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中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一点回顾与分析 -- 润树
打个比方来说,一个人每天骑车上班,要花一个小时。他嫌慢,所以就买辆汽车。这下好了,20分钟就到。虽然节省了时间,但是每个月的支出增加了,如果他的工资没有因为以车代步而增加的话,那么他的实际收入就会减少,甚至要借债了。
当年的农民多多少少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人口已经接近10亿,而且大多数集中在农村,人力比机器便宜得多,用机器代替人劳动,到底划算不划算,机械化能不能给农民带来更高的收入或者节省他的劳动成本?在人均几十亩耕地的大农场这样做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那些人均几亩地,更少的只有几分地的,推广机械化?适合他们么?
总说包产到户把农田分成了碎块,不利于机械化耕作。但是为什么包产到户就会把农田分成小碎块呢?如果这个村子1000亩地20口人,会有这种现象么?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人多。。
到底是包产到户拖了机械化的后腿,还是包产前机械化的步子迈的太快?我看就算当年不搞大包干,农业机械化的速度也得掉下来。人多地少是根本矛盾,农民用不起那么多机器,这个不解决,普遍农业机械化根本不现实。
中国农业现在的机械化程度,无论是在哪个项目上,都较1980年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耕地更少了,人口更多了。
你提出70年代的农业机械化是否发展太快了,是个很有意义的问题,算是大胆假设吧,要是能有小心求证就更好了。
效率问题,也许换一个方式提问更好,那就是,这些农村劳动力是废弃机械化,把时间都耗在农田的手工劳动上,还是用在别的经济领域里更有效益。这个问题,自80年代以来的大量农民工进城也已经作了回答。
当时我们俩出去散步,走到一处工地,看到工人挖土方。父亲问工人,挖一方土多少钱。工人回到说40块。问为什么不要挖土机挖,工人说挖土机挖一方要80块。(具体价格或许记忆有误,但价格差一倍是事实)。
父亲一直有志搞经济建设,对机械化程度一直放在心里。
到海外诸多文化冲击之一,就是海外设备便宜人工贵,国内人工便宜设备贵,恰成反差。
这段历史多少有点经历。
大学半工半读时去的就是拖拉机厂,带我们的老师研究的就是制造拖拉机的球墨铸铁。农村刚刚有手扶拖拉机时,大多数时间用于运输而不是耕地。后来去西藏,土地包产到户了,很多贫困农民都有自己的拖拉机了。
需要耕地时就耕地,其余时间就跑运输。
还有就是人工费用的问题。 现在正好是“新土改”的前夕,重提这个问题蛮是时候的。 土地使用权松动后,土地集中使用,那么“农业工人”这个群体就会产生,而“农业工人”的工资待遇福利必须和“工业工人”相当,(注意新劳动法),否则劳动力无法流动到“大农业”中去。 如果这意味着农业劳动力成本的增加,那么农业机械化就有了需求。
稻田由于农艺(工艺?)的需要不能实行大田大农机作业,所以小农机械大量采用。在日本就是小型农机占多数。
另外全国粮食产量里,稻谷的比例是多少?
稻谷的比例是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