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螃蟹也会是笑的 -- 黑岛人

共:💬115 🌺33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清末和明末对西方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清末的重臣中有几个懂得自然科学的,这点就能看出和明末的差别。你说的人民无知乃至体制落后,这点日本怎么算,日本明治维新前普通百姓连姓氏都没有,而且他们的德川幕府是真正的封领土建诸侯的封建制度。近代国家转型以崛起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民族国家的形成,早到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圣女贞德,再到后来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有这层意思为基础,就冲这点,清朝就没辙,改则亡国,不改还能拖拖,有名的一句话就是改革变法是“保中国不保大清”。最后辛亥革命能成功也与清政府末年开始改革有关系,您说如果是一个汉人王朝用得着辛亥革命吗?后面三十几年的学费还用交吗?辛亥革命能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得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一口号,当时的世界列强中英法德俄意奥美七国中只有美国才算真正的共和国,法国还是普法战争失败后才转共和国的,而且从此国运不济。女真能征服明朝,原因很多,我看这段历史的时候一直在想明朝的运气怎么这么背,事实上明朝两百余年天下真正说来也只被女真击败过,战绩比唐宋好看多了,只能说是改朝换代的时候赶上外族入侵,被女真人捡了便宜。另外您别提袁崇焕了,典型的志大才疏,刚愎自用,碧血剑上的忽悠我在大学后自己看史书时就不信了。我对清朝最大的不满就是其修了四库全书,简直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可恶一百倍,导致许多重要的典籍失传,要不是日本留了一些,我们连丢了那么多书都不知道。

家园 万历援朝之战,明军吃了多次败仗

李成梁等人畏敌如虎,前线的明朝大员不断试图和日本人媾和,完全不顾朝鲜人的死活。

双方第一次停战,明军回国,日本人还留在朝鲜不走,终于导致日军第二次侵朝。

倭寇在东南沿海四处侵略,如入无人之境,明朝卫所军队望风即逃。

还有,明朝军队用的火枪,也是从欧洲进口仿制的,还有红衣大炮。

家园 家天下

现代有金二世和萨达姆,你愿意做伊拉克人还是北朝鲜人?

家园 大哥,万历是嘉靖的孙子

倭寇的问题是嘉靖年间的事情吧,如果说万历年间还有倭寇,那戚继光当年不白干了,另外我觉得当年的倭寇问题主要是内地缺乏军事力量,大军都在九边,丰臣秀吉前后派大军近20万都占啥便宜,注意,这是刚刚统一日本的军队,以历代开国兵锋之盛,我感觉怎么也比倭寇中的浪人和野武士要强吧。另外举几个简单的事实,日军连鸭绿江都没到,明军入朝后,明军主要是进攻,日军主要是防守,日本到最后一点便宜没占,德川家康开创德川幕府后向明朝称臣了。明朝在土木堡之变(正统年间,是嘉靖他爷爷的时期)后渐渐就以募兵制为主了,卫所里的人也就成苦力了,和唐朝府兵制崩溃改用节度使是一个道理。有种说法(看来的,没考证),日本是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保有火枪最多的国家,明朝的大炮的确是进口加仿制,数量质量远胜日本,但是火枪的确是日本的强,这点中日朝三国的史书都这么说,明朝当时的火枪是国产的,技术和质量都差一些。

家园 偷渡去新加坡的人也不少。
家园 你的选项有问题。

为什么不换成“沙特和印度,你选哪一个?”

其实大家只一个愿望,希望过好一点的日子。当年大陆人偷渡香港,不就是为了填饱肚子嘛!什么民主自由那都是鬼话。

家园 我举两个例子,没说倭寇在万历年间

日军在朝鲜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朝鲜水师威胁着日军后勤,日军还要四处驻军保护路上交通,剿灭朝鲜义兵,明军第一次入朝大约只有四万人,第一次进攻平壤,明军就是惨败,前锋全军覆没。明军第二次进攻平壤,只是惨胜,损失数倍于日军,以至于日军退出平壤,明军都不敢追击。后面碧蹄馆之战,南原,蔚山,泗川,顺天,明军次次惨败。

据说日军第二次侵朝,歼灭明军就接近三万。

这些明军有辽东的精锐骑兵,有四川的苗刀兵,有戚继光训练过浙江兵。明军在朝鲜损失和战果跟本不成正比,以至有西方学者认为如果没有中国军队参战,凭李舜臣和朝鲜义兵,日军也无法征服朝鲜。

