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蓝色的浪漫 -- 晨枫
60岁?我一直以为她大约30岁就死了呢。其实三部曲电影中我一直是喜欢皇帝的,现在一看茜茜居然活了60岁,更加同情他了。他一定被折腾的够呛。
铁手真小气
而且晨大的图片很少能全部打开的,急死人啊!
我的图都在Flickr,要么都能打开,要么都打不开,怎么会有一部分打不开的事呢?
老皇帝挺抗折腾得哈,值得同情。
先说一下博马舍,这也是个奇人,去看看维基百科的头衔:
http://en.wikipedia.org/wiki/Beaumarchais
Pierre-Augustin Caron de Beaumarchais (January 24, 1732 – May 18[1], 1799) was a watch-maker, inventor, musician, politician, fugitive, spy, publisher, arms-dealer, and revolutionary (both French and American). He was best known, however, for his theatrical works, especially the three Figaro plays.
巴黎巴士底广场附近的博马舍像
博马舍也葬在巴黎著名的拉雪兹公墓
Hotel de Beauvais,莫扎特7岁随父亲去巴黎演出,居住于此,也在巴士底广场附近
博马舍的费加罗三部曲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姻》,《有罪的母亲》。《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写的是伯爵看上了美眉罗西娜,但是美眉的监护人巴尔托罗医生也想娶罗西娜,在理发师费加罗帮助下,娶到了美眉。《费加罗的婚姻》中费加罗成了伯爵的男仆,爱上伯爵夫人的女仆苏珊娜。他们准备结婚时候却被伯爵阻挠。伯爵对于自己的夫人罗西娜不忠,却想勾引苏珊娜。后来苏珊娜和伯爵夫人设套。伯爵夫人半夜化装成苏珊娜跟伯爵约会,伯爵中计出丑。最后请求宽恕,被夫人接受。而费加罗和苏珊娜也消除了误会,准备成婚。全剧在皆大欢喜中结束。《有罪的母亲》是说后来伯爵和伯爵夫人各自跟自己的情人有了一个私生子。涉及到爱情和继承权的争斗。最后费加罗和苏珊娜夫妇出来给伯爵一家解决危机。《萨维利亚的理发师》的歌剧有罗西尼的名作,《费加罗的婚姻》则因为莫扎特的作品在歌剧史获得了比戏剧界更大的名气。第三部没有著名的对应歌剧,可能是因为它的内容太反传统道德了。
博马舍写了《费加罗的婚姻》,自己凭着自己的种种本事,克服了障碍,使得本剧在1784年首演,风靡一时。第二年就有德语译本传到了德奥地区。莫扎特本人也有一本,一直到他死后清点遗物的清单里面还有这部剧本。
另一个促使达蓬特和莫扎特合作写《费加罗的婚姻》的动因是别人在《塞维利亚理发师》上写作歌剧的成功,这人叫做Giovanni Paisiello,他的这部歌剧题献给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二世,1782在圣彼得堡首演,1784年在维也纳演出也获好评,因此他从奥皇约瑟夫二世那里拿到了另一部歌剧的订单。不过1816年罗西尼写出了同名的歌剧后,此人就被人遗忘了。真是世事难料呀。
要说到这个奥皇约瑟夫二世,大家看到他应该在《Amadeus》中。不过他的历史功绩在于他同情启蒙运动,在任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废除农奴制,废除酷刑,放松了新闻检查。还有一个改革,就是为了避免浪费,使用可重用棺材,就是把死尸放进去,拉到坟坑的上面,打开下面的活板,把死尸倒进去。然后棺材运走去装下一人的尸体。这个在电影《Amadeus》莫扎特下葬时候可以看到。
从网上google来的约瑟夫二世的画像
这幅是意大利画家Pompeo Batoni的作品,左面是约瑟夫二世的弟弟利奥波德(后来约瑟夫二世死后继位为利奥波德二世),右面是约瑟夫二世,左手下的书是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体现了他的开明思想。背景是罗马。此画当是在哥儿俩在罗马旅行时候所画。在美泉宫和艺术史博物馆都可以看到这幅画。
即使是约瑟夫二世这样的开明君主也受不了《费加罗的婚姻》,所以他禁止博马舍的此剧在维也纳上演。但是他并不禁止拥有剧本和阅读它。
为了让歌剧过关,达蓬特做了比较多的修改,删掉了原来剧中比较敏感的东西。比较重要的一处修改是原来戏剧中费加罗的独白(从维基搬来):
No, my lord Count, you won’t have her... you won’t have her. Just because you’re a great nobleman, you think you’re a great genius! Nobility, riches, a title, high positions, that all makes a man so proud! What have you done for such fortune? You went to the trouble of being born, and nothing else. Otherwise, a rather ordinary man; while I, good grief! lost in the obscure crowd, I had to use more skill and planning just to survive than has been put into governing all of Spain for the last hundred years.
