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宁波某乡下头的风俗系列(大坑,连载) -- 大懒虫1号

共:💬98 🌺18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宁波某乡下头的风俗系列(大坑,连载)

副标题:一个村姑的成长环境

(一)序

若非这么多年来离开家乡在外飘荡着,说实话,至今我是意识不到家乡的风俗有什么特别之处的。

几年前有上海的朋友对我说:你们宁波人规矩老多哦,烦来西~~

那时候我也没什么意识,只是认同的说:是啊是啊,老规矩是蛮多,不过阿拉格代老早弗讲究介多过时铁塔格东西咧~~

其时,我认为那些老规矩跟我们这代人的生活没有关系,早过时了。

可现如今再想想,貌似不是我过去所认为的那样。为什么呢?因为从小到大,是在那些规矩中熏陶出来的,都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个人的价值观里去了,它们都以本人意识不到的方式,自然地存在着。

它们的力量是如此强悍,以至于自己都能吓一跳。嗯,毫不夸张,待我细细地列举一下我所知道所记得的所耳闻目见亲身经历的那些习俗,你就能知道了。

本系列估计会很长。我试图搞得脉络清晰一些。拟首先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如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来写一些,然后从各个节假日的角度来写一些,再写写24节气,最后写其他比较杂比较地方的东西,中间会描述一些观念上的东东,比如对美女帅哥的评判标准啥的。由于个人的记忆尽管彪悍于一般人但是跟事实相比仍然是非常有限的,能记得最多的是各种相关的食物:)另外资料也不是很好查,在网上搜了搜,都限于笼统,没能写出细节来。所以,这个过程中,我可能还得经常咨询乡人。另外最近很忙,写这个东西需要心很静的,我就尽量通过写这个把自己的心调到安静频道吧。

我写的风俗的主要样本,是宁波东部滨海乡下头的某个小城镇的各种风俗习惯,范围大概是方圆10里的样子,因为基本上是10里不同风了。这也是我自小生活的、我的许多代以来祖先亲戚集中地(俺是很纯种的土著,且亲戚都集中在附近几个村),该样本的文化知识方面氛围差点,历来没出过什么特别特别有名气的让人如雷贯耳的人物(水土不一样或是功能不一样或者两者兼有,我们那里是海防,最早是用来打倭寇的,都是粗人基因,而离我们村西边大概30里左右,那片是集中诞生过很多历史上的牛人的),所以我写的样本不能代表宁波广大地区,只能是一个小小的小小的样本的粗粗呈现。

十分希望我能认真用心地写一写,所以,特地把它发到文化百家。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先行谢过啦!

尤其是敬请河里的宁波同乡们多多支持,多多进行补充说明注释,俺读高中的时候,同学来自宁波各地,感觉上一些习俗也好,语言也好,小处不同,大处是大致相似的。

好的,开写,先从出生写起,本来想的是先写婚嫁,有婚嫁才有生育嘛~~但是想到婚嫁比较繁杂,还是先写出生吧~~

各位,呱唧呱唧——

元宝推荐:铁手,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噗通,噗通,噗通

第一声,是掉进坑了

第二声,是想跳出去,坑太深,未果,还是掉下来

第三声,又跳了一次,发现还不如上次,作罢。

一定要戒烟、戒酒了,呵呵

家园 坐马扎等村姑
家园 送花后发现,啥具体内容都没有
家园 虫虫特工队

人间大炮一级准备,大家预备好了,来,让我们一起跳。

家园 先花再看

很好。。。开题N字。。。貌似还木进正题嘛。

家园 排队等着
家园 宁波

People there should be relatively more aggressive as well as ambitious.

家园 挖了半天,还只是浮土

这个坑究竟有多深呢?

