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方法是否合理? -- 与风共飘
风险等于0。。。
设备在可见的未来,是没办法撤的。。。。恐怕要全部废弃了。。。人员上高地就完了,一点事都没有。。。
其实,他们怕的是滑坡体导致的浪涌。。。。这点才是关键。。。但做事能没有风险?
这个更说明要继续挖,减少多出的几千万方水,早几天泄洪。。。
二次开挖, 是没办法的事。。给前面的错误买单。。。根本不是什么不敢坚持科学,关键是坝体结构不明,如何科学?那都是瞎猜。。。。如果石头多,冲刷作用不明显,咋办?
还有40米。。。
希望下面不要全是泥。。。。否则,那就是一泄而下,势不可挡。。。
祈祷流速降低,没什么大事。。。
大家安好。。。
(1)
(2)
(3)
从上面三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5月24日,水位=732米,对应库容为约1.7亿。
因此,1.5亿库容泄洪的想法属于压根不可能(5月24日开始施工时的库容已经超过这个了),没有办法把泄流槽挖到当前水面之下的。
而1.8亿库容泄洪的想法虽然理论上可以,但是,这意味着泄流槽基本上要挖到很接近5月24日时的水位,这至少意味着,一旦水位出现突涨,施工人员就是灭顶之灾,从安全性上不应采用。
况且,从下往上挖,更没有任何问题。。。
最危险的一亿立方米的水已经放掉了吧?
也许我说的突涨和你想的突涨不一样,我澄清一下
我说的突涨是
(1)上游降雨量为2mm时,坝前水位将上涨1m
(2)2mm的降水量在雨季的四川是不需要几个小时之久的
此外,在下雨的时候,天气的恶劣会导致直升机很难运载施工部队离开坝顶(记得,5月24日~26日之间就是因为降雨和天气不好,施工部队是徒步上去的),这样的话,对施工部队风险太大
有这么算的吗?你要是上帝就好了。。。一下子把边上的全堆一起。。。
那时壅塞湖还剩7000万立方米的水了。
一边呆着就可以了。。。你看现在他们不是还在那呆着吗?只是撤了部分人员而已。。。。
(1)5月24日前后,坝前水位平均一天上涨2米,这个速度应当是急剧上涨。因为在天气不好的状况下,700名官兵是无法在一天半天内通过机降撤出的。
(2)这是堰塞湖,地质结构并不稳定,存在溃坝的风险,不是人员上高地就能避险的,“一点事都没有”的判断不科学,有些想当然。而且,“做事能没有风险?”不等于“做事可以不考虑风险”
(3)即便冒巨大的风险,挖到735米,早几天泄洪,带来的好处究竟是什么?让大家少担心几天?我们已经看到,多出来的几千万方水已经安然泄洪了,目前高程已经在5月24日时的732了。
(4)“如果石头多,冲刷作用不明显,咋办?”在梦里胡笳:【收集整理综述】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方案的依据和变化一文的第4节中,施工部队已经通过开挖,发现了堰塞体中有“很多的土和沙”,修正了最初“石质结构”的认识
谁都不知道这坝体...所以,原来水越少越好...
第二次就只上去了200多人...现在还有不少在那呢...
风险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