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闲聊 上海人的特点 -- 子玉
此人乃一东北WSN,极端仇沪分子。
亲兄弟,明算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些,是很多人的家教吧。其实如果一开始就说明是白拿的或来蹭饭的,只要对方愿意,是不会再去讨还的。既然说是借,自然就该还的,这是借方的诚信问题。至于借了别人东西不还还说别人小气,碰上这种面子里子都要占便宜的,只能呵呵了
反倒是我这个山东人比较喜欢AA制.
还在我面前装所谓的上海口音说“喝点小酒,吃点小菜”之类的,让我想起白人在亚裔面前装眯缝眼的情景。
上海最初就是经商口岸,聚集的都是商人,而从各地来跑码头、打工的人目的也就是一个,赚钱。所以上海人的现实性也出于此,喜欢和气下面的算计,喜欢货比三家,喜欢走最实际的路线,不屑于主义的争论和攀比义气。
所以上海是个相当商业化的城市。
上海从一个渔村一跃成为城镇得益于1127年北宋首都开封陷落,大量北方汉族人南迁(这也是吴方言和北方方言分离的开始)。这里没有任何商业的成分。
上海1843年开埠以前,经济主要是三个组成部分:一是以棉纺为主的手工业,二是江海转运(将杭州湾一带的盐和农产品汇集后海运到天津)为主的物流,三是管理江海转运的监管部门(因为盐、官粮之类的商品有政府专卖的性质)。这里也没很多商业成分。
上海开埠以后英国人是兴冲冲来发展商业的,结果发现发展不起来,因为中国农业社会自给自足,消费不起工业品;长三角资源有限,除了农产品和土布没有物资可以输出。这也是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因为只有鸦片卖得动。
鸦片战争以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开放了长江沿岸的南京、汉口、九江、芜湖,外国商业可以长驱直入,上海一度沦为鸡肋,黄浦江因为缺乏资金疏浚,一度几乎淤积断航,外国租界几乎搬家,南迁宁波。
上海真正的崛起是源于十九世纪末的现代纺织、制造业的兴起,外资利用新兴起的科学技术和便宜的劳动力制造出中国市场消费得起的工业产品,将大批农村的贫困人口引入了城市,并带起了受雇佣的中产阶级(当然,这也造成内地传统的手工业崩溃)。
当时繁荣起来的不止上海,还有广州、汉口、天津。上海南京路上的不少老字号都是北上的粤商和南下的津商。和所有这些商业城市一样,上海的商业活动是非常本地化的,主要是服务本地人口。上海虽然开办了证券交易所、商品交易所,但规模非常小(其中最大的是棉花交易所,即今日科学自然博物馆,这也是更多服务上海本地纺织业的),辐射能力非常弱。当时可以说全国就没有统一的市场,各商业中心都只是自己地区的老大而已。与其它城市唯一不同的是,上海有庞大的工业和产业工人阶级,以此积累起了巨大的财富,培养了中上层阶级的消费能力。这个情况可以说一直延续到现在。
现在有些人动不动就把上海人这样或那样的“特点”联系到“商业发达”上来。先不说这些所谓“特点”归纳得对不对,其实广州、天津的商业也毫不逊色,为什么没人说广州人、天津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
即使是上海本地滑稽戏里的上海人也和实际生活中的上海人差很多。这些角色本来就是被用来嘲讽的,所以自然是负面形象。影视剧里,可能《孽债》里的上海人更符合实际,毕竟从原作者、导演、编剧到演员,都是上海本地培养的,话题又紧密结合本地普通人家,不过这也已经是上一辈的故事了。
性格都是在矛盾中体现的。
其实,日本人,香港人,西方人,又何尝不如此呢?说到底,就是现代工商文明熏陶出来的。
见面胡吹乱侃,不负责任。上海人最看重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有几分力气,做几分事情。被人认为是黄牛肩胛的,一辈子就别混了。
巩汉林只不过是北方人,特别是北京人想像中的上海人,与真实的上海人差了十万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