且听下回分解

家园 【原创】(二)人之初——生(上)

嗯,这些年见过很多的孩子来到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上,受现代社会人们移动性强悍、多为远走他乡的身份所限制,受西式、现代化、科学的生育观念所教导,孩子们基本上都“科学地”“现代化地”几乎跟工业产品一样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极为一致地方式完成来临过程。若非特地回忆,我真是很可能会忘却儿时对那些“生”的记忆了。

我当然记不得自己出生、妹妹出生的情景了,废话,能记得就不是一般人了。但是现在我却能把一些关于生的记忆片段联系起来。这些片段来自于儿时的一些零碎记忆。由于地方的家族观念比较严重,亲戚朋友之间礼尚往来似乎一直没有中断过,尤其是爷爷奶奶在的时候。因此,关于生孩子的礼仪和规矩,在那些往来中自然地印到了我的记忆中,主要原因是那些往来中跟吃食有解脱不了的关系。

其实女人怀孕的事情,好像开始都是很保密的,都是悄悄的,尤其是不会对小孩子说的。这我还记得我小姑怀孕5个月的时候某次因事来我家,无意中被我获悉的,但是小姑身材高大,一直到快生产的时候,肚子也不显大,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这点我妹妹遗传了,据说8个月的时候才能看出一点来)。所以,小时候,我们小孩子基本是不知道谁要生孩子了,也不关心。我们知道和关心的是,厨房里的动向。

这就是跟生羹有关的习俗。

一般呢,某家新妇(儿媳妇)生孩子了,其四邻八舍近亲远亲的,都要送“生羹”(有的地方叫“生姆羹”),那是什么东东呢?我估计这真是很宁波特色的风俗了,这生羹呢,其实就是一些做好了的平时招待贵客才会有的“大下饭”啊点心啊什么的(“大下饭”是大餐,贵重菜的意思,包括鱼肉蛋,印象中肉类多点,因为俺小时候不喜欢吃司空见惯的鱼类),数量不限的,一般以双数为吉利,一般都用好看的盘啊碗啊碟啊什么的盛好了放在专门的食品箱(这个名字是我瞎起的,应该有专门称呼的,藏篮?是专门的装饭菜道具,竹篾还是藤做的,很精致,暗红色漆,分几层的,箱子有大小,视大小可以提,或挑)。

所以,小时候看到奶奶把那设备拿出来了,就知道又要去谁家送生羹了。俺们小孩子就守护在厨房灶台附近,看看有没有机会和运气降临。这些机会和运气一般是姑姑或叔叔溜达进来偷吃的时候,顺带给我们(通常是3个人,我,妹妹,大姑表妹)一些,见者有份嘛~~有时候奶奶也会趁别人不注意塞一点到我嘴里,示意我别声张什么的呵呵偏心眼儿~~

关于送生羹,我咨询了一下,如果是女儿生孩子了,那么,娘家姆妈(旧式宁波人喊妈妈为“姆妈”或“阿姆”)要送的餐可多了。首先是知道怀孕后会送些营养品过去,这都不算,主要是在生产之前就要送一担到女儿的婆家,叫“催生担”,晕,还催呢~ 其次,当然是生下来后就要送的“生羹”了。接着,是满月的时候,送“满月担”。如果娘家姆妈已经过世了,那么,应该是舅舅舅妈,或姨妈什么的娘家近亲负责这个。没收到那些担子,女儿在婆家是会被瞧不起的,说话会显得分量不足。唉!

应该每次送的菜内容不同的,可惜年代久远,我实在是想不起来了,一般孕妇产妇常吃的那些,应该有一些传统规定的必须有的项目,具体有待考证。但是对娘家人给临产的女儿送的“催生担”里,有一点点印象,之所以有一点点,是因为大人一般不会让我们小孩子看那些东西的。不过,这些东西陆续会在后来出现在我们后来看到的小毛头(宁波人叫婴儿为小毛头)身上的,比如有那种跟松花粉一样金黄色的小棉袄、小夹衣、小单衣,另外还有小小的棉风衣(方言音为“一口钟”,类似戏文里常见的披风)、小棉被、小肚兜、小围兜、小鞋子、小袜子、尿布等等等,全部是手工的,虽然这些物品奶奶或者其他亲戚也会准备,但是多数主要出自外婆之手,是外婆一针针给缝制出来的。

