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俄罗斯的困境进一步加深. -- wolfgan
哈萨克斯坦的决定对俄罗斯是否也有启示?哈萨克斯坦央行本周三(4日)决定将该国货币腾格贬值25%,而莫斯科还在徒劳地试图控制卢布的下跌趋势。卢布已快速跌至俄罗斯央行设定的新底线。远期市场的交易显示,未来12个月卢布有可能进一步贬值20%。支撑卢布的成本正在上升。惠誉(Fitch)周三(4日)将俄罗斯的主权信贷评级下调到BBB,这个水平甚至比立陶宛还低。惠誉的主要担心是: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可能会迅速枯竭。6个月内减少了2100亿美元至3900亿美元。莫斯科害怕让卢布大幅贬值的根源可追溯到1998年那场金融危机。如果再次发生恐慌,民众对总理普京的信赖可能会受到打击。传统观点认为,俄罗斯央行应该让市场决定卢布的汇率,而不是浪费外汇储备来维持一个人为的底线。但这将是一场大赌博。投资者对俄罗斯控制经济困境能力的信心正在减退。
看雷日科夫1995年的回忆录《大动荡的十年》,说当时俄罗斯的产业结构是出口石油等原材料,进口食品,同时自己的农产品被挤得卖不出去。我就想起萨达姆的“石油换食品”。用课本上的经济学知识来解释,就是卖资源是俄罗斯的“比较优势”,所以它本来就应该这样……当然毛子自己对此是不会高兴的。不知俄罗斯现在是不是还是这德性?普京同志有没有改善俄罗斯的产业结构?
还是这个德性.
评级机构对俄 中都是不怎么感冒的.你可以查查中国国家债券是怎么评的。
俄罗斯经济问题很多,也相当危险。但是简单的数据对比尤其是和亲美东欧国家的数字对比这种方法要担心。
离开直接的武器装备生产越远的地方,力量越弱。这个是老问题了。二战时期,苏联武器装备的生产数量很多,但是高级合金钢/铝合金/高标号汽油/火炸药都严重依赖美国的援助。战后苏联在国际市场中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形态,70-80年代问题更严重,以至财政收入都严重依赖石油天然气的出口。这种低水平单一化的出口形态很容易被战略竞争对手捏死。
整体都是围绕欧洲美国的转,包括新闻包括网上的关注点,好像都当毛子不存在一样。听你这么一分析,明白点意思来了。不管老欧洲怎么闹怎么算计,人家是把中国当成一起的玩家了。现在那架势看上去像是中美欧谁都不跟俄罗斯玩了。先让它削弱削弱,对那三家都有好处阿。
我通篇文章都说的是现在时.
苏联是典型的资源的诅咒 俄罗斯也是
石油卖的那么爽 还用的着费力干活吗?
对于俄罗斯的寡头来说,以其费心费力去经营其他行业,不如贿赂官员去拿油气资源和石油收入。
只可惜石油价格有大幅下跌的时候。
怪不得科大胡不归总惦记着俄国闹共产党上台呢,这样下去不但玩不过西方而且还可能回头走的历史的老路,如果被害惨了的话,大不了来个老子不玩这些金融游戏了,上山找红军去了,这样的诱惑对中俄这样的国家来说肯定是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的。
谁是阴险的狼外婆?郎咸平:中国和俄罗斯都被算计了
编者按:从2007到2008年,国际石油价格几乎走完了一个轮回,从55美元左右一路攀升至147美元/桶,现在又跌回40美元上下。谁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和受害者? 《数字商业时代》的记者刘扬采访了著名金融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
高油价的买单者
国际金融炒家最高战略指导思想就是取得定价权,大宗物资包括石油的定价权。价格不再是由供给跟需求所决定的,而是由国际金融炒家所决定。
数字商业时代:你是何时关注油价涨跌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之间的关系的?
