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有关地震预报,简单说上两句 -- 电子赵括
原文:高性能计算技术及其应用
理论上能和不能是一个概念,理论上能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准确率太低是另一个概念,
理论上能、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准确率可是应用成本(风险)太高是第三个概念。
第三个概念是决策人的问题,第二个概念是工程技术人员的问题,百姓目前更关心的是第一个概念的结论吧。
就未来说啊,“在最近的两个月以内,可能会有6级以上的地震。“
那政府就统一发放包括口罩在内的地震急救包,然后宣布一切高空、高危作业、工程停止、停建。职工上班时间酌情减半、或者依照公司现状酌情半数轮换。学生上学时间室内课程全部取消,全部安排室外运动课程,或者直接开办校园室外抗震运动会。学校操场小的话就直接开展市区内的室外的马拉松比赛,天天跟那跑让孩子们根本没心思想别的,目的就一个,小孩儿别想呆在室内,根本没心思早恋。
小区里,居委会组织小区群众露天活动露天歇息,上午打扫卫生下午开展小区内羽毛球联赛,兼小区美食大赛,晚上开展小区内歌咏比赛,选美、民主演讲除了反党什么都行,冬天展开保暖工作,夏天展开避暑驱蚊工作,每星期组织演习。组织街道居委会和当地党员干部,保护治安,再抄几个贪官的家把钱拿出来补贴群众的饮食饮水。媒体报纸记者什么的也都别闲着,什么提气报什么,再来点各小区里的美女照片,另多少也来点恐怖的阴暗的,食物得跟上,卫生排便得做好。电源电路得分配好。
地震警报解除后恢复社会正常。(别忘了再养几个贪官,下次地震预报时有用。)
2004年4月6日在该异常区内(Lat=36.59°, Lon=70.85°)发生6.8级强烈地震。此后该课题组进行了继续跟踪研究,在2005年6月的《超级计算通讯》的论文“欧亚地震带地区的时空扫描”中又明确提出:“在未来2年内还可能再发生大地震。”在该文的预测区内最终发生了这次南亚大地震(而所谓的大地震,国际公认为七级以上地震,这次地震的震级为7.6级)。
看这地区和时间范围。
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
任何单位或者从事地震工作的专业人员关于短期地震预测或者临震预测的意见,应当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按照前款规定处理,不得擅自向社会扩散。
这个规定可能需要重新讨论。可能应该增加相应的透明度,便于了解真实的预测水平。完全晤着,看起来效果也不好。
这连中长期天气预报的水平都不够,要做到短期天气预报那种80%左右的准确度真可谓任重道远呵。
自己有些较真了。不过,赵括同学如果能像奔波儿那样稍微全面、系统的写一些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严格较起真来,很多人在这些事情上,尤其是某些地震局在职或退职人员,是不遵守这项规定的。
普通社会人员,更是在得不到准确信息的时候,倾向于各种直观的民间传闻,其实会造成更多的混乱。
更大的问题是,民间在得不到经常性的提示性警告时,会逐渐得忘记世界上还有强烈地震这一可能。比如各种房屋建设,如果地震局能经常性地发布些低烈度警告,那至少有钱人和有能力的单位,可以把自己的房子造得结实些。
相信以后这些会得到改善的。
开个帖子一次过列出来,总是藏着掖着打游击,别人可整理不出你的论点
一直在看您的文章,才知道您以前在地震系统工作过。我爸爸是个老地震工作者,搞了30年地震预报。由于从小就经常去地震局,所以对做地震工作的人都有一分天然的亲近感。在这里特别感谢您对地震预报工作的理解,这样的文章对澄清一般民众对地震预报的误解实在是太有意义了!
兄弟,要地震了你还敢让人上半班?
不过你的态度倒是蛮好,哈哈。显示出了成熟的风范。要是字数多些,我就送花了
让地震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吧:)
不能闲着:)
你的第一其实是说即使震级预测差远了但也是成功的预测.就是好啊就是好.
5级和7级能量差多少? 你怎么不按您的第二里面的原则说说数字,谈谈烈度? 通常, 一个是较轻的损失,一个是房倒屋塌, 人员死亡. 我要是预测近期暴雨100mm, 结果第二天来了2000mm, 我可不会说:看看, 不按我的成功预测, 全城现在都在水下两米了吧. 不过, 下一次我会预测100-8000.
我倒是同意您第二点关于预报作用的说法.当然, 要尽可能基于有根据, 非蛤蟆派的预报.
第三, 我先前之所以建议耿先生在诸如西河等处"立此为证"时地址只写"东南西北", 其实一方面是徇私想给他降低点难度, 另一方面也是考虑技术上的可操作性,包括您越俎代庖的部分. 放放不带弹头的马前炮,实在是于己于人都有好处(私见).
