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饭岛爱和亨廷顿 -- 达雅
至于说,文化问题。
就建国前30年而言,究竟出了多少优秀作品,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但各种政治运动,严重影响了艺术创作,则是大家公认的,举例而言,因为大搞文艺整风,整个1952年就出了一部<<南征北战>>,除此之外,就几乎没有新的电影投入拍摄。再举例,巴老,郭老因为种种原因,建国后的作品乏善可陈。
文化这东西,并不是一天就能造就的。现在中国文化的弱势,必然是以前的文化的贫瘠造成的。
这只是关于你我个人之间的事情,即使你逢九必反,我也并不在乎,也没有人会在乎,根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又没有说你逢中必反。话说回来,难道你不是逢鄙人必反?其实反对鄙人是完全可以的。
再说了,你说下面这句话之前,我何曾提到毛泽东时代,要你教导我好好反思?
我只是觉得你能从饭岛爱推导出大陆文化枯竭,这中间的逻辑跳跃也太强了一点吧。
就这样吧,不管你教导我好好反思,还是讽刺我“还会点啥”,其实都没什么关系的...
其实,潜意识下你思考问题总是以毛时代为标杆的所以文章的思路,总是先比较式的定性(文化衰落了),再展开论述。而且,从口气上来说,又是一贯的居高临下。这种思路和口气诚实说让人感到不快。
有时,我也反思我自己,反对一个人,一件事,究竟是通过思考与推理,才去反对。还是,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再去证明这种观念。还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在网络上,很难说的。就这个话题而言,可能三者都有一点吧。
网络就是这样,争论都是无所谓的,你能看开就好。反正我是无所谓的。
(引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英国一直有两份有代表性的报刊杂志。一个是经济学人,另一个太阳报。
在自己的行业里,这两种报刊杂志都是最专业的。经济学人对于经济时事,进行报道分析。太阳报则是靠八卦以及三版女郎起家..............
(开始煽情)
bulabulabula................................
(最后结论)
当大多数英国人不看经济学人,只看太阳报时,我们伟大的大英帝国就要国将不国了。
这个逻辑太搞笑了
饭岛爱做为一种亚文化的代表人物,被很多中国人所熟知,她死了,作为众多WSN的谈资,这很正常。
至于亨廷顿,在中国究竟有多少人真正读过亨廷顿的书,大多数不过是知道一个“文明的冲突”这个词。就算读过亨廷顿的一两本书,那就有能力,有资格来评价亨廷顿?
因为河里写饭岛爱的人多,没人写亨廷顿,就能上升到“文明的冲突”,楼主这个玩笑开大了。
天天头版。
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或许饭岛爱缺的只是和某位名人的轰轰烈烈的爱情?或者天赋太低没能琴棋书画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