郎咸平:2008年12月3号,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楼继伟在香港表示,在投资摩根士丹利和黑石集团并损失60亿美元之后,已经不敢再投资海外金融机构。我听到之后很好奇,开始陆陆续续地收集资料,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现象。
2007 年中国对外收购矿产8起,2008年是21起,且绝大多数都是在油价高达147美元一桶之前签订的合同。2008年2月,中国铝业公司花费相当于 922.6亿元人民币,成为力拓最大的单一股东,而按照11月25日收盘的股价以及汇率计算,中铝的这笔投资现在的价值大约为172亿元人民币,而中国铝业2007年的净利润不过102亿元。2007年11月27日,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收购了富通银行5%左右的股权,花了239亿人民币,现在股票价只剩10 亿,也就是说亏了229亿。
在油价147美元一桶之前,中国企业大量的走出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收购,包括银行、矿产资源收购,安排这些交易的,就是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甚至还有现在已经破产的雷曼兄弟投资公司。我把这些公司定义成“国际金融炒家的马前卒”。在整个金融战当中,他们常常会在中国国内安排一些交易,到最后结果就是我们中方大输。
数字商业时代:中国企业为什么会按照他们的部署来投资?而且都是在极高的原油价格区间呢?
郎咸平:我发现当油价从七八十美元开始上涨的时候,一些国际投行就会问这些大型企业要不要购买矿产,要不要签订远期石油合同,因为油价会上涨。这些企业开始不信,结果过了一个月原油价格从70多美元涨到90美元,然后又拉高到120美元每桶,就觉得很懊恼,再也控制不住了,于是就在这个时候签了,下个月油价涨到140块了,觉得赚死了。
这个时候签协议的另一个原因是,国际金融炒家的马前卒,包括投资家罗杰斯等人就会在那个时间在媒体上宣布,油价会到200美元一桶。所以中国企业认为即使在130、140美元/桶的时候签协议,还可以赚60~70美元。
除了一些企业到国外进行收购,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中信泰富、深圳南方电力等公司,都和这些国际金融炒家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投资银行,签订了不同的远期保值合同。这些合同细节都没有披露,他们也不敢披露。
数字商业时代:那么现在油价已经跌到不足40美元/桶,这些中国企业的情况如何?
郎咸平:举个例子,中信泰富有限公司签订了24款外汇累计期权合约,只要澳元价格不断地上升,银行就按照当天价值给企业10%的好处。前一阵子,澳元不断地涨,都快像美元的价值了。但是突然之间澳币大跌,跌了30%以上。按照合同只要跌就要企业赔钱。中信泰富因此亏了180亿。从中受益的分别是花旗银行香港分行、瑞信国际、美国银行、摩根士丹利、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等13家银行。
另外国航、东航的燃油套期保值合约是油价在147美元之前签的,所以到2008年年底为止,国航浮亏30个亿,东航浮亏18个亿。而国航在2007年总共只赚了38.8个亿。
为什么会完全按照投行的算计走?投行和国际金融炒家之间的关系暧昧程度是你不可想象的。当油价在80~90美元一桶的时候,深南电和高盛对赌,如果跌穿62美元,深南电输,62美元以上的话,高盛输。高盛敢赌62美元一桶,那真实的价格就一定在62美元之下。
企业可能觉得62美元/桶算是历史的低位,在十几年之前也不过是70多美元/桶,现在拉到147美元,再跌就算跌回历史低位也不过70多美元。但是现在油价跌到了30多美元每桶,这是1980年代的价格,这么多年难道没有通货膨胀吗?为什么价格还是跟20年前一样呢?怎么可能有这么便宜的石油?这就是操纵。
数字商业时代:油价从147美元怎么跌下来的?