技术上讲, 我前文中有些地方提到的预报如果能更明确为短期, 临震预报, 应该能使问题更清楚点.
和老人家是同行,也是我的荣幸。替我问老前辈好。
基本同意刑部的说法,但是有一些话不得不说。对地震预报,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一概肯定。现在否定的一面声音太大了一点。说地震可测往往容易被打成文科、民科,是少数派。俺就和少数派一起陪绑吧。先说明一下,俺是工科加理科,当然不是搞地质科学的,有些NAIVE的观点,挨点批也是难免的。俺做好了准备,不过,探讨一下还是可以的。俺讨论这类问题不分对象的,所以,如果有朋友有不同意见,尽管提出,俺不会计较,能学到点新的东西,俺谢都来不及。
先介绍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说得比较全面。太长,就摘文中的主要观点。
地震预报的中国经验:李四光坚信可预报
另外,强地震的中长期预报和地震预测的难度都应该让群众知晓。可以提高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及时做好应震准备。如果群众提前有所预防的话,可以减少很大的损失。有所准备的话,可以采取很多措施,比如临时加固屋子、屋里搭个防震支架,酒瓶倒立预警,备好地震救急箱,急救措施方案等土办法,地震时反应可以快很多,到时那怕反应快一秒,有准备的话结果也会大不一样。不是有个学校由于准备充分,地震中没一个孩子伤亡么?
地震预报最好是权威机构发布,但也要确保权威机构履行职责义务。地震预报可以用概率预报的方法,适度允许误报,漏报要分析情况,合理对待。这次地震前一点迹象没有是绝对不可能的。最多是没观测到。现在的好多说法好象是在为地震局开脱。如果他们对技术水平和能力不够、没有观测到地震有所愧疚的话,我一点也不会怪他们。但他们的说法,不免让人觉得太官僚了。人命关天,这样的事轮到任何人头上,都不是轻松的事。死去的人们会说,哪怕误报十次,也不会抱怨。不是说有中期预报么?当地有几个人知晓?当然,预报需要建立在人们对地震有理性认识的前提下,这需要更大规模地普及地震知识,防止不必要的过度紧张。这次,地震局领导对不同意见一概否定、网络上把相关学者打成民科的做法,而不是探讨从中有何可以借鉴的,让人不得不对地震局是否官僚化了产生疑问。
体制的问题
再贴两个关于地震预测的帖子:
1.地震预测研究的技术路径之争 (这篇文章对技术层面讲得比较多)
但令池顺良感到遗憾的是,虽然早就观测到姑咱台的应变异常,他也曾向中国地震局打报告,希望能够加密布设仪器进行观测,但因种种原因未能等到答复。
2.地层电流地震预报理论引起关注
各地震研究单位运用各种方法来研究监测地震前兆。常用的仪器如:地应力仪、地磁偏角测量仪和地温、水温、水位数字化观测仪等。把得到的地应力、水氡、磁偏角均值变化曲线图,以及水温、水位变化图汇总,来分析是否有发生地震的可能。
现代科学创造了很多测试手段,有些只是我们没想到。在我们没想到之前,不要轻易否定。如果地震预测一定要震级、地点、时间同时准确的预测的话,那就太难了。饭要一口一口吃,不可能一口吃成大胖子。中国的地震预报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对余震的预测也是相当准确的。(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地震不是不可预测的)对中国的地震学者,我们应该更多地给予理解、支持和鼓励。对地震预测也要有信心。毕竟,地震不是UFO。
一个是学术问题,一个是政治问题。
就学术问题而言,虽然现在对地震还不能做到准确地预测,在时间、空间跨度,规模大小等方面尚有很大的改善余地,但随着科学家所掌握的科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精深化,对地球物理,地质科学了解的深入,终有一天能达到天气预报这种程度的。
但政府发地震警报又是另一回事了。假设地震预测范围比较大(时间跨度为1到2年,地区跨度为数千平方公里到数万平方公里,震级为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是70%),政府难道能让几千到几万平方公里内的人民露宿街头1到2年?这显然是不具可操作性的。
如果形成了震后追究政府(不发警报)的责任的机制,那么为了逃避责任,它一定会根据地震局的预报发出地震警报。这样,不管最后震还是没震,政府都不用承担责任。那么地震局呢?他也一定会发出地震预测。除非法律上规定预计多少级以下不用报。因为如果有异常而不报警,事后他就有可能被追究责任,为了逃避责任,他会时刻发出地震预报。因为不发他会被追究责任,发了就不会被追究。人都是一样避害趋利的。
那结果会是怎样一幅情景?中国大地上一年到头到处都有在街头风餐露宿的人们,正常的工作秩序将完全被打乱。人民天天生活在等待地震的恐惧中。
这就是那些认为地震可预报、政府不发警报就是失职的人所期待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