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由陈毅调往中野谈起1 -- 老老狐狸
纵队司令员赵基梅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此问题众说纷纭,一直如在雾里。且看胡兄如何把话说圆喽——
看来这些别名的部队大多与起义部队有关。
真替史文恭MM捏了一把汗呐
It gonna be okay if 史文恭MM is in growing state...
三人成虎? Who say so? What I heard is 三人 can gamble...
在狐狸看来,胜利者在战后展示的伟大计划都有赝品的嫌疑,远大目标、远景规划肯定是有的,而前进的具体路径和轨迹往往是由一个个应激反应构成,充满了意外和偶然,历史系多方博弈的结果,一个人左右其手,那不叫下棋,叫摆谱。
如从人性和角色扮演两个角度看待历史人物,也许我们能会心一笑。历史人物不仅是伟人、英雄,同时也是普通人,有恩怨情仇、有利害牵绊。工作分歧、性格不同、私人生活、职位升降、待遇差异等都可能产生矛盾,在特定情景下矛盾甚至可能激化变得异常尖锐。若是认为有分歧有矛盾就必不能合作,则是太小瞧我们的先辈了。青史留名之人多有远大理想,自我期许加上角色限制,并不能为所欲为。TG组织体系严密,101有言:“他最担心投票时不能取得多数。”即使太祖,也得受制于此。
你就认命吧,你看人家40多岁五大三粗的禾平阿姨都没办法,都要比武招姨夫了,你又有何好办法涅?
难道见一个一个?还是这样打?
前几年纪念西安事变七十周年的时候有过相关消息。
简称‘虎妞’
8月27日 刘邓大军南进以后处境困难,电军委告急:国民党数十个旅形成堵截包围态势,企图将我围歼于进军途中。军委、太祖连发急电,通报刘邓大军情况,指令陈粟率部迅速南下歼敌,直接援助刘邓大军。8月27日的电报说:“敌大军向刘、邓追击,情况异常紧迫”,要陈、粟率六纵、十纵、炮纵“星夜兼程急进”,统一指挥陈、唐、叶、陶5个纵队,“歼灭与抓住几部敌人,直接援助刘邓”,“至急至要”。
8月30日 太祖4A急电:
【当时,太祖发给各野战军的电报均以中央或军委的名义,唯独给陈、粟的电报则全部署名“毛泽东”,并且必签上四个粗重的“A”,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华野西兵团渡河南下。足见太祖的决心与焦急。】
【粟裕传 已进入鲁西南的陈唐叶陶5个纵队在国军重兵进攻下,作战艰苦,部队频繁转移,一直受敌人尾追,未能摆脱被动,一个多月没有打过一个像样的仗。部队减员较多,思想较乱。宋时轮则率第十纵队擅自撤到了黄河以北。国军行动由谨慎转为骄狂,一个团也敢自成一路尾追。502提出了两个可供选择的作战方案:第一方案:渡过黄河与陈唐会合以后,开个会,休息几天,补充弹药、物资,恢复部队体力,再打第一仗。好处是战役指导思想统一,布置周到,易于协同。不利之处是,敌人可能谨慎靠拢,或进入据点固守,不易分割歼灭。第二方案:在陈粟率6纵、10纵和特纵渡河次日就发起战役。由陈唐部将敌诱至距我渡河点以南三四十公里之适当地区,集中3个纵队,包围敌整编第57师或整编第68师,另以1个纵队钳制敌整编第5师(由第5军改称);第6纵队、第10纵队赶去参战这样,可以出敌不意,易于取胜,而且能迅速打开鲁西南局面,及时南下豫皖苏配合刘邓大军。但战前来不及开会,不便取得密切协同,万一打不好,对整个战局不利。这时,501已自渤海军区返回华野前指。501同意502的设想,并提议在作出决定以前征询陈士榘、唐亮、叶飞、陶勇的意见。】
8月30日 刘邓率部进抵大别山,致电中央:
9月3日到5日 3天之内,华野7个纵队及拨归陈、栗指挥的晋冀鲁豫第11纵队就集结于预定作战区域。
9月6日 陈栗连夜召开纵队以上领导干部会议统一鲁西南作战思想。