郎咸平:国际金融炒家和各国政府之间关系之暧昧是你不可想象的。美国政府在价格攀升过程中举行了三次国会听证会,调查油价为什么会一路飙高。听证会上把这些所谓的美国籍的国际金融炒家全部叫过来,表面上是大骂一顿,并声称判刑。
但我根本不信,为什么?我就是这个金融系统培养出来的人,我知道他们在导演油价下跌的双簧,因为到最后我没有看到国际金融炒家被判刑。没过多久油价一路从147美元跌到了35美元,这些中国企业全部套牢,金融炒家一下席卷几千亿。
这几年,国际金融炒家最高战略指导思想就是取得定价权,而不是货币发行权。其实就是这些大宗物资,包括石油的定价权。价格已经不是大家在课本上学到的,由供给跟需求所决定的,而是由国际金融炒家所决定。
前三年铁矿砂价格连续飞涨,第一年涨了95%,一直到去年9月份之后才开始下跌。其实铁矿砂一直是严重的供过于求,但是价格不跌反涨。石油更有意思了,去年 12月中旬,当时油价跌到40美元/桶,欧佩克产油国每一天减产400万桶,按照经济学理论,减产的话,价格回升。但是完全违反我们的预期,价格从40美元跌到37、38美元/桶。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操纵。
低油价的受害者
俄罗斯可能做梦也没想到,国际原油价格会从147美元/桶跌到35美元。据测算,单桶石油价格每下跌1美元,俄罗斯财政收入就缩水20亿美元。
数字商业时代:那么现在油价下跌金融炒家如何获利?
郎咸平:油价上涨算计的是中国,下跌算计的就是俄罗斯。近几年俄罗斯政府做了一个规划,想利用高能源价格以及低廉的国际资金使用成本,快速推进俄罗斯的发展,因为能源是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支撑。这个听起来很有吸引力。这几年能源价格不断上升,俄罗斯出口的大宗产品就是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钢材等等。持续的出口使钱越赚越多,到2008年底,俄罗斯所积累的美元外汇高达6000亿。
俄罗斯误判能源价格上升是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导致的需求上升。因此在高能源趋势的主导之下,他们希望利用国外银行团的低息贷款,让他们有更多的钱去做大做强。于是俄罗斯企业开始向国际银行团去借低廉的资金,利率大概是2%~3%,而俄罗斯的国内基准利率高达13%。
几年间俄罗斯总共借款5000亿美金,而俄罗斯外汇存底不过6000亿美金。他们向哪些银行借钱?高盛、摩根士丹利、还有德国商业银行、富通银行、汇丰银行、瑞士银行等等。但是这些金融炒家、银行团借给俄罗斯钱的时候,基本上是用资产或者有泡沫的股票做抵押。那时候俄罗斯企业可能还在嘲笑国际银行团,怎么用这么高的市盈率股票做抵押,不怕有风险吗?这些企业哪里知道全部上套了。
误判能源价格上升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俄罗斯可能做梦也没想到,国际原油价格会从147美元/桶跌到35美元。据测算,单桶石油价格每下跌1美元,俄罗斯财政收入就缩水20亿美元。俄罗斯赖以出口的石油、天然气、化工、钢材全部亏损。而股票价格跌了60%~70%,从2000多点跌到500点,企业甚至没有办法卖股票还钱。
我发现就在这个时刻,欧美银行团竟然同时要求俄罗斯企业还钱,被牵扯进去的还不止是俄罗斯这些石油企业,对外贸易银行也因为国外资金便宜从国外借钱,所以俄罗斯的国家大银行和大企业全部被油价下跌套进去。
没钱还那么股权抵押品怎么办呢?就会全部被银行团没收,这些掌握俄罗斯经济命脉的企业几乎就被这些外资银行全部席卷,等于俄罗斯这几年白忙了一场,为他人作嫁衣裳啦。
数字商业时代:俄罗斯有能力应对这场危机么?
郎咸平:2008年12月30日,俄罗斯政府承诺斥资总计约10万亿卢布用于应对金融危机,相当于3450亿美金。但俄罗斯企业、银行总借款高达5000亿美金,还差得远。2009年如果俄罗斯压缩支出而透过财政盈余来做补贴的话,必须有充足的财源,但是油价从30多美元涨到95美元不是那么容易的。
油价如果在50美元以下的话,俄罗斯的财政保证是赤字,连后续基金都没有了,这样俄罗斯可能永远赎不回那些企业股权,把这一切将拱手让人。俄罗斯正在动用政府的力量拯救这些企业不被西方银行团吞噬,但是能挽留住多少企业还是未知数。
在国际金融海啸的大幅冲击下,欧美银行、国际金融炒家还是很有余地地算计了中国和俄罗斯,他们很有可能用这些算计得来的钱,作为复苏之用,让自己慢慢脱离困难而使中国和俄罗斯进入萧条,这就是一个资源的转移。我们必须清楚是金融人才的匮乏,使得中国在这些方面过于被动。
对朗有意见的就等着看半年后油价会不会上去吧,记得葡萄当时也预计过08年底油价回到200,现在看09年底吧。不过这个当口看油价是不像短期内能大涨的样子,想想半年前买SUV时的情景,当时别人认为我一定是疯了,现在看国航与东航被人忽悠时没来问过我的意见,呵呵。
俄罗斯看来是上钩了.所以,中国再次帮助俄罗斯的机会来了,原油管线只是一个开始.
