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产业升级的口号都喊了十几年了--路在何方? -- 思想的行者
就拿中国机床制造业来说,中国的高端机床制造业的竞争力还是不高,而中国市场上对高端机床制造的需求还是很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企业内部的组织((表现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技术开发水平,市场应变水平等等)以及企业间的组织(表现为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的优化
中国企业需要像战后日本企业那样广泛的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国企业之间应该进行更多的技术的资本的市场的联合
看看联想的柳传志和倪光南的争斗,你就可以知道。虽然倪光南喜欢打小报告。
但是柳赢得斗争的胜利后,有了市场后,还是把联想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企业。
变化不是说变就能变的
未来十年,劳密产业你不赶他他自己都会走。现在越南工资比广东低40%,工资涨的又比越南快,经济危机给了企业一个重新洗牌的好理由。
产业升级,主要去和外资合作,把他们的工厂搬过来。中国又没有工会,中国人又是勤劳善良,不管他他都会吭哧吭哧加班。外资乐得屁颠屁颠的。
放心好了。
问题在哪里,大概需要案例研究者深入研究了--天时地利人和,转型是一定可以走通的
利益才是第一位的,商人就是商人,商人不是政治家。
因为廉价劳动力的盛宴已经让精英们目眩神迷了
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出才占社会总产出的多少?
还有美国的高新产业是怎样起步的?据说相当一部分都是军转民的,包括互联网、包括CDMA
我国现在的什么神七、探月不就是在走美国发展高新技术的老路么?
要培育一棵参天大树,要求它的底下有深厚的土壤;培育一个新兴产业又何尝不需要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的储备呢?
曾经看过一本美国人写的书,描写硅谷的发展之路,那些世界知名的大公司起步之时也象今天的中国小企业一样,投资只有一点点,竞争也超残酷。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时代发展的巨轮不仅把贵族、门阀等历史上的恐龙抛弃在后,也把从事传统制造行业的中国小企业带到了历史舞台,一个个类似于万向之类的企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终于把德尔福们(当初他们是如何地高高在上、遥不可及)逼上绝路。有这样的历史在前,我们又怎能不对我国未来高新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不过机会有了,不一定意味着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
有一个军事家曾经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们不是没有条件,我们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条件
中国的技术基础,人才等等都已经很丰富了,关键在于管理和资本
未来的中国
我觉得不必太拘泥于过去有没有成功的例子。过去没有全球化,过去的经验不再适用于现在。再说过去成功不代表将来也成功,过去不成功不代表将来不成功。
最近看改革三十年,邓小平说的那句“杀出条血路来”挺有水平的,这句话现在也挺适用。
现在的模式就是,13亿中国人做劳工,土共做资本家。土资本家联手洋资本家,驱使13亿中国人搞生产,没什么产业升级,大家有钱赚就是好
从那个时候起,每一个国家产业要强大,首先是依靠民族产业,开始是英国的强大,然后法国的民族工业也上去了,后来德国也上去了,后来美国也上去了,后来日本韩国也上去了......
全球化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国家不仅经济上处于依附地位,甚至政治上也处于依附地位---所谓的殖民地国家;后来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解放战争的胜利,大量的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取得了独立,但是在经济上由于资本技术人才等等的缺失一直处于依附地位---如同拉美南亚,非洲,以及现在的东欧等等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07)杭民三初字第108号民事判决书中,确认三星侵犯了华立ZL02101734.4“CDMA/GSM双模式移动通信的方法及通信设备”专利权,判决三星公司立即停止制造、销售侵权产品,同时赔偿华立经济损失人民币5000万元。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812/22/t20081222_17750819.shtml
在我国,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在富勒烯制备和应用研究方面已取得可喜成果,其中一部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在燃烧法制备富勒烯方面,仅进行过实验室的探索性试验。
为了实现富勒烯的产业化,在富勒烯制备和金属富勒烯研究方面领先的中科院化学所,在富勒烯衍生物和内嵌富勒烯研究方面已经取得成果的西南科技大学,与碳材料研究和工程能力较强的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三家共同组成了产、学、研联合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向科技部申报了燃烧法批量制备富勒烯项目,该项目已被纳入2007年国家“863”计划课题。
其中,炭黑院承担了燃烧法制备富勒烯的技术开发和试验装置的开发设计和建设任务。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科研人员克服各种困难,解决了多个技术难点,已在炭黑院生产基地建成国内首套燃烧法制备试验装置,并于2008年1月17日在试验现场举行了点火仪式。该试验装置的投运,将为燃烧法制备富勒烯的自主创新开发和产业化提供经验和设计数据,并为实现富勒烯在我国的大批量生产和应用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