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答胡不归兄之命题作文:中国政体形式之理论探讨 -- 楚无邪
你是指对岸的陈SB么?那确实是法律管不了道德束不住啊,西式选举制度生搬硬套的结果就是出现这么个不在乎青史留名也不考虑整个社会的前途只想着自己捞钱的怪胎,俺也只能哈哈哈。
http://www.cchere.net/topic/1655034/2
工人阶级有好几亿人,不可能都来具体领导吧。那么是说国家各级领导人都必须是当过工人的吗?哪些人算是工人?所有不雇用其他工人的人?那私人公司经理算工人吗?股份制企业董事长?
风险投资算不算“劳动”?该不该获得合理的分配?多少算合理?谁来决定?
[/QUOTE]也许每个人心目中的社会主义都不一样,而且有权利参与宪法的修改来重新定义社会主义,甚至改成别的主义。但是在此之前,只能以宪法为准。[/QUOTE]
为什么一定要有个主义呢?我看还是胡适说的:多谈些问题吧。比如弱势群体的问题,城乡差别的问题,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然后具体思考解决之道。
得专业人士理论思考,人民群众实践中探讨,假以时日,才能形成像美国的“州和联邦之间的。。。历史形成的稳定关系。”
三段里面中间一段peer review不知到底是怎么运作的。peer review产生省部级高层似乎确实是最好的方式。但是现实和理想还有多远呢?
另外最高层恐怕也不能简单说是上代指定,有那个意思,但具体的准确的运作方式还是比较讲究的。我估计是政治局常委之间商议妥协的结果。确切地说,是上一个最高层集体指定下一个最高层集体。强调集体是避免个人独裁。这个集体是小集体。另外,最高层的运作非常重视延续性和稳定性,带有强烈的传帮带的痕迹。不清楚的是对于最高层的产生,整个政治局甚至整个中央全委是否发挥一定的作用。
总的来讲,此文别开生面,令我耳目一新。
政绩的诱惑自上而下递减,选举的压力自下而上递减,对于中层官员,就两边都够不着了。
也许靠加强法制监督与权力制衡吧。好在中层人数有限,权力也有限,处理起来相对简单一些吧。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因此是由共产党来领导。宪法和党章都阐述了如何领导,你的帖子也已提了很好的意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人阶级可能需要重新定义。70年代末,邓小平说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那时知识分子为进入了这个阶级高兴得很。现在如何就难说了,如果不在工人阶级里而能够“先富”,恐怕很多人就不愿在里面了。
我以为主义之争就是利益之争,而且相信世界上的绝大数人不是傻瓜,为了不能当饭吃的主义去争个你死我活。问题如果只是谈,那当然是高雅得很,但我不知道胡适先生究竟谈出了什么名堂,只知道他最后跑到一个岛上去了,没解决什么问题,郁郁而终。
你提的其它问题,我没有能力回答。
中国现在是集体领导体制,几位常委在各自领域都算是NO.1 or 2吧。
据说习李都是peer review选出来的,当然最后上位还得靠禅让。所以即使最高层也有同行评议的机制。
前年,俺的导师问俺,你们中国的共产主义是个什么样的呢?俺说,俺门的共产主义并不是你们所知道冷战时的共产主义.现在俺们是没有主义的实用主义,基本上是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儒家文化,道家无为之治的混合.基本上属于中华文化的新探索,大约需要五到十年吧.先在看来,五年足以.自豪
这方面我也是很晕乎,不知道要往什么方向走。
从传统来讲,监督权在封建中国也是满重要的。
因为早期领导与成员都是工农,但执政后如何继续保持呢?
中共就是因为操作上遇到了解不开的难题,所以才有现在的改变的。在左派解决技术问题前,中国的车头是不会再向左转了。当然也不会向右,就这么弯弯曲曲的见着石头绕过去地往前走,不也挺好嘛。
同你看法相似,高层同行评议和基层民主选举,是我认为较符合中国国情的官员继承办法。
在4.这里,我看是下代最高领袖及领袖层由上一代领袖层指定更合适些。可以说是现代禅让,一代让一代,而不仅仅是一人让一人。
当然很多细节问题,比如提到的高层与基层(相就官员任免而言)的界限,依据怎么样的管理规模或其他标准的界定,可能只得就事论事了。
人性中有善根,也有恶种,不能搞一刀切。要详加分辨,才能因地制宜,抑恶扬善。
中国的政治体系,权力太过于集中,监督和制衡机制力量太过于弱小。虽有行动力,但疏于监察,这也是一些荒唐事层出不穷的原因。我觉得公检法系统要独立出行政机关,削弱政法委的权力,法律系统得单独管理。强化人大和政协,不能让人大老是橡皮图章。其实土共建国时设计的体制如果好好操作,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民主制度。
行政机关人员任免上,同意楼主意见,基层民主和中高层推选结合。地方上,民选市长,地方人大有罢免的权力,上级政府有因重大失职和其他事由免其职的权力。
但是党和政府的关系,比如说市长和市委书记怎么处理。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至于软实力,精神层次,我不担心。理论再漂亮,没有成效,就忽悠不到什么人。只要中国在前进,发展顺利,就没有放弃自己道路去走一条前途未知道路的道理。发展顺利,人民觉得还不错,我们就可以把已经取得的经验总结出来,贴上好听的标签,当我们的“普世价值”用。比如说前几年有人嚷嚷过的北京共识。只有以成效为依托的理论才有说服力。如果欧美的民主体系都弄成像非洲或者印度那样,哪里会有这么多普世精英?
西方的情况,美国的情况,不论州和国家的选择方式具体有多大差异,总的来说都是民选产生的。
而你设想的,是三套完全不同的官员产生方式。这三套方式,不可能并行不悖,尤其是这三套方式还是针对同一个人群。
古代的官员和皇帝,是针对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群的。所以可以使用两套方式,并在一定时间能同时存在并运作。而现在的中国,基层官员--中高层官员--国家领导人这样的升职过程,应该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和百姓心中所认可的正常观念。
就像楼上诸位提到的,你这样的系统,无法解决阶层跨越时的公正性,合法性,可行性等问题。处于临界状态的官员,很可能要饱受双方的压力,但也可能干脆只选择讨好一方。这样就可能造成两个结果,要么是上司丧失对地方事务的控制和指导权力,导致地方势力壮大,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要么是官员为了升迁,迎合上意,那样基层的民主意义则会被大量削弱。按你的设想,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现代社会,专业分工日益精细。政治管理方面,别说你说的高层,即使是在地方上,那些专管某些方面,比如工业,卫生,环报等的官员,也需要很高的专业素养。(当然目前中国这点做的不是很到位。)而这些人,让最底层的那些村长,镇长升任,未必是一个好选择。
所以说,一个优质,健康的公务员体系,才是维系一个国家的根本,美国也是依靠这点,而不是有些一窍不通的总统。
我的看法就是,整个公务员体系,没有必要变化,但显然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良。而最基层的,比如村长,居委会,最多到乡镇区级,可以实行选举;并且他们一般不能具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而候选人最好是些年龄较大,有经验的人。那些希望从政的年轻人,还是应该去当公务员。这样,可以防止职业政客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