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老古董立新功--中国海空杀手锏武器之另类设想 -- 大海
多搞些花活,吓吓人,谁也不愿意打仗,最好不战而屈人之兵。
潜艇航母也应该有航母待遇,自然不会单枪匹马前往战区,周围应有严密保护网。飞艇我可能估计不准确,忘了写一个前提就是预警设备实现国产化,多谢您指正。
另外稍息兄提供说中国已有袖珍潜艇,我也略有耳闻,似乎是提供运输用的,作战性能不强。不过已有飞艇的警戒雷达之用确是意外惊喜。
这样的武器的打击效果不可能与航母相提并论的,如果还要用力量进行护航那就太得不偿失了。鬼子那时候用的这东东不过就向美国本土扔了两颗燃烧弹,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况且您也提到这东东造价高昂,用这份儿经费不如去好好发展核潜艇,那才是对付航母的利器。
不过,说这句话,其实也未必对,好像从历史上看,还没有什么战争是能够完全依靠某种秘密武器取得胜利的。
现在已经是系统对系统的阶段,如果大陆抱着研制几个“杀手锏”就万事大吉,“杀手锏”也许会取得几个战果,但是延伸到整个战争,恐怕作用不大。
就是在发展常规武器上已经没有希望赶超对手。对於全面战争是没有多大赢的希望的,但对於台湾这种有限战争需要的也就是开始的震赫性作用,打久了就是拼国力的时候了。
好像李的龟船对日本海军的优势还是起过决定性作用的。
神风特工队的经验就很能说明问题,毕竟没办法唱主角。只能作为辅助力量。淮海战役的时候的汽油桶大炮也是同样道理。一定情况下管用。但是情况变了就不行了。朝鲜战场上就用不上了
常规武器的发展,有时并不是绝对线性的,利用已经有的知识,认真的试验,实践,是有可能产生跳跃式的发展。常规武器领域,应该避免的是,与对手有较大的差距。拿着大刀长矛与装备后膛装弹步枪的队伍拼命,就很难有胜利的指望。所以说,只要没有全面的代差,在个别领域上落后,并不就是一件“没有多大赢的希望的”的事情。装备本身除了提供一个基本性能外,还有一个使用的问题。战争开始,还有战略,战术的问题。在装备上没有特别大差距的时候,还是有许多因素能影响战局的。
对台的这类型战争,有限还是无限,恐怕还值得商榷。我不知道您在这里对“有无限”的定义。但是感觉,您定义为“有限”似乎牵强。我思考了一下,觉得,如果从大陆不会对台使用核武器的角度上说,似乎还跟“有限”有些沾边。
打仗不可能是一方对另一方制造诡异。我们不能想象一方永远处于未知的状态。这不仅仅是指一种秘密武器在造成了对手的损失之后,也指的是在战争发生之前一种武器的研制阶段。从武器角度说,能保密的,通常是这种武器的制造方法,实际性能,杀伤效果,但是很难对这种武器的用途本身进行保密,完全让对手不知道有这样一种武器的存在,则非常困难。
秘密武器的主要效果,在于其不可防御性。比如在没有导弹的时期,U2侦察机由于其拥有当时难以想象的飞行高度,而让对手的高炮和截击机无可奈何。F117在没有特定雷达的时期,就是隐性的,侦查不到,哪怕他飞行速度缓慢,也不可能击落。所以说,我觉得,如果“杀手锏”并不具备这种“不可防御的”性能,而我们在战争前,却沾沾自喜与自己的“独特思维”,陷入了“闭门造车”的自我陶醉,那么真到战争来临倒霉的只有我们自己。
话又说回来。那些具有“不可防御”的性能的武器,本身,更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正是由于其科技的先进性,与对手掌握的技术产生了代差,而成就了其“不可防御”的神话。
战争初期的震慑作用,我觉得,突然性以及沉重性,要比任何别人未知的武器,作用大得多。所以说,大陆基于现状,将武器装备发展的立足点放到紧跟潮流,尽力缩小差距上面,还是最稳妥的。个别强项努力抢占位置,也很重要。只从对台角度上说,第一要解决的是火力和兵力投放问题上。这两个问题解决,就会产生足够的震慑力。
一直打下去,绝不主动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