家园 援朝之战,网上很久以前就讨论过了

虽然没能对明军胜利达成共识,但也完全没有明军惨败的结论。比如碧蹄馆之战,明军4-5000人对日本2万多人。据日本《立花家传》记载,立花家臣小野成幸、十时连久、池边永晟、安东幸贞、小川成重和安东常久战死,立花宗茂的部队就此沦为二线。黑田二十四将之一的久野重胜、毛利秀包部大将横山景义等人也在此役阵亡。据日本《武将列传》记载,碧蹄一战,毛利秀包部下桂五左卫门、内海鬼之丞、波罗间乡左卫门、伽罗间弥兵卫、手岛狼之助、汤浅新右卫门、吉田太左卫门等武将在此役战死。 而当时我方的东征军经略宋应昌对此战评价为:“虽碧蹄之战我军亦有损伤,然事出仓促,如松率军奋勇血战,以寡击众,射死倭将,斩杀倭众,彼实败退。”

家园 你愿意做伊拉克人还是阿富汗人?

2010年

家园 您是不是辫子戏和韩剧看多了

明军前锋5000骑兵跑进平壤和上万装备了火绳枪的日军巷战,发生这么神奇的事是因为当时朝鲜官方告诉明军日军只有千余人,这也是为什么当时的明朝官方一度相信朝日阴谋说。碧蹄馆之战是日军第一次侵朝时的事,明朝官方说明军伤亡2500人,日军死亡则超过8000人,朝鲜说两军各死伤5、6000人,日本记载明军参战人数为20000人,日军歼灭明军6000人,最搞笑的是满清后来的说法,明军伤亡两万以上!后面几个您可以自己看日方的史料。您说日军第二次侵朝时歼灭明军近3万,我说几个数据,第二次侵朝时日军陆军14万,海军2万,当时在朝鲜的明军只有3万人,后来第二年反攻日军时明军才有8万人。

“有西方学者认为如果没有中国军队参战,凭李舜臣和朝鲜义兵,日军也无法征服朝鲜。”我简述一下事实,明军援朝之前朝鲜的行政单位中两京(汉城,平壤)八道(道,相当于我们的省,朝鲜当时只有8个道)全面失陷,只有平安道北的义州还在朝鲜手中,我不相信精神原子弹万能论,不赞同这个观点,一如我不相信“大韩民国造宇宙”的说法。

家园 清末那帮洋务派恐怕还真有几个懂点的.

中国的近代工厂,军制,教育他们都搞了点.日本明治维新能成功,河里的葡萄写了点.文章一时找不到了.但觉得可以看看.辛亥革命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我看来正是反映了它的局限性.当时的人民无知乃至体制落后,本质是我们当时的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工业时代的需要.而这种文化上的变革是晚清末年完不成的.从清末到现在,中国被打到谷底,沉沦,再到现在的奋起直追,我觉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到现在还在继续,因为帝国还远未复兴.这个过程在外,反映的是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的变革.在内则是我们改变我们文化的过程.只有中国重新输出文化,成为"天朝上国".这个过程才完成.这个任务是晚清最后几十年完不成的.但它在最后几十年的变革,反映了这个国家内在的生命力,即使很多推动者都是汉族官僚.

现在关于袁崇焕的说法很多.但明末并不缺乏良将这是事实.我觉得明初的军力的确强悍.但到中期就下来了.也不再深入大漠作战.明朝长期在九边集中了大量的军力.以抗拒蒙古.但蒙古仍屡屡入寇.而当时的蒙古并不统一.但从唐开始面对的草原部落不仅统一,而且开始开始吸收中原的政治文化,形成自己的封建国家,集大成者如辽.对中原王朝的持续威胁远超早期的匈奴.我觉得也远超明时代的蒙古.唐末的军队是很强悍的,一个边镇就能独挡一面.如幽洲.再如归义军.但毕竟只是一镇之力.孱弱的只是末年直属皇帝的部队.明对日之战,日本并不服帖.远没有唐白江之战的效果.况且在那年代,日本跨海来功.只要形成僵持,国力跟不上是必然.但明庭也不好受,张居正执政时期积下的财力基本用光.后人评价明亡自万历开始,多少也会有点影响.明朝对外我觉得硬是硬,但多厉害也不见得.

另外,拖一句,我觉得能够对同一种文化认同,就是同一个民族了.血缘不是最重要的.但也有许多人认为血缘远比文化认同重要.

清朝修四库全书的确可恶.