9月7日—9日 华野西兵团沙土集歼国军整编57师。9月11日,中央致电陈粟:“郓城沙土集歼灭57师全部之大胜利,对于整个南线战局之发展有极大意义,特向西兵团全体将士致庆贺与慰问之忧。……你们一定能完成在黄河、淮河、运河、平汉之间创造巩固根据地,协助刘、邓,陈、谢创造鄂豫皖与鄂豫陕两大根据地,协助饶、黎、谭保卫山东根据地,协助苏中、苏北恢复根据地之伟大任务,你们处在上述四大根据地之中间地带,你们的胜利有重大战略意义。”【粟裕传沙土集战役迫使国军从大别山区和山东内线战场抽调4个师驰援鲁西南,有力地配合了刘邓大军和山东内线我军的行动。】
9 月9日—17日 陈(赓)谢(富治)发起灵宝战役。
9月 中央召开土地会议,决定整顿队伍,通过土地法大纲,开展轰轰烈烈的运动。
9 月 刘邓在大别山展开,国军以23个旅的兵力跟过淮河,尾随直追。寻找刘邓主力作战。第1、2纵队主力和第6纵队一个旅,在商城、光山地区经3次作战,将国军的机动兵力调到了大别山以北地区,第3、6纵队在大别山南部的鄂东、皖西地区顺势展开。
9月14日—11月初 东北民主联军发起秋季攻势。到11月初歼敌6.9万余人,克城17座。国军先后从晋察冀战场抽调5个师出关增援。
9月17日 陈粟致电中央报告华野西兵团状况:“……如中央最近期内,准备以一、四、六纵队向长江以南出动时,则拟将一、四纵开(黄)河北整补1个月,待机南下,执行新任务。如无此必要,则拟将两纵分到西南方面,执行游击任务,自求整补。……”中央收到此电后5天,经研究,由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周恩来亲拟复电:“……半年内,不拟派1、4纵去江南。……”
9月22日 中央在组织建制和领导关系上重新作了区分:刘邓部改称晋冀鲁豫野战军南下兵团,陈粟西兵团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对外仍称华野),(归)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现辖之第1、3、4、6、8、10纵外,王秉璋纵队(即晋冀鲁豫第11纵队)划归陈粟辖。陈(毅)、粟(裕)、张(云逸)、邓(子恢)同志为晋冀鲁豫中央局委员。邓小平仍为中原局书记兼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薄一波为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一副书记并代理书记,陈毅为该局第二副书记。陈、粟代表该局指导黄河以南运河以西平汉以东淮河以北之党政军民工作,以利直接支援前线;张、邓代表该局指导渤海地区工作(渤海暂时划归晋冀鲁豫领导)。晋冀鲁豫中央局负责统筹刘邓、陈粟两野战军及陈谢兵团的后勤供给。目前除供应刘邓、陈谢两军不放松外,应将供应陈粟野战军工作放在紧要地位。华东野战东兵团改为华东野战兵团,由许(世友)谭(震林)指导,受华东局直接领导。辖第2、7、9、12纵队。【中央这个电报所作的规定后来有一部分并没有实行。渤海地区没有暂归晋冀鲁豫。10月16、21、24日,陈、粟报中央并邯郸局、华东局的3个电报依然自称“华野”。】
9月23日 华野西兵团与由陇海线北进的整编第11师于曹县地区会战,整编第11师据险固守,第5军、整编第75师、整编第10师等部向心增援。陈粟放弃对整编第11师的攻歼,留下第10纵队和晋冀鲁豫第11纵队在鲁西南钳制国民党第5军和整编第11师,率主力南下。
