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最近为公司开发了一个小软件,挺好玩的 -- 温雅颂
原来以为西西河的贴图功能与众不同,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不支持PNG格式,换个GIF就行了。
呵呵,它就是Delaunay Triangulation。它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则叫Voronoi Diagram。
这段没有看懂。能不能稍微解释一下?
我用的词大概不太准确。我所说的“分组”,目的是给基站赋一个属性。比如基站A属于运营商X,提供的网络技术是L,而基站B属于运营商Y,网络技术是M。我所做的模拟软件里只给基站赋了两种属性,一个是运营商,一个是网络技术。
但是,对于某个基站来说,在赋这两种属性的时候,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在赋运营商属性时,要求相邻基站分别属于不同的运营商。而在赋网络技术时,要求将全部基站分为两大组,城里组和郊外组,城里组为新网络技术,郊外组为旧网络技术。而城里组和郊外组的区分,就在于基站的密度,密度大的地区为城里,密度小的地区为郊外。
由此可见,赋运营商属性时,需要掌握当前基站与周围基站之间的相邻关系,赋网络技术属性时,则需要掌握当前基站与周围基站的平均距离。二者都离不开当前基站与周围基站的相邻关系。
那么,如何确定两个基站是否相邻,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计算的问题,而变成了一个几何问题和拓扑学问题。举个例子:假设基站A,在它北面有个基站B,距基站A有一百米。而B的北面还有一个基站C,距B一百米,距A二百米。显然,B和A相邻,而C和A不相邻。但是,在基站A的南面二百五十米处,有个基站D,A与D之间没有其它基站,而且在A的东南和西南方向上都没有基站,那么D与A就是相邻的,尽管D距A比C距A还远。因此简单说来,相邻关系既取决于距离,也取决于方位。
“地捞泥”三角网的特点在于:网内任意一个三角形,其外接圆内都只有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不可能再有第四点。因此,“地捞泥”三角网中的三角形都比较“胖”,是所有组成三角网的方法中最“胖”的,最接近等边三角形的三角网。
在一个有限点数的三角网里,三角形的数量大体是点数的两倍(有个具体公式,但我一下想不起来了)。不管以什么方式组网,三角形的数量不变。那么,如果三角形很“瘦”,就会导致有些点是很多三角形的顶点,而有些点只是很少几个三角形的顶点。如果我们用同在一个三角形内来定义点与点之间的相邻关系,显然“地捞泥”三角网是最理想的,因为它的三角形最“胖”,因此每个点所拥有的相邻点数最均匀,空间分布也最合理。
不知是否解释清楚了。
这段涉及到计算几何和拓扑学的内容,感觉用文字很难讲清楚。
Computer geometry and Topology, 略懂一二,Voronoi diagram算法以前上学时写过。
确切地说,当时在帮邓太写作业。这个算法不太好写,正在抓耳挠腮之际,被导师看见。
问,“你搞Voronoi diagram干什么?与课题无关呀”
老老实实回答,是帮GF捉笔。
导师说,“哦,搞定女生不容易。我这儿有,以前我做学生时写的,应该无大碍。”
我不清楚的问题是在这个case里,Voronoi怎么用。
回头我仔细读读你的文章。
这帖得花!
建立“地捞泥”三角网对我来说只是小菜一碟,玩它玩了十多年了。用它处理过上百万点的数据,现在这区区七百多个点就更不在话下了。
建好三角网,首先来解决网络技术的分组,这个容易点。
我先利用三角网,求出每个基站到周围基站的平均距离。然后取所有基站平均距离中的最大值,用它的一半作为分组的界线,将基站分为两组,并以两种颜色将基站显示在地图上。用目视的办法判断这个分组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一开始就合适的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么这个分界是太大还是太小呢?如果太大,那么取它的一半再重新分组;如果太小则取它的一倍半重新分组。直到基站的分组基本符合城郊范围为止。
解决了网络技术分组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对基站做运营商的分组,也就是“四色定理”的应用。
“四色定理”还是“四色猜想”的时候,描述的是对地图行政区划的染色。任意一张地图,不管有多少行政区,也不管其边界线多复杂,只要没有“飞地”,这张地图用最多四种颜色就可以对所有行政区染色,并保证相邻行政区的颜色不同。
如果把问题抽象出来,所谓的地图,其实就是图论或拓扑学中的“图”,所不同之处在于,地图中的行政区域,变成了图论中“图”中的节点,而相邻行政区之间的界线,变成了“图”中节点之间的连线。“地捞泥”三角网,从拓扑学的角度看,就是一个标准的“图”。因此,对三角网中每个点的染色,完全符合“四色定理”的条件,因此四个颜色就足够了。落实到我做的这个模拟软件上,就是对三角网中每个基站进行“染色”,也就是赋给它四个运营商中的一个。
这个算法本身并不复杂,无非是在对当前基站“染色”时先要检查其周围基站的“颜色”,保证赋给当前基站的颜色没有与周围任何基站的颜色相同。当周围基站四种颜色都已用过,无法对当前基站染色的情况下,程序就要后退一步,对前一个基站重新染色,然后再试。如果前一个基站重新染色后依然不行,或者前一个基站没有另外颜色可选,程序就要再后退一步,直到以前某个基站改变颜色后可以使当前基站有色可染。总之,这个“染色”程序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了就往前走一步,摸不着就后退一步,换个方向继续摸,直到过了河为止。
因为四色定理的存在,因此不用担心摸不着石头,但有时河都过了一多半了,却发现怎么也摸不着石头了,只好一步一步往后退,甚至几乎要退到下河的地方了。因此这个程序处理两百点以下的数据还好,在处理七百多点时着实花了不少时间。
染完色之后还有一步要做的是将四种颜色平均一下。由于程序中染色时都是先试第一种颜色,最后才试第四种颜色,因此第四种颜色的使用频率最低,所以要在不产生染色错误的情况下增加一些第四色的数量。虽然理论上讲第一种颜色的出现频率最高,第二种颜色其次,第三种颜色再次,第四种颜色最少。但实际上前三种颜色的出现频率相差不大,只是第四种颜色明显比其它颜色少。也就是说,在染色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三种颜色就够,只是在很少情况下才会用到第四种颜色。
到这时,每个基站都已经有了固定的运营商和网络技术,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