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华的逝世想到文革后邓做的三件事。 -- 九霄环珮

共:💬355 🌺71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家园 可惜,你这新时代的“亩产万斤”注定是谎言

84后,水稻和小麦的亩产量停滞不前。

家园 这是尊重事实

不是坐在书斋里用理论推断。

家园 市的历史给了他机会做正确的事情
家园 同意说客兄

可是我不反共,呵呵,我们经历不一样。我反对它一党独霸,实在太腐败了。可是我认为,除了它我们还没有其它力量能够保证:国家不分裂长治久安。所以我是站在实用主义的角度支持中共。

家园 谢宝
家园 问题是放弃得了么?

我倒愿意相信掌舵人愿意放弃错误的方向,可是那些专家——鼓吹林权改革之类的,我从感性的角度理解,就是为土地私有化在打前站——在利益集团的鼓励下,正在南方系的报纸上面天天高呼,农村分家就是好啊就是好哪?

家园 难度就在这里

首先一定要形成有力的舆论场,战胜极右派的鼓噪。如果没有民间的推动,我很怀疑高层是否有这样的政治勇气。

家园 我的记忆

我们那里分田到户比较晚,我记得的事情,包括评工分争得红脸黑脸什么的,还有大老娘们扒男人裤子之类的都是有的,积极性高也确实不高,——积极性高与不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实很大,但是积极性有没有提高的办法,我想,没有人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结论。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真不觉得分就是比集体更好的选择,至少在修水利这个方面,分之后绝对不如分之前。

我们那个村子,是湘北的丘陵地带,山与山之间夹一槽一槽的水田,在一槽田最高处和中部,通常都会有几个大的池塘,——大的已经可以算小型水库,这些池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桃花汛的时候开始蓄水,到双抢伏旱(稍微解释一下,湖南北部都种两季水稻,入伏前后要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是用水最多的时候,而这段时间很容易遭遇旱情)期间,开闸放水,一般自流灌溉就可以顶很长一段时间的旱情。然后,在这基础之上,电排站算抗旱的补充措施。在84年之前,基本上这些水库池塘还有相应的灌溉渠道是出集体工修的,库容量,还有渠道都基本可以满足要求。分田到户之后,先是池塘也分了,承包户拿来养鱼,到伏旱期间,鱼和稻争水,动不动就要用扁担锄头解决水的问题;再往后,泥沙淤积,无人出头组织清淤,库容下降,池塘只能种莲藕——抗旱的功能基本消失,就靠电排站了,可是电排站也因为渠道的破损,能灌溉的面积大幅度缩减了。这两年,电排站又被重视起来,可是塘坝自流灌溉的好处,想得起,可是组织不起人来搞了。所以,每家每户要摊派的抗旱费用又上去了,去年过春节,据说以后国家拨款,要修缮塘坝了,不知道后面能不能兑现。

总体来说,粮食产量与分田之前相比,有提高,可是这个提高,是不是应该完全归功与分田,积极性提高了,我看是要打个问号的。

而且,分田之后,农民种地的成本,肯定是提高了的。这种成本的提高,多数情况下,都被分田的赞成者忽视了。

家园 这个我不完全同意

分田之前我们那里双抢的时间跨度至少一个月,分田之后,基本上快的两周,慢的三周也就结束了。——出集体工的时候,磨洋工的不少,披星戴月了割禾插田的不多,而分田之后,家庭劳力少的往往是三辈齐上阵。所以同样的水田,晚秧插下去的时间相差一周以上。而这早插一周或者晚插一周,对产量的影响,尤其是刚好赶上雨水不均的时候,差异会达到一半的程度。

我赞同集体农业的关键因素是两个:水利与机械。

积极性的不利因素实际上完全可以通过做工作、技术改进两方面抵消。

而分田与集体的差异,在水利与机械耕作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前面已经大致提到了水利的因素——本来完全可以低成本实现的自流灌溉,现在需要依靠电排站,费用大幅度提高。以前一个生产队,用几台水泵和柴油机解决的问题,分田到户之后,需要多台小水泵小电动机,小水泵和小电机实际上在继续提高生产成本。而机械耕作方面也是如此。

多数分田论者都盯住所谓积极性一个问题,对分田之后种粮成本的提高避而不谈——而恰恰是这种成本的不断提高,加上剪刀差的合力,导致农村日益濒临破产。

家园 错了吧,是工厂选择工人吧。
家园 你说得很对

对单个农户来说,分田后相对稀缺资源(水、电、化肥)的使用上低效,而且,如果加上农村机构膨胀带来的负担(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农户的成本负担是很沉重的。

家园 详细谈谈?

自留地,就是农民工最大的社会福利,但他是以阻碍农业发展为代价的。

俺手边有本书,raising less corn,more hell,讲了这样一个事实,大农业公司的单位产量比不过独立小农场,且更浪费资源。不知道兄弟有没有这个比较的中国版本?

家园 加强管理与技术进步的区别

太复杂。

家园 文革时期,

我父母的工厂里都有很多农民工,还有一些临时工。

单干之前劳动力流动少,不是因为农民被束缚了,而是因为工厂里的岗位少,城镇的国营或集体的工厂每年要安置新增的城镇户口的就业人口,要等有了剩余的岗位,或者有的岗位没有招到人,才会去农村招收农民工。

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应该跟单干没有关系,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应该是工业发展的结果,工业发展了,岗位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了解决的出路,自然就流动起来了。

家园 那也就是说很难下结论?

对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