I throw myself full-force into the theater; would that I’d put a stone around my neck! I dash off a comedy about life in a harem. As a Spanish author, I believe I can jeer at Mohammed without qualms; at that instant an envoy from... I don’t know where complains that my lines are offensive to the Sublime Porte, Persia, part of the peninsula of India, all of Egypt, the kingdoms of Barca, Tripoli, Tunisia, Algiers and Morocco: and there's my comedy roasted to please Muslim princes, none of whom, I believe, can read, and who bruise our scapulas while calling us “Christian dogs”!—Unable to debase my spirit, they avenge themselves by abusing it.—My cheeks hollowed; my time seemed to be up. I could see the dreaded bill collector arriving in the distance with a quill stuck in his wig.
I’d tell him... stupid things in print have no importance except where people hold them back; without the right to criticize,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flattering praise; and it’s only little men that are afraid of little writings.
不但长篇大论,整个阶级斗争,这还了得。达蓬特一改,不再是指责老爷,变成了指责美眉薄情(意大利原文请google 'Aprite un po’quegli occhi'):
Open your eyes,
you incautious and stupid men
Look at these women
Look what they are!
These you call goddesses
with deceived senses,
to whom the weak reason
tributes incenses.
They are witches who enchant
only to make us pain,
Sirens who sing
to draw us,
Owls who attract
to take out our feathers
Comets who shine
to take our light away,
they're thorny roses
they're charming foxes
they're benign bears,
malign doves,
masters in cheating
friends of worries
who pretend, lie,
don't feel any love,
don't feel any pity,
no, no, no, no, no!
I don't tell all the rest,
anybody knows that.
还有些改动,就是为了歌剧的特殊需要了。比如伯爵夫人罗西娜,在戏剧中第一幕中出场但是夹在众人当中,没有话。在歌剧中,索性改在第二幕中出场,出来一个人,就是一段精彩的独唱“Porgi Amor”。下面是youtube上面的录像之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z3jBUmzqlQ&feature=related
根据达蓬特的回忆录,莫扎特谱曲一共用了六个星期,可谓神速。莫扎特的手稿都保留了下来,头两幕的在Berlin State Library,后两幕在波兰Krakow的Silesian Monastery of Gru(带两点)ssau的收藏中。根据分析,莫扎特先把主要乐器的声部和人声写好,这样可以一气呵成,然后再填次要乐器的声部。
然后达蓬特找上皇上,把费加罗献上,我把对话paraphrase一下,
皇帝:啊?莫扎特,他是个杰出的器乐作家。但是就写过一部歌剧,而且也很一般。(这里,达蓬特真要分特了,因为皇帝不知道莫扎特过去写过很多歌剧,只知道《后宫出逃》,而他对《后宫出逃》也不能欣赏。电影《Amadeus》萨利埃里说皇帝has no ear,所言不差。)
达蓬特:是。陛下。(真不愧是老狐狸)但是,我在维也纳,要不是得到了陛下的恩典,也会一事无成的。
皇帝:这个不错。但是这个费加罗,我已经禁掉了。
达蓬特:是。陛下。但是我写的是歌剧,跟原来的喜剧不一样。我做了很多删节,使得它完全符合大众的高尚趣味。即使陛下亲临演出现场,也会万无一失。而且,歌剧的音乐,在我看来,实在是美极了棒极了。
皇帝:好极了。如果这样,我真要仰仗你的音乐品位,的智慧,还有你的道德了。把谱子交给抄谱员吧。
应该单独开贴,这样藏在这里太可惜了。很佩服你的歌剧知识!
我只是喜欢而已,不是真懂。
其实我的东西大多是wiki上批发的,有些是从自己手里的歌剧CD说明书翻来的。是这版
费加罗还有个不错的电影版,
都是票友,但还是要有搬运工不是?老兄你就辛苦一点吧。
下一站偶猜不是布拉格就是慕尼黑.猜对了,要给朵花吧?
下一站没有猜对,不过还是给一朵花!
