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上)文人与行·梁实秋和郁达夫 -- 陈郢客

共:💬312 🌺1362 🌵3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家园 一句话读后感:更喜欢看陈MM谈政治

陈MM的才华给我的感觉是惊艳,陈MM的立场给我的感觉是幸运。

家园 这才是有价值的讨论

北宸和陈mm的胸襟风度,实在该值得我们有些须眉男子好好学习。

家园 从这些文字看梁先生实在是个自私的人

心中没有国家,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自私,自负。在那个年代,他自己的生活还是经营的不错的。这个“不错”的得来,到不枉鲁迅先生对他的评价。

家园 同感

最有一段点醒世人心,尤其精当。

家园 文如其人

也只是用于君子身上,否则别人尽可在文章中掩藏自己的真正想法。

这便如大家说的字如其人,你拿宋徽宗的瘦金体去和李世民的墨宝比一比,你觉得谁更倔一点?

家园 【讨论】冒犯一下

梁实秋先生的文笔的确是非常好的,我却一直不爱看,也看不进去。实在不喜欢他文中的思想。或许这跟我从小受的大陆的教育有关系,但我倒是知道有很多同龄人对他的喜爱。

我个人认为作为文人,纵使才情惊艳,若没有风骨,那也是如《卖柑者言》里讲的那样,徒有其表。我欣赏的如陆游,当终老于会稽山下时,仍然念念不忘的,一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一是“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此等情怀,每每想起来总是嗟叹不已。而象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他的那个年代,且不说跟祖逖刘琨比,就是他的祖父陶侃,他也远比不上。

不过若是从文学的角度,我同意北宸说的。

一家之言,北宸莫怪。

家园 自然不會見怪,就如同菜餚一樣,每人嚐來自有好惡。

只是討論的範圍有點超過,讓我隱然擔憂罷了。

也望定遠能夠明白為什麼之前淡淡微風之帖,我不曾發一語,今日卻一定必須一說。

北宸:【原创】“雅舍”的由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家园 也许关于梁实秋的系列放在人文茶社更合适

虽然放在文化百家也无不可。

家园 明白了

你的那篇帖子已经拜读鲜花了。

我想淡淡微风的主张或跟我是一样的。而郢客MM,我想她也是大气之人。但我完全理解你的想法。对于梁先生,不喜欢的人已经可以从他的文章里读出自己所不喜欢的味道,不必再纠缠于其他了。

在大陆接受的教育里,基本上忽略了北宸写的九大师。我记忆中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本里,移居台湾者的作品里,似乎只有余光中的《乡愁》。所以很多人对于这些文人,可能本就不带太多好感,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要感谢北宸的随笔和其中的勇气。

家园 梁实秋是谁?
家园 我也刚听讲,据说是个什么大师来。
家园 恕我八挂,很想知道林才女对钱中枢的猫论小说有何反应?

或者好女不和男斗?

家园 比萨斜塔
家园 恐怕还是准风月谈更贴切一些

说实话,我一眼看到题目,还以为要谈谈郁达夫死国的艰辛与梁实秋在陪都的风雅。看完之后,倒是哑然失笑。只是料到了一半。但整个文章的立意,却从爱国主义教育滑向了文化娱乐版的陈年旧账。

我一开始不是很喜欢郁达夫,无论是他个人年轻时候的行径,还是《春风沉醉的晚上》直到《迟桂花》,总是弥漫着一股小市民阶层的浮靡的气氛。直到我知道了郁达夫在日本投降之后,被宪兵秘密处决的消息,才知道了自己一直看错了这个貌似酸腐的文人。

大丈夫立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难当头,能够以身报国,即使以前大节有亏,也足以说的过去了,更何况只是小节。无论是被何种的原因推动到了这么一步,仅仅是以前那种柳三郎似的浮华梦醒,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了。

回顾梁实秋,还有众多的国内诸多大师,在若干年后的移都之时,或留在了大陆,或去了台湾香港美国。大家只是老老实实守住了一个本分。

本分的写文章,本分的做学问,本分的风雅,本分的活过抗战,然后继续当自己的大师。

却是一个以前为大家所轻视的浪荡才子,为国死难。

主席有篇文章写得很好,人终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如泰山。我不敢讲郁达夫那拿惯了笔的手,究竟对于抗战的胜利,有着如何重要的意义。但难得的,却是写下了一笔浓重的中华男儿血性。

仗义每多屠狗辈,但是风雅却是属于谈论着屠狗辈们所加工奉献上来产品的美味的人。只不过,至少我还知道,曾经有过一个所谓的如何文人,也把自己的一腔热血给了祖国。

————————————————————————

但是既然是作了无聊的看客,我对于这些公众人物便稍微的再多谈几句。

文人相轻,这四个字放出来,便可大可小。大到国难家仇,小到睚眦必报。轻飘飘的,一把便摸消了。

我不是很同意北宸的至於那些我们考究也考究不出来的私人感情生活,不若让此随著先辈永埋地下,可好?

因为,他们所作的,不正是娱乐文化业么。把自己的风流韵事,留给后人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似乎应该成为一种荣耀啊。国难当头,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慷慨激昂文字,却依然能够从容的写下雅舍小记的人,不就是很本分,很风雅,很正统的娱乐界人么。很多时候,往往只需要一句话,一个举动,便成就了两种人生。踏出那一步的,便成就了铁血汗青。也从此与旧伍再不相同。迈出了这一步的,足以让后人肃然起敬。

只是这一步,又有几人能迈得出?

那么就莫要怪我等言辞凉薄。

元宝推荐:张七公子,
家园 多少年了,都不出宝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