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警惕流失的话语权-“公正”媒体新闻解析 1加视频 -- 草纹

共:💬149 🌺25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倒是跟那个扎营的老太太聊过。

这位在白宫对面扎营的老太太,当得知我是中国人后,当时还掏出了一份从中文报纸上复印的报道她的事迹的纸张来送给我。现在不记得放到哪里去了。

她倒不是为了要修改什么法律。她纯粹就是抗议美国政府。

要修改法律,倒不用这么做。发动社区的人给议员写信,估计都比这个有效。

有些东西,你相信能做到,并且去做了,说不定就成功了。^_^

家园 自由主义

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对于现实是无助的:因为话语权受制于钱和权,反映当然是钱权者想让人们知道的事情,这种有选择性的报道自古就有,现在、将来还还会继续下去,跟有多少自由报道机会、有多少种“不同”的声音没有太大的根本关系。

你自己其实早已经给出了回答:

所以,才需要让不同的声音都有表达的机会。是不是?

这是自由主义认为,唯一现实可行的,让人们有可能了解事情“真相”的方式。

也许这个真相,根本就是假相的一种

所以不必执着于自由主义的理想。

看新闻时,知道有这么个事发生了,媒体那些正重其事的记者和专家分析、评论性语言无视好了。自己根据自己的常识理解吧。

家园 个人觉得

首先,在朝鲜,外资不可能在政府不同意的情况下就起这么高的酒店。而且我不知道这个酒店是不是外资独资,很可能有国有资本在里面。这样一来更加不是仅仅是外资的事,而是有朝鲜国家态度在内。

政府肯定要点头外资才能进得来,但是,人家外资愿意投资的是酒店而不是种粮食,这个跟朝鲜政府啥态度怕是关系不大吧?

其次,在这样一个国家,建一座世界最高的酒店,我觉得确实是超越了时代。北京建一个大剧院,上海建一条磁悬浮在中国还有很多人批评,何况朝鲜?所以用这个例子说明凤凰卫视以及日本媒体的不公正,非常没有说服力。

记得当年北京开始建北京建国饭店时,不少人也直说建那麽座豪华的酒店太超前了,老百姓买点东西还得排队,可后来呢。。。

我猜想,草纹mm指的是电视台把这两个画面有巨大差异的新闻排在一起播放而给观众造成的心理暗示效果。

ps。你还继续写美国大选吗?等着看呢。

家园 让言论的竞争为大众提供更全面的资讯?

这和西方式民主宣传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就是理想化。

事实上有两个问题,第一,真正的大众未必会从“全面的资讯”里得出正确的结论,更多的是盲从。例如:汶川地震后数日,成都一条水源被污染的谣言短信导致全城超市里能喝的东西除白酒外被一抢而空,这样的言论能否允许其和政府公告“竞争”以“提供全面的资讯”?

第二,所谓的“言论的竞争”,最后拥有足够话语权的胜利者不一定是正确的一方,但肯定是最有钱有势的一方,从而引导舆论为其利益服务。典型好比华人反藏独,事实摆在那里,我们也努力作宣传,但西方主要媒体就是要偏向老和尚一边,西方大多数老百姓就是听不到华人的声音,这就是竞争的结果,老百姓了解到“全貌”了吗?更别提什么作出正确的判断了。

所以脱离现实,单纯去追求所谓的“开放言论”,甚至对言论不管其对错只要不同于政府就去追捧,只能说是幼稚的理想主义者——如果不是别有用心的话。

家园 全面的资讯,当然未必就是正确的资讯

你看,你说的第一个例子,为什么一个谣言短信会造成这种影响?

我看,原因可以归于几种。

1、无人辟谣。没人能证明那个水源没有受到污染。

2、辟谣的言论不被人相信。一个经常撒谎的人,这时候说,水源其实没有被污染,没人会相信他。

这时候,封锁这条短信有用吗?万一水源真的被污染了,而不知道这条信息的人不就受害了吗?

