秋石达开出镇安庆,军事上最主要的任务是攻克庐州,这应该就是太平天国为北援在铺路,当时太平天国对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兴趣不大,基本精神显然是巩固安徽根据地,一方面作为天京的屏障和物资来源,另一方面作为北伐的后援基地。当时未尝没有效法朱元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的计划。1854年3个月内封了2个王,任务都是北援,一名“燕王”,拟由其统兵北援,一名“豫王”,拟命其经营庐州,准备挺进河南,作为扫北军的后方,以便策应,甚至石达开在1854年夏重返皖北,也不无经略北伐后方之意。可惜秦日纲不堪重任,而西征战场战略错误也严重影响了皖北的发展,尤其是下半年西征军的节节败退使天京方面再也无力北顾,等到西征战场取得九江湖口大捷,三克武昌,局势稳定后,北伐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如果北伐军在打到天津以后没有出现严重的战略错误,成功攻下北京,那么在华北地区多坚持一段时间是完全可能的(个人以为,这个想法不够变态,也不够狂),那么在西征军反败为胜以后,是否可能重新把战略重点转回皖北,开拓河南,援应扫北军,还很难说。如果皖豫能够连成一片根据地,那北伐军就有了可以补给,可以援应,可以作为退路的后方,不再是孤军了。

家园 这个分析没错

太平天国之败主要还是自身的问题多一点。

其实就算明朝取代元朝也并非那么容易。朱元璋自洪武元年攻占北京后到洪武十四年才平定西南,洪武二十一年才在贝加尔湖会战中彻底击败北元最后一支主力。到洪武二十九年才正式占领开平。即使如此,北元仍旧没有被彻底征服。

太平天国如果没有那么多内斗,至少也能够弄成朱元璋的局面吧。

家园 抛了半天砖, 终于引来玉了

零兄是太平天国的专家, 这个话题由你来发挥真是再合适不过.

多年前读唐德刚先生的<<晚清七十年>>, 大受教益, 只是对其中论述太平军偏师北伐的部分隐隐有些怀疑, 以唐先生看来, 太平军正确的战略似乎应是全师北伐, 趁满清措手不及之际一鼓而下北京, 由此底定天下. 我觉得这种想法过于浪漫, 原因已在上两个贴子论及, 此处不赘.

零兄提的经略皖豫, 顺取京城的策略比唐先生的要现实, 只是战开三面, 于太平军恐力有未逮: 天京周围是江南, 江北大营, 上游是新兴的湘军, 兵出皖豫就要与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正面交锋了, 清廷不肯把僧格林沁的马队投入河汊纵横的江淮, 虑及此也.

所以, 鄙意以为太平天国的胜机不在北伐, 而在西征, 囊括长江,稳定后方之后, 方可厉兵秣马, 伺机寻隙, 逐鹿中原.

家园 &quot;太平天国如果没有那么多内斗,至少也能够弄成朱元璋的局面吧&quot;

恐怕不见的, 至少清廷没有元的乱象.

家园 有老兵在, 恶人帮事业就不愁后继无人了
家园 注意:现在大家是无帮无派了
家园 同意明代元也很不容易之说,朱元璋是坐收渔利

朱元璋的策略,基本上是坐视韩林儿政权北伐,以及其他势力(如张士诚)和元拼得两败俱伤,自己养精蓄锐,最后再倾力一击,那时元已经到了只要有人再推一把就倒的地步了,所以灭元主要的功劳其实并不在明。明军的实力与功绩主要表现在灭元之后向漠北驱赶蒙古人,而非推翻元政权。

家园 老兄搞错了吧,明太祖有自己独自力量的时候,张士诚已经投降元朝了,还每年给北京运粮食呢。
家园 回复任兄

明太祖北伐和太平军北伐还是有区别的,1明祖时已先破陈友谅,全据长江,西线无战事,等于把太平军用来西征的部队也投入北伐。而太平太国却不然,湖北,江西大部分地区还在清朝手里。所以必须分兵西征,历来在南京的政权,要想安稳,首先必须守住湖北上游(否则对手可从湖北顺流而下),其次守淮南,这就是守江必守淮。所以西征完全正确。3元末军阀割据,王保保,李思齐等各自为战,互相争夺地盘。而咸丰时清政府始终是铁板一块,在太平天国上是用一个声音说话。4洪杨的才能又岂能和明太祖相比(当然杨秀清的才能确实很强,但和朱还是不能比,看看明祖在郭子兴手下时多谨慎)

家园 和太平天国同时期的反清起义烽火并不逊于元末的说

实际上,元末农民起义军里真正特别出色的很少,韩林儿离开了刘福通就穷途末路了,张士诚陈友谅徐寿辉都只是枭雄,其他小股的反元义军就更不必提了。而晚清起义可谓人杰辈出,像天地会,白莲教,捻军,号军,川民,苗民,云南和西北回民等起义,都动辄聚集几十万人,而象刘丽川,张宗禹,杜文秀这类领袖,在历代农民起义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太平军所到之处留下的地方志和笔记中,往往充斥着当地起义军“密结粤匪”“暗通取款”的记载,很多起义都或在太平军到来时为其友军,或主动提供物资支援,或愿听调,或愿听封,或遥遵正朔,光是接受了太平军收编的起义部队就最少达30万以上。最难得的是,绝大多数割据一方的起义首领因为尊奉太平天国的称“帅”不称“帝”,甚至拒绝称王,和太平天国同时期的几百万起义军中,绝少有摆明想和太平天国争“正朔”的,(似乎只有广西的天地会系统有明显的立国倾向,然而也都是太平军的友军),比元末稍有势力的起义军都自立正朔,相互排挤挖角乃至残杀的局面其有利得多,只可惜太平天国自己没有把握好这一有利局面而已。

家园 张士诚降元好像是在郭子兴死二年以后吧

朱元璋本郭子兴部将,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一军之主,

那是1355年的事,以后他就一直是自立一方,虽奉韩林儿为主,有时也与之配合,但并不受其节制(奉正朔的情况历代很多,如晚清的刘丽川,张乐行,杜文秀,李文学,都奉太平天国为正朔,甚至李渊也一度对李密作出称臣的姿态,可不能说他们都没有“独自力量”),那时候张士诚还没攻占苏州呢。而张士诚之降元,当在1357年。

家园 窃谓中国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就是政教合一

这个“教”也就是“儒教”(注意,本人不是说儒家学说等于儒教,正如道家学说不等于道教。本人是说,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正统思想,也作为自己的合法统治依据的那个所谓“儒术”,实际是一种政治宗教。就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本来只是哲学思想,然而一旦具有了“独尊”和“两个凡是”的色彩,也就成为了政治宗教。只不过儒教的信仰是“天”,而后者的信仰是“导师”。在某个时代,《毛选》和《圣经》并无区别。

其实中国人是习惯于政治宗教的,就像他们对“明主在上,天下太平”的兴趣远大于民主和自由,所以太平天国搞政教合一,既不空前也不绝后(当然他们在处理其信仰与传统信仰之间的关系时水平远不如马列主义者们高明),相反,过去25年间政治宗教信仰的淡化造成的失落未尝不是XX功乘虚而入的原因之一。

家园 如果江西瑞金时期毛泽东被左倾势力咔嚓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