9月27日 鉴于许多战斗打得很不理想,刘邓在光山县白雀园王大弯司令部住地召开全军旅以上干部会议。286谈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任务以及部队作战和工作的现状:“……越是在困难的时候,高级干部越要以身作则,鼓励部队勇敢地歼灭敌人。我们既反对在条件不可能的时候轻率地去作战,更要反对在条件可能的时候不敢勇敢地去作战。……。全体指战员一定要牢固树立起以大别山为家的思想,坚决克服怕打硬仗、纪律松弛等错误思想情绪。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好头。”独帅强调指出:“我们进到大别山,处于无后方作战,困难重重,但要有勇气战胜困难,特别是要打好仗。”
9月27日 陈粟率主力越过陇海路,挺进豫皖苏,以纵队为单位机动歼敌,扫荡地方武装,摧毁地方政权。从9月27日至10月2日7天内,在300公里正面前进150公里,攻克县城13座和重要集镇几十处,切断津浦和陇海两条铁路线,完成了战略展开,初步站定脚跟。至12月,摧毁豫皖苏地区各级政权,基本扫灭各县地方武装3万多。陈粟与邯郸(晋冀鲁豫)局建立了关系,使陈粟大军得到强大的支援。从此,陈粟大军的补充除大量取给于敌方外,炮弹、医药仍主要取给于山东,而粮食、兵员、民工、被服与经费,主要来自晋冀鲁豫。
9月28日 陈粟于向中央军委和刘邓报告6个纵队分两路南进计划。
9月30日 军委复电陈粟:“你们分两路前进方针很好”。“各纵辗转活动,破击三条铁路,歼灭分散之敌,极为重要”。(《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277页。)
9月30日 刘邓复电陈粟,指出,陈、粟大军南下的行动已造成有利战机,说“你们越陇海路,南面敌人已有强烈反应”,“拟乘敌北进时,主力向黄麻及长江沿岸转进”。
9月底 军委指示刘邓:“鄂东北极端空虚,你们如能乘机迅速派兵攻占大别山以南,长江以北各县,必能威胁长江,分散敌人,开展局势。”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刘伯承、邓小平作出了乘敌之隙,向大别山南麓展开的决定,以一部分兵力在大别山北部牵制和迷惑敌人,主力即摆脱敌人合击,乘虚出鄂东、皖西,寻机歼敌。
10月1日—11日 西野发起延(延长、延川)、清(涧)战役,歼整编76师。
10月上旬 刘邓指挥部队发起张家店、歧亭、李家集之战,歼灭国军近2个正规旅,取得了进入大别山后在无后方依托条件下第一个重大胜利,摆脱了国军的暂时“围剿”。南下鄂东、鄂南各纵队,乘机横扫分散孤立据点和土顽杂牌军,主力兵临长江北岸,并控制了黄岗至望江一段突出部。直指向南京、武汉间国军长江防线的战略敏感区和要害。国军第2、第3师从九江伸至江北岸的蕲春、黄梅,新编第十七旅在军舰配合下占领武穴。
10月3日 中央军委电示:陈粟大军的活动范围扩大到长江以北,“直达寿县、合肥、巢县之线以东,长江以北地区,与刘邓区域、苏中、苏北完全衔接”。中央军委的电报说:“你们兵力业已展开于广大地区,现应确定一个月至两个月内,只打小仗,不打大仗”。“如一个月至两个月时间不够,还可酌量延长,使敌主力置于无用之地,疲于奔命,而我则于短期内歼灭了敌之爪牙,建立了我之根据地,为不久将来集中兵力作战打下基础。此种工作看似不甚重要,实则具有伟大战略意义”。(《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281页。)
10月上旬 陈粟两路主力部队会师,502在华野指挥机关干部大会上作形势和任务报告。他说,现在党中央给我们的任务更加明确,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西,平汉路以东,长江以北,都归我们开辟、创造、建设。
10月11日 晋察冀野战军再次出击保北。16日,石家庄第3军主力赶赴保北战场,22日,晋察冀野战军于清风店地区全歼国军第3军军部、第7师及第66团,俘第3军军长罗历戎、副军长杨光钰、副参谋长吴铁铮、第7师师长李用章等。
