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乱侃比亚迪电动车 -- 积吉
关注比亚迪电动车已经很长时间了。作为新兵的第一篇文章我就侃侃它吧。说明一下:本人非此专业,有错误的地方尽请指出。
比亚迪最近比较热闹,先是巴菲特投资18亿;接着花2亿收购一家芯片公司;刚刚又投资25亿准备建太阳能电池厂。公司方面也非常高调:宣布年底上市F3DM双模汽车和2009年上市E6纯电动车(需要许可证先)。看来,和富士康的官司王传福根本没放在心上。
我个人非常同意王传福对电动车的评价:它是对传统汽车工业的革命性颠覆。如果比亚迪电动车这次能成功推向市场,中国的汽车工业(或叫电动车工业)乃至中国的制造业将是一次飞跃性的发展。要知道汽车工业是西方工业体系的支柱之一。电动车最关键的是电池。比亚迪宣称他们掌握了先进的铁电池技术。从各方面的信息来看铁电池就是磷酸铁锂。比亚迪只不过加了些添加剂提高性能并做大单个电池体积(这很关键)。 之所以叫铁电池一是宣传,二是规避磷酸铁锂的专利。但王传福的运气奇好,去年的一场美加专利官司以A123公司的暂时胜利把德州大学的这个专利基本废掉(此专利2年后过期)。所以,铁电池的成分现在也不是什麽秘密。
确定了电池,下一步的问题是怎样用它。毫无疑问,这些电池需串联起来。但这要求每个电池同质,否则极大的影响电池寿命。据说E6需要96块,如果用A123公司的,非常夸张,几千节电池。这就需要一套电池管理系统。据我个人猜测电池管理系统将把所有的电池分成许多电池组,分组管理。这样即便有电池坏了也只需更换部分电池而不影响整体功能。据我猜测比亚迪电动车还可能用锰酸锂电池作启动能源。
有朋友要问有以上技术的又不止比亚迪一家,为什麽巴菲特要投资比亚迪而不是其他公司。原因有三:
1)比亚迪还有一项绝活--快速充电技术。目前是十分钟充满50%,实验室达到5分钟充满50%(也就是十分钟充满70%--80%)。此技术不仅用于电动车,还可由于太阳能,风能的能量储存。这就是为什麽比亚迪又要扩展产品线投资建太阳能电池厂。
2)另两家有技术储备的是丰田和通用。但比亚迪是光脚的,他们是穿鞋的。丰田的“PRIUS”是只赚钱的鞋子,它是轻易不肯脱下来的。通用更有一双铁鞋子---福利和工会。
3)电动车制造是全新的,没有现成的设备供应商。即便通用发布了"VOLT"(和比亚迪的F3DM类似,只是用电池只能跑65KM),它还需花2-3年时间和设备供应商沟通制造设备。而比亚迪这些东西已准备就绪。它是除玻璃和轮胎外什麽都自己造的家伙。
非常看好比亚迪公司和比亚迪电动车。现在国家有关政策是左右它发展的关键。祝比亚迪好运!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如果想要说明您最后观点的话.
电动汽车得技术/价格贯穿整个用户体验,如何在不高于/略高于比亚迪现有产品得价格上解答如下四个问题?
第一,在目前油价/经济情况如此得时候,如何说服用户转换?
第二,电动汽车有一个大问题是驾驶感受,如何说服用户使用这种类型的车辆?
第三,如何做质保?
第四,安全性如何?
我觉得这比技术上解决要难多了.