郎咸平有学问,没问题,但是他犯的毛病和很多人的毛病一样,把自己专业的知识推广到其他领域,就闹笑话了。
国企改制,国企总经理通常的手法是把公司亏损,把净值降下来,自己收购,再把业绩做下去——俺遇过一个例子,因为行业太景气,把那个总经理急的难受,拼命跑关系——对于员工来说,企业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亏损,就指责领导业务能力不行,其实领导的算盘跟当期的业绩毫无关系。
郎咸平是个圈外人,象那个指责总经理业务能力不行的员工一样,其实政府考虑的完全不是郎咸平这个层面的问题,正如国企改制对总经理的利益远远高于短期利益一样,政治永远高于经济。
想想奥运前后发生的事和中、美、俄首脑在会前会中会后的表现,在政治上没有交换,简直不可思议。看看布什悠闲地在北京看篮球,这离雷曼倒闭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布什真的不知道金融危机的来临?看普京那张绷紧的脸,怎么可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
为什么中国永远是倒霉蛋?二战之后最重要的军事政治斗争,美国对中国好象没占什么便宜。中国为什么就不能是石油狂涨狂跌的收益者呢?只有吃过梨子,才真正知道梨子的味道,书上讲的,永远是别人的体会,与“知道梨子的味道”完全是两码事,哪怕是圣人说的也没用。在这次石油的狂涨狂跌中,中国主动或者被动地获得什么利益,只有等以后的解密才能知道,外人是搞不清楚的。
据CNN报道,石油147美圆的价格是中国制造的。
苏联并不是什么典型的资源的诅咒,而是很大程度上是和粮食问题并行在一起的结局:
人民生活水平客观要求提高,粮食无法满足,产量长期停滞不前(不能总只吃黑面包土豆了,必须要有奶有熏肠),必须进口。苏联体系内无法提供这些商品,到国外去进口。到戈尔巴乔夫后期体系内开始大乱基本粮食也受到影响,就出现饥荒的威胁。
资源的诅咒的发生,一般适用于在市场经济下微观个体的选择——这个个体可以是普通国民、商人,可以是领导人(比如非洲的几内亚比绍的情况)。过去几年的俄罗斯更像是资源的诅咒:房地产飙升,所有消费品大部分来自进口(中高档欧洲低档亚洲),本国的能源部门以外的工业部门进步并不是很大。真是错过了时机。
与此类似的还有哈萨克斯坦。
而且今天的资源的诅咒比简单的贻误产业发展时机更严重的是,出现了大批依附于泡沫的房地产经济的对外金融借贷。即哈萨克银行搞国际融资,融入外币如美元欧元,然后在国内放贷。其中的各种获利诀窍、前提:房地产的不断升值、美元欧元相对于本币坚戈、卢布的贬值,其实都是定时炸弹。
俄國擬控制穀物出口
细粮不缺,莫斯科街头小孩子拿面包当足球踢着玩。缺的是牛肉。
波兰缺肉,团结工会就可以上台。
苏式社会主义是质量不如美式资本主义而败下阵来。
所以人均是制度较量的战场,制度较量又是生产力的较量。
所以TG高举免战牌,美曰之:不出头。底下在做功课:人均看来在现在条件下上不去了,在总人口上玩玩花样如何?
最后得出结论:像毛子那样在上中下三马都想赢(3:0),想都甭想,如果修改条件,弄个2:1赢就心满意足了,就要牺牲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不就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