10月15日 太祖电示陈粟:“战局可能发展得快,6个月内(10月至3月)你们各纵在河淮之间作战……6个月后(约在明年4月)你们需准备以一个或两个纵队出皖浙赣(不是去浙赣)边区,那时拟以刘、邓方面派一个、两个纵队,出湘鄂赣边区。当你们派部出迫浙赣时,拟由许谭所部四个中抽出一个加强你们两兵团兵力,但此是预计,须待那时考虑方能确定。”“哪些可以实行,哪些与情况不符,不能实行,表示你们具体意见。”
10月25—26日 刘邓于淆(水)广(济)间的清水河、高山铺地区歼灭国军整编40师1个师部,两个半旅共1.2万余人。
10月25日 为攻克石家庄,总司令赶赴驻河北省安国县南关的晋察冀野战军司令部,会同野战军领导人,进行战前动员和攻坚准备。
10月26日—11月29日 西野发起第二次攻打榆林,未克。
10月31日 太祖致电胡服:“朱总到杨(得志)、杨(成武)处帮助整训一时期很好,但杨、杨举行石门或他处作战时,请劝朱总回工委不要亲临最前线。”
10月底 陈谢率军南下伏牛山区,11月1日至5日连克宝丰、鲁山、南召、方城、叶县、临汝、郊县、登封等城,歼灭了国民党军第15师,俘第15师师长武廷麟。国军李铁军兵团由洛阳地区南下,以其主力整编第3师、整编第20师的5个旅尾随陈谢。
11月6日—12月12日 晋察冀野战军攻克石家庄。
11月上旬 501离开华野司令部,赴晋冀鲁豫中央局联系工作,8日渡黄河抵达华野的后梯队所在地朝城。9日到华东随营军校,作《对反攻形势的说明》。10日在野战军后方干部会议上作整理后方工作的报告,然后到淮阳给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该纵为中原突围之新四军第5师老部队】讲话。11日以后,经阳谷、德州到惠民,同华东局及军区领导人会商,16日听康生汇报山东情况。18日上路,24日夜抵冶陶,和薄一波等商讨大军的供应。12月初,应召去西柏坡向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工委,朱德、刘少奇等)汇报华野情况后,奉命赴陕北杨家沟参加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11月10日 11月初,介公在南京召集统帅部成员,会议大别山作战问题,并发出《对大别山剿匪军事的指示》,决定再从进攻解放区的前线调回10个旅,加上原在大别山的23个旅,共33个旅的兵力,围攻大别山。11月10日,介公召见白崇禧,11月17日设立国防部九江指挥部,由国防部长白崇禧兼任主任,11月22日,九江指挥部在南京组成,23日至九江设立,专事围攻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同时用11个旅对付陈粟大军,用22个旅守备陇海、平汉两线要点。
11月15日 “制宪国大”在南京开幕,制定宪法。
11月16日 502向中央军委和刘邓报告徐蚌路破击战情况,建议刘邓、陈谢两路大军乘敌部署未妥之机,提前发起平汉路破击战。
11月20日 陈粟向邯郸局并中共中央、华东局报告《部队进入豫皖苏地区工作情况、思想倾向及克服办法》,汇报部队进入豫皖苏情况:“……部队南下后,脱离后方,无休息整顿,连续作战,艰苦疲劳,情绪受影响。打了几个胜仗后逐渐好转。但部队水土不服,患南方疾病多,且缺乏药物治疗,伤病员安置无安全保障等困难,严重存在,从而影响指战员决心与信心。有的部队风闻要南渡长江,也有不安心现地工作的。……”太祖于28日复电502,并转告(预计已首途去邯郸的)501:“ ……所指各点是正确的。……今年九月初到明年八月底之一年时间做到完成土改、消灭敌人两大任务。……在明年8月以前,不准备派主力部队渡江,各部均要在现地安心工作与作战,仅准备在明年8月以后,派一部分部队渡江南进,究派何部,临时决定。”【此时,刘邓一部已抵望江地区,控制长江北岸300余里。】
