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格鲁吉亚危机3:萨卡什维利的高空走钢丝演砸了 -- 独孤鸿影
据说这次俄罗斯出动了上千辆装甲坦克,这个似乎不是偶然的,至少老毛子需要杀鸡儆猴的一个模板已经很久了。即使格鲁吉亚没有这次军事行动,俄罗斯也会动手,一旦从巴库经第比利斯的输油管道完全建成,俄罗斯的能源输出收入将会受到很大损失。至于理由的话,只要格鲁吉亚境内还有俄罗斯族,以他的对外五原则不难制造出来。苏台德问题是如何人为制造的?
我想“左右逢源”可能不是格鲁吉亚的一个选项,因为老美是不会同意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勾勾搭搭的,要不然要颜色革命干嘛。在美国统领一切的单级世界,能做到“左右逢源”而不让老美生气,那可是政治天才了!
也是苦命的娃呀!
俄罗斯图的是软腹部的安全屏障,不是吞并格鲁吉亚,现代有哪个进入联合国的主权国家被消灭了?而那两块分裂领土,实质上是俄罗斯用来控制格鲁吉亚的劫材。只要格鲁吉亚坚定证明自己不与俄罗斯作梗,问题不是没有商量的余地。
谢瓦拒绝俄罗斯援助,难道是因为他发现俄罗斯要借此吞掉格鲁吉亚?无论是叶利钦还是普京当政,俄罗斯都不会做这种事情。叶利钦是没这个胆,普京是没这个疯狂。
俄罗斯之所以那么强硬,除了自身利益的问题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西方世界对待科索沃问题的态度,直接给了俄罗斯人十足的理由。正是西方一直以来在欧洲的各种压制分化俄罗斯的不择手段,让俄罗斯找到了一次以牙还牙的机会。
新的国际秩序不是打着人权,自由,民主就可以为所欲为,否则,后果难以收拾。
本来小偷小摸没人管,没想到慢慢无法无天了,以为有个黑社会的老爹就可以单挑另一个黑老大了
换个南美洲的小国,跳着脚骂老熊,或把当地所有俄国人杀了(当地如果有的话),俄国也未必有办法。或者是乌克兰,个头够大,本身也有战略意义(这是决定欧美程度的关键),俄未必会痛下杀手。可格就在边上,个头还够小,这么干就说不过去了。
从俄的行动迅速判断,应该是早有准备。有为科索沃、颜色革命和波兰反导等一系列不利事件找场子的因素。从不讲理的老熊,这回有理了,不打都说不过去。
俄罗斯在此次危机中的迅速而强硬的反应令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大为震惊,本以为熊熊已经被饿得乖乖的去冬眠了,却不想,冷不丁的被熊掌扫一下,才明白,俄罗斯的冬天已经过去了。
2000年,普京掌管俄罗斯标志着俄罗斯西化进程的结束,普京一改叶利钦向西方靠拢的对外政策,转而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外交政策,具体的做法是:与中国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稳定远东和中亚地区形势,利用手中的资源与西方世界展开博弈,灵活处理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关系,但是对于涉及核心利益的冲突寸步不让,手腕刚柔相济。
受益于国际油价的高企(高油价乃是拜美国所赐,这个说道美国的时候还会说起,在此按下不表),在普京当政期间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俄罗斯的经济总量已经上升到世界第7位,外汇储备也从其执政之初的150亿美元增加到现在的5000亿美元。经济形势的好转也使得俄罗斯在对政策上的腰板越来越硬。
俄罗斯的战略困局:
冷战结束后,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对俄罗斯一直采取了打拉结合的策略,一方面,美国加紧吸纳前华约国家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北约,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退出反导条约,建立导弹防御系统……。另一方面,以经济援助和削减手中持有的俄罗斯的贷款为诱饵,诱使经济不景气中的俄罗斯自废武功,削弱俄的战略和常规军事力量,如《欧洲常规军事力量条约》等。通过多年的经营和一系列的手段,尽管俄罗斯还是一个军事强国,但是跟前苏联咄咄逼人的武装力量相比,无论是常规军事力量还是核力量,俄罗斯都不可与前苏联同日而语,美国已经取得了对俄罗斯在军事上的不对称优势。
