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学佛的思考 -- 没有人

共:💬54 🌺67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禅宗谁曾烧佛?不要乱说
家园 丹霞禅师

可以用这个关键字放狗么

当然,禅宗公案不保证真实存在性。

但是既然作为公案,那么至少其体现的思想和价值是为禅宗所接受的。

家园 我知道你说的那个。不关那个事
家园 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嗯,我跟你描述北京的情形。然后告诉你要坐车或者做飞机才能到,到了后就可以亲身体会北京了。结果你老哥说,北京关飞机火车有啥关系?这话没错,也是磨砖如何成镜的一个注解。

牛顿兄被苹果一砸,领悟了万有引力。他为了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写了多少文章?你为了了解这一点,是不是得从小学学到研究生呢。其实磨秃了笔,也就是苹果落地这一码事。可以想象,假如你问的是牛顿力学的禅宗派学人,他可能就是拿一个苹果砸你一下了事。 长时间的学习的就是教下,拿苹果砸你一下的就是宗下。不过你也不要以为这砸一下很简单,老牛若不是有之前的学术积累,哪怕是整棵苹果树砸下来,也只有挺尸而已。所以,禅宗是接引上上根人,见过于师,方堪授受。

学佛是件好事。站在佛教外学佛未必比站在佛教内学佛来的洒脱。当你自以为跳出门槛外时,却不知不过落在小小的我见里面而已。

家园 兄台的解释很好,我能懂。

这些解释我以前也知道,但是这不代表我真知道。

所以兄台在禅内,而我仍然在禅外,这个内外的圈子不破,能解释清楚吗?

从逻辑上说,我可以承认兄台说的都对,正如我的帖子所说,我可以完全承认实证实修,但是依然不能驳倒我之观点。

表面上的语言的逻辑,不能打破实际的圈子。非说到心里不可,而非简单之辩论,方对思考者有益。

家园 彼圈子是能够用语言打破的。是能够说到心里的。而非简单辩论

禅宗明心之所悟,是能够通过语言来阐述的。(能用语言阐述,并不等于语言本身。譬如,开悟的祖师若对一台计算机阐述开悟是怎么回事,计算机还是不可能懂的。)

但诸佛告诫,只能隐覆而说(禅宗的机锋就是一种隐说),而不允许明说。

家园 佛无像,佛有像。
家园 还有更猛的,要将初生的佛陀一棒打杀喂狗,以图天下太平

难怪在搞宗教研究的学者看来,“禅宗有反佛教倾向”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了。

家园 到底是怎么着??
家园 提醒一句,这不是禅宗或六祖开创的

其开创的超越二元对立,直入涅槃境界的道路,是人类思想史上至今未有超越的

禅宗很牛,但并非“超越二元对立”的开创者。

佛门哪宗哪派也少不了这“超越”的一关。不但不是开创者,也不是独一无二。很多宗派的修行已近失传,但藏密传承至今未断,有缘的话值得了解。

家园 谢谢!原帖已修改
家园 禅宗的呵佛骂祖,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有一干宗教学者,仅能将注意力放在他们所看得到的项庄的剑术上。点评曰:这个剑招精妙、那个剑招是奇峰突起、那个是简单绝杀、……

他们不明白的是,项庄的意图是什么?

项庄的意图是杀沛公。禅宗公案(包括呵佛骂祖等有悖常理的举动)的目的是让学人悟到佛法的理论核心。明心开悟,只不过是拿块敲门砖叩开了佛法大学的校门。离大学毕业,乃至拿到博士学位,拿到教职,还早着呢!

家园 对实修实证的思考

对佛理的讨论往往变成实修实证的较量,一句话,你说的你能做到吗?典籍煌煌,何况在网络上人也就是一个ID,就是真修成通天的大神通也不能拿出来给人看,所以敢说自己已经悟道的人那脸皮必须不是一般的厚才能顶住狂飞的板砖,就算是一般的讨论也必须谨小慎微否则不小心就是一个实证的帽子直接扣上,学佛者看上去在拼谁比谁更虔诚更务实。

其实我相信佛学是可以实修实证的,虽然对某些过于神奇的说法持怀疑态度,但是老止务实的回答很有说服力:对信众没有一点好处,佛教能有这么大的名头?

从某个角度看,修行高深者直接斥责别人少废话打坐去是有道理的,开始我没有想透,后来放下“我”仔细思考,发现这是一个治本之策,也不仅仅是佛教,哪行哪业都一样,内行对外行通常是解释不清的,外行不变成内行无法理解这个领域的精微奥妙之处。要真正的批评佛教,就应该深入佛教,但是深入之后肯定自己也会成为一个佛教徒,还批评啥。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循环论证一个圈套,其实未必,从语言逻辑上说这个玩意是循环论证表面上对但实际上是不够的,事实摆在这里,佛教经历了千年的质疑而不倒,这就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但是,我对经常和频繁甚至不分场合以实证实修来反驳别人的学佛者比较反感,这其实是一种我执,自己学习和修行很辛苦终于有所悟,看不得跟自己的领悟抵触的观点。这种学佛者的问题在于,把佛教当成一个小小的学术精英圈子,沉迷于在这个小圈子里面讨论谁也看不懂的经典、智力游戏一般的话头、离奇的修行境界,佛教真的是学术吗?这些人学佛为了什么啊,就为了在这个小圈子里面谈佛论道得到一种智力上的满足和优越感?反驳这种实证实修论,辩论虽然也可以,但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更合适。事实同样摆在这里,如果佛教遇到质疑就只能玩实修实证只能自说自话,佛教能混到现在能拥有上亿的信众?

家园 打个比方:科学的学术研究(包含做实验)和科普

同意兄台的看法,在网上探讨佛理往往变成实修实证的较量,一句话,你说的你能做到吗? 这往往是一种遁词,于探讨无益。

下面几点需要澄清一下:

要真正的批评佛教,就应该深入佛教,但是深入之后肯定自己也会成为一个佛教徒,还批评啥。

深入一门理论之后,未必一定会成为那种理论的信徒。譬如我现在可以说已经深入唯物论了,但我现在不是唯物主义者。反倒在以前,对唯物论了解不多,处于半瓶子醋的阶段,那时我却是个唯物主义者。

这种学佛者的问题在于,把佛教当成一个小小的学术精英圈子,沉迷于在这个小圈子里面讨论谁也看不懂的经典、智力游戏一般的话头、离奇的修行境界

佛教还真的是只有极少数人能深入的,王侯将相所不能为也。在外人看来是“谁也看不懂的经典、智力游戏一般的话头、离奇的修行境界”,这是很无奈的事。 隔行如隔山。在从事这行的人看来经典很亲切,话头有用意(敲门砖一块),修行境界没啥离奇。

如果佛教遇到质疑就只能玩实修实证只能自说自话,佛教能混到现在能拥有上亿的信众?

这就好比科学研究和科普的关系。

科学从业者探讨学术问题,当然会使用专业名词,会援引当前的文献或经典教材。外人听得云里雾里,这帮书呆子是不是在显摆啊?

虽然专业的研究很艰深晦涩,但无妨普及科学观念、科学知识。普通民众可能并未学过相对论,但一样可以对相对论发表见解。

家园 杀人不好。不过印度人也确是忒聒噪了...

出来的许多印度佛经估计也是误导了不少修行人。

关键是:不要做佛祖的心灵奴隶,要做自己的真正主人。

佛祖见证到的只是每个人都有的类本质罢了,我们敬重他是老师大德,但是把一个人(尤其是印度人,嘿嘿)吹得太高并不是这世界的真相。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