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就达雅兄的备战经济说几句,兼及改革三十年(窘给大家道歉) -- 葡萄
常规电网改造尚可行,但是新能源,有几个问题:
1.常温超导体的研究还未达到实用阶段。否则,单纯一个低温冷却系统的维护就会是一个大问题。
2.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以太阳能为例,当前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约为20%,当太阳能电池板大规模的铺设的时候,其所占面积应该是惊人的,那么,会使其所覆盖地面的地表温度下降很多。由此所引发的生态和气候变化怎样尚是未知数。个人认为大规模使用太阳能是一个冒险的计划。风能和地热存在类似的问题。
3.核能。核裂变电站已经在全世界很多地方使用,这个倒是可行。但是核废料的处理依然是一大问题。核聚变的研究目前还未到实用阶段。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但以下两个方面不确定性不能忽视:
1、相关技术的成熟上面是个问题。就现在的风能、太阳能等技术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除非有新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否则替代石油还是早了一点。
2、现有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这个好像不能小看。金融危机是个机会,但破坏性还是不够。任三大破产,趁机破旧立新,好像有点可行。但石油军工集团还是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上一代it革命能迅速发展,一则是,他是全新的产业,没有被替代者的挡路。二则,it技术很大部分是直接面向终端客户的,技术的扩散速度和市场的增长是很快的。
这里要说明的是,所谓“高温”,是相对于汞的熔点,即-268.98℃而言的。目前的超导研究水平已经可以让超导材料在液态氮的温度,即-195.8℃左右保持稳定的超导状态。而在美国,液态氮的价格十分便宜(具体价格记不清了,不过比自来水高不了太多),因此超导输电已经可以进入实用阶段。所谓超导电缆,实际上就是一个细长的暖瓶,里面充满用来保持温度的液氮,暖瓶中是一条用高温超导材料制成的输电线。只要补充超导电缆中的液氮损耗所需花费低于常规电缆的电阻损耗,超导电缆输电就是有优势的。
这个优势在长距离输电领域尤其明显。只要超导电缆的维护花费低于常规导线的电阻损耗,超导电缆在输电领域就有优势。
上个帖子没说,现在都是靠冷却系统才能到达临界温度,长距电力传输都是架塔,要用这个的话就要挖沟。费用大了去了。适用范围也少了去了。
不靠谱,用于电厂内部分地方或者部分变配电的部位,我觉得还是靠谱的。
姑且不说远距传输要用多少距离就要放一个测量温度的地方,光是从新挖沟我个人觉得就是很困难的事情。
我知道高温超导是相对的“高温”,但是我不认为这种暖瓶导线具有现实的经济可行性,我也怀疑目前高温超导材料的工业生产能力能够满足葡萄引用的资料里面的设想。
智能电网的相关文章我看到很多具体技术上的文章。但是超导电网的没有,更多的只是展望。我不怀疑在大把政策倾斜和资金倾斜下在技术和工程方面会有很大进展,但是我怀疑这种进展能否赶得上政治上的规划。比如那个遥遥无期的可控热核发电一样。在我看来,如果现在就对这个“能源新政”如此高看,那么难保不出现当年对里根“星球大战”计划一样的误判。
每升5人民币。
Nature的物理文章很少,现在基本上只要出现物理文章就会是高温超导的。当然了,高温超导对凝聚态物理理论本身意义就很大。但高温超导会这么火,至少说明美国的科研经费是有相当部分是流入这一领域的。
不可能实现实用化。
当年王安就不能相信计算机可以人手一台,结果其微型机公司破产。
但是那么火的研究落实到工业生产你觉得还要多长的路?我觉得这4年甚至8年不见得行。
就是把导线的外壳做成保温瓶一样,里面充液氮
但至少说明,决定美国科技发展方向的那些人,还是把这个当成一个重要的方向去发展的。
当然了,也确实想你所说的,科学吗,投钱不出活也是有的。也会有,目标近在咫尺,可就是迈不过去的。不过从统计来说,投钱越多,发展就越快
就足以说明问题了,1、线路必须地下;2、长距线路无论怎么保温也不能保证多少年都保持那么低的温度吧,必须隔多少距离就要有加氮站,还必须是有人值守才成。光这2个条件就提高了多少成本,这且不说,这种输电线路能够在国内多少地区普及呢?国内可不像美国那样遍地平原。
我想超导这个小东西,用在某些特定的地方应该是很管用的,但是用于长距输电,我觉得光说技术还远远达不到实用的程度。
姑且算是土包子评点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