如果水源没有被污染,那么政府有没有将这个信息及时传递给大众?如果这么做了,为何政府的信息大众不相信,却去相信一条谣言短信?

当一个人同时接收到谣言短信和政府的辟谣消息后,如何做出选择,一、涉及到他个人对于这些信息的信任程度;二、在接收到各种信息后,个人对于个人的行动自行负责。

^_^,我觉得,很多不支持自由主义的人,其实“精英意识”浓厚。他们不相信老百姓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行动;而相信自己的选择比老百姓的选择更合理。^_^

是不是?

家园 偶这里只是想解析新闻的论据,构成和结论,

以及如果是歪曲的结论,是否损害了本国(中国)利益,丢失了自己的话语权。同时,偶也怕自己让各种咚咚无分别流入大脑保存起来,就做个备忘。

另外,我的讨论前提在文中已作交待

朝鲜目前的政治体制优劣另当别论。

回答一下您的问题。

首先,在朝鲜,外资不可能在政府不同意的情况下就起这么高的酒店。而且我不知道这个酒店是不是外资独资,很可能有国有资本在里面。这样一来更加不是仅仅是外资的事,而是有朝鲜国家态度在内。

从现在朝鲜的体制来看,肯定有政府的同意,不过引入外资,对于朝鲜经济来说是好事情吧。而且对于最大的烂尾楼柳京大楼以前的投入资金从无法收回,到还有回收可能,有没有国家资本在内,新闻里没有提,由它列的证据推不出最后那个结论。

其次,在这样一个国家,建一座世界最高的酒店,我觉得确实是超越了时代。北京建一个大剧院,上海建一条磁悬浮在中国还有很多人批评,何况朝鲜?

好像有点偏题了,北京的大剧院,和上海的悬磁应该是国内投资吧。朝鲜是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引入国外投资。是两种性质的话题。

所以用这个例子说明凤凰卫视以及日本媒体的不公正,非常没有说服力。

偶并没有以凤凰卫视,或者日本媒体为目标。只是想找些看似有道理其实不合逻辑的倾向性新闻,做点整理。平时看到蛮多的,不记下来也就忘了,而且为方便说明给大家,最好是中文的。那天在youtube上偶尔看到这个,就记一下。

家园 柳京饭店

柳京飯店(朝鲜語:류경호텔,柳京호텔),位於北韓首都平壤市,是一幢未完工的摩天大樓。柳京飯店以平壤的古名“柳京”為名。大廈為三角金字塔式建築,斜面角度為75度,高105層330米,樓面總面積360,000平方米,混凝土結構。柳京飯店原來打算成為擁有三千間房間,全球最高之飯店,並預計在1989年開幕。大廈工程1982年起展開,1992年完成結構工程後停工。如果建成,它將是世界上最高的飯店、第七高的大樓、還是世界上位於紐約和芝加哥以外的首個高於100層的建築。又可以額外再擁有世界最高飯店、世界最大飯店、世界最大金字塔型建築、世界最多樓層建築物等四項建築紀錄。[1]柳京飯店平頂後一直是平壤最顯眼的地標建築,不過這個工程在北韓成為禁忌,平壤的地圖上都沒有標籤。目前未有裝上窗戶及外牆模板、亦無任何內部裝置,在停工近20年後,已於2008年4月恢復興建。

[编辑] 歷史

柳京飯店始建於1987年,最初預算花費7.5億美元,這是北韓總GDP的2%。飯店的建設是北韓政府對當時“亞洲摩天大樓熱”的跟風,尤其是對韓國在新加坡投資興建史丹福飯店的回應。最初北韓政府是想通過柳京飯店引進第一批西方投資者,並表示投資者會得到關照,可以在飯店中添設賭場、夜總會等休閒場所(另一說法為北韓和南韓合辦奧運做準備而建[2])。北韓政府對柳京飯店十分自豪以至於在工程還未動工時就已經將柳京飯店加到地圖中了,在工程施工期間就發行了飯店的郵票。

