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奥匈帝国军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系列 -- 蒂罗尔射手
因为他本人在各个小说里对于巴尔干各民族的心理描写入木三分。任何研究巴尔干人精神领域、各文化之间的交织和冲突,各民族之间相互对彼此的感觉的时候基本都跳不过他了。他还有一个小说《1920年的来信》(letters come from 1920),写的也是类似内容。
如果找一个跟他差不多的中国作家的话,他很像《阿Q正传》时的鲁迅,都是看到国民精神世界里的问题,都是毫不留情的暴露出来,也都是感觉到人性和精神领域的无逻辑性和不可操控性。不同的是鲁迅战斗精神更强一点,而安德烈奇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和逃避(他的小说里就以我所知,基本从来不缺乏逃避的角色,逃美国,逃外地的都有)
所以铁托很欣赏他,因为铁托毕生都被安德里奇指出来的问题折磨。但是安德里奇本人很反共,比较忠于王政。所以很不喜欢铁托。这也是历史的吊诡吧
不是个坏人。联想到今天的中国,这个评价很让人会心一笑啊。哈哈
呵呵
学东欧语言文学的么?还要被迫写读后感。
平时倦怠,不能学商,只好学超大冷门的历史,自掩面目中...
读这本书是因为注了巴尔干史课
后来才知道Windward就是主编/歌剧院幽灵大人。那篇文章在偏执性的情绪基础上进行材料选取和讨论,后面的讨论干脆把论坛上的争端拿来说,跟上次卡廷那篇文章一样,合着人家也没法回帖。他写别的还好,一旦跟“俄”或者“共”沾点边就变味了,观点正确错误不说,语言学术范儿丢了情绪化了也不说,不少地方逻辑就有问题,比如说“开战时德国和苏联飞机数量比为1:1,很快变成3:1,所以不是物资不够,是苏联打仗太烂”之类,难道他真的不知道除了数量比,还有质量比的问题么?
我以前也是看到就买,如果就这样下去就太令人伤心了(而且还变贵了……)。
现在意大利的国名才真是那块地方的古称
哈哈
一直在买战研看,但现在越来越不好看,情绪化严重,尤其这期的那篇文章。不严肃。也决定从这起以后不再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