我们的外婆们在我们还没出生之前就为我们细细地准备了所有,所以,宁波人一说外婆家,那是立即涌现出一种无法替代的情感的。有的小朋友因为外婆在自己还没降生就去世了,所以在其他小朋友谈论外婆如何如何的时候,是很泄气+无比羡慕的。亲外婆对亲外孙外孙女,极少有态度不好的。这种外婆亲手制作我们降生伊始的所有包裹衣物的风俗,一直到现在,还延续着,我们这代还都是遵循传统的手工制品,而现如今的新生代,则顺应时代的潮流有所改变了,东西大多数是买来的,少数还是亲手制作的,比如毛线钩织的小衣服小裤子小袜子等,棉布类的衣物有些是自己用缝纫机缝制的,有些则是购买现成的,我妈妈这代人的手工水平从传统的到现代的都是很好的,我外婆的女红是极好的,缝制的针脚比缝纫机踩出来的还要好。我奶奶外婆这代人做厚的衣服要请专业裁缝,而做单衣什么的,都是自己亲手用针线缝制的,外婆奶奶都没穿过现代式样的衣服,衣服都是旧式对襟衫,纽扣也是布料自制的那种,小时候我经常看着奶奶做衣服,因为我得帮她穿针眼,我穿针眼的速度堪称一流,经常是一眨眼就穿好了,变魔术一样,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读大学,从我中学开始成为我家第一个近视眼后,奶奶以为近视眼=看不清东西,所以每次总是一模一样地表示奇怪:阿虫,你不是近视眼吗,怎么穿针眼这么利落?。。。。。。。

嗯,关于催生衣物,好像还有一个很经典的独特的传统,来占卜生男生女,方式很简单,把催生衣物捆成一包,从窗口扔到床上,根据包袱朝向占卜是男是女,朝里朝下为男、朝外朝上为女。嗯,由于宁波人重男轻女,男孩子没被称呼成朝里货,而我们女孩子被会在一些场合被称为“朝外货”,含贬义。嗯,写到这里再一次想起俺爷爷生前总对着我一声长叹:唉,好花出墙外,好笋出笆外,唉,娘子再好也是人家的,做不了种!(宁波人称自家小女孩为娘子或囡,称自家小男孩为歪,音同字应该不是这个,别人家的称呼又不同。此外,女青年为小娘,男青年为小官人,青年男女通称后生家。)

关于这生羹里的菜,近年来好像简化省略了,除衣物包裹什么的还保持着一些传统外,菜基本免了。当然,孩子出生后,外婆的见面礼依然是要准备的,那就是必不可少的红包。这里说一下,宁波人送红包的分量比全国其他地方要足多了,其原因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我认为主要还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经济发达的原因,更深刻的原因还是因为传统的那些项目被省略了,但是人的心里还是没省略的,在内心把那些支出折合成人民币后的一个估算吧。反正我送红包的时候,就是这个心理。

唉,我后悔选生来开写了,因为费劲写到这里,才发觉关于生,这才开了一个小小的头,这才主要写了外婆家的表现,爷爷家的表现还没写呢,后面还有很多很多节目啊,写这些时我还没跟俺娘那里打探过呢,仅仅上中下三部估计搞不定啊。。。。怎么办啊。。。。。土鳖抗铁牛吧。。。。。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很久没挖到宝了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不怪你,怪老铁

家园 呵呵,"生姆羹"...

我们也这么叫,可是

一般都用好看的盘啊碗啊碟啊什么的盛好了放在专门的食品箱(这个名字是我瞎起的,应该有专门称呼的,是专门的装饭菜道具,竹子做的,很精致,分几层的,箱子有大小,视大小可以提,或挑)。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841436

这叫"藏篮担",一般人家大事并且关系近才挑,比如起新屋啊大寿啊...

家园 对。挑寿担也用这个的。。

使用频率蛮高的,并不是每户人家都有这装备,有的时候是邻里之间借用。。

家园 是啊,一付藏篮对以前人家来讲也是所费不菲,

还有人家拿来出租的呢...

家园 天哪。。好复杂。。。

我老爹老妈结婚的时候,也就是脸盆军被暖水壶。。。最刺激的恐怕就是姑姑托人捎来的一水缸鸡蛋了。。。最后因为地震还坏掉了大半儿。

外婆是常州人。。。家里的习惯咋没带来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