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图中红线部分是俄罗斯与北约直接接壤的土地,立陶宛和波兰之间的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飞地加里宁格勒,蓝线部分是北约现在扩充所到达的边界,从图上可以看出,俄处于被北约包围的困境之中,南方有黑海有土耳其扼守,北方北约兵锋已直抵爱沙尼亚,距俄罗斯的北方重镇圣彼得堡仅有咫尺之遥,在这种形势下,俄罗斯和北约的战略缓冲实际上只剩下摩尔多瓦、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外高加索地区,在俄白联盟建立之后,乌克兰和外高加索地区以及成了俄罗斯和北约之间最后的战略缓冲(格鲁吉亚的战略意义请参见本系列的第一篇:格鲁吉亚的战略地位),这种形势下,俄罗斯很难容忍北约染指自己的核心利益区,不过饶是如此,对格、乌两国向西方投怀送报的做法,俄罗斯一时也无可奈何,只是以南奥塞梯为绞索,绊住格方加入北约的脚步。
而另一方面,美国在捷克和波兰部署的反导系统,更使得俄罗斯有芒刺在背的感觉,因为美国的这一做法,使得本来就倾斜的天平有向一边倒的态势,更可怕的是,如果这一系统部署在乌克兰,很有可能将俄罗斯部署在欧洲部分的战略导弹,变成笼中鸟。
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对北约压缩战略空间的做法已经忍耐到了极限,任何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的做法都会导致俄罗斯的激烈反应,所以,当格鲁吉亚试图用武力驱逐俄在格方的军事存在的时候,其实是踩到了俄罗斯的核心利益的红线,俄罗斯不敢大意,给予了坚决而迅速的反击。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对北约和格、乌两国的做法,俄罗斯早已忍无可忍,从这个意义上说,格鲁吉亚的军事行动,给了俄罗斯以出兵的口实也不为过。
俄罗斯的反击:
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如下:
格鲁吉亚:
武装力量现役人员:21150人。其中陆军17767人,海军495人,空军1310人,国民卫队1578人。此外,还有准军事部队11700人,其中包括边防警卫队、海防警卫队和内务部的部队。装备:128辆坦克,9架战斗机。
俄罗斯?算了,就只说其外高加索地区的武装力量吧:
北高加索军区驻军超过10万,武器储备有620辆坦克,200辆装甲运兵车和875套火炮系统(包括火箭系统和火箭弹)
另外,为其提供空中支援的北高加索军区空军第4集团军,装备作战飞机459架,1个轰炸师(装备苏-24型机112架),1个侦察团(装备苏-24型机50架),1个歼击轰炸机师(装备苏-25型98架、苏-22型机35架),4个防空航空兵团(装备米格-29型机105架、苏-27型机59架),1个电子战直升机大队(装备米-8直升机47架),地空导弹发射架125部。
事实上,一旦俄罗斯决定反击,这场冲突的结局也就注定了,对格鲁吉亚来说结局只有糟糕和更糟糕两种。
至于俄军和格军在冲突中的表现,这里就先不评论了,有时间的话,单独拿出来说一下。下面来说一下这场冲突对俄罗斯的影响。
站在俄罗斯的角度,这场冲突是俄罗斯不想看到的,因为这将不可避免的导致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关系的严重倒退。但是和平从来都是靠剑来维护的,所以俄罗斯同样渴望有这样一个机会,这样俄罗斯可以向格鲁吉亚和西方尤其是美国发出警告,告诫西方国家俄罗斯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萨卡什维利的军事行动正中普京的下怀,没准老辣的普京这会儿正在偷着乐呢:“小样儿,我这正琢磨着怎么收拾你呢,你倒是送上门来了,不打得你满脸桃花开你是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当然,从俄罗斯的方面出发,笔者认为俄罗斯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收获:
