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经济学读书心得 -- 科大胡不归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近年来社会上诟病颇多的外资超国民待遇问题根源于当时为贸易逆差救急的需求。1978~1989年间,除了1982、1983年分别出现30.36亿美元、8.36亿美元贸易顺差之外,其余历年均为逆差,1985、1986两年经济过热高潮时,贸易逆差均超过百亿美元。但在遭受西方全面贸易制裁的1990年,我国出口增长18.2%,实现了贸易顺差。从1990年至今,除经济过热的1993年出现122.15亿美元贸易逆差外,我国历年贸易收支均为顺差,正是这一点保证了中国从此没有真正陷入如同上世纪80年代的墨西哥和波兰、1997年的泰国那样的国际收支危机,居功甚伟。
1981年中国曾经这么惨?有谁知道这件事?此事的结果如何,为什么没有爆发重大危机?
说到1980年代初中国经济的窘况,我有印象当时世界银行或诸如此类的一个世界经济机构对中国经济进行了一番调研,写了个报告,预测从当时到2000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可望达到--5%,还煞有介事地说5%也很不容易,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谁熟悉这件事?
我一直是这个观点。
什么客观规律之类的说法,都是扯淡。其实,规律是“认识”出来的。
一个阶段有一阶段的认识,规律罩不住的时候,就必须进一步“认识”更牛B的规律。当然,我说的不是随便修修补补,该换视角的时候就要换视角,否则不会有进步。
看当时的经济增长率并不算低麽。
文革之后,发展经济成为决策层最关心的事情。1978年,提出了建设十个大庆十个千万吨钢铁基地之类的口号,基本思路就是用石油之类原料出口换取外汇,然后购买先进成套设备,建立一系列先进的骨干企业。当时和西方签订了很多合同,需用外汇很多,但是十个大庆不是说有就有的,所以最后计划最后实际是破产了。无力购买成套设备,应该就是这次紧缩中的情况。
顺便说一句,宝钢就是那次洋跃进计划幸存下来并且相对成功的。当年从日本和德国引进设备的规模是空前的,为了给外国专家安排住处,还专门建造了宾馆。当时和后来,对这次引进的批评很多,但是当时,引进的确实是先进技术,外国专家的态度也相当负责,有的设备出了问题甚至让外国专家自杀了——当然,是死脑筋的日本人。
今天中国成了物资生产和外汇储备的利维坦,很多人就不容易想起30年前中国的外汇和物资的窘迫程度,基建规模稍微大点,进口稍微多点,经济就过热,外汇就告急。其实那次洋跃进的引进总盘子,好像也就几百亿美元。
之所以没有变成危机,是因为1981年开始紧缩,搞了个新八字方针,和60年代初的三年调整的八字方针有点象。基本手段就是控制政府开支,缩减基建规模,控制进口。
还有那个5%增长率,其实能够连续20年实现5%增长,在发展中国家已经算优等生了。当时世界上,根本不认为中国这种大规模的经济体能够连续几十年实现接近两位数的增长——中国自己都不相信。当时著名的“翻两番”口号,折算成年率就是7.2%,放在今天就是连保底的8%都不到的低速度了,可当时提出的时候,都说是雄心壮志,不相信的人太多了。
后来之所以大大超过了原来的预期,是因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企业的发展、对外贸易的扩大、还有更后来的房地产、汽车等等,根本就没被多数人想到。中国经济,就这么干着干着就增长了。邓小平说是摸石头,还就是摸石头,通盘计划可能有,可往往最后成功并不是因为照计划做了,而是计划照着现实改了。
具体情况未必准确,当时我连小学都没上。
不客观,何谓真理。
您是人,不是狗。这算不算一句真理。
而接下来的是,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内,他就是真理。而这个真理是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指的是他的适用范围而不真理这个词本身。运动和静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这不代表没有静止。
真理是相对的,这不代表没有真理,或者是曲解真理。
"相近"说明两者同属一类,有共同点,A和B同属于D类;
"是"在中文有两种含义,一是A属于B,如"你是人",二是A等于B,如"你是史节"
如果你能从"A和B属于D,B和C属于E"推导出"A属于C,或者A等于C"的话,偶只能说你在胡搅蛮缠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必须承认一个绝对,正如你的逻辑大厦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上。
你的逻辑和我差不多,但有的时候,你多走了一步。
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说实话是真正为德国人民着想的,不巧太激进,做了过分的事而已!
如果是80年代以前,5%的增长就很不错了。以前,世界上流行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想增长快点还真不容易。
但是80年代以后,国际气候变化了,尤其是美国的经济方向转舵了。货币政策一宽再宽。为中国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外部局面。
再加上中国的公有制和国家发行货币,造成了货币基础上的利率剪刀差。也就是中国发行没有利息的人民币换取贬值的但是有利息的美元。
中国政府自己发行货币,这一项就可以把GDP推高好几个点。这个使得中国有可能做到双位数的增长。
发展的正是好时候。命好,RP到了,拦不住!
后来手头松了一点,有专家提出已经干了一半,扔掉太可惜了,于是又复活了。
前几年流行一种说法:
中国开放后,港台和华侨的“爱国”资本先行,大量涌入,中国经济能够‘起飞’,是从港台侨资本得利多多!而印度、俄国的外侨对回国投资建设都不感冒——印度人回国开发“信息”工业是近十五年的事情;俄国大亨更是把钱都拐到海外。
这个说法看似有些道理,但是从当时中国的经济形势来看,是不是正确/准确?
我觉得是综合结果。
摊子铺好,这是战略构架。而后,由企业个人把事情干出来,这是战术部分。
至于侨资,这是双赢。港台也是得利非凡的。
如果是80年代以前,5%的增长就很不错了?你搞错了
勃列日涅夫说了句:你为什么作出姿态,好像不知道这是有名无实的事情?
勃列日涅夫说了句:你为什么做出姿态,好像不知道这是有名无实的事情?
就是将构成中国一年产出产品,包含农业、工业、服务业,按照美国对应的价格进行计算,那么不就可以得到两国产出的比较了么。嗯,就是项目有点多,这样比较,比按系数进行比较的,靠谱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