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城市兴衰(序) -- 华恩
注:此文只为探讨城市的历史。无意褒贬。
城市的兴衰与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
以中华帝国现在的首都北京为例,春秋战国时不过是边远地区,战国七雄之小弟燕国的地盘。
始皇统一华夏后在此城北部修长城,看来当时不过是边界小城。但其因三面环山,于是借此天然优势又成了军事重镇。
周口店的北京土著此时是否已有部落?
秦统一华夏时,依靠长城,北京确立了作为北方军事重镇的地位
这估计是北京城最早的一笔辉煌记录了。当然,讽刺的是,秦朝的灭亡,就是始于前往北京(当时称渔阳)地区防守的一支小部队(约900人)的2个排长级人物。不用我说了,地球人都知道,就是陈胜和吴广。
后来中华帝国开疆拓土,今东北一带也被纳入版图,北京于是成为防守北方的军事重镇。此时城市中的皇后是长安。
此时北京是曹魏政权的北方要塞
三国时治理北京的是公孙瓒,后为袁绍和曹操。
魏,晋时期,曹操的不肖子曹丕所引入的“九品中正制”,使中国政治界成为饭桶的天下。北京先后为匈奴族前赵、羟族后赵、鲜卑族前燕、氐族前秦、鲜卑族后燕、南燕和汉族冯跋北燕所占据,最后归鲜卑族后魏所管辖。先后近300年。直至隋唐,北京才复入汉族的势力版图。
始于范阳(今北京一带)节度使安禄山的叛乱大大伤了唐的元气
唐代“安史之乱”就是起于北京。当时称范阳。
后唐时北京所在的幽州,连同其它燕云16州,被石敬塘卖于辽国,换得做儿皇帝的资格。辽改幽州为燕京,虽不是首都,但地位已经相当重要了。因为辽当时至少在军事上,俨然是东亚的NO.1。
两宋时期,北京所在的幽云十六州是南方统治者的心头之疼
此后,北京城时来运转。后先是金国首都,后忽必烈以此为都城,建立元朝。
元朝全盛时期中国版图。北京以靠海之便利,是亚欧大陆的皇后之城
明朝本来定都南京,因为明成祖以枪杆子打下江山后,其势力主要在北京,于是北京又成为明朝首都。
清朝盛期的版图。
清朝的根基在东北,于是也以此地为都城。
民国老蒋曾短暂地以南京为首都,后为本朝太祖所灭,定都北京。
至此,北京城已经风光近1000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汉朝与匈奴是死敌,西域是两方所争夺的西方几个小国的总称。
汉朝有好几次的出使西域,都不太成功,苏武牧羊也是由此而来。
但在班超手上,西域诸国才跟定汉朝。后来汉朝在西域设置长史府,
延续了好几个世纪。地址就在楼兰古城。
西域与汉朝的关系应该是属国与母国的关系。估计就像现在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关系。
名义上属于对方,实际上的统治权应该还是在当地人。
陈寿不是写三国志的吗?
虽然比不上西安洛阳,但应该比杭州南京强吧
陈汤成名的“虽远必诛”发生在公元前36年左右。
此战的结果是匈奴的鹰派势力郅支单于被剿灭,鸽派呼韩邪单于统一匈奴,于3年后请求和亲,中国美女昭君就是这时外流。此后汉家和匈奴有半个世纪相安无事。
到班超的时代已是东汉,汉匈两家关系十分紧张,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啊。当然也才有后来班超建功立业的机会。
之所以会在华北平原的北部产生这样一座城市(或者说是居民点),是因为这里是华北平原的最北边,是通往草原,东北的必经之路。北上的要在这里准备越山,南下的要在这里休息。为什么辽国非要燕云十六州?难道 楼主就不会动脑子想想么?为什么元朝要在北京建都,楼主就不会动脑子想想吗?为什么朱棣要迁都北京,楼主就不会动脑子想想吗?
夏商时期周口店的猿人早就完蛋了,还什么部落不部落的。难道楼主没上过学?不知道还有个山顶洞么?
真不知道楼主整出这么一篇流水账是什么目的。
西域都护府的长官是西域都护,属官有副校尉、丞、司马等。首任都护是郑吉。王莽末,西域大乱,都护李崇死于龟兹,遂罢都护。东汉建国后,于汉明帝永平十七年重建西域都护府,以陈睦为都护。次年,西域叛,陈睦被杀。汉和帝永元三时,班超平定西域,出任都护。安帝永初元年,西域再叛。至延光二年,以班勇为西域长史平定西域。此后就以长史代行都护之职。
长史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
当时的西域都护是甘延寿,陈汤是他的副手。
当时匈奴分裂为五单于。这五位单于打了六年的内战,最后两人胜出。一位是郅支单于,一位是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力量较弱,便内附汉朝。而郅支单于力量较强,虽然也向汉朝称臣,但内心非常敌视汉朝。结果发生了汉朝使臣被郅支单于砍头的事件。事件发生后郅支单于害怕汉朝报复,就逃到康居,和康居王联姻,联合康居兵击破乌孙,之后又杀死康居王,祸乱西域。
建昭三年,陈汤被任命为西域副校尉,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西域。甘延寿、陈汤到任后,认为郅支单于为祸西域,须立刻除去。于是陈汤矫诏征发西域各国兵和戍边的屯田兵合四万人分六路出击郅支单于。汉兵大获全盛,郅支单于、太子、名王皆被斩首。
郅支单于被杀。呼韩邪单于受到极大的震动。更坚定了加强与汉朝关系的决心。于是他上书汉元帝,请求准许他再次到长安朝觐。汉元帝准其所求。三年后,呼韩邪单于到达长安,求得与汉朝和亲。也就是有名的昭君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