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久公子谈货币(十三) -- jugojl6
常平仓并不是一个交易场所,而是交易所的玩家之一。和其他玩家不同的是,这个是以政府财力为后盾的大玩家。
这个玩家的玩法,是逆市场价而动。常平仓在中国出现很早,战国时魏国的李俚以国家力量,丰年买谷,来平衡需求不足,在荒年卖谷,来平衡供应不足。在起初,这个措施是为了平衡农业生产中的外部因素--气候的不可预测性,来保证生产和供应的均衡。
自然在后来出现了囤积投机和哄抬物价这个玩法,常平仓就成了和这些对家斗法的工具。这一点就和后世的股市平准基金类似了,有些国家如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也有点这个方面的作用,但比较少用来干预油价(除非某党要开始选举了,需要收买民心)。
这里又可以看出犹太人与中国人的不同。当年犹太人约瑟被哥哥们卖身为奴,流落埃及,后来因为能够释梦,而成为法老的宠信(今天来看,就是超级大忽悠),结果就是因为用了常平仓的逆向玩法,在丰年的时候,以法老的政府力量采购谷物囤积,然后在7年的灾荒中,高价卖出,一把就把所有的地主们清了底,结果就是全国土地归于法老。这种玩法自然是违背常平仓的原旨,和今天老犹子们把美国中产们一锅煮了,手法差不多。看来索罗斯老兄们还是得了犹太的九阴真经的真传。
当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资格玩这一手的。小国家们,如澳洲和加拿大,碰到日本师奶军团,马上就要望风而遁。中国这样大一个国家,在硫磺,铁矿石这些产品上被人刀俎,沦为鱼肉,真是太没出息。
商场如战场,在国际大宗期货市场上的大玩家们通常有国家力量作为支撑,才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中国要想在这里趟浑水,先要做到自己的产业联盟的协调,象欧佩克一样,人家用高价打你,你就一方面大家协商减产,一方面抬高出口价。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围魏救赵,比如说上次是以焦炭减产,限制出口,来打击国外的钢铁业,从而减少需求。
你的回复和评论主要是增加了具体的操作环节。其实我原来倒没有想的那么复杂(缺乏实战经验阿呵呵)。主要是想强调特殊性物品形成储备对于社会这个网络运行的必要性和好处。所以谈得主要是“流量性商品”的储备,而比较少涉及你说的金融性存量性商品的常平仓。
正是因为这个区别。所以我的论述里,交易所和常平仓没有很强的联系,而在井底老师里面,后者是前者的一个参与方。
1973年4月,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布置香港华润公司所属五丰行,尽快购买年内到货的原糖47万吨。当时国际市场砂糖求过于供,货源紧张,价格趋涨。五丰行认为,如果我们立即大量购糖,必将刺激价格上涨,可能出了高价不一定能按时买到现货,为了完成购糖任务,五丰行采取委托香港商人出面,先在伦敦和纽约砂糖交易所购买期货26万吨,平均每吨82英镑左右。然后立即向巴西、澳洲、伦敦、泰国、多米尼加、阿根廷买现货41万多吨,平均价格89英镑左右,从5月20日开始,市场传说中国购入大量砂糖,纽约、伦敦砂糖市场大幅度涨价,然后,澳洲、巴西先后证实我向其购糖,市价又进一步上涨,至5月22日涨至每吨105英镑。我因购买砂糖现货任务已完成,从5月22日起至6月5日将期货售出。除中间商应得费用利润60万英镑外,我五丰行还多赚240万英镑。
通过交易所做期货不但完成了采购任务,还大赚了一笔,五丰行的干部却像犯了错误一样心神难安。面对责难,陈云想了一年,理直气壮:利用交易所并没有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国储则是国内的常平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