首先,得以继续维持在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军事存在,可以继续以这两个地区为绞索,绊住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步伐,确保俄南翼与北约之间有一定的战略缓冲空间,除此之外,阿布哈兹2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拥有格鲁吉亚重要的港口巴图米,在俄乌因塞斯托波尔黑海基地争吵不休的时候,阿布哈兹的这个港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俄在黑海里的两大港口罗斯托夫在亚速海内,显然不适合作为舰队基地,而黑海边上的新罗西托克,距离乌克兰太近,不利于舰队行动的隐蔽,而且战略纵深小,易遭攻击。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很难无视巴图米的存在,而苏呼米拥有可以起降安124重型运输机的机场,可以作为远程航空兵前进基地。此外,阿布哈兹还有该地区最大的水电站,提供了阿布哈兹全境以及格鲁吉亚1/3地区的电力供应,这也是可以加强对格鲁吉亚控制的一个手段。而南奥塞梯边境距离格鲁吉亚战略要地哥里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随时可以将格鲁吉亚拦腰斩段,切断东西格鲁吉亚的联系。
其次,俄罗斯后发制人,不仅打击并分裂了格鲁吉亚,也是对乌克兰等一心想要谋求加入北约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震慑,告诉这些国家,在现实利益面前,美国及其西方国家很有可能会趋利避害,牺牲这些国家。也顺便向西方国家摆明了自己的战略底线,警告西方尤其是西欧国家,俄罗斯不会无限制的忍耐下去,触及俄罗斯的核心利益俄就一定会反击,吸纳这些国家将会增大与俄罗斯发生战争的风险,敦促北约的西欧盟国重新考虑吸纳这些国家的风险和代价。这一点,颇有胡萝卜加大棒的味道了……
当然,这次冲突对俄罗斯也有“火力侦察”的作用,通过这次行动,俄罗斯可以更深刻的探测到美国及其盟国的外交底线,同时,这次行动的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俄罗斯国内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可以预见的是,俄罗斯在今后的国际事务中会更加主动和自信,在今后的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也会有增无减。
总的来说,这一次冲突中俄罗斯得分的地方很多,但是,俄罗斯这次行动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军事行动暴露了自己装备落后的事实,对付比军警装备稍高的格鲁吉亚武装部队,俄罗斯仍然付出了阵亡71人受伤340多人,4架战机被击落(其中包括一架Tu-23M),伤者名单中甚至还包括58集团军司令库鲁耶夫这样的名字,战胜弱小的格鲁吉亚本身胜不足喜,尴尬的伤亡数字的背后,是俄军的装备和训练不足的现实,甚至格鲁吉亚的部分装备都要比俄军的先进,甚至可以这么说,在这次冲突中,俄军除了反应迅速以外,其他的地方并没有出彩的地方,装备老化,侦察不力,战术陈旧,都凸显出俄罗斯在军事建设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至于俄军参谋长所做的“外高加索军区的装备并不是俄军最先进的”的表态,也更让人觉得欲盖弥彰。美国军事观察家所说的“俄军只能打赢小型的常规部队”的说法虽然刻薄,但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俄军在装备和训练上的不足
其次,俄罗斯在对待萨卡什维利的态度上,犯了数个错误:一是开战之初便宣称萨氏是战犯,要将其绳之以法,俄方的这一做法其实很难得逞,在没有掌握海牙军事法庭的情况下,且不说萨氏抓得着抓不着,就算是真的能抓得住,对萨氏的审批也只能在俄罗斯或者有俄扶植的亲俄政府下进行,但是无论是由谁审判,无论如何处置萨氏,俄罗斯都将面临西方舆论的巨大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缉拿萨卡什维利反倒是给自己增加上了一个政治包袱。另一方面,俄罗斯的这一表态再一次暴露了其大国沙文主义,增加了乌克兰等颜色革命国家对自身安全的担忧,会消耗相当一部分的国际政治资源。其二,对萨氏的态度前后不一,前边刚说要把萨氏绳之以法,后边梅德韦杰夫又出来解释“俄无意推翻萨氏的统治,那不是俄的传统”,这欲盖弥彰的表态且先不去管,随后又有俄高管放话出来让萨氏知难而退,朝三暮四的政治表态,实在不像一个大国的作风,而步步趋软的论调,给人以外强中干的嫌疑。