出了萨尔茨堡向南,穿过德奥边境,就到了德国的巴伐利亚这一边。边境已经名存实亡了,除了有一块大告示牌告诉你仅仅进入德国,什么标志也没有。当年的边防站的建筑还在,但是空的。希特勒搞德奥一体(Anschloss),吞并了奥地利,害得冯特拉普一家背井离乡,让我们有得看《音乐之声》,现在到真是Anschloss了。
据说巴伐利亚是德国最美的地方,关于德国的明信片有一半出自这里,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巴伐利亚真是很美丽。巴伐利亚的美在于阿尔卑斯山,山里点缀着像天上撒下的珍珠一样的星星点点的湖。有山有水,怎么能不美呢?在Leopoldskron宫的有一对马的“水门”前就能看到山,现在我们就是往山里进发了。大半个小时后,我们就达到了目的地。这里是贝希特斯加登,看官大概也猜出我们的目的地了吧?不错,我们正要去的地方是 “鹰巢”,希特勒的山顶别墅,正式名称是“凯尔山别墅”(Kehlsteinhaus),以所在的凯尔山命名。
巴伐利亚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大名鼎鼎的“鹰巢”坐落在一个岩石山顶上
“鹰巢”的标牌,正式名称“凯尔山别墅”,海拔1934米
据说希特勒很早就心仪风景美丽的贝希特斯加登,有意在这里自己住下来,并且把纳粹党总部搬过来。希特勒执政后,纳粹党中央办公厅主任马丁鲍曼为了拍马屁,在这里建造一座别墅,作为向希特勒50周岁献礼的礼物。别墅在1937年开始兴建,由德军工程兵负责,1939年完成。考虑到地形险恶,当时也没有现在的先进工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成,还是很了不起的。希特勒其实没有到这里多少次,二战一打起来,他用东普鲁士的“狼穴”更多。二战接近尾声时,柏林已经陷入重围,但南巴伐利亚尚有德军有生力量,希特勒曾有打算放弃柏林,退守这里,利用险峻的山势负隅顽抗,但最后没有成为现实。二战后,东普鲁士的“狼穴”、柏林的总理府等重要纳粹地点都已被毁。占领“鹰巢”的美军本来也打算将其炸毁,不让这里成为纳粹死灰复燃的诱因。但贝希特斯加登的市长劝说美军不要炸毁“鹰巢”,而是把它留下来,作为教育人民的基地,这才保留了下来。战后初期这里被美军占领,外人不得入内。最先来这里的“旅游者”是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利,此后美军上下到这里来参观旅游的络绎不绝,但平民是不得入内的。1952年美军把“鹰巢”交还给巴伐利亚当局,这里向公众开放,成为博物馆。德国人很谨慎,极力不使这里成为新纳粹的星星之火的是非地,把“鹰巢”的主体变成一个私人拥有的饭店,只有一小块地方陈列了几张当时的照片,在山脚下班车站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大大的反纳粹博物馆,力陈屠杀犹太人、发动二战的罪行。但谁都知道,到这里来的旅游者不是来看反纳粹展览的,而是来看“鹰巢”的。有意思的是,来这里的美英旅游者居多,德国人并不是很多。
当年建造“鹰巢”基本上靠人工
希特勒(右,手搭凉棚)、爱娃·勃劳恩(右二)和纳粹高官在落成后来到这里
战后初期这里为美军占领,布莱德利(左上图,右)、艾森豪威尔(右下图,左)、克拉克(就是朝鲜战争签订停战协议的那个,右下图,右)来过这里
这是一座建造在岩石顶峰的花岗岩建筑,不是很大,也不能算豪华,至少不是欧洲王宫常见的奢华,符合纳粹的斯巴达式的审美观。比较特别的是,建筑三面是悬崖,第四面朝向一个小山峰,但那里也没有上下山的路,真不知道当年是怎么造这个地方的。进出别墅只有一条路:从山腰处的一条300米长的用手工从花岗岩中开凿出来的水平隧洞进去,然后坐124米高的直上直下的电梯直接进入别墅。说是山腰,其实已经很高了。汽车可以从山脚下开到这个山腰隧洞入口处,但山势险峻,道路狭窄,只有一辆汽车可以通过。对于希特勒来说,这不是问题,这里反正也没有别人进出。对于现代旅游者来说,这就有点问题了。所以公众的汽车只能开到山脚下的停车场,统一坐具有特制大马力发动机的公共班车上去。停车场就在当年上“鹰巢”的专用公路的入口处,当年的哨亭还在,不过没有卫兵了。班车上下有时间,还不断用对话机练习,确保不会出现顶牛的尴尬。除了避免交通堵塞和会车的危险,这里路面很陡。我租的小Opel Corsa只有1.2升的小发动机,从山下爬到山脚停车场已经要用一档,把后面的一溜大奔小马憋闷坏了。要是我要开自己的小Opel上山,死在半道也说不定,那就惨了。当然,游人也可以自己走上去,7公里,800米高差,还是很陡的。尽管山势很险峻,德国工兵还是通过精心测绘和规划,整个7公里只有一个180度的急弯,其他地方尽管陡峻,但弯道不是很急,不至于使元首太过担惊受怕。尽管弯道不是很急,超过90度的弯还是三五步一个,绝对足够使心跳加快的。路侧是直上直下的悬崖,看远近风景非常好,郁郁葱葱的巴伐利亚的原野、湖泊和山林在路边的树丛中时隐时现,步移景易,煞是好看。当然,坐班车的我们可以看,要是开车的话,还是老实一点的好,否则就是“最后一瞥”了。