柳京飯店建成後準備舉行的第一個事件是1989年6月的世界青少年和學生節,但等到時間到時,飯店卻遠沒有建成。在施工了5年後,建設因各種問題而徹底中止,中止建設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資金和電力。最讓人不解的是,當時北韓每年的觀光客約只有130000人,到平壤的約只有三千人,實在難解為何需建造一座有三千個房間的飯店,通常解釋此為北韓向外炫耀自己國力的目的。這麼多年來,柳京飯店的建設從來沒有恢復過,項目被徹底遺棄,在樓頂上空留著一座吊車。

雖然在1992年停工時,混凝土空殼建設已完畢,但它的安全性從來沒被驗證為可供人居住,大樓沒有裝上窗戶及外牆模板、亦無任何內部裝置。極差的混凝土質量致使大樓地基沉降,就算要恢復建設也需對框架進行重新翻修,如果要供應該樓之電力,將足以導致整個平壤停電。

北韓政府仍然在尋求外國投資,金額大概為3億美元。估計北韓很難吸引到投資者,因為政府對遊人來北韓旅遊政策非常緊,每年只允許接待大概 130000個遊客,其中來平壤的約只有三千人左右,幾乎等於沒有。更糟的是北韓常年的干旱、飢荒將導致這個五星級飯店運營起來極其困難。

今天,幾乎沒有北韓人願意向外人提起柳京飯店。原先在動工前就登上地圖的柳京飯店,如今也從官方發行的地圖上抹去了。當地導遊視此建築為一大忌諱話題,通常向遊客聲稱不知道飯店的位置。

柳京飯店未能成為全球最高飯店,但是卻成為全球最高的廢棄建築物,並且已保持此項紀錄超過十年。儘管現今官方地圖上都不會标出這一建築物,但在由Google提供的衛星地圖服務中,可以清晰地看到。

引自中文维基。

--------------------------------------------

这样背景的饭店,让媒体有这种反应非常正常,说不上有什么歪曲。即便没有任何agenda的人,只要知道这个酒店,都会这么质疑的。所以这不是一个好例子。

不知道你对这个饭店建在一个全球最贫穷之一的国家中的看法是如何的?

家园 中文维基词条的本身立场不正

它没有提到饭店开建的时候朝鲜的经济并不差,仍旧有苏联的廉价能源供应。在那个中国人均GDP只有800的时候人家是2000多(当时南朝鲜的估计,南朝鲜同时的GDP是4000左右)。

它停建的时候所有的主体工程都已经结束(topped out),只差机电和内部装修。当时朝鲜经济已经步入困难期但并非没有能力完成这一单一建筑。人家毕竟是工业化国家,只是能源和原料短缺而已。

除此之外,该词条也数据混乱,一部分说1982年开工,另一部分说1987年,内容充满了道听途说。如果不出所料的话很多内容直接来自美国和南朝鲜的各种官方、半官方“研究机构”,就象七八十年代台北的“研究机构”写“中南海秘辛”一样。

家园 关于gdp

我查到朝鲜87年的人均gdp是800多。

http://www.google.com/url?sa=t&ct=res&cd=2&url=http%3A%2F%2Funstats.un.org%2Funsd%2Fsnaama%2FresultsCountryDLoad.asp%3FCCode%3D408%26Year%3D1987%26SLevel%3D99%26Disp%3D&ei=_c9SSM6XMZXKetKKsJoP&usg=AFQjCNGjlaOBNb4NEvtSvpgPgeQckSV7OQ&sig2=dGts7q_e403OtYdBVyTpEA

即便如同你所说的朝鲜那时还不差,用占总GDP的2%来起一间饭店也是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

这个词条的1982年大概指工程开始筹划的时候(英文版中无1982的时间),87年是开始建筑的时候,大概并不矛盾。

当然,我的分析是在维基资料基本正确的前提上。如果你有朝鲜方面的资料和数据,我们还可以继续探讨。

家园 问题可能在对话语和话语权的理解上

下面是wiki对话语的定义:

Discourse (L. discursus, "running to and from") means either "written or spoken communication or debate" or "a formal discussion or debate" [1]. The term is often used in seman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In semantics, discourses are linguistic units composed of several sentences; in other words, conversations, arguments, or speeches. In discourse analysis, which came to prominence in the late 1960s, the word "discourse" is shorthand for "discursive formation", which is what Michel Foucault called communication that involves specialized knowledge of various kinds. It is in this sense that the word is most often used in academic studies.

