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讨论】比亚迪的电动车 -- 井底望天
按你的说法,现在的汽车只要装个20升的小油箱就够了,按车厂一般的设计是能装跑500公里的油,那是白白增加死重和成本.......
想想一辆车你每天上班路上都要花10分钟去充电,有时碰上排队什么的更麻烦,一辆你只需要周末去充一次.......不怕麻烦的人有许多,不过怕麻烦的人也有许多.
是因为比亚迪的研发路线与西方路线不同,中国人只有做下去,而没有退路。
一旦中国政府的科技发展大计,以西方路径为蓝图,很快就会出现自己产业的空白,和落后于西方的研发速度。于是当初决定这个蓝图的在位者们,就会说,还是引进吧!反正大家的方向是一样的啊。合资吧!
中国唯一拿得出手的技术,是航天和核武导弹等等,是因为西方制裁。
你可以说俺极端,这也是俺为啥把订立跟西方路线的人称为买办。不管这些人是不是拿了好处,但在现实中,确实是将中国未来的发展,“卖”掉了。
为发改委和中信部叫好。只有支持中国人自己的企业才是正路。
老实说,没有看出BYD有什么非常独特的道路,拿F3DM和prius比,技术上,除了电池容量大之外,发动机,动力控制系统都是不如的.另外prius可以很方便改用其他电源,比如冰岛就用的是prius去掉发动机改装氢燃料电池的车,自然加装个家庭用充电器,乃至改装锂电使用快充,都是没有任何技术难度的,只看成本和市场需要而已.可以说除开电池,F3DM就是技术简化版的prius.
BYD的电池固然是其长项,可是如果你指望的是丰田绝对不可能在10年内达到BYD的水平,那就比较可笑了.真要是看20年后汽车市场主流车型竞争,那么BYD还需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技术领先乃至垄断的独门杀着.在这个杀着出来前,还是冷静点好.
“电动车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有目共睹,但是电动车的优势决非仅限于环保,因为电动机是受软件控制的,所有功能都可以利用编程来实现,对于以IT起家的比亚迪而言,电动车的这一属性,能够延续我们在IT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王传福说。
据介绍,在F3DM上,比亚迪用了一个功率为50千瓦的电动机,扭矩达到400扭米,而几乎只有4.0升以上的发动机才能够达到这样的扭矩。一个电动机驱动的汽车并不一定需要离合器、变速箱、自动变速器等机械装置。
“这些在发动机时代含金量很高的装置,也许有一天都会被软件所替代掉。”王传福谈及此就显得非常激动,他认为,对于一直缺乏相关部件核心技术的中国汽车企业而言,电动车时代实在是全面超越的最好时机.
另外,根据王传福的说法,国产汽车之前一直无法突破四轮驱动技术,在电动机时代也会迎刃而解:在四个轮分别都装上电机,汽车在转圈时,左前轮、右前轮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转:左前轮往前走,右前轮往后走,在软件的控制之下怎么样都可以实现,但是在发动机和机械装置上,这些技术都非常难实现。另外,因为“不需要转速来控制”,所以这种技术会大幅度降低四轮驱动汽车的油耗。
与此同时,电动机由于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也比发动机要低很多。传统发动机行驶公里达到2000公里和5000公里的时候都需要换一次机油,但是电动机之中全是使用轴承,“跑20万公里都还是新的。”王传福说。
最可怕的是电动机本身对于动力的可塑性。王传福认为,2~3 美元的电子表机芯一经推出,就打破了原来机械表中“越准越值钱”的价值体系,电动机的推出将如同电子表机芯一样具有颠覆性意义,终结汽车行业动力越大越值钱的价值体系。王传福非常肯定地说,如果有一天电动车技术被大规模应用,动力性就如同手表的准确度一样,完全没有意义了。
prius的电动机部分,05年的时候就已经是这个参数了,09版的还加大了点.prius的CVT可以参见丰田官网,技术之简明,功能之完善,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丰田同时也在这里构筑了非常强悍的专利墙,这是这些年美国车厂在混合动力车上难以望丰田项背的关键.F3DM,很可惜,也同样在这里吃了憋.
丰田不仅有很强的传统四驱技术,比如LC,在05年highlander hybrid上,已经实现了通过电动机+电控实现了完全取消了中央差速器和传动轴的四轮驱动.目前BYD还在纸上谈兵.
废话不用多说,在电机这个行业,中国和日本谁有技术优势?谁能以更轻的重量造出更高性能更长寿命的电机?
总体讲,BYD除了电池部分,其他技术全无可称为"创新"的东西,甚至丰田已经实现了的都没能完全做到.
补充:我并不是说BYD走的路不对,只是觉得在BYD前面的路还很长,需要下苦功的地方还很多,BYD现在的态度,和大家看BYD的态度,都太轻浮了.现在说prius多么完美很容易,可谁真的知道prius是从00年就上市,一路不断完善,才有今天.算上研发,10年磨一剑,再贴切不过了.我希望的是,10年后BYD用自己的产品证明自己,而不是现在就预言自己能多么成功.