上去的时候下大雨,在车站大棚下等着的时候,雨还在下
上山的路,可以看到前面的路障栏这,闲杂车辆不让上去
当年的哨亭还在,这已经是下来的时候拍的,雨停了
透过路边的树林,已经可以看到山下的景色了,雨也小下来了
硬生生从岩石山里劈出来的路,隧洞是免不了的,一路共有5个隧洞
到达山腰的入口处,山上的“鹰巢”已经可以看到,雨也停了
大门上的铜把手被拆掉了,现在在私人博物馆里收藏
水平隧洞里潮湿得直滴水
隧洞底部是这个穹顶的电梯厅,在这里等候上去的电梯
电梯里的绿皮沙发已经拆除,只留下垫子
出得电梯,就是这大好景色
上的山来,还是这么个角度。没有办法,三面是悬崖,除了从空中,只有这一个角度可以拍照
隧洞口外是停车场,进隧洞前先要预定好回程的时间,保证有座位,否则就要先来后到了。隧洞很长,很阴冷,潮气很重,就像一条在岩石山里建造坚固的防空洞一样,洞壁是粗糙的花岗岩块石。但电梯就不一样了,铮亮的黄铜面子,大面镜子,暖色的灯光,尽管没有繁琐铺张的装饰,看起来还是金碧辉煌,是一种含蓄简朴的豪华。据说原来有绿皮面子的沙发,现有游人太多,沙发太占地方,也容易弄坏,索性拆了。电梯在顶上的出口处就在别墅室内。别墅里的大厅现在是饭店,人不多,到这里来挨宰那是自己找别扭了。外面小山坡上有一个十字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树起来的。出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脚下的巴伐利亚原野。贝希特斯加登在阿尔卑斯山的北缘,向北山开始稀疏,山头的缝隙之间中欧平原展现在出来。向南则是层层叠叠的山峰,一直要到意大利北部才开始稀疏,向亚平宁半岛北部的维内托平原过渡。沿着“鹰巢”唯一一面可以散步的小山头爬上去,远近山峰和不远山脚下的国王湖(Konigsee)尽在眼前。有意思的是,这里真有一群黑鹰,在栏杆外的树梢上翻飞,不时从游人这里觅点吃的。看来“鹰巢”真的有鹰。黑鹰展翅从脚下悄无声息地划过,更远处的国王湖像镶嵌在黛青色山峰中的绿宝石,山下山坡上是青绿色的草地和农田,间杂着浓绿得发黑的树林,马丁鲍曼这马屁拍得还是很有一点水平的。
建筑内部是饭店,不让拍照,只有这里作为展览厅,可以拍照,前面的历史照片就是在这里
向北眺望,山势渐缓。左下角云下面的马蹄形建筑就是山腰停车场附近的Intercontinental饭店,后面还要提到
小山坡是唯一一面可以走出去的地方,山坡上的十字架不知道什么来头
向南眺望就是山谷里的国王湖
站在这里,看着白云从脚下飘过,看着山下的芸芸众生,是不是有一点超人的感觉?
坐在这里发呆也是不错的,就是要小心,多走一步就是“让我再看你一眼”了
总是有人喜欢挑战自我。惊奇地是,小孩自己爬山,家长不大管,不像在北美,更不像在中国
这家伙再往前一尺,就真的酷“毙”了
山上无名的野花
出于政治上的敏感,德国旅游资料上很少有介绍“鹰巢”的,公路上也没有标注。到“鹰巢”需要找的地名是上萨尔茨堡(Obersalzburg)。这其实已经是海拔1700米高的山里了,但这只是前面提到的山脚停车场的地方。离停车场不远的山坡背后,就是一个相当高级的“国际饭店”,不知道多少个星,很现代,很气派,周围都是青葱欲滴的山,最大的好处是在室内就可以通过落地的大玻璃看到山顶上的“鹰巢”。这个地方来的人不多,但有一个会议中心。到这里来开会的人真是“懂经”(上海话,很在行的意思),世外桃源啊。
鹰巢鹰巢,怎么没有黑鹰?
黑鹰俯冲过来,很有气势
黑鹰也会挑风景,在这里飞一定是很惬意的
一个人飞不够劲,哥儿俩一起飞
看得我都想跳出去和他一起飞了
不知道哪里听说的,老鹰只吃自己捕食的东西。哪有这样的事?白食岂有不吃之理?
回到山下了,还记得那个Intercontinental Hotel吗?这就是,可以往上眺望“鹰巢”
这真是一个好地方。等我做了CEO,就把公司年会搬到这里来开。CEO?且等着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