11月22日至25日 502主持召开有豫皖苏区党委负责人和各纵队代表参加的前委扩大会议,检查和部署部队帮助地方党政军民开辟和建设解放区的工作,并通过了根据502给中共中央的报告起草的《前委扩大会议决定》。
11月27日 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李(先念)率第12纵队到达大别山,与刘邓等会合。
11月31日 王宏坤率第10纵队来到了大别山。【根据太祖指示,晋冀鲁豫根据地及时增调了第10、12两个纵队到大别山来,还派第11纵队和华东野战军的10纵队护送来一批新战士和伤愈病痊归队的指战员,带来大批弹药、药品和银元。】
12月2日 国府撤销张垣、保定两个绥靖公署,成立华北“剿匪”总司令部,以傅作义为总司令。12月6日作义在张垣就新职,后迁北平办公。
12月上旬 刘邓决定采取内线与外线配合实施战略再展开,以第10、12纵队西越平汉路,白主力被吸于大别山的有利时机,分别向桐柏、江汉两地区展开,横扫保甲系统和土顽武装,占领广大乡村,建立各级政权。至12月底,共歼敌4000余人,解放桐柏、枣阳、泌阳、唐河、新野、京山、钟祥、天门、潜江等城,直接威胁长江防线和大巴山防线,迫使国军从大别山抽调部队回援,从而有力地配合了主力在大别山的反围攻斗争。
12月8日 得知国军集中33个旅围攻大别山区,502致电刘邓并中央军委、邯郸局,改变西兵团原定作战计划,转兵平汉路郑(州)许(昌)段,以调动南线敌军,“直接配合大别山作战”。经中央军委批准以后,于12月中旬先后发起平汉路郑(州)许(昌)段破击战和陇海路郑(州)兰(考)段破击战,破坏铁路200公里,攻克国军的战略后方基地许昌以及县城11座、车站和集镇36处,歼敌3.2万人,切断了敌人两大军事动脉。但是没有达到调动大别山之敌的目的,【粟裕传】
12月9日 军委电示502:“……目前时期,华野仍以打中等规模之仗为有利……”。(《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43页。)
12月10日 502经过几个月的研究探索,认为我军歼灭战不断向更大规模发展是解放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的关键是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在这个基础上,写出了《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
12月13日 陈谢配合西兵团开始平汉路的大破击,相继攻占平汉重镇漯河、驻马店及沿线城镇20多处,彻底破坏铁路200多公里,华野部队同时大破开封至郑州、郑州至许昌之间铁路400多公里,切断国民党的两大“动脉”,造成对国军在中原战场横向和纵向的战略分割,使其中原部队的物资补给陷入困境,而且剥夺了其兵力快速机动的优势。国军拟调裴昌会兵团东出郑州接防,原驻郑之孙元良兵团南下,李铁军兵团驰返平汉,以救平汉之危。因裴昌会兵团被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所牵制,难以脱身,致使孙元良兵团不能南下。
12月17日 晋冀鲁豫野战军野指一分为二,刘(伯承)、张(际春) 率中原局机关、野战军后方指挥部和1纵北渡淮河,开辟淮西区,进行战略展开。刘伯承分兵北去,白崇禧为了阻止刘邓部队在淮北得到补充和发展,采取围攻和追剿并举的方针,令整编第11、10、85师向淮河跟追。邓(小平)、李(先念)、李(达)率野战军前方指挥部指挥主力(2、3、6纵)留在大别山内线坚持,艰苦应对白崇禧的清剿。【在谁留在大别山指挥部队坚持斗争问题上,刘与邓发生了“争执”,刘说:“我留下来比较好。”邓则说:“两副担子,哪个也不轻。更何况我人年纪比你轻,身体也好,适合留在大别山。”刘说:“年轻,光年轻也不见得合适,还是我留下好。”邓说:“你有影响力,敌人害怕你,你到淮西指挥全局,这也是从实际出发嘛!”邓接着说:“分开以后,我们对上对下行文,还用‘刘邓’的名义。”邓叮嘱张(际春):“你要多操劳些,照顾好司令员。”刘对李(先念):“请你协助邓政委指挥好部队。”】