Studies of discourse have been carried out within a variety of traditions that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structure and agency, including feminist studies, anthropology, enthnography, cultural studies, literary theory and the history of ideas. Within these fields, the notion of discourse is itself subject to discourse, that is, deb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ialized knowledge. Discourse can be observed in the use of spoken, written and signed language and multimodal/multimedia forms of communication, and is not found only in 'non-fictional' or verbal material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following the work of Michel Foucault), a discourse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nstitutionalized way of thinking, a social boundary defining what can be said about a specific topic, or, as Judith Butler puts it, "the limits of acceptable speech"—or possible truth. Discourses are seen to affect our views on all things; it is not possible to escape discourse. For example, two notably distinct discourses can be used about various guerrilla movements describing them either as "freedom fighters" or "terrorists". In other words, the chosen discourse delivers the vocabulary, expressions and perhaps also the style needed to communicate. Discourse is closely linked to different theories of power and state, at least as long as defining discourses is seen to mean defining reality itself.

This conception of discourse is largely derived from the work of French philosopher Michel Foucault (see below)

您当然知道这是一个六十年代兴起的左翼词:产生于欧洲,被美国高校自由左派放大,最后进入媒体和日常运用。不同意这个被用烂了的词的含义的人,可能认为这个词和话语权只是左派学术的黑话,或者说对一种研究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信仰(?)。

正像wiki 说的。defining discourses is seen to mean defining reality itself。为什么这样?因为话语分析和话语权的探讨很大程度上本身就是一种话语实践(自由左派?法兰克福学派?福柯派?)。它并不注重“事实”(很多人根本就否定有话语之外的“事实”,但并不是说要像cult那样故意扭曲事实),更注意媒体、对话、文字中的“权力关系”。

也许草纹这个例子确实不是那么切中“事实”全貌,但是它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事实”是什么,而是在于找到:1、an institutionalized way of thinking;2、the limits of acceptable speech;当然还可以不那么准确地换成思维模式、权力关系、操弄“真相”的方法等说法。

如果您根本不相信这些文科的高校的左派的看问题的方式,那么其实也不必在意了。不过,愚笨如我,认为这样的分析角度在某种程度上是有效的。

当然,您也可以说是有限的

家园 你提供的链接无法链接

如果当时朝鲜是800,中国该是多少啊?

家园 你点第二个链接吧,是个excel文件

http://www.google.com/search?q=north+korea+gdp+1987&sourceid=ie7&rls=com.microsoft:en-US&ie=utf8&oe=utf8

家园 87年北朝鲜2000$/人,太吹牛了。
家园 并非别人自己吹的,而是第三方估计

朝鲜从来没公布过自己的经济数据。不过即使现在的平壤比1990年的北京和上海也强很多,人家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普遍不错。

家园 这些背景知识偶没有,不过

从您引的Wikki来看1987年北朝鲜的经济状况还是不错的。

柳京飯店始建於1987年,最初預算花費7.5億美元,這是北韓總GDP的2%。

GDP= 7.5/0.02 = 375

以当时人口2200万(google到的也许有误差)来计算。

人均GDP = 3750,000,000/2,200,000 = 1704.54(美元)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如楼下雷声所言,Wikki的文字描叙部分有偏向性。引用来作论证恐怕不太合适。

它没有提到饭店开建的时候朝鲜的经济并不差,仍旧有苏联的廉价能源供应。在那个中国人均GDP只有800的时候人家是2000多(当时南朝鲜的估计,南朝鲜同时的GDP是4000左右)。

当然这里和您关于北朝鲜状况的讨论,本来不是在我的题目范围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