去年就关注比亚迪了,后来1cat河友专门还有帖子介绍。后来我也进行了相应的考察,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呢。全电车那里是这么简单啊。在我看来,比亚迪宣传的成分很大,它的技术水平离全电车还远着呢。
呵呵,F3DM已完成10万公里路试和碰撞实验,正在报批上市。如果获批,说明技术上和安全性已无问题。如何说服用户转换就是一个经济帐的问题。如果政策予以支持,如减免购置税或给予像欧美国家那样的经济支持,市场就很容易接受这款车。否则要有一段市场辅导期。但毕竟他的价格还不到通用和丰田同类产品的一半。驾驶感受问题,慢慢就习惯了。
在未来几年里,全电车斗不过混合车的格局还没法改变,毕竟不是有了电池就万事无忧了的,技术上还有太多制约,尤其命门---电池重量,短期内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BYD的距离就更远了,因为他甚至还没做过一辆市场成功的车,更不论建立一个好的营销售后体系.光是做一个好车厂,10年都不够.如果认真做,10年后谈市场竞争力还差不多.这里韩国人已经摔过跟头了,有人愿交学费,希望旁观的也能认真去学习.
嗯,比亚迪最大的短板就是它的市场,技术沉淀,毕竟是做汽车才5年的公司。但我们不能用老经验老眼光看待比亚迪。它仅用几年的时间就做到二次充电电池的世界第一。从巴菲特7月谈判时提出的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方向到10月底的25亿投资仅有3个月。手机的生产仅3年时间就成为富士康最大的竞争对手。也只3年时间,F3成为中国市场月销量第一。最关键是王传福和他的团队,那种舍我其谁的精神。这些才是我关注他们的原因。
花之!
不过最近和朋友聊天后,觉得也许家用车全电仍然有障碍,特别是上高速与长途的问题。城市出租与公交车以及环卫等城市特种工程车应该更适合全电方向。因为他们对环保要求更高,对速度与行程却没有什么特别要求。以前在河里有朋友认为电动车会干扰现有交通体系,不过我觉得干扰程度没有大到淹没其优势的地步。甚至因为其优点,搞个象马车转变成汽车这样的交通体系革命都可能呢。
据驾驶F3DM的人说,驾驶感受不如汽油车,但这个不是问题,因为对于咱中国普通老百姓来说,汽车主要是代步工具,安全和实惠才是第一位的。
在太阳能方面的规划远不止三个月,巴菲特只是一个推手,呵呵
我是刚刚得到看到投资太阳能电池的消息,来源有限。多谢提醒。其实此贴的深层想法是国家能否扶植一下像比亚迪这样的技术先导性公司,利用他在电动车上的突破带动中国整个制造业的升级。汽车业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却又是夕阳行业,我国汽车制造业还无法赶上欧美日韩的水平。不如利用此次油价上涨(现在在下跌)和金融危机的机会来一次技术革命,而且这技术方向是绝对正确的。我担心的是国内太多的利益集团和买办。
看王传福的宣传感觉是卖野药的。三方的扯皮官司好像还没打完吧。。
电动汽车的技术革命是在动力和传动方面,其他的和传统汽车没太大的区别,比如仪表盘,空调,制动,内部信息传输总线,甚至小小的电动升降开关。虽然小,但是必不可缺,BYD要是连这个都要自己做,就...
乡下人参观过三菱的电动版的"i MiEV",它和普通动力版的"i"部件通用率有近50%,每辆车的制造成本就已经超过300万日元(试制品).三菱给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空间是多大我不清楚,但是丰田,日产,福特给大多数供应商都不会超过3%,想必三菱也不会高太多.就算BYD把所有费用能便宜一半,一辆AO级的小车都要十多万人民币的成本...
BYD要是把电动车定位在高端,产能不是大问题,要是定位普通大众乘用车,什么都自己做的模式肯定不行
原因很简单,公司太高调了,很多道道都象是宣传,再说了老巴的钱是那么好拿的,未必吧,应该有附加条款的吧,把这个都作为宣传,够呛啊!
作为一个后来者,它如何才能在在国产车里打出一片天地呢,要怎样才能取得政府和民间舆论的支持,“全电车”这个概念的确让它受益良多。
在2008年,国产车的市场份额在萎缩,这也是广大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要摆脱目前的困境,还是需要国产厂商们静下心来,修炼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