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原创】中国当前民族问题 -- apm43
自已曾经讲过的……,
意识形态立国与现在的不折腾其实是有冲突的,所以如果想要不折腾,只能继续维持现状。想要彻底解决目前的问题,需要的是一场意识形状上的“拨乱反正”。所以目前来看,这个问题是无解,只有一个字等。等到我们可以重新对外输出意识形态。
一个国家采用这种合理性建构方式,意味着作为这个国家立国之本的跨族群意识形态将与该国内部所有族群的传统文化和族群认同都处于紧张状态——因为任何强调族群特征的行为,都是对立国根本的挑战。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它只适用于没有主体族群的国家,比如原来的南斯拉夫联邦(塞族人口最多的时候也只占南总人口的41%)。对于有主体族群的国家来说,这种国家合理性建构方式会导致国家意识形态与主体族群认同处于对立状态(比如解放后官方对“大汉族主义”始终如一的批判),导致官方意识形态与主体族群认同矛盾的逐步尖锐化,最终导致主体族群对国家认同的丧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或者说,钱穆认为“满洲不是地理概念”、“东北并不就是满洲”,在您看来是国民政府的路子,缺乏一个客观的态度?
那么说个客观的态度或者TG的路子来看看?很简单,也举某人的著作好了,如何?
吾亦如此。
现在再强调两点:
第一,用一种跨族群的“普世”的意识形态作为立国之本,必然导致这种官方意识形态与各个族群自身的族群意识和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紧张。具体到中国来说,因为这种作为立国之本的跨族群意识形态与本国任何一个族群的传统文化都没有联系,这种紧张关系就更加明显。
第二,这种官方意识形态与族群意识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的紧张程度,取决于这个族群的规模及其传统文化的发育水平。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一个族群的人口越多,传统文化发育水平越高,该族群的族群意识和传统文化就越能对作为立国之本的官方意识形态构成威胁(具备取而代之的条件),与官方意识形态的冲突也就越严重。这就意味着,在一个有主体族群的国家里,主体族群的族群意识和传统文化,将是官方首先压制和打击的对象,矛盾的激烈程度远远超过非主体族群。如果这个问题长期持续,必然导致主体族群的族群意识和传统文化与官方意识形态的决裂,从而导致对国家认同的丧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我看了这个文章,也查了点资料,西藏喇嘛占人口比例
确实很高,高过佛国泰国至少两倍。在西藏的寺庙没有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的情况下,只能靠国家来养这么多喇嘛。在不影响并且要适当提高西藏普通人民生活水平, 国家只能通过财政拨款来维持西藏的喇嘛规模,从而达到所谓的西藏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形象。可以说这种既怀柔宗教精英,又讨好底层人民,外加培养少数民族官僚的政策,比毛爷爷依靠群众,世俗化西藏的政策更加花钱。不果这种政策的存在符合改革开放以来官僚精英治国的国策。可以说民族政策也是要和总体国策相对应的。且不论哪种政策好,所以说土地国有后,西藏所有人的吃喝,都只能仰仗中央。给谁,给多少,都是依据中央政策而定。赞同apm兄的观点,土改是功不是过,而且功劳大大地。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