从这个对比来看,要完全在混合动力车上,超过丰田,应该比较难。大概美国车厂也要落后丰田7年以上。所以说王传福的全电动是唯一出路?
好像俺看到一个东西说,因为丰田的电池不够强,所以是弱电池,加上强动力。而王传福的电池够强,所以可以走强电池,弱动力道路,解决中国这个技术上的落后劣势。
如果这个是真的(如果老巴眼光不错),将来政府的政策就是应该打死TMD的丰田。呵呵。
还有长安和福特合作搞混动力车(科技部扔钱进去的项目),又有什么优势和丰田竞争?
刚上市的F3DM是可以的,9小时,100公里,另外可以加油。
从轿车整体上来说,BYD如果和丰田存在差距那并不让人吃惊。
另外,很多人责怪BYD太嚷嚷了,其实我很理解,做企业,不嚷嚷不行啊,不嚷嚷国家就重视了?巴非特就投资了?这里面有个东西叫舆论,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也是很无奈的,当然有技术是根本。
总的来讲,作为中国人,我非常希望BYD能成功,大家提批评意见是有益的,有些人一副巴不得BYD立马死掉的架势,那明显是有PG作祟。
记得去年还是前年的“汽车之争”,网上的标题当然很夸张,张部长拍桌子说“龙永图你不要讲下去了”。。。。其实我个人还是比较支持龙永图的。不是什么事情都是独立自主就能搞定的。
事实是,不是什么样的产业都能在制裁之后发展起来的,也不是什么行业能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发展起来,对于这个没有固定的标准。前者就不用说了,但总的来讲还是成功的少、失败的多(要不然西方制裁我们干嘛?);后者中出现的成功几率就大多了,案例比较多,但彻底失败的也相当有一部分,比如中国足球。如果你是个球迷,可能会扯到一些相当具体的原因和细节上去,那个我不感兴趣也不可能让我信服。
和你上次那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类似:一个行业是在国内外充分竞争好还是被制裁后自己发展好,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看这个行业的人的智慧和应对能力。有的人在压力下就彻底垮了,有的就奋起抗争乃至一飞冲天。不过基于当年对入世条款不公开的事实,我相信我国领导人还是对中国做了历史性的选择——充分竞争这条路(合资不合资等等只是一个手段),但是明显压力过大以至于如此重大决策竟然不敢公开历史条文!!他们当年在掌握如此之多信息的情况仍然和你有相同的困惑,你有如此想法不足为奇。但历史已经证明,在制裁下独立发展不可取(其实已经接近闭关锁国了)。
这个问题也类似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争,计划经济搞得好也可以相当程度上有所小成,但历史已经证明、并且继续证明,计划经济终究不可能敌得过市场经济。我赞成市场经济,但从未完全否定过计划经济,甚至可以从中汲取大量营养完善我的市场经济。。。
井底兄写了很多好文章,小弟看的过瘾,但是动辄把人家称作买办,我不欣赏。除非你举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来并且让经济版的大大们有比较普遍一致的看法才行。这个事情的处境,我觉得有可能可以用曾国藩的一句话来形容“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 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如果此话形容不当,还请井底兄多包涵)。井底兄的看法高是高,但还是有局外议论的味道。而且事实应该就是这样的,因为葡萄说过,真正做事的人是不会有时间上网的。。。在下深以为然,这也很可能是万钢不同意某些决策的原因(和你想的完全相反哦)——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实在是舍不得眼睁睁看着他冒太大的风险从而导致彻底失败!
至今变速器也造不好,发动机还是奇瑞这样的自主企业更争气一点,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合资合不来核心技术,合不来核心竞争力。
但是细心观察的话,其实您会发现,奇瑞吉利的诞生仍然是合资企业得到的一个溢出效应,正因为大众等企业一手规范了零配件厂商和整个完整产业链,甚至提供好了跳槽人才的储备,才会有奇瑞和吉利这样低成本企业的出现,才有可能为它们的高速发展提供了一切环境的准备。
站在局外的人们,永远都会觉得直接来个R&D发展出先进的产品才是最好的,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天底下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改革开放都30年了,这么多震撼人心的两方面的事实,怎么还不能让某些人清醒呢?
俺也不说汽车合资没有起到一点作用,作用总是有点的...
苏联的起点和成就可比中国高的多了,就这样,在解体前苏联经济已经对美国落后太多,甚至还比不上日本。别告诉我,这都是因为苏联官员的腐败哦。。。。。。。。。!!!
举例苏联是因为说他独立自主的精神比中国高,起点比中国高,成就比中国高,相对也比较闭关锁国(被制裁其实就是变相的闭关锁国),对计划经济的体会和领悟也比中国深多了,就这样都算是完全失败,何况还想让中国走那条路?
当年日本车是如何竞争出来的?是让出日本市场,然后和美国合资?
日本的路子中国可不可以学?是不是中国人只配生产裤子?这么多年靠搞合资,让市场,中国产生了什么关键竞争性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