12月19日 502于丑时(1—3时)致电刘邓并中央军委,再次建议:“我们及陈谢必须长期配合刘邓行动,直至完全粉碎敌人对大别山之进攻为止”。(《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338页。)中央军委12月20日复电:“完全同意粟皓丑电意见,粟及陈谢两部长期配合刘邓行动,直至粉碎敌人对大别山之进攻为止”,同时“提议由粟亲率1、3、4、6等4个纵队南下与陈谢会合,并归粟统一指挥,沿平汉向南直迫武汉”。(《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44页。)同一天,又发电指示:“你们应不为从前划定之界限所束缚,而向整个平汉路及其两侧机动,以破坏平汉路及歼灭敌若干个旅为目标(希望能歼敌五六个旅)”。(《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46页。)
12月24日 国军统帅部在汉口召开 “大别山区剿匪检讨会议”。介公特意从南京飞抵汉口参加会议,国军的高官显要云集,国防部长、国防部九江指挥部总指挥白崇禧提出了对大别山区《实施第二期作战的计划》:“在清剿期间,我们应当在僧塔寺、膝家堡、宣化店等要点构筑工事,架设铁丝网。每一要点,分派兵力固守,先将太湖、英山、罗田、麻城以南接近长江方面的匪军肃清压迫往北,然后积极修复交通公路。”“凡我军到达一处,即协助民众组训,建立地方自卫武力,来配合军队实施清剿。”介公对此大加称赞,以重点分区防御与进剿相结合为思路,调整中原地区的战略布局,即:将华中(中原)战区划分为第4(开封)、第5(信阳)。第6(商丘)、第8(合肥)、第13(南阳)、第14(阜阳,后移新乡)、第15(襄阳)、第21(宜昌)等8个绥靖区,每个绥区辖3至5个旅,担任各战略要点的防御。组成邱清泉兵团、胡琏兵团、孙元良兵团、张轸兵团、张淦兵团,分置于大别山、江汉、桐柏地区,津浦、陇海、平汉之间的豫皖苏地区,机动作战。另以西安“剿匪”总部胡宗南指挥的裴昌会兵团置于豫陕鄂地区的陇海路潼(关)洛(阳)段。
12月24日 502与陈赓会合
12月25日—27日 经中央军委批准,由502统一指挥,发起平汉路战役。由陈谢兵团一部协同华野第3纵队,将国军李铁军兵团的兵团部及整编第3师歼灭于西平、遂平间之祝王寨、金刚寺地区,毙俘6000余人,李铁军带少数人脱逃。然后乘胜南进,围攻确山,重创国军整编第二十师,刘伯承、陈谢、陈粟三路会师于遂平西平地区。迫使国军紧急抽调13个旅增援,其中包括用于大别山的8个旅。确山没有最后拿下,平汉战役最后一段未达预期目标。白崇禧白崇禧一气之下回到南京,编写《大别山作战检讨报告》,九江指挥部群龙无首,历时35天的大别山第一阶段“清剿”有头无尾,至此结束。
12月底 留在豫东、鲁西南的华野西兵团3个纵队发起了菏考战役,歼灭国军1万余人,解放了山东菏泽、河南兰考之间广大地区。
12月25日—28日 中共中央在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中央十二月会议”。随后召开中共中央西北局的高干会议(亦即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
12月 东北民主联军发起冬季攻势,49年3月13日,攻占四平,冬季攻势结束,共歼敌15.6万余人,使国军占领区缩小到只占东北全境1%。
47年冬 西北野战军开展以“诉苦”和“三查”为中心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