家园 您的观点我都很赞同。

我一开始回复的原因是看到有人说明朝没有战斗欲望。

家园 我从来不看辫子戏和韩剧

1592年“壬辰倭乱”暴发,不到两个月,朝鲜全境大部沦陷,日本人分兵占据朝鲜八道,称之为“八道国割”,但是朝鲜并没有全境沦陷。除了义州以外,全罗道的丽水(全罗道水师的大本营),还在李舜臣手里,开战之后,庆尚道的水军全军覆没,但是李舜臣集合全罗道水师从5月3日到5月9日三战三捷,5月29日汇合庆尚道剩余的水师袭击了泗川港,30日袭击唐浦,击毙了日军大名来岛通之,同时殒命的还有森村春,原牛之介,小森六大夫,粟田半七等日将。日本水军主力之一的 来岛水军 受到致命的打击,所辖的21艘战船也全军覆没。

6月5日,朝军在唐项浦袭击日军,击沉26艘战船,击毙蜂须贺家重臣 森村春。

7月6日,朝鲜水师在闲山岛以北击破胁坂安治水军,据说日军损失50到60艘战船,日本水军副将胁坂左兵卫和渡边七右卫门战死,真锅左马允剖腹自杀。

7月9日,朝鲜水军在安骨浦和日本九鬼嘉隆,加藤嘉明水军决战,击沉大约40膄战船。根据区胜的评价,闲山岛和安骨浦 两场血战,是整场“文禄之役”的战略转折点.据说日军在这两场战役中的伤亡高达9000之众。丰臣秀吉怒极攻心,命令驻守壹歧岛的藤堂高虎水军立即启程增援釜山,并命令日本海军全军从此以后不得与朝鲜海军作正面冲突.

到了这个时候,日军基本上已经没有可能从海上持续对陆军进行补给了,日军在陆上的攻势不得不停顿下来。

这个时候,全罗,忠清,庆尚道的水军基地还在李舜臣手里,日军多次试图从陆上清剿朝鲜水师基地,但是朝鲜义兵确保了李舜臣的后方,拖住了日军的攻击。

8月1日,义兵攻克了忠清道重镇清州。这是朝鲜人第一次光复失去的重要城市。

反观明军,“7月16日凌晨,明军开到 平壤城 北门外。此前夜里,平壤附近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明军官兵冒雨走了一夜,个个淋得像落汤鸡,筋疲力尽,狼狈不堪。 可是, 这场大雨也同样给日军带来不便。 当天早晨由于乌云密布,天亮得特别暗,日军做梦也没想到有敌人会在此时发动攻击,因此防守松懈马虎,给明军突袭创造了有利条件。祖承训也看出这一点,顾不得士卒疲敝,下令立刻从七星门入 平壤城! 遭到突袭的日军士兵大骇,还没来得及关上城门,已被冲得七零八落。许多守军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就丢了脑袋。负责镇守七星门的松浦镇信腿上也中了一箭,幸被部下拼死救出。松浦家家臣日高喜战死。城门很快失陷,3000明军一拥而入。

可日军也不愧是历经战国乱世的老兵,很快便从起初的慌乱中镇静来。眼前的敌人显然不是朝鲜人,而很可能是 大明 的正规军。虽然他们偷袭得手,士气高涨,但好像只有数千人,兵力方面处于劣势。小西行长决定诱敌深入,然后在城内围歼之。

明军果然上当。眼见日军纷纷后撤,明军官兵更加紧追不舍,人人争先,都希望立下复夺 平壤 的大功。原本人数就不多的明军散开至各条街道,更显兵力单薄。等到各自为战的明军发觉有异,已经来不及了。 从街道两边的房顶上冒出许多日军弓弩手铁炮手,向骑在马上的明军一通齐射。明军猝不及防,被打得人仰马翻。日军步兵趁机反击,势单力薄的明军很快被击退,纷纷向七星门方向后撤。

小西行长 哪肯给明军组织反击的机会?大批日军随后压向七星门,把来犯之敌全部赶出了平壤。战败的恐慌加上早已疲惫不堪的身体,明军战意尽失,刚退出城便仓皇向北逃窜。可是由于道路泥泞难行,败兵怎么也摆脱不了日军的追击,只剩下被屠杀的份。此战明军败得极惨,3000人马几乎全部覆没,尸体塞满了通往北方的道路。将领 戴朝弁, 史儒,马世隆,张世忠皆战死。祖承训 仅以身免。明军一战而下平壤 的梦想随之破灭。”——引致区胜《日本战国史》

朝鲜义兵在9月到10月份之间收复了很多重要城市,尤其9月7日义兵克复庆州,10月初在晋州挫败日军。李舜臣8月23日袭击釜山,击沉日船百余艘。8月黑田长政扫荡黄海道在延安遇到挫败,被迫放弃海州,退往海川,,这个时候,日军只能在黄海道控制从平壤到汉城的道路,其他基本上都放弃了。11月义兵在咸镜道取得所谓的“北关三大捷”,日军被迫从咸镜道南撤,一路上冻死无数, 据锅岛家的记载,仅锅岛直茂的部下,撤退途中死亡的高阶武士竟多达十几人。