最后,来说一个难以判定方面,那就是俄与西方之间的关系,乍看之下,俄罗斯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倒退,其实不然,除了制造舆论压力之外,西方尤其是欧盟峰会没有对俄罗斯做出任何实际性的惩戒措施,且大部分与会国都在强调“与俄罗斯关系的重要性”。从梅德韦杰夫和普京自危机爆发以来一直强硬的态度来看,至少在对付西欧方面,俄罗斯手中有足够的牌来抗衡欧盟可能实施的制裁措施,尤其是西欧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的情况下,西方特别是西欧,不敢轻易与俄罗斯翻脸,除此之外,西方在很多国际问题上还依赖于俄罗斯的配合。现在看来,西方和俄罗斯的关系没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但是,格鲁吉亚危机将使得西方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俄的关系,这给双方未来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可以预见的是,西方和俄罗斯之间不会爆发新的冷战,但是,彼此之间的戒备心理会增强。
当然,对于俄罗斯来说,现在也没有必要理会这么多,事实上,除非俄罗斯自己解除武装,并将领地置于西方国家的监管之下,否则,无论俄罗斯表现出多少善意,西方世界都不可能接受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换言之,世界的喉舌掌握在西方主要国家手中,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指鹿为马,要不,同样是公投独立,西方舆论界在科索沃和南奥塞梯问题上展现给世人的,是完全不同的两张嘴脸。
对于有些人所谓的“美国承认科索沃在前,俄罗斯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因此西方舆论难以指责俄罗斯的做法”,笔者不以为然,因为这个世界的话语权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这些西方媒体很容易将自己之前的论调选择性遗忘,事实上,格鲁吉亚在进攻开始的时候都使用了杀伤力巨大的集束炸弹,造成平民大量死伤的时候,而西方媒体集体选择性无视,但是当俄军开始反击的时候,却引来西方媒体一片指责之声,对此,笔者也无可奈何,毕竟舆论也是为政治服务的,只是,话语权掌握在人家的手里。
也因此,笔者非常佩服俄罗斯国家领导人在此次危机中所表现出的果决和勇气,因为他们明白:
一味的忍让不会带来和平,只有用剑捍卫的和平才真正的有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萨卡什维利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一个美国培养的格鲁吉亚的典型“海龟”。
当代表美国利益而非格鲁吉亚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海归,攫取了格鲁吉亚总统的宝座,格鲁吉亚的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就不可避免地被绑架到了美国战车的车轮上。
无论对俄战争的胜败,格鲁吉亚都是牺牲品。
国之重器,授之他人,乃亡国灭种之祸。
前车之鉴,但愿上帝保佑中国。
俄罗斯目前常规军事装备废弛是个现实问题,实际上更新装备工作才开始。
在内政上,这一战强化了梅-普组合在俄罗斯的威望与地位,特别是新总统没得畏杰夫。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部分平息对俄罗斯双头政治稳定性的疑虑。
不过对 傻客实为利大统领的不同表态,实际上来自俄罗斯的不同层面,有的是总统说的,有的是议会领袖说的,并不是透露出“外强中干”,只能表明俄罗斯到目前为止还没想好怎么处置他。真要定了怎么干,俄罗斯现在也不会顾忌西方舆论。
认为他们拖累了自己的经济,从河里兄弟的一些帖子来看这种心态现在还存在。格鲁吉亚的自身利益根本不要求和毛子对抗,对抗只符合刷卡时为零个人的虚荣和美国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