到了当年年底,日军基本上放弃了攻势,转为防守。

反观明军,1592年12月25日,明军才大举入朝,这个时候,朝鲜义兵基本上“农村包围城市”了,日军只能控制重要据点和交通线而已。明军这时大约有43000人左右。明军第二次攻击平壤,大约有15000朝鲜官军和义兵助阵,日军败退,损失可能在6000到8000之间,明军和朝军损失过万。

碧蹄馆之战,明军轻敌冒进,前锋查大受和日军斥候发生接触,杀敌60余人,结果上报600,导致李如松带领约千余人冒进,两军会和之后不过4,5000人,结果遭到日军合击。是役,日本人吹嘘斩首6000级,朝鲜人记录明军损失大约“300人”,可见完全是帮明军遮羞。

明军给日军极大杀伤不假,但是明军伤亡不详,据朝鲜大臣柳成龙记载,当晚李如松回到营地,极为沮丧,想起自己的部曲,不由大哭。

随后,李如松就率部撤回开城,然后就退回平壤。碧蹄馆可是在汉城附近,李不是吃了大亏,怎么会全军返回平壤?

朝鲜人记载,朝鲜大臣极力反对李北撤,李拿了份给万历的奏折给朝鲜人看,说汉城有20万日军,一时难下,况且自己身体不好,请皇帝另选贤能。朝鲜人被吓了一跳,不由得随他去了。(1597年,李如松因为轻敌冒进,在抚顺前线中蒙古人埋伏阵亡)

你要有兴趣自己找资料看吧。

明军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因此,就连西方史学家都认为明军作用不大。

比起其他来说,明军先有土木堡,后有松山,萨尔浒,先有倭寇,后有李自成,张献忠,还不算在越南,缅甸吃的败仗,万历朝鲜之战,明军确实没吃什么大亏。

日文我不懂,给你两个英文的,你自己看吧

Hawley, Samuel, The Imjin War,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Korea Branch/UC Berkeley Press, 2005

Turnbull, Stephen, Samurai Invasion: Japan's Korean War, Cassel, 2002

家园 冷冰器时代能实现“农村包围城市”……

日本自应仁之乱后历战国百余年,因为日本各大名的高税率,各地农民的叛乱对武士来说像吃饭一样平常,我不认为朝鲜老农能比日本老农厉害到哪里去。您前面列的那么多具体描述貌似和我提出的一些数据上的疑问没啥关系啊……再提出疑问,朝鲜当年的陆海军的装备是从哪来的啊,按当时朝鲜的情况,连粮食都不能生产能生产啥。1449土木堡,1618 萨尔浒,1640 松山,1644李自成攻破北京。如果照您列出的标准,汉武帝全国死一半人征匈奴太差劲了,唐朝连贞观和开元都不能算治世毕竟东北西南有败仗嘛,宋朝,呃……不说了……您列出的有的不是资料,是小说,西方的所谓汉学家的水准我是从来不感冒的,不说其他,原版的史书他们都未必看得懂。看明代还是要从日本看,我最不齿的就是满清修史的态度,连蒙古人都不如,还借修四库全书的名义行篡改粉饰之实。前面说看戏是开玩笑的,您别介意。不过您的这种说法我以前真的只从韩国人那里看过,我在日本的论坛看过一个笑话,(大意)韩国人:“在我们朝鲜义民的英雄抵抗下,倭寇被我们击败,停下了他们侵略的脚步。”日本人:“对不起,在攻占两京八道后,我们找不到可以进攻的地方了……”

家园 你自己看吧

明军入朝的时候,日军的海上补给已经快被切断了,你所谓的朝鲜老农已经克复了不少要地,日军不得不全面收缩,只能占有部分大城市和交通线,你所谓两京八道全部沦陷不是事实。朝鲜水师还有基地,难道李舜臣的战绩都是吹牛不成?或者朝鲜水师撤退到中国境内?

朝鲜不能生产粮食,难道粮食是明朝送过去,养活全部朝鲜人的?你从哪里引来的资料?

日本人占领咸镜道之后,袭击过一个建州女真部落,然后被女真各部合力击退。这个时候,日本人已经是强弩之末?

如果说日本人还有能力继续前进的话,为什么他们不继续进攻中国?

抗战不就是中国老农打赢的么?韩国人吹牛我也讨厌,但是动不动就吹自己民族,不是和韩国人一样了么?

我没说什么盛世不盛世的,我只说明军战斗力相当低下,战斗意志也不怎么样。就拿对外战绩最差的宋来说,宋军三川口,好水川打的还是说得过去的,南宋和金对